绿林网

《法度与人心》读后感摘抄

《法度与人心》读后感摘抄

《法度与人心》是一本由赵冬梅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4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法度与人心》读后感(一):全书

不行就是不行,不知道怎么说了,被北大、潜心三十年、中信出版的头衔吸引,但是读起来发现一个头衔都撑不起来。但凡读点正史的人,都能感觉到这个不行是个什么样的悲哀和感叹。 案例语焉不详,论证力度不够,名词还挺多,观点也新奇,初看有趣,再看就没啥味道了,讲的蜻蜓点水般。 还是爱惜羽毛吧。 昨晚入手前言,今早还在感叹有本好书读了,现在则是满满的失落和愤怒。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法度与人心》读后感(二):非常喜欢

读起来通俗易懂,趣味盎然。通篇充满了对制度的理解与思考,金句不断;而且在反思中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因此读起来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非常喜欢。

作为一本通俗读物有些读者要求是不是太高了?通俗读物的受众难道不是我等爱好者,目的难道不是启发普通民众对历史的了解与思考吗?要做史学研究麻烦去看别的书吧。

《法度与人心》读后感(三):缘溪行的起点

看它之前,先看了配套的《人间烟火》。大餐留在后面的决定是正确的。一周假期中,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智识激荡的美好。

一直没有找到阅读中国人写的中国史的正确路径。很久之前看《万历十五年》,是糊涂的,而在本书附录中看到对它的介绍,“十五年”也的确并不是很清晰的;后来看过几本更偏向文学的史学杂记,不是不好,但并不能让我满足:在脱离阶级斗争动机论之后,在沉入维护盲目自信的工具角色之前,有没有脱离朝代轮回旧套路,以整体视角剖析的论述?

《法度与人心》正是这样一本书。

赵冬梅先生将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篇“典章经制下的理乱兴衰”,从“皇帝的权利与矛盾”、“如何决策?如何纠错?”、“帝制国家的地方治理”、“选官与用官的那些事儿”、“利益配置的矮化与隔离”五个方面讨论了帝制时代的制度。下篇“王朝政治省思”,则以“主流政治文化的变迁”为总领,着重讨论了“帝政兴衰的北宋故事”,再以宋后五朝情况看“传统政治文化何去何从?”慢慢读来,时时让我有拨开迷雾之感,长久以来一些隐隐的迷乱被厘清,各种纷乱的信息在本书结构下归类整理。当然也有不被说服的地方,但书中文字的表达方式让脑中的反对意见是心平气和地浮现的,之后会导向讨论而不是争执。

正文之后还有外篇,介绍了为写此书她的读书目录中的若干重点推荐书籍,正可以让我“缘溪行”,走上登堂奥的可能之旅。

《法度与人心》读后感(四):制度佐佑着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

花了两天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啦,一直以来都不太爱看过于叙述史实的历史书,所以更喜欢看这一类突出观点,以史实佐证的历史书,看起来也更加轻快,不会给自己太多的阅读负担。毕竟历史到底是怎么样的无法百分百的还原,但是从历史中总结出的规律以及人们如何去看待那一段历史才是真正影响到后世人们的关键,这样的历史也显得更有温度。

首先这本书让我学到了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帝制与封建的划分。在之前的传统认知里,一直都将清帝退位前的历史称为封建社会,其实封建制指的是一种地方由皇室宗亲治理的国家组织形式,区别于郡县制的地方官员由皇帝选派任命,在漫长的帝制时期,封建制逐渐消亡,郡县制成为主流,因此封建其实是从属于帝制的一种国家治理形式。

本书上篇探讨的具体的制度变迁,第一部分讨论了礼制秩序下的皇权,皇帝的权力具有“私”的属性,仅仅通过礼制秩序来约束,无法避免皇权的膨胀,直至灭亡;第二部分讨论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这一点上我认为作者将相权过于形式化,朱元璋废除宰相后,虽然宰相这一职位消失,但是帝制时期赋予宰相的议政权和对文武官员的监督权是没有消失的,作为皇帝总需要有幕僚来为其出谋划策,因此相权并不会消失;第三部分讨论了央地关系,这是整个帝制时期国家治理的关键,通过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建立巡查制度、地方官员的避籍,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做出了种种的努力;第四部分讨论了选拔及任用官员,从前期的推荐制到皇亲国戚贵族等独揽大权再回到科举制,平民重新获得的进入权力阶层的通道;第四部分探讨了对武官的歧视。下篇主要写了制度背景下的文化,儒家规定了帝制时期人的精神内核,法家规范了国家的治理模式,其中开国皇帝的性格和统治阶层的文化认知对于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总体来说制度是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也具备一定的继承性,而不是完全断裂的,“大革命”之后“旧制度”不一定会消亡,制度由人所制定,反过来制度也会影响到人。

总体来说,对于任何一个群体,制度及其制度后面的法理,才是能够稳定发展的保障,个人的权威和情感都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本书是来源于赵冬梅老师的一些音频素材,相对来说行文逻辑上不是那么的严谨,但是文笔很好,可读性强,作为一本历史的科普读物,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易于理解。

《法度与人心》读后感(五):“因应变化”的帝制如何走过千年

“从公元前221年到元1912年,帝制在中国持续了2133年。”这两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经历着改朝换代,制度又是如何传承与变迁呢。赵冬梅在其新书《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中,将其称之为“因应变化”。制度由人来制定与执行,制度同时又影响着每位个体的命运。这种互相影响又是如何发生、产生了一些怎样的影响,都是本书试图从制度中讲述历史故事的切入点。“与事件、人物相比,制度是历史发展中最具根本性的因素,因为它的作用是结构性的。”从制度上去理解历史环境,人心的复杂与制度的框架才构成了历史偶然中的必然。

如何理解制度对每个人的影响,赵冬梅用了如今很容易被人理解的一个概念——户籍。看似再平常普通不过的一件事,却关乎每个人的成长。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大大小小的政策自然也是数不胜数,本书主要还是围绕“皇帝的权利”展开介绍,帝制时期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皇帝,以及他身边的官员如何为维持皇权的而制定不同的统治方针。

从最初的君臣可以互相制衡,皇帝的“三畏”,到最后最高统治者的“以一人而治天下”,天下国家走向家产制国家。而儒家与法家所建设的等级秩序的不同,直接影响了每届统治者制定政策,对待臣民的态度也不同。同一个朝代皇帝权利的交接,不同朝代之间的继承与断裂,中央与地方,上级对下级,孝道的尺度与边界,或大或细的议题通过作者扎实的史学功底都娓娓道来。除了感慨历史变迁以外,也有惊心动魄之处。

本书是在音频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整体风格非常轻松易懂,也用了许多现代叙述口吻。比如提到王莽的“营销”,“内阁是皇帝的秘书”等等。主要的史料还是以唐宋为主,宋朝是主角中的主角,而元明似乎是不忍提及的年代。帝制历史介绍到1911年就结束了,作者用一个“有关倒退的故事”作了总结,读到最后难免也会产生一点点的沮丧感。“制度就像是如来佛的手掌”,而我们学习历史知识,如果仅仅是为了听历史的故事,或是幻想着穿越回到某个理想的曾经的“最好状态”,那未免更让人沮丧。

赵冬梅亦说:“中国传统思想的通病,善于捕捉特殊的历史现象,却不善于从特殊中抽象一般,缺乏从特殊现象中发现普遍问题的能力。”然而历史走到元朝时,“高官出了问题,皇帝所想的,不是要核查问题、处置高官,而是处理揭发问题的人。……因为这国家是联的家产,而大臣是联的家奴。”倒退的路终于也将帝制带入其宿命之中。再回头看两千多年的帝制,曾经有过辉煌也有过百姓的生灵涂炭,一代代的帝王更新换代,风流人物也层出不穷,永远不变的每位个体在“如来佛掌心”努力的生活。法度的面前,人心与人性如何得到理性保留与发挥,大概也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扭曲的制度或是扭曲的人心同样危险。

“真正决定历史前时方向的,从来都是作为结局的历史事实,而是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处在制度影响的不同层级,或许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谁才能决定历史的走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