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艺术家:凡·高》的读后感大全

《大艺术家:凡·高》的读后感大全

《大艺术家:凡·高》是一本由[英]苏西·霍奇著作,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艺术家:凡·高》读后感(一):了解梵高入门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就是简单介绍了一下梵高的生平经历、画作,以及对梵高有影响的人或者事,100多页的内容可以算是粗略了解一下梵高这个人。梵高这个人怎么说呢,说他惨确实惨,说他不惨也可以算是不惨。

首先说惨这一方面,文森特•梵高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某种意义了。因为其实在梵高诞生之前是有一个哥哥的,但是梵高父母给他这个哥哥取的名字也叫做文森特•梵高。然而这个哥哥却早逝了,当梵高诞生时,他的父母就把这个死去孩子的名字再重新冠在梵高身上。还有就是他的画途不顺,在那个时候大多数人其实欣赏不来梵高的画作,虽然梵高也那么极少数的伯乐,但是这依然改变不了他的画并不出名。梵高为人熟知的一个因素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画,而是因为自己是提奥的亲哥哥。提奥在当时属于在画作市场上非常有名的人,人们去勾搭梵高就是为了结识提奥。

最惨的一点就是他活着的时候画不出名,去世之后一下子就火爆世界了。除此之外,梵高还长期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并且很有可能患有精神疾病,最出名的就是梵高割耳事件,这本书中也有提及。说他不惨就是因为他拥有一身在死后被世人所铭记的才华,他的画作他的人生都被人们反反复复提及和讨论。

梵高的性格书中并没有太多提及,实际上梵高的性格放在现在也是相当难对付,这也是导致他自己孤独的一个原因。比如高更和梵高同居过一段时间,然而因为高更实在无法忍受梵高的性格就离开了梵高。但是这个性格问题也有可能是遗传导致,因为梵高的直系血亲中有好几个都有精神方面的问题,这也可能是最后导致梵高自杀的原因。 要说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就是能非常直观的体会梵高各个时期的画作,不管是梵高的青年时期还是中年或者老年都在书中有,并且在书的最后面还有图片索引,当某一天突然想再看时就会非常的方便。选取的图片也都非常的典型,图片的质量很不错很清晰。这个开本的大小也恰到好处很适合看画作,作为书本质量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 整体来说就是简简单单了解了一下,作为一本了解梵高的入门书籍还是不错的,书中的每张与梵高相关的配图都有相应的解析。

《大艺术家:凡·高》读后感(二):放下偏见 你现在看到的才是凡高

国内能见到凡高作品的机会并不多,我们一般会通过复制画或是书籍中的照片来瞻仰凡高的作品。与此同时,凡高的画作也是拼图中经常用到的素材,这也是我最爱的欣赏凡高作品的方式。驻足画作之前的短暂时间或许不能让你彻底欣赏那些美妙之处,而如果把画打印成高分辨率的1000片拼图,则足够花去你四五个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你足够一个一个细节去感受那些凡高的与众不同之处。

而这本书则恰好结合了我上述所介绍的两种方式,既有丰富且齐全的大幅的凡高原画照片,也有详细的文字介绍,作者以时间为轴,把凡高的一生如一片片拼图碎片一样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在拼凑的过程也在读懂真正的凡高。

书中详细地描写了凡高的家庭生活、感情生活以及绘画生涯,让人揪心的是,凡高在这三件事上从未得到过真正的满足,幸福或许真的与这位天才无缘。

是否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才总要伴随着痛苦,才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从书中所说,至少在凡高身上,倒真像是是这个原因,那些惊世骇俗的杰作背后总伴随着一些悲伤的故事。无论是与父母关系的剑拔弩张,还是爱情路上的不顺利,亦或是与高更等朋友的不欢而散,都使得凡高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之中,这份孤独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也没能化解。

或许站在当今的价值观上来说,凡高的付出并不值得,因为一意孤行想成为画家,他不惜与父母决裂,宁可一辈子风雨飘零。即使他自己对自己的作品包含信心,却得不到任何人的理解,即使是如此亲密的同居好友高更,也并不欣赏他的作品,弟弟提莫更是将他与米勒相提并论,让他羞愧难当。

但就是在凡高已经确信自己不可能以画家的身份出人头地的情况下,他却坚持创作出了850副油画和近1300副纸上作品,其中不乏传世之作。在今人看来或许很傻,若是换成现在,世人早换了八百份行当了,但或许也是因为如此,我们的情感才如此稀薄,而凡高的委屈、愤恨、不甘参杂着对绘画纯粹的热爱,最终成就了这位大师。

他在生活中曾经经历的那些极端强烈的情感,也都体现在他所创作的每一幅画作当中。

这句话或许解释了凡高的作品中为何总是充满了大胆却又毫不违和的色彩搭配。在观者眼里,那些绚丽的颜色或许只是一直纯粹的美,但这却是凡高却用尽了所有所进行的诠释,每一笔颜色都带有个人艰难经历的印记。

凡高的伟大无需多言,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认出几幅他的经典作品。在盛名之下也免不了大量的谣言和误解。在完成了此书的阅读拼图后,再重新审视凡高,或许你心中会有新的理解。

《大艺术家:凡·高》读后感(三):明艳的黄、深邃的蓝,构成了凡·高整个内心世界的冲突

凡·高的画可能是我们最容易看到的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因为他的名气实在太大,关于他的话题实在多,而且宣传也足够力度。凡·高作品的图片更是遍布于各种书籍、杂志,甚至于网络之中,只要我们想去寻找,一定能够找到几十幅。

但我们对于凡·高的画作和凡·高本人真的了解吗?我们欣赏一副艺术作品时,必然需要了解艺术家的生活,从他的思想根源之处去探索,他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作品、这样的风格?

凡·高的画作极具特色,区分度极高,很难和其他的画家混淆,特别是他后期的画作,极为浓烈的颜色已经成了他的标志性代表。但就是在他的画作越来越成熟的时候,他的身体健康也越来越差。凡·高一直饱受着身心疾病的困扰,经常有自残行为发生,最终更是选择了一种悲壮的方式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的绘画事业。

1890年7月27日,凡·高腹部中弹,两天后,因伤势严重死亡。但这已经不是凡·高第一次的自残行为。1888年,高更和凡·高一起生活了两个月,但两个人都无关容忍对方,关系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可是在高更准备离开时,凡·高更是伤心难过,就曾经把自己的一只耳朵整个割了下来。而这样的事情在凡·高生命的早期也曾发生过。1881年,凡·高爱上了表姐“凯·沃斯”,遭到拒绝时,凡·高就把自己的手放在了点着的蜡烛上,并要挟“我会把手放在火里,直到让我见她”。

排除凡·高家族精神疾病史的影响因素,在凡·高的内心世界中,有着极为浓烈的情感冲突。而也正是这种浓烈的情感成就了凡·高。我们在欣赏凡·高的画作时,往往会被那种直击心灵的、浓的化不开的情绪所影响。无论是《向日葵》明艳的黄,还是《星空》深邃的蓝,都极具视觉冲击。

但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情绪冲突,这种冲突构成了凡·高的整个精神世界,必然让他的整个精神世界在这种冲击中走向崩塌。

了解大师的作品,了解大师的生平,就来读一下这一本大艺术家系列《凡·高》。这里收集了凡·高大量成名的画作,有着他生命历程的完整展示,更有着由英国评论家苏西·霍奇的全面评介,让我们可以全面而具体了解凡·高。

《大艺术家:凡·高》读后感(四):凡·高:一个充满浓重悲剧色彩的大艺术家

世人提及文森特·凡·高总会想起他多灾多难、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他的作品在生前并不为人所知,在去世之后才使其成为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大艺术家。他的作品以向日葵居多,曾为后世留下十数幅《向日葵》画作,故也被称为向日葵画家,向日葵不仅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也成为凡·高一生画作生涯中极具特殊意义的作品。

由湖南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大艺术家系列丛书之《大艺术家:凡·高》一书,将以凡高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为引,记录下凡高为数不多的创作生涯以及他独特的思维和艺术成就。

从仅有的37年人生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敢于挑战全新艺术手法的凡·高,看到了一个忍受身体和精神折磨,在10年间创作出震惊后世的绝世画作的凡·高,也看到了一个将生活中所经验的极端强烈的情感融入画作中的伟大艺术家凡·高。

了解凡·高仅仅需要了解他的人生经历、感情以及生活状态,更多的是他的精神世界。凡·高被称为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艺术家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不凡的绝世画作,还有其悲惨的、短暂的一生。

我们常常以天才加疯子的结合体来形容凡·高,他以天才之身在短短十数年中完成了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和150张水彩画,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作品。却以疯子之身自残,在最喜欢的麦田里饮弹自尽,结束快乐与痛苦并存的、不为人理解的一生。

除去那将近2000幅艺术作品,凡·高在去世后还为世人留下了数百封书信,在高达652封书信中,包含了写给弟弟提奥的信笺,完整的还原了凡·高悲壮而孤独的一生。而我们也将在其充满着深情、兴奋、希望、失落、无奈的倾诉中走入凡·高的内心,窥见其对生活、艺术、亲情、友情的独特诠释。

如果说艺术让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满足,那么让其贫穷、痛苦的同样也是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他曾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笺中表露出对人生的绝望:如果生活中不再有某种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不再眷恋人间······

《大艺术家:凡·高》用凡·高短暂的一生、非凡的艺术遗产为我们还原了凡高短暂而丰富的创作历程,以及他发展出一种与当时人们所接受的艺术手法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我们揭示出影响他艺术创作的因素和他悲惨人生背后的真实原因。

如果你想了解一个真实的凡·高,就从大艺术家开始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