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活中的金融学读后感精选

生活中的金融学读后感精选

《生活中的金融学》是一本由[美]米希尔・A.德赛著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活中的金融学》读后感(一):金钱之外的爱情在哪里?

想必陈志武那本《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是对本书的致敬。

那篇《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笔交易》不妨当作本书第五章《没有金融就没有爱情》的续篇。并购与婚姻,或者说金钱与爱情,究竟有什么关系?一直在来回反转。

当我们说金钱之外的爱情无法存在时,就是应验那句老话:贫贱夫妻百事哀。当我们说金钱面前爱情永远至上时,也有一个词来表达:情比金坚。但是,反转从没停止,拜金女的故事,梨花压海棠的故事,从没停止过在现实生活上演。

而我们无法忽视的历史轨迹是,从文艺复兴的弗洛伦萨到大工业的兴盛,乃至进入网络时代,金钱和爱情一直脱不了干系,当然,我们要把爱情的纯粹从历史上婚姻的经济功能中剥离出来,还是得淡化婚姻经济功能,如何淡化?就是无论男女,双方经济利益不是结合的唯一要素,那么,对等,这是老做法;我不在意,我有,或者我们都有,这需要双方的人格要足够成熟,如果这样,财富是对真正爱情婚姻的馈赠。

《生活中的金融学》读后感(二):新人接触金融小感

作为新人金融小白,这本书通俗易懂,将重新定义自己了解的金融学。其实金融学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多是杠杠的使用-我继续深造存在的风险,嫁人的风险,买房的风险,投资人与企业管理者委托与被委托关系的风险。。等等。

书中引用很多名人小说故事,如《傲慢与偏见》、《金牌制作人》、《欲望三部曲》,这也自己的投资的想法提高了一个level。以前的知识是松散的,也没有将日常中的现象跟金融联系起来,其实最贴切最有感悟的是关于婚姻中的强强联合,更多的是保值家族中的财产。而投资人与企业管理者的委托与被委托关系,风险主要于股东们无法监控管理者,管理者对企业运营的了解又绝非股东能比的,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生活中的我们委托某人代表我们做某事(盖房子、打官司、治疗疾病),以前我更多的是想到信任的问题,但书中的观点擦亮了我的眼睛:首先,也许他们是有理由帮助我们,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考虑(养家糊口、想提前下班等);其次,我们没法确定他们是否在替我们服务,我们总不可能随时监控他们,而且他们是专业人士,懂得比我们多。

《生活中的金融学》读后感(三):金融的智慧

金融的智慧

觅到一本好书,如久旱逢甘霖,一解心头之渴,久在黑暗中摸索的人忽见光明,人生中有这样的乐事。

读完《生活中的金融学》(The Wisdom of Finance),作者德赛(Mihir Desai)是哈佛商学院和法学院双料教授。这本书的确是智慧之书,普通人学到些金融思维,业界人士看到理解金融的新视角,专业人士,则重新找到金融的正能量。

作者把金融与小说、历史、哲学等人文主题跨界联系,用金融理解人生,读来不时有新的启发。比如,理解保险来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把金融杠杆与人生的承诺与牵挂相对应;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理解人生意义;投资多元化之外还要打造人际关系的多元化组合,等等。他的另一本《How Finance Works》讲述金融最核心的概念和工具,则是很好的金融入门通识书,结合了很多有趣的案例。这两本书理念相通,可以配合起来读。

通过金融理解人生

- 风险与保险:无处不在的风险和保险策略

- 多元化降低风险:选择权和分散化策略

- 杠杆即责任:进取投入的必要性(塔勒布和汉迪)

- 价值创造:运用你守护的才智去回馈世界,满足他人期待

- 委托代理问题:不要一直做代理人

- 破产和悲剧:不要刻意避开责任冲突可能的悲剧,而是开放地接受它

- 保持谦卑:你的成功也许只是运气

第一章:命运轮盘:保险,了解人生的核心架构

- 金融的核心,是理解生活中的风险与机遇,利用这个核心架构来维护自身利益。金融是一套理解风险和不确定性应该如何处理的工具。

- 保险就是集合众人之力来分担风险,根据大量人口的规律,以正态分布为风险定价。

- 几千年以来,家庭一直都是我们最重要的保险资源。但家庭未必是提供保险的最佳手段。

- 于异常中见寻常,是保险的基础,帮我们在混乱的世界中对抗无序。

第二章:事业的风险:选择与分散

- 金融采取保险的逻辑,提供了两个最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期权(option)和分散化(diversification)。

- 期权借由购买权力而非资产本身,创造出一种不对称,让损失有限,利益无穷,当风险变大时特别有价值。你要是握有选择权,就更敢冒险,而且在失利时提供保护。

- 一味创造选择权,保留选择的机会,很可能反而无法做出选择。有时需要全情投入。

- 分散化是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是金融领域唯一真正的免费午餐。

- 分散尤其适用于人最宝贵的资源—时间、体验、工作、人脉等

- 最能丰富生活的关系是在我们原有经验之外,可以拓展人生视野的关系,即不完全相关(imperfectly correlated)的资产,正是最能强化人生投资组合的资产。

- 分散投资最终导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cal asset pricing model - CAPM),与投资组合波动相近的资产称为“高β值”资产,而负β值的资产能抵抗风险,最有价值,比如人寿保险、黄金、患难时帮助你的家人朋友。

- 风险管理本身并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套确保我们可以押下重注,真正创造价值的策略。

第三章:如何创造价值?又怎么衡量?

- 别人托付于你的资本因为有风险(β值)因而期待回报,这就是你运用资本的成本。想创造价值,就要长期创造出比资本成本更多的价值,通过增长来继续创造价值。打平或低于成本是破坏了价值。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管理要承担义务,这是金融的核心,而承担对别人的高度期待有很大风险,任重道远:了解自己被赋予多少资源,又被期待要创造多少回报,然后善用资源,尽一切努力去超越期待。

- 对人生的启示:对于你拥有的才能天赋,应该给予世界更大的回报;超越预期时间越长越好,永远把付出作为优先事务;要不断投资自己,充实自己,才能不断成长。只要不不急功近利,自我投资的回报会十分巨大。

- 金融与会计理念上的区别:会计往回看,它的保守型原则和历史成本法扭曲了实际情况:无法计量真正有价值的资产;金融往前看,忽略过去和现在,把未来收益折现,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WACC 换算成今天的价值,如果比投资高就是好买卖。

- 考虑教育投资:把增加的收入折现,与学费比较;房产投资:考虑租售比

- 金融人士错在太过于强调获得超额报酬 α 的部分,把投资结果完全归因于努力和投资技巧,但其实很难排除运气成分。有效市场假说说明:要一直打败大盘非常困难。警示:要谦虚。

- 金融追寻价值,如同人生追寻意义。金融的拉丁语含义是清算:履行义务,清偿负债。

第四章:委托-代理问题随处可见

- 现代资本主义的根本问题:委托-代理问题(principal-agent problem),经理人未必履行应尽之责,股东也难以施加控制。经理人往往懂得比股东多,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al asymmetry),他们可能会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提升短期绩效。

- 委托代理理论是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有力框架,但无法给出谁对谁错的简明答案。

- 生活中谁是代理人?谁是委托人?很可能一团乱麻。“我是为你好”,这话的背后,是名义上把自己作为代理人,实际上却是强迫代理人就范的委托人。我们应该拒绝当别人期待的代理人,要成为自己的委托人。我们也不要一辈子当代理人,哪怕当委托人更难。

第五章:没有面包的爱情最糟糕:并购与婚姻

- 婚姻是经济利益的结合,历史常见。

- 收购与婚姻的启示:尽职调查非常重要;想填补组织缺漏,并不算是并购策略;为了赶时间仓促决策,很可能导致糟糕结果;协作增效往往是夸大其词;整合成本太过低估;不对称的合并很容易,但价值有限,对等合并很难,但可能很有价值;不断进行并购的企业可能有问题;企业文化差异很重要;企业界限(boundaries of the firm)很重要。

第六章:活出梦想:债务不只是金钱,还有承诺和牵绊

- 债不只是金钱,还有人际关系的牵绊。家人就是一种债。

- 借债即运用杠杆能放大报酬,也会放大亏损。

- 借债不仅是关于赚赔,还是个意味深长的承诺。在需要他人的协助时,用承诺换取资源,就像借债。

- 提高杠杆时可能犯的错误:做出太多承诺,承担太多义务,却无法履行,即束手束脚。有债务在身,不敢把握新机会。对既有承诺平衡协商,好让我们有余裕做出新承诺,是金融强调的重要生活技能。

- 降低杠杆可能犯的错:躲避责任和义务,反而限制了自己能力的发挥,生命中某些遗憾主要是因为不愿做出承诺,因此放弃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放弃爱情的关系,对家庭不够关注。

- 人生的杠杆应该随着生命周期配置,年轻时加杠杆增加责任,年老时减杠杆减少责任。

- 增加承诺,帮助激发力量和自控:我们个人身上常有这样的冲突:明知道正确的事却不做,是怕被束缚;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对别人做一些有意义的承诺,才能确保自己会去做对的事,带来维持成长所必要的情感寄托。最有价值的杠杆也许就是同事、朋友和社区对你的尊重,让你能够调动资源,因为了解你尊重你,而赋予你可观的自由发挥空间。

- 通过杠杆来运用更多资源没什么道德问题,这是生活多姿多彩的秘诀。不必害怕运用杠杆,不运用杠杆久无法发挥更大的力量来完成更多成就。最重要的是要想标准更高的人做出承诺,担负起更大的责任,让我们日臻完善。

第七章:失败是成功之母:破产,让人坦然面对失败

- 脱离道德谴责,重新定义失败,就明白破产是重生的机会,而不是宣判死亡。

- 破产表现出我们对于承诺的态度,以及面对各种互相矛盾的义务,我们要怎么处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往往就是因为一些难以取舍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如何驾驭它们。

- 努斯鲍姆在《善的脆弱性》里用古希腊悲剧阿伽门农和《薄伽梵歌》中阿周那的例子说明,相互冲突的责任义务,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条件。责任冲突的悲剧正是生活的本质,排好优先次序并不能把冲突处理地妥帖完善。我们的价值组合越丰富,责任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刻意避开这种可能性的生活,很可能就是贫乏。不要逃避责任冲突带来的挣扎,而是欣然接受。就算是个好人,也会因为自己某些无法防止的事情而遭遇道德毁灭,可是那不完全是你的错。当个好人就是要对世界抱持开放态度,承认我们对它无法掌控。

- 悲剧正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我必须在各种冲突矛盾而且显然不能比较的“善”中不停地抉择,这种状况会迫使我不得不对某些事物不够真诚、会犯下一些错误……这一切不只是悲剧的材料,更是生活实践理性的日常事实。

第八章:为什么大家都痛恨金融

- 托尔斯泰在《人需要多少土地?》故事中描述的那种欲壑难填的样子,正是大家对金融的不满。

- 行为金融学的见解:风险厌恶,财富的边际效用递减。因此质疑贪多的想法是金融的基本概念。

- 金融容易吸引欲望无穷又肤浅的人。金融会在冒险其中的人身上滋生无尽的欲望,人们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非际遇的归因谬误,在金融领域的规模之大、程度之深,无所出其右。

- 《哦,拓荒者!》的主人公柏格森是金融的终极英雄。她善于操控风险,知道如何运用经验和想象力来评估风险,也会运用杠杆来改变生活。她看重多元分散,了解选择的价值,也能坚决果断地做出重大决定。她知道价值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也知道自己最终只是受到委托来管理那些资本。她宽容对待身边那些失败的人,知道自己的成功不改归功于自己的才能。她并不执迷于冒险,也没有养成难以餍足的欲望。对于亲密友人和家人的关系,她始终乐于投入。

结语

- 要统合学术的主要分支,结束文化战争,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能把科学与人文的分野看成界限分明,而是尚未探索的广阔地带,正等待双方一起探索。误解来自对这个交界地带的无知,而并非两者的智识上有什么根本差异。

- 这个努力的目标是,提供我们优雅、美丽和共同分享知识的力量,以最美好的哲学实用精神,赋予行为以智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