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少年哲学10堂课读后感精选

少年哲学10堂课读后感精选

《少年哲学10堂课》是一本由[意] 丹尼尔·阿里斯塔克 / [意] 贾恩卡洛·阿斯卡里 / 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 / 天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年哲学10堂课》读后感(一):少年哲学十堂课:哲学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如果有一个孩子每天追着你问东问西,你是否会觉得很厌烦?你是否会在头脑中显现一句:“真是烦人,简直是十万个为什么。” 那么,如果说孩子的这种天性,其实是在构建哲学体系,你还会觉得孩子问问题是一件惹人厌烦的事情吗? 孩子天生爱探索未知的奥秘,就像一个朋友的孩子会问她:人为什么会死一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折射出孩子内心对未知的好奇。 《少年哲学十堂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意]丹尼尔·阿里斯塔克著,吴雨欣译。

本书以十岁孩子埃马努埃莱过生日收到礼物电子表,又在日志中记录做各种事情所花时间,引出青少年对哲学这一命题的理解。 看着那张埃马努埃莱为留住分钟和小时记忆的表格,瞬间想到这一定是个可爱的小男孩。十岁年纪的孩子至多刚刚告别“十万个为什么”,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宝库。 而这位小少年不仅细致入微地将分钟和小时留住,更让人惊愕的是他竟然能在三又十分之一秒内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不管答案成熟与否,都让我有理由相信这个少年在未来,一定会将自己的人生活的极为出彩。 而这本《少年哲学十堂课》的作者正是基于十岁的埃马努埃莱的三又十分之一秒的回答时间,在与孩子们谈话试图形成一些结论时,引出哲学家思考后的结论。

例如在第三课,什么是自由中,作者倾听了狱中的轻刑犯对于自由的理解,有的人认为自由即是活动自如,身体不受外界限制,而有人哪怕身陷囹圄,依然觉得自己是自由人。 本课最终答案是孟德斯鸠所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拥有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在第四课,我是谁中,作者的三又十分之一秒回答更是抛出了威廉·莎士比亚说的那句经典名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当然,书里所说的答案并不仅限于这两课的回答,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看完整本书,头脑还在重复多年以来的疑问,即:什么是哲学? 书里指出:哲学是一种积极的实践,永远不会结束,通过这种实践,思想得以重新构建,新的概念不断被发明。 在这里做个浅显的理解,哲学就是提出一个好问题之后经过层层剥茧,又衍生出新的事物,这过程中也许会有细微的结果,然而并不影响好问题再继续衍生出其他问题与答案…… 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这里不做过多查证,但我想《少年哲学十堂课》这本书,对于让孩子了解哲学这一命题,一定会有很多帮助!

《少年哲学10堂课》读后感(二):《少年哲学10堂课》:一切成长,从学会提问开始

提到哲学,晦涩深奥,很多大人都对它退避三舍,更别说孩子了。实际上,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是对智慧的热爱与追求。而孩子本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有不少思想家认为,儿童天生就是哲学家。那如何带领孩子开启哲学的大门,一探究竟呢?《少年哲学10堂课》,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内容介绍:

《少年哲学10堂课》源自作者丹尼尔·阿里斯塔克(Daniele Aristarco)在世界各地的学校、图书馆、书店所遇到的女孩和男孩们的“好奇心”,全书从时间、艺术、生命等10个角度向哲学发问,用通俗流畅的语言,串联起49位世界名人充满智慧的话与故事,给到开放性的答案,传递孩子需要了解的基本哲学理论。

触动点:

1、书中涉及的每个问题,都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有的只是发散性的思维锻炼,教给孩子们主动提出问题进行自我解答,能极大地拓宽孩子们的思维边界。

2、书中故事之多,孩子可以在任何时候,从任何一篇读起,“三又十分之一的回答”下,罗列着不同的名人名言,更好地让孩子去理解。

3、书中的每个问题下篇幅短小精炼,便于阅读,不失兴趣,更容易激发孩子主动思考,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内容节选:

1、哲学自其诞生以来最复杂的目标之一,便是试图界定各种现象和思想最深层、最密切、最真实的本质。

2、哲学的终点并不是反思。哲学是一种积极的实践,永远不会结束,通过这种实践,思想得以重新构建,新概念不断被发明。

3、也许每本秘密日记都渴望着被公开。也许每个灵魂,即使被无数个挂锁锁住,都希望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它,向世人展示它的秘密。

4、你不能改变你的样子,但可以更换成千上万张“面具”,随时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作为写给青少年哲学的启蒙书,《少年哲学10堂课》让孩子们学会提问,提高逻辑思考能力,于推理答案中,锻炼分析判断力,有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世界观,用哲学的力量构建自己人生的底层逻辑,指明孩子的成长方向。

《少年哲学10堂课》读后感(三):用哲学启迪孩子心灵,哲学对孩子的成长有何意义

闲暇之余,陪三年级的侄子奇奇读了一本哲学启蒙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少年哲学10堂课》,目录里清晰地罗列着“第一课、第二课……第十课”,一目了然,符合孩子的阅读习惯。

再看作者丹尼尔·阿里斯塔克,曾担任中学文学老师,目前致力于儿童图书创作以及电影和广播制作。他出版了很多作品,其中《我说了不!》入选2017年白乌鸦奖。

提到“哲学”,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晦涩难懂,或离我们太远、过于理想等。其实不然,尤其是对孩子来说,他们看事情的角度都很简单,但当他们亲身经历一件事后,有感而发却能说出很经典的话。有跟我同样感受的家长吗?

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有些东西大人不懂,或者大人认为孩子不懂,就大错特错了。认真跟孩子聊一次,你就会惊奇于他们的认知。我有切身体会。

昨晚8点,闹闹自己下楼练习跳绳,大汗淋漓地上来后,迫不及待地跟我分享自己的感受:“妈妈,我发现,想要成功,就要经历千辛万苦!”

孩子原话,谁说不是呢?发现这一点后,我不再纠结要不要拒绝侄子奇奇的要求。起初奇奇是被《少年哲学10堂课》第四课“我是谁”里面关于面具的一组图片吸引的,便拿着书来让我帮忙代读,因为他自己读的太慢了。

用哲学启迪孩子的心灵,哲学对孩子的成长有何意义

有了用哲学启迪孩子心灵这一境界后,便开始轻松地进入阅读之旅。读的过程中,有4句话对孩子的成长有益,我展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奇奇听后受益匪浅。

1、当前的主要目标并不在于发现我们是谁,而是拒绝我们是谁。我们必须想象并构建我们可以变成的样子。我们就是自己梦想的全部表达。

孩子还小,见识少,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的梦想,但有权利拒绝不喜欢的事情。这就需要孩子从当下开始积累相关的实力。

2、世界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上面扮演自己的角色。

孩子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要错失展示自己的舞台,也不要在人群中迷失自己。图片上戴面具的人,是他们扮演的自己的另一面角色。

3、尽可能多地阅读、写作、旅行、发现。在一句格言、一首诗或一支歌的短句中休息。

孩子,无论何时何地你为何人,都要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如果可能,就去书写自己的感受。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低成本的自我投资。

4、“向死而生”,最大限度地凸显“生”。赋予事物一个价值,给予行为一个目的。

这种“向死而生”的内涵,在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有流露,是很经典的底蕴。孩子认识了这种行为,有利于今后对作品的理解,近处讲就是有助于提高语文成绩,最终利于孩子的成长。

阅读《少年哲学10堂课》这本书,能让孩子换种角度看事情,换个思维想问题,用不一样的格局和境界看待成长过程中的大小事。

《少年哲学10堂课》读后感(四):《少年哲学10堂课》:学会提出好问题,你的一只脚就迈进了哲学圈

李雪琴在脱口秀大会上曾说:母亲怕她在外面受气,她失恋了,叫她回铁岭,工作黄了,叫她回铁岭,微博掉粉了,叫她回铁岭,在母亲眼里“世界的尽头就是铁岭”。这个段子成为李雪琴传播最火的段子,引发全网传阅,各种改编。

宇宙的尽头到底在哪里?爱因斯坦说:宇宙的尽头在界海。不过,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这个问题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科学问题,也可以视为一个哲学问题。

很多学者都说科学的尽头一定是哲学,究竟哲学是什么?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人们赋予哲学如此高的地位呢?在《少年哲学10堂课》这本书中,我们能一窥究竟。

在书中,意大利作者丹尼尔·阿里斯塔克从时间、艺术、生命等10个角度提出问题,在平和的交流和沟通中,通过提问题的模式,开阔思维的方式,讲解了什么是哲学家,什么是哲学,什么是自由,也讲了哲学经典问题“我是谁”。

短短十节课,作者引导我们通过提问、提出好问题帮助我们建立哲学思维,说是少年哲学课,对于我们初步接触哲学的成年人也很有启发,从中能领悟到哲学的魅力,获得提升自我认知的方法。

很多两三岁的孩子都喜欢问为什么, 这让有的家长很头疼,需要不断去解答孩子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为什么花会开?为什么飞机能在天上飞?为什么人没有翅膀?……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前的问题可能解决了很多,可是还会提出新的问题,这些新的问题又让我们产生新的困惑。时间都去哪了?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我到底是谁?……

为什么小孩子和大人都会有各种问题?也许这个问题大家都习以为常,不过作者丹尼尔没有忽略这个问题,反而会经常仔细聆听小朋友或者大朋友的问题,通过探讨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因为他认为:每一段旅程,每一个故事,每一个规划,每一次探索或者发现,全部都诞生于问题之中。

我们之所以提出这些问题又是源于好奇心。好奇心会推动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渴望到达和探索的土地。

也许在旅程刚开始时,我们对目的地一无所知,甚至都不知道向前走的目标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达,甚至能不能到达。但是,当我们开始走的时候,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在路上”的感觉,并且可以意识到我们是否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所以,不要抑制自己的好奇心,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就离哲学家更近了一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哲学家就是那些在不断追逐自己不清楚的事,不断探究奥秘的人。而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知识和惊奇充满渴望。

柏拉图曾说: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是哲学的开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或者瞬间会让我们感到美好和愉悦,但是很少有事情会让人觉得惊奇。

有人说,“不会啊,我经常对一些事情感到惊讶。看到一本好书,看到一件特别适合自己的衣服,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惊叹。”作者告诉我们,其实这个时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惊奇,只是感叹“书籍文字太美、内容太深刻”、“衣服太漂亮”。

而惊奇是介于喜悦与不解之间的一种神秘感觉,它会让人愣住。作者用拉丁语对这个感觉做了贴切的描述。像是我们前面说的那个场景,准确地描述是“惊人的事情”,指的是值得让人安静欣赏的东西,因为它们让人产生了惊奇的感觉,而“惊奇”是一种近乎愣住的停滞感。

比如说,我们坐在家里,突然门前降落了一个宇宙飞船,那就是一种“惊奇”。不过,随着我们接触的多了,或者能预测到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见多不怪,也就不会再那么惊奇了。就像我们第一次看到门前有个宇宙飞船觉得惊讶,可是过几天后就觉得习以为常了。

尤其是随着阅历的增加,时间的流逝,我们慢慢会忘记关注我们身边的事物,也因此遗失了让自己感到惊奇的能力。

所以,哲学家能保持初心不断探究未知,带着好奇心不断去寻找惊奇,并且对那些惊奇的事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进一步探究其内在原因,这就是令人敬佩、值得学习的品质。

那我们该如何去探究惊奇?提出好问题呢?

提出“好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不去假设已经有答案。我们必须清楚我们已知的知识只是关于宇宙和我们自己的一小部分。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总感觉自己知道的很少,但是他问了很多政治家、艺术家、作家,他们却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这让他惊奇地发现:每个人都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而他却知道自己不是。

也就是说,在当时只有苏格拉底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东西不知道。后来很多年轻人在向苏格拉底的求教、交流中,让他们已有的认知崩塌了,但是他们学会了热爱知识、研究知识,学会了怀疑。

苏格拉底教导这些年轻人,不要追求荣誉,而是应该为了美与善的诞生去寻求真相。于是这些年轻人就在城邦里到处游走提问。这让苏格拉底被指控腐化了年轻人,给他们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他被判处死刑。当权者以为这样就会给世人警告,让他们不要再去提问,不要再去探究那些无用的东西。只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却把他的思想延续下来,让我们心存怀疑,继续去探索真知,去提出更多的“好问题”。

那具体该怎么去提问呢?在提问时,我们一定去提一些真诚的、有探索性的问题,而不是去提一些让我们无法靠近结果的问题。当我们提问时,与其问自己应该“如何”提这个问题,不如问“在哪里”会更有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丢了一件物品,如果问“如何丢失的”是没有什么用的,我们需要找到它所在的地方,问“在哪丢的”会更有价值。

在探索答案时,我们不能局限于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是需要将目光投向那些超越我们知识范围的空间,在那里往往能找出新的真理。如果我们局限于固定思维或者已有认知,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比如,几千年来种族主义者一直在争论一个种族优于另一个种族,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科学论据或者通过歪曲经典,得出一些非常理的结论,以至于犯下了各种悲剧性的错误。

还有,习俗和传统的多样性其实并不是等级高低的证明,而是人类群体的不同发展;并不是科技先进的社会比相对不那么先进的社会更健康或更幸福;面部特征差异也无法揭示人类的性格或智力……

这些问题极具哲理,却是作者在跟小朋友的交流中得到的感悟。所以我们不需要觉得哲学很难,在跟朋友、跟书籍、跟孩子进行沟通交流时,都可能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在梳理和辩论时也会获得某种启发。

作者希望用这本写给儿童的哲学课,启发引导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跳出自己的固定思维,试着去探索,去提出好问题,借助这本书籍去接近哲学,答疑解惑。

歌德曾说:“一个人应该至少每天听一首歌,读一首优美的诗,看一副美丽的图画,如果可能的话,再说几句有道理的话。”

这本《少年哲学10堂课》就是我们的引导者,让我们看透生命的本质,说出几句有道理的话。在阅读中锻炼逻辑思维,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去发现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