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经典读后感有感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经典读后感有感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读后感(一):在有趣的人眼中 世界如此可爱

这本书让人翻着就感到轻松愉悦,一旦文人可爱起来,那真是没我们什么事了…有一篇中说自己老师有些像《聊斋志异》中所绘的夜叉,看来文人调皮起来也是没我们什么事的…

从梁老先生的文字里可以看出他活得很通透,是有大智慧的人,因此本书里藏着许多生活的真相,更不乏人生的真谛。可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在陋室里的那段生活颇有种“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的调调…纵使篦墙不固,屋棚漏雨,入夜子鼠瞰灯,依然安之乐之。

讲宴席入座时“谦让”的场面可谓是惟妙惟肖,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这些“酒桌文化”竟得以保存的这么好,大可不必担心其失传了……

梁实秋先生说:“一个人在发怒的时候,最难看。血气沸腾之际,理智不大清醒,言行容易逾分,于人于己都不相宜。神勇之人,怒而色不变。”与君共勉。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读后感(二):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

小老头梁实秋真不愧是个生活家呀,诙谐有趣的文字中又带着机智~

他笔下描写的人物和生活,让人不经大呼好可爱好治愈!

众生万态,千百人生,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

P121-结婚典礼

想起来我和闺蜜M说的,婚礼那天是婚姻的高光时刻了,后面的生活每天都是走下坡路和一地鸡毛。悲观又深以为然,谁当初结婚不是因为爱呢?消磨完了就寻找下一个人的新鲜爱情了。呵呵。

【摘抄】

-女人的年龄是一大禁忌,不许别人问的。有一位女士很旷达,人问其芳龄,她据实以告:“三十以上,八十以下。”

-多少鸡毛蒜皮的琐碎事,多少言语无味面目可憎的人,把你的时间切得寸断,把你的心戳成马蜂窝!你休想安心,休想放心,休想专心,更休想开心!

-人生在世上,局促在一个小圆圈里,大概没有不想偶然远走高飞一下的。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读后感(三):梁实秋的生活感悟

这书是在无意中买来的,看完后最大感受是风趣幽默,通俗易懂,文字里透露出普通日常生活的气息,满满的画面感,把日常的遇到的鸡毛琐事全都记录下来,更像是看随手散文记,还夹杂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罗列种种小事,描述的生动形象,有些描述更是引人入胜,总之是本生活小记,可以翻翻看看。 摘录一些有意思的片段: 1.抗战期间,后方的人,忙的是忙得不可开交,闲的是闲得发慌。不知是谁诌了四句俚词:“一个中国人,闷得发慌。两个中国人,就好商量。三个中国人,做不成事。四个中国人,麻将一场。” 2.王尔德说过:“除了诱惑之外,我什么都能抵抗。” 3.其中比较最愉快的一段经验是洗头。浓厚的肥皂汁滴在头上,如醍醐灌顶,用十指在头上搔抓紧虽然不是麻姑,却也手似鸟爪。 4.乞丐是人群外的一种人,他的生活之最优越处是自由,鹑衣百结,无拘无束,街头流浪,无签到请假之烦,只求免于冻馁,富贵于我如浮云。所以俗话说:“三年要饭,给知县都不干。” 5.可是我最激赏的是致美斋的煎馄饨,每个馄饨都包得非常俏式,薄薄的皮子挺拔舒翘,像是天主教修女的白布帽子。 6.赠送的卡片上写着的:

请微笑,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歇一下,去你的工作和领导。 慢慢来,才会比较快。 做自己,因为别人都有人做了。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读后感(四):羽毛既满,各奔前程

由书中一句话引发关于老人与儿女之间情感的思考。好像在浮躁的社会,零碎的时间,看不进去一本长篇文学,倒是短片散文成了随手翻翻的读物。不止是梁实秋还有汪曾祺、胡适、老舍的散文都是近一两年出版最多的。我从这些大师的文字中发现一个共点,虽然他们生于晚清,经历羸弱民国和战乱动荡社会,但观念没有墨守成规,陈旧老化,现在看也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当然与他们家庭背景和优秀自我分不开的。今天刚看到新周刊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关于独居老人孤独的死去,而同城儿女已经两个多月没去看望,之后从邻居口中才得知老人去世的消息。当然这种属于不孝,但现实中很多儿女与老人的分离貌似充满了无奈和不得已。很久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也是关于老人和儿女,作者说养一个中不溜的孩子的老人晚年最幸福。特别优秀的孩子往往回报国家奉献社会了,性情恶劣的孩子是这辈子回来算账不够糟心的。而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多数会陪在父母身边,老有所依,乐享晚年。作为一个中不溜并想活出自己的孩子看这篇文章还是有点扎心的。父母总是心里的牵绊和挂念即便吵闹的时候也六亲不认。这本书里梁实秋写过一句话:羽毛既满,各奔前程。老人也有自己的晚年生活,关键在于重在沟通,双方沟通好了皆大欢喜!像梁先生这样潇洒的老人不多,能脱离原生家庭桎梏实现梦想的孩子更是少之又少,优秀的父母和努力的孩子两者缺一不可。换句话说这个社会还是只能被少部分人引领,平平凡凡才是真。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读后感(五):选自《可能这就是人生吧》书中《下棋》一文 P7

有一种人我最不喜欢和他下棋,那便是太有涵养的人。杀死他一大块,或是抽了他一个车,他神色自若,不动火,不生气,好像是无关痛痒,使得你觉得索然寡味。君子无所争,下棋却是要争的。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 对方的头上青筋暴露,黄豆般的汗珠一颗颗地在额上陈列出来,或哭丧着脸做惨笑,或咕嘟着嘴做吃屎状,或抓耳挠腮,或大叫一声,或长吁短叹,或自怨自艾口中念念有词,或一串串的噎嗝打个不休,或红头涨脸如关公,种种现象,不一而足,这时节你“行有余力”便可以点起一支烟,或啜碗茶,静静地欣赏对方的苦闷的象征。我想猎人追逐一只野兔的时候,其愉快大概略相仿佛。因此我悟出一点道理,和人下棋的时候,如果有机会使对方受窘,当然无所不用其极,如果被对方所窘,便努力做出不介意状,因为既不能积极地给对方以苦痛,只好消极地减少对方的乐趣。

自古博弈并称,全是属于赌的一类,而且只是比“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略胜一筹而已。不过弈虽小术,亦可以观人,相传有慢性人,见对方走当头炮,便左思右想,不知是跳左边的马好,还是跳右边的马好,想了半个钟头而迟迟不决,急得对方只好拱手认输。是有这样的慢性人,每一着都要考虑,而且是加慢的考虑,我常想这种人如加入龟兔竞赛,也必定可以获胜。也有性急的人,下棋如赛跑,噼噼啪啪,草草了事,这仍旧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一贯作风。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有斤斤计较而因小失大者,有不拘小节而眼观全局者,有短兵相接做生死斗者,有各自为战而旗鼓相当者,有赶尽杀绝一步不让者,有好勇斗狠同归于尽者,有一面下棋一面诮骂者,但最不幸的是争的范围超出了棋盘而拳足交加。有下象棋者,久而无声响,排闼视之,阒不见人,原来他们是在门后角里扭作一团, 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在他的口里挖车呢。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爱。

Susie的读后感:

这段下棋众生相的描述画面感极强,我们不难发现写作与白描其实有共通之处,都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需要真听真看真感受。这样的作品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