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汉文与东亚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汉文与东亚世界的读后感大全

《汉文与东亚世界》是一本由[韩] 金文京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文与东亚世界》读后感(一):训读文化圈与东亚世界

岩波新书系列,确实很新,因为是作者用汉语新写的。其实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训读。作者花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在讲训读。拆掉封皮也可以看到副标题——“訓読の文化圏”。

训读(kundoku)如何可能?汉语是孤立语,可以通过加注标点符号、改变其词序将其转换为另一语系的语言。训读(kunyomi)如何可能?汉字(主要)是表意文字,可以将某个字(词)的读音替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发音。

汉语、汉字的特殊性让这两种训读成为可能。训读(kundoku)广泛存在于日、韩、越等国,也曾存在于古代中国。按照作者的看法,训读(kundoku)的技艺与仏典翻译有莫大渊源:以汉藏语系的汉语翻译印欧语系的梵语,时常有用汉字音译梵语词的需要,也需要调整词序,而这些都是在词序上与梵语相近的日语、韩语(作者将其归入阿尔泰语系)在面对汉语时会遇到的问题。书中对日语、韩语训读的发展历史做了介绍,话说我还是第一次看懂如何训读(kundoku)汉文。。。

不过,训读(kundoku)虽然可能,但似乎并非必须。也有别的方案:①可以只吸收汉语词,将汉文完全翻译成本民族语言,放弃阅读汉文;②抑或彻底学会汉语,直接顺序阅读汉文(在德川时代已有这种趋势)。但是最后大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选择了训读,想来还是因为汉语的特殊性(以及并没有别的文字系统)。完全学会汉语,并不容易(要跨语系);但由表意文字的汉字组成的汉文毕竟是能读懂二三的,放弃阅读汉文又心有不甘(再考虑到仏典每个字都具有神圣性)。训读大概就是折中的产物。当然,在发明自己的拼音之后,也可以走①这条路了,韩语和越南语就走了这条路。

甚至中国自己都需要训读:受北族语言影响,北方汉语到元明时期与古代已有不小差异,再加上白话文作品的流行,很多人已经读不懂文言,不得不对古文进行训读了。。。《老乞大》不负我望在这本书里出现了!

东亚各国不仅使用的语言语系迥异,交流也极其有限(中国与日、韩尤是),文化差异远大于欧洲诸国之间的差异。作者在书中也略谈了日、韩、越在面对中国时的不同心态,可见一斑。我甚至觉得,中国和法国的相似性远高于中国和日本的相似性。汉字近年来在多国式微,作者对“汉字文化圈”的未来有些许担忧。但或许,汉字本来就不适合他们?

《汉文与东亚世界》读后感(二):《汉文与东亚世界》:汉字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构建出不同的文化

在历史上,中国是东亚唯一的文化光源,近邻的国家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很大影响。比如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

在古代,这些国家也使用中国的汉字,汉字汉文已融入他们的生活。

在日韩籍著名学者金文京所著的《汉文与东亚世界》一书中,作者认为,这些国家与中国只能说是同文字,不能说是同文化,也没有统一的世界观,不同于欧美、中亚等别的文化圈。我们都属于汉字圈。

原因是,近邻国家虽然都使用过汉字,但发音与汉字不同;此外,这些国家的人用汉字写的文章,跟中文差异大,中国人并不能完全看懂。

由此得出,东亚各国虽使用汉字,但却各有自己的语言观、国家观乃至世界观。

本书的主旨就是通过分析东亚各国使用汉字、汉文的不同情况,来探讨东亚各国不同的国家观和世界观。各国情况可谓是是各有千秋,复杂多元。本书也堪称是比较文化学的典范之作。

作者金文京曾任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精通中日韩三国文字,热爱研究中国文化并著书多本。

“训读”是本书的主脉络。作者重点着墨于此,并基于对史实的考察,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日、韩、朝鲜、越南等国训读的起源、发展及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训读”是用日语来直接阅读汉文的独特方式,而这种独特的读法也曾流行于朝鲜及其它东亚国家。比如“山”字,中国发音“shan”,而日语叫“yama”,因此,“山”字直接读成“yama”。

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个有趣的场景,当东亚人共读中国经典《论语》时,大家都明其深义,但读法却各不相同,这不同的发音如能谱写出一首音乐,会颇具特色且动听吧。

由此,世界上就出现了一种罕见的沟通方式—“笔谈”。

作者说,在近代以前的汉字文化圈,这种笔谈方式的交流相当普遍。东亚的知识分子都以中国儒家或佛教的汉文经典作为教学对象,所以都能写出正规的汉文,但很少有人学习过汉语口语。

所以,东亚各国商贾、使节、文人需要交流时,则对面而坐,各执笔,中间摊开一张纸,就这样一言不发,默默进行笔谈。如有隽语妙言,则相视一笑。真是有一种“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境。

同时,各国文人或使节的节面,也会有汉诗的应酬,这不仅是表现个人才华的机会,更是发扬国威、互争国家威信的重大仪式,好比现在的奥运会、足球世界杯。

在书里,作者认为日本训读发展史也是一部日本史。它与日本朝代演变有关,也与佛教的传入、佛教和神道的斗争与融合、中国朱子学的传入与推广及西洋文明输入等重要事件相关联。

在大时代中,这些因子互为碰撞,相互影响,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日本汉文训读史。

书中除了对东亚训读及其汉文文体演变的叙述之外,作者还特别讲解了中朝日三国的女性文字及女性文学,并赞叹不已。而文字还有男女之别,则可视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特征之一。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做学问得细致。

在《汉文与东亚世界》这本书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一个思考题:基于各国都有汉字文化的基础,在全球化的时代,是否建立东亚共同体?

有人主张建立,有人不赞成建立。

而作者认为,正处于时代岔路口的我们,更应该回溯历史,反思已经走过的路,以便做出更佳的选择。

《汉文与东亚世界》读后感(三):《漢文與東亞世界》讀後

顧名思義易以此書爲一部通俗的東亞漢字文化史,實則此書重在講述中國以外的日韓等國如何使用漢字,“訓讀”佔了此書泰半篇幅——拆掉封皮即可看到副標題“訓読の文化圏”。如果沒有一定的日語基礎,或者沒有接觸過訓讀文獻,閱讀此書會顯得有些困難和無趣。

不過,作者對各國漢字(乃至越南字喃、契丹大小字)都較熟悉,而且講解細緻、不厭其煩(乃至得名之由,必娓娓道來),又佐以實例、圖版,更能透過漢字講述其與政治、思想、世界觀之內在聯繫,給人的閱讀體驗又十分友好。

此書似爲中文世界最早系統介紹日本訓讀的著作,如果需要瞭解日本的訓讀,此書應是很好的選擇。(bty,此書2022年10月出版,10月20即購入,一周讀完,第一次讀這麼新的著作)

結合目錄,斟酌內容,此書可劃分爲三部分,一概論漢字與東亞漢字文化圈;二詳論各國訓讀及訓讀史(此部分篇幅最大,以日爲主、韓爲次);三論東亞漢字文體(詩文、變體、變體漢文)。以下

“漢字文化圈”乃日本學者河野六郎1963年提出,包括中、日、朝(韓國朝鮮)、越,及契丹、女真、党項、回鶻。

然作者亦反思此說法之問題:漢字非東亞各國唯一文字,越南、朝鮮今廢而不用,日本又以漢字未必“中國”文字,且各國漢字形同義近然音、語法有別(故可書面交流而無法口語交流)。

此處稍涉語系知識

1. 單字之訓讀(kun-doku):用日語讀每個漢字,音讀(以日本漢字音讀之)或訓讀(翻成日語讀之)。

2. 句子之訓讀(kun-yomi):調整句子爲日語語序,加送假名(日語所需助詞與語綴)、語順符(レ、數字、上中下等)。

音讀:日本漢字音(入日無音調)同時同地並存三者:吳音(7C唐前百濟傳來的江南音)、漢音(8C後唐長安音)、唐音(宋元禪宗等帶來的福建等地南方特殊音)。遣唐後,佛教、常用詞用吳音,儒家、新詞用漢音,唐音爲不多。

爲何訓讀?漢字聲調頗難,且多數人不需要口語交流。實際上一句話不同的訓讀也代表了對漢語不同的理解。

佛經翻譯(《佛祖統紀》卷四三):譯主(讀梵文)→書字(漢字記梵音,陀羅尼)→筆受(梵詞譯漢詞)→綴文(依漢語調整句子語序)……。

梵文與日文關係及對日本世界觀之影響:

1. 語序相似。

2. 梵文字母(悉曇)表音,可翻譯爲不同漢字,後固定爲一個漢字,乃爲假名起源。

3. 日本以天竺、震旦、日本爲世界,13C左右以梵和同一(語言相同。實際上梵語爲印歐語系的屈折語),11-12C興起“本地垂跡說”,日本神道爲佛化身,後又“反本地垂跡說”“尊王攘夷”(利用朱子學),以日本爲本地。

1. 奈良末-平安中(8C末-10C初):源於寺院。

數字、合符、句讀(訓讀符號也叫訓點,訓讀也叫“加訓點”,就像加標點一樣隨手,但實際上不是點)……

送假名:萬葉假名→片假名專爲訓讀而生→ヲコト(okoto)點,菅原家“紀傳點”後比清原家“明經點”更通行。

ヲコト點或受到聲點(圈發)啓發,二者都寫在字筆畫上,句讀則在右下或正下。

2. 平安中-末(10C-13C):佛經擴展到儒典,符號更複雜。

平安末期(12-13C)訓讀地位變化:日本廢止遣唐使,知識分子無條件、水平下降,只能訓讀學習漢語,因此一方面訓讀擴展到全部文獻,另一方面訓讀被視爲與漢文價值等同。

3. 鎌倉-室町-江戶(13C-19C):簡化與直讀。

(1)鎌倉室町時期(13-15C):

鎌倉時代(13C)禪宗興起,雕版興盛而難以印刷小而私密的符號,“公家”(貴族)及佛教→武士和商人⇒廢棄ヲコト點(江戶時代僅極少數貴族用),衹用送假名和語順符(レ、數字、上中下等)。

禪僧留學元明遠超遣唐使,鎌倉、京都之五山(高級寺院)乃文化中心。

“文之點”:岐陽方秀(1361-1424)、桂庵玄樹(1427-1508)、文之玄昌(15550-1620)《四書集注》,普及朱子學。

桂庵以訓讀有“落字”“置字”(原文訓讀時不讀的字如助字——說明日本人並不瞭解助字的微妙功能,此不利寫文章),應當拋棄訓讀,以“唐韻”(當時漢語)直讀。

一條兼良(1042-1481,岐陽之學生,室町時代最有名之文化人)。以爲“本注”(唐前古注)用博士訓點,“新注”(朱子)要讀所有字。

(2)江戶時代(17-19C):

“道春點”:建仁寺的專業儒者林羅山(1583-1657),折衷“博士家點”與“文之點”,江戶時期最通行,江戶後期則通行其他基於“文之點”的各家訓點。

訓讀廢止論:伊藤東涯(1670-1736)以爲語序與漢語相反不利於作文。荻生徂徠(1666-1728)認爲應當直讀,翻譯則翻譯成日本當時口語(荻生曾隨“唐通事”學“唐話”,此時中國白話小說流入中國),弟子太宰春臺(1680-1747)以爲顛倒害文意,又以吉備真備(695-775)造假名與訓讀(此說誤)。——鎖國等音,無條件推行。

“一齋點”:佐藤一齋(1772-1859,江戶時期儒者)《四書》,類“文之點”讀所有字,害儘量音讀不訓讀單字。江戶末、明治初影響大,小說以訓讀體寫。

(3)明治後

訓讀讀英文。1899梁啓超《和文漢讀法》捷徑又誤人。

直讀論:重野安繹(1827-1910)主張向英文一樣當作外語學習漢語。1921青木正兒(1887-1964)《漢文直讀論》主張以漢字音(吳音漢音)直讀,1963倉石武四郎(1897-1945)《岩波中國語辭典》開拓現代漢語教育,皆頂住發揚訓讀、寫漢詩的軍國主義壓力。

朝鮮:略

越南:略

回鶻文字:模仿粟特文字的表音文字。高昌回鶻(9—12C):高昌(今吐魯番)漢人與粟特人四政權—640唐吞併—9C中回鶻(今維吾爾族祖先)佔領此地爲高昌回鶻—1209蒙古帝國佔領。

其他民族在唐亡後相繼創造文字:契丹大字(920,模仿漢字的表意文字)、契丹小字(模仿回鶻或突厥的表音文字)、西夏文字(1036,模仿漢字)、女真大字(1119,模仿契丹)、女真小字(1138,模仿契丹)、蒙古八思巴文字(1269,模仿藏文)、朝鮮訓民正音(1446)

日本:和歌(五七五七七)、俳句(五七五,江戶時代流行至今)。

朝鮮:鄉歌、時調。

皆不押韻、類民謠無高意

變體漢文:

中國的“佛教漢文”:如是我聞→我聞如是,以無所得故→因無所得。

“漢兒語言”:元代中國北方語言長期受阿爾泰諸語言影響極大,高麗人編漢語口語書《老乞大》(老中國),日用類書《事林廣記》資南人與背人交流用。明末消失。

朝鮮的“吏吐文”、日本的“候文”(句末加謙讓語候)。

女性:女書、諺文、假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