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销声匿迹读后感摘抄

销声匿迹读后感摘抄

《销声匿迹》是一本由(美) 玛丽· L.格雷 (Mary L. Gray) / (美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销声匿迹》读后感(一):消解人的价值的未来

《销声匿迹:数字化工作的真正未来》by Mary L. Gray 承认与否,数字化都在渐渐改变工作与生活的模式,传统认为数字化对于“提质增效”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这本书却在“提质增效”背后的人群——由他们完成智能化尚无法企及的样本标注、标签确定等工作。 Mturk、UHRS等平台提供平台化中介性的工具,固定式雇佣制关系转变为灵活性合作型关系,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灵活就业保障的缺位,平台基于甲方需求的竞价机制设计,同事关系与培养指导的缺失,都在逐步累积新问题,也为数字化带来了廉价的人力资源。 很多人在面对数字化的时候有一个误解,认为它会剥夺人工作的空间,但我认为新技术始终是会推动新职业的产生,数字化于我而言最大的痛楚在于,它可能在剥夺“人的价值”。 当员工或客户代码和属性标签代替人本身,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帮助消匿于互联网变为机械的语音,当工作成效被淹没在更高级的“智能”之下,人如何审视自己,如何获得工作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销声匿迹》读后感(二):评《销声匿迹》

有意思。

一开始我以为讲的是零工经济,或者零工经济背后的弊端,比如平台的权限无限大,大到可以在任何情况冻结任何人的账户而不必返还。这样的操作放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如今随着互联网企业的日渐壮大,巨头们开始掌握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掠夺性的操作日益频繁,局面正在变得失控。不过本书显然不仅局限于此,毕竟批评是很容易做的事,实际上,本书着重揭示了以幽灵员工为主体的零工经济诞生的原因及背后的发展。至少从表面上来看,依赖平台谋生的方式看起来没有想的那么糟。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选择成为幽灵员工,他们有些人收入颇丰,达到了满意的效果,而有些人则不小心落入陷阱,失去了自己数月的收入。不论结果好坏,本书无疑强调了一个事实,即在未来,越来越多的工作会以数字化的方式体现。随着如今国家越来越强调数字经济的发展,想来数字化工作无疑为成为一种主流。人们每天面对着冰冷的电脑为自己谋生,却忽略了电脑对面也是个活生生的人。如此看来,或许人们等不到机器人暴动的那一天就会自己把自己困在互联网里,就好像一出真正的赛博朋克。

《销声匿迹》读后感(三):这样的未来,我们的孩子如何应对

【听书】ping与教小朋友的关联:未来能在劳动力市场占据有利生态位的关键是能力的稀缺性。越是重复的、不具独特性的劳动(比如打标)就越容易被替代,或者成为劳动力的红海市场,因为过多竞争而变成收益无几的鸡肋处境。与其去乞求资方的怜悯,不如思考如何具备更有竞争力的能力。如何衡量有竞争力高低呢?独特性+用户价值度。独特性分两种情况,一是护城河能力,难以被超越被复制,具有长期价值,比如写歌像李健那么好听,二是行情能力,即再某个时间窗口内的独特性,随着时间推移则可以容易被替代的,比如出国游刚刚兴起时的带团导游。前者持久但不容易养成,后者短暂且需要抓住机遇但也许不用花太多时间去养成。用户价值度如果是用单一维度的能力去衡量,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比如费德勒般水平的网球运动员只有极少数人,所以基本是可以忽略这条路的。而相对更适合普通人的路径有两种,一是顺应用户行为的潜在变化趋势,二是将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新价值。比如拍好看短视频的美食博主栗子奇

《销声匿迹》读后感(四):记录

新京报:你的研究数据显示,超过半数从事“幽灵工作”的人都有高学历背景。这点挺让我挺震惊的。因为大家对数字零工的印象一直都是它没有硬性的知识或技能要求。 玛丽·L·格雷:这是很好的观察。我可以补充三点。其一,很多人其实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至少在西方,本科学历背景已经无法保障年轻人找到一份好工作了。这在20、3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但又是全球正在发生的事实。对他们而言,好工作难找,那为何不先选择做一些零工来提升自己在某一专业领域的能力和经验呢? 其二,对于很多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来说,即使他们找到一份全职工作,这份全职工作也不再提供他们的蓝领或白领父母所拥有的福利和稳定性。至少在美国,许多全职服务业工作所提供的工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都不足以使它们成为比幽灵工作“更好的选择”。比如,美国2017年的实际工资只比1973年增长了10%。 事实上,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7年的人口调查,10.1%的美国人没有长期雇佣合同。而在2008年全球经济大衰退之后,幽灵工作成为很多受教育程度低、财富积累少的人的救命稻草。 更重要的一点是,朝九晚五的全职工作(正如大卫·格雷博所说的“狗屁工作”)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工作的要求。假设你拥有本科学历,你肯定想要在工作中能做你热爱的事情,但很少有全职工作能满足这一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在我们的研究中,大部分从事“幽灵工作”的人(哪怕是被视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人)不止是为了赚钱,还想要学习新技能,获得自我提升等。

《销声匿迹》读后感(五):听《销声匿迹》

很有意思的一个主题,这是关于“人工智能训练师”的一本书,也是为了他们的福祉而奔走一本书。书中的有些观点挺有意思的,挺有启发性的。全书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这些人工智能训练师们,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是怎么工作的?书里讲到了一个美国的单亲妈妈的故事,她不能干一份全职的工作,只能选择做兼职的工作,amazon的MTurk的众包平台帮助她实现了她的愿望,MTurk上有人发布任务,有人接任务。这些任务通常都是数据标注类的任务,接任务的人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就可以在任何地方接任务,非常方便和自由。

作者在这里提到,说这种众包的工作,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的发明,这种工作,其实就是以前(其实现在也仍然存在)的“打零工”,“计件工资”的模式,作者在这里做的比喻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的确如此,数据标注的工作,的确就是打零工的工作,而且它也符合计件工资的模式。然后,作者把这种定义,稍微扩展了一下,扩展到了客服外包和软件外包。

作者在这里也提到了现在的人工智能训练师和之前的打零工之间的差别——API化,他提到了现在的人工智能系统,比如,当人工智能系统遇到一个问题,它觉得它自己可以解决,那么它就自己解决,它如果觉得自己不能解决,那么它就会把这个问题转变为一个外包的任务,发布到类似MTurk这样的众包平台去,让人类去解决,这个时候,外人就会不知道这个人工智能系统究竟是自己在解决问题,还是它背后的人类在解决问题。这也造成了人类被压榨地只能更快节奏地去工作。

这倒是提醒我了,假如现在的机器流水线,是否也可以自动化地判断,假如这个工序机器人自己可以完成,那就让机器人完成,假如机器人无法完成,比如需要复杂手部操作的缝纽扣之类的工序,就发布一个外包任务,让人类去完成?

第二,这些人面临什么样的困境?这些人的困境,就体现在书名之中,这些人正在“销声匿迹”,他们的存在感正在越来越弱,他们在被越来越地物化,他们需要被关注。作者在这里提到了几个建议:

1,作者建议,类似MTurk这样的众包平台,不能想以前一样,只把发包者当做用户,而只把接包者当做“活的代码”,而应该把接包者也视为人,考虑他们的用户体验;

2,作者建议,“茶水间2.0”,为接包者们设计互相沟通和社交的产品和平台;

3,作者建议,不管这些接包者们在为哪个发包者工作,他们应该有稳定的社保和基础保障,这些问题应该由政府来考虑。

这本书比较有意思的点在于作者的这个比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