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时间机器(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100字

《时间机器(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100字

《时间机器(作家榜经典文库)》是一本由[英]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90 元,页数: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机器(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一):何时能够意识到我们现在年轻人的病态审美观

现如今的关于时间旅行的书也好,电影也好,都绕不开一个名字——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物理学家加来道雄也在他的《平行宇宙》中,曾多次提到了这部《时间机器》。

书的内容严重贴合了书名。讲的就是主角坐着自己发明的时间机器来到了80多万年后。

而80多万年后的世界,人类两级分化严重,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更像是一种警示,是关于埃洛伊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莫洛克人代表的工人阶级结合进化论的社会寓言。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人类外形的进化,那些弱小,性别难分,长相俊美,皮肤白皙,但却缺乏力量的沦为食物的未来人,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如今电视上的那些所谓的小鲜肉,那些男不男女不女,化着妆,跳着舞的我们的“国之未来”

《时间机器(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二):《时间机器》

还记得初读威尔斯的《时间机器》是在初二,大概是2008年吧,当时清楚的记得当时一次买了三本书,一本是《金银岛》,一本是《隐形人》,还有一本就是《时间机器》。虽然那时只读过一遍,但里面所描述的天马行空却又让人真实无比的故事让人无法忘怀,可以说《时间机器》是我的第一本科幻启蒙书,可能也是因为它,我现在仍然对科幻类电影及书籍有些无比狂热的兴趣,特别是关于时间的一系列构想。一本好书,不一定有着华丽多彩的描写手法,也不一定有着曲折离奇的情节,最重要的是能够激起读者的好奇,唤醒读者乐于探索的心,启发我们的那僵化的思维。

《时间机器》: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关于80万年后世界的描绘,而是文章开头"时间旅行者"所描述的关于第四维时间的独特理解,足以让人深思。

如:一条没有厚度的线是不存在的,没有厚度的平面是不存在的,仅有长度、宽度、厚度的立方体也不存在,而脱离了持续时间的物体也是不存在的。

《时间机器(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三):当今的时代不是人类的巅峰时期

尾声部分这样写道:在我看来,我们当今的时代充斥着无力的实验,零碎的理论和彼此的纷争,不是人类的巅峰时期!

几处印象深刻的地方:一是地下空间。印证了电影《流浪地球》人类居住在地下的场景,未来地球表面环境恶化,陆地已经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便有了地下空间的居住概念,看来刘慈欣的科幻理论也受到了威尔斯影响;二是地球停止自转。还是《流浪地球》,地球不再自转,而是靠着推力,持续远离太阳,开始长时间的流浪;三是地上人和地下人的对峙。大概是最强烈的现实批判主义,对应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限的剥削背后,必定会有来自被压迫阶级的反噬。

个人认为有待加强的地方:80+万年后的地球面貌描写得不够透彻,让读者立体、全面感知那个世界的文字描述还不够详实,大概作者的重点在突出地上人和地下人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以致于顾此失彼。

最后是科幻小说以及系列科幻电影的不变主题,即使未来人类的智力和体力已经严重退化,感激之情和共有的温情仍然活在人类心中。

《时间机器(作家榜经典文库)》读后感(四):思考,行动的未来

本着经典一定有经典的理由,我也是稍微涉猎了科幻小说,比如科学怪人,美丽新世界等。而时间机器这部1895年的科幻小说,因为我是看的英文原版,细节理解可能有不到位的地方。尤其是开头几章一开始觉得显得有点无聊,感觉这是很多科幻类作品的共同点,大段的对话是为了铺垫,当后文真相揭开,前后细节呼应,让人细思恐极,文章也就成功了。下面仅分享我觉得这本小说让我十分惊艳的地方,肯定涉及剧透(快跑)。

刚好我也同时在阅读一本关于人脑中的时间知觉研究的书籍,名叫大脑中的时间机器。其中开头作者就提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人类文学史上,涉及时间旅行的小说是非常晚才出现。并且在扉页中也引用了这部小说一段话:An real body must have extension in four directions: it must have length, breadth, thickness, and duration。这对于现在我们来所是脱口而出的假设,在当时确是划时代的意义。曾经即使是天马行空的小说领域,时间旅行也是难于实现以至于鲜少提及。而威尔斯的这本时间机器就是这类小说的经典开山之作。小说的开头枯燥的关于时间旅行的可能性的争论, 其实是作者精巧的设计。要知道,即使是物理研究界,对于时间的理解也还停留在牛顿统治的年代,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要在1915年才提出。对那时的人们来说,时间是唯一的、单向的、不可逆的。时间旅行是不可能发生的。个人非常喜欢小说这部分内容,它让整本书显得完整,可信,小说主人公独立于时间轴之外,可以穿梭于不同时间点的地球。即使是科幻小说,那个年代的科幻小说也是有逻辑,有深度的,有开头对时间的哲学探讨,又有对时间机器外形的详细描写,尤其是时间旅行的过程也让人身临其境,这让现在的很多科幻小说汗颜。对于科幻小说来说,最可恶的莫过于烂尾。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并不难,最精彩的是结尾,如何让人觉得出乎意料,情理之中。

除了严谨的逻辑,作为一部反乌托邦小说来说,这部小说更加优秀了。在小说中,莫洛克人的出场相对晚,其身份也是很晚才解密。而前期对埃洛伊人的生存状况的面面俱到的详细铺垫,和莫洛克人形成反差,最后结局像是入口的酸梅,戛然而止,回味无穷。这让我不由的联想到一部小众动漫,《来自新世界》,更像是除去穿越因素,直接对未来人类的设想。进化出的两类人类,一个是超能力人类,一个是化鼠,我不将其看作是两个种族,什么是种族的区别?生殖隔离吗?超能力人类为了保持繁衍,选择了改变基因,人类不得伤害‘人类’,但是这在后面的剧情中暴露了一个bug, 人类其实是不得伤害同类,而不是人类。化鼠聪明地利用这一点,筹谋很久,利用人类来对付人类,实在聪明的让人赞叹。而在时间机器中,虽然作者前期伏笔多次暗示埃洛伊人和莫洛克人的关系,这个埃洛伊人以莫洛克人的设定实在让我觉得恶心,但又让人觉得合理,资本主义吃人的行径还少吗。只有生理直接的冲击才让人直面吃人二字分量之重。狂人日记中满页的吃人,时间机器何尝不是。在两个作品中,未来的人类都有一个变化是人性的缺失。时间机器中,温蒂落水,身边的莫洛克人无动于衷,来自新世界中,女主角虽然发现的残酷的真相,也只是选择冷漠转身。确实资本主义进程中,物质价值的被过度推崇同时所有的事物都可以被物化,情感也自然越来越淡漠。

最后一点小小的感悟吧,我一直觉得人是要不断学习的,世界之广阔,知识之浩瀚,时间是怎么都不够的,放弃了进步思考的人类即使身处共产主义社会,何尝不像被圈养的家畜。首先要会思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次要能行动,实践才是一切的基础。总之,加油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