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读后感摘抄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读后感摘抄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是一本由密小斯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读后感(一):收获知识和快乐

册子薄,但可以读的厚。本来作者就像在咖啡店给你“吹牛逼”的朋友在侃侃而谈,一点不文绉绉。还有幸跟认识的人再交流一下内容,真是收获了知识和快乐。

(本来抱着外行看热闹)

全书大概是以时间线来走,开始觉得很一般,因为历史故事和一些小花边被关于历史的书籍都写烂了“比如凡尔赛宫没有厕所,开party大家都随地小便…”诸如此类,当然此部分作者写的也比较粗。

一战后美国,德国,荷兰的建筑史也开始拉开帷幕,以“人物及八卦”串建筑史。

比如YSL的红白蓝格子经典款灵感来源啊,建筑史里还有很早的“竞业协议”啦…

课外收获了:为啥现在北欧风也就是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这么火?

专业人士如是说:简约的审美疲劳需要加上点人情味儿。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读后感(二):《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从古典主义到近现代

科普类的书籍总是让我爱不释手,而建筑类的科普作家则少之又少,《建筑也可以很好玩》一书出版后,一直有关注,更多的是好奇。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作者密小斯是一位生活在上海的90后建筑师,他在书中采用了大量的漫画形式穿插解读那些听起来不是很容易理解的历史故事与建筑专业词汇,而文字也是轻松且活泼的,想必这本书的受众应该是很广泛的,无论是建筑爱好者,还是对历史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各自喜欢的亮点,这是一本内涵充盈、脉络清晰的读本。全书共计两册,分别是“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从古典主义到近现代”,同样的风格,不同的定位。 1923年,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为方便您的阅读,我已将全书生成1张读书卡片。将书读薄,将知识内化,希望对你有帮助,阅读愉快!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读后感(三):是喜欢的书

2022/3/14~3/17

从书评发现原来还有第二本,于是就立刻开开心心如饥似渴地接着读。不过我遇到了更多不懂的陌生的人 事 物 词,有一点囫囵吞枣了就。 稍微觉得第一本更有条理和逻辑性,但本身近现代百家争鸣 交织发展,已经就够乱的了。 更不必怪罪自己,只能说,再循着兴趣与无知去了解和学习更多。

下午回家尝试辨认了一下房东爷爷大门的风格,但我确实没这个水平。就自顾自认为现在的这些建筑和装饰只是用到一些元素,而不代表就是那个风格。

就好像现在的古装小姐姐们,有的也是穿汉元素,而不是纯粹的穿唐装汉服吧。

对于读之前的期盼(是不是读完我可以用更加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眼光去欣赏外滩的那些大楼,可以用更美的文字表达喜欢?),我的答案是30%肯定。

翻出去年暑假在外滩拍的图片来看,我还是分不清那些精致的雕塑是什么风格?刻画的是什么故事?

但是可以通过搜索资料,了解哪一栋是哪个国家 哪个时间建的,再结合历史背景浅浅思索建筑与时局的关系,其实已经颇有趣味了。

我也简单写了个流程,具体呢,也还是回到书里有图片,以后也可以看文档我复制了很多。

记录一些表示认同的作者的话: 1,况且人的审美是不能脱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而独立存在的,就好比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会导致不同的审美,并没有什么绝对完美的法则可以凌驾于其他审美之上。 2,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提出了那句近代设计界至理名言之一:“less is more”(少就是多),影响了整个设计界一直到今天;中国古代道家也有名言:大道至简,说得其实都是一回事。 3,人为什么要懂艺术?从艺术里,我们可以看到并重新认识自己。艺术是我们认识自己,打开幸福之门的一把钥匙。文学是艺术,绘画是艺术,电影是艺术,建筑—是最深沉的艺术。 4,所以答案就来了,想知道梵高的画好在哪,我们要做的恰恰不是去看遍他所有的画。而要先了解他一生的经历,了解他生活的年代,甚至了解艺术史的发展。只有知道了这些,再反过去看他的画,试着站在他的角度,不需要给你解释太多画的内容和技法,你自己就能“看懂”。而且绝对会发自内心地感叹:画得真好!建筑也是一样,只有知道建筑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明白这座建筑到底好在哪里。 5,其实我倒觉得真正有意义的地方就在于人们通过不懈的斗争,被打败,再站起来的这段奋斗经历。就像爱情,重要的是过程中的体验和成长而非结果。人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认识自己,完成了自我觉醒。这也是所谓的“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痛苦”吧。

都是我的笔记,乱七八糟。前面这三张是第一本的

后面两张是第二本的

《建筑也可以很好玩:欧洲篇》读后感(四):是喜欢的书

2022/3/14~3/17

从书评发现原来还有第二本,于是就立刻开开心心如饥似渴地接着读。不过我遇到了更多不懂的陌生的人 事 物 词,有一点囫囵吞枣了就。 稍微觉得第一本更有条理和逻辑性,但本身近现代百家争鸣 交织发展,已经就够乱的了。 更不必怪罪自己,只能说,再循着兴趣与无知去了解和学习更多。

下午回家尝试辨认了一下房东爷爷大门的风格,但我确实没这个水平。就自顾自认为现在的这些建筑和装饰只是用到一些元素,而不代表就是那个风格。

就好像现在的古装小姐姐们,有的也是穿汉元素,而不是纯粹的穿唐装汉服吧。

对于读之前的期盼(是不是读完我可以用更加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眼光去欣赏外滩的那些大楼,可以用更美的文字表达喜欢?),我的答案是30%肯定。

翻出去年暑假在外滩拍的图片来看,我还是分不清那些精致的雕塑是什么风格?刻画的是什么故事?

但是可以通过搜索资料,了解哪一栋是哪个国家 哪个时间建的,再结合历史背景浅浅思索建筑与时局的关系,其实已经颇有趣味了。

我也简单写了个流程,具体呢,也还是回到书里有图片,以后也可以看文档我复制了很多。

记录一些表示认同的作者的话: 1,况且人的审美是不能脱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而独立存在的,就好比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会导致不同的审美,并没有什么绝对完美的法则可以凌驾于其他审美之上。 2,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提出了那句近代设计界至理名言之一:“less is more”(少就是多),影响了整个设计界一直到今天;中国古代道家也有名言:大道至简,说得其实都是一回事。 3,人为什么要懂艺术?从艺术里,我们可以看到并重新认识自己。艺术是我们认识自己,打开幸福之门的一把钥匙。文学是艺术,绘画是艺术,电影是艺术,建筑—是最深沉的艺术。 4,所以答案就来了,想知道梵高的画好在哪,我们要做的恰恰不是去看遍他所有的画。而要先了解他一生的经历,了解他生活的年代,甚至了解艺术史的发展。只有知道了这些,再反过去看他的画,试着站在他的角度,不需要给你解释太多画的内容和技法,你自己就能“看懂”。而且绝对会发自内心地感叹:画得真好!建筑也是一样,只有知道建筑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明白这座建筑到底好在哪里。 5,其实我倒觉得真正有意义的地方就在于人们通过不懈的斗争,被打败,再站起来的这段奋斗经历。就像爱情,重要的是过程中的体验和成长而非结果。人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认识自己,完成了自我觉醒。这也是所谓的“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痛苦”吧。

都是我的笔记,乱七八糟。前面这三张是第一本的

后面两张是第二本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