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燃烧的大洋》读后感100字

《燃烧的大洋》读后感100字

《燃烧的大洋》是一本由[美]伊恩·托尔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6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燃烧的大洋》读后感(一):燃烧的大洋,燃烧的岁月,燃烧的画面

我们喜欢一本书,可能的原因有很多种。

有的是那段历史或者说领域是你感兴趣。

但还有两种是在前面基础上吸引我的。

第一种是 字里行间描绘出完整的画面。在这本书里,描述日本人卧薪尝胆偷偷制造大和号时的场景,仿佛一台摄像机回到那个灰色压抑的时代,在我脑中直接勾勒出画面。

第二种,字里行间可以让你感受到历史的脉络。这本书看起来是在写太平洋战争,但更是在写时代洪流下的我各种偶然汇集成必然

第三种,字里行间会带你思考。书里对海权论,对战略的诠释,让开始理解那个时代。

《燃烧的大洋》读后感(二):美国人对中国人民的苦难从没有感同身受

粗略翻看,对这本书的印象很好,对太平洋战争的全貌描写恢宏细致,但是在看这一段序章的过程中就感到极度不适了,美国人写的这本书里说“日本军队仁慈宽厚,不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我想,就连中国和韩国的猪听到这样的言论都会笑,日本在甲午和日俄战争中对中朝老百姓的荼毒甚至是一件不需要列举事实而人尽皆知的事情,但是译者就这样原文照搬过来,甚至不加一个底注对这样的言论加以批判和说明,这样合适吗?就不怕不明真相者真去相信这样的鬼话?

《燃烧的大洋》读后感(三):精彩的《决战中途岛》剧本

非常棒的书,全面立体讲述从二战从珍珠港偷袭到中途岛海战完毕,如果看过电影《中途岛海战》感觉此书就是电影剧本,而且比电影更细腻详实的全方位介绍和描述了日本美国两国众多领袖将领的表现,非常精彩。资料丰富,笔触细腻栩栩如生,认为是讲述二战太平洋战争的最好的著作,作者并没有回避战争开始美军的狼狈和惨痛损失,也竭力正面描述山本五十六,反而更能凸显美军的勇猛。 印象深刻的几个情节: 1.美军为复仇从航空母舰上起飞陆战远程轰炸机轰炸东京,起飞的惊心动魄,电影中有很好的还原,但结果是日军大量残杀了东南亚的美军战俘,更恶毒的包括使用毒气对美飞行员落地中国地区进行屠城。 2.珍珠港日本虽然击沉了美军主力战列舰,反而让美国更全力发展航母。中途岛美军依靠情报和运气全歼了日本航母,成为转折点。但真正让日本战败的还是两国国力的的实力。日本战时军工生产提高了5倍,但美国全面开动后提高了25倍,军工生产能力完全不在一个等级,开战就已经注定失败。 3.狭窄的民粹主义只能煽动一时,日德两国的单兵战斗力都是很厉害,但战争是开战容易,终战难,日本开战的旗号是解放亚洲人民,但在中国及其占领区的暴行,自然让其深陷其中,人和资源越打越少。所以战术层面再英勇,战略错误终将失败。讲的高调一些,正义一定战胜邪恶。二战后美国多次战争,从越战到近期的阿富汗都是铩羽而归,中国对印对越局部战争的及时至战是真正的大国智慧。

《燃烧的大洋》读后感(四):正确的做错误的事情,是一个悲哀

从偷袭珍珠港开始,到中途岛战役结束,本书是太平洋战争系列的第一本,是战略,战术和实际细节上宏图大卷,粗略看完一遍后,如下几点感慨颇深

1.历史裹挟前进下的日本,最终走向了毁灭,山本五十六,东条英机等并未想对美国出手,但是还是决定出手。

2.本书虽然对战争的细节描述非常清楚,但是贯穿在背后的主线是欧洲战场以及美日两国国力的对抗,日本一开始就无法赢下胜利,更不要考虑速胜的可能性。

3.对山本五十六有更加立体的描述,他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军人,一定程度上也是投机主义者,也有平凡人的情欲和无奈;

4.马歇尔在提出太平洋战场统一指挥权的时候,组织上进行适配,协调,并且让英国将军主导全局的策略确实有大局观,虽然最后结果并不好,但是也体现出组织逻辑的问题,而这个时候,需要决策者能够放下位置,从大局触发,金将军大义;

5.尼米兹知进退,弗莱彻知放权

6.胜利让人冲昏了头脑,在模拟中途岛战争的时候,竟然假设美军不会在这么做,不会那么做,去match老板预期结果来做决策,最后一败涂地

7.情报的重要性,罗彻福特也许是背后最大的有英雄,在决策时也是,掌握充分的情报,才能料敌先机。

《燃烧的大洋》读后感(五):评价与概括

这本书是作者“太平洋战争三部曲”的第一卷,涵盖的内容基本上和电影《决战中途岛》是重合的,描绘了从珍珠港到中途岛的太平洋战争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英文版的副标题是“the war at sea in Pacific,1941-1942”。所以,这一卷对军事部分的描写,着重于美国航母舰队在战争初期六个月的行动和经历,尤其是空袭马绍尔、空袭东京、珊瑚海和中途岛四场战役,侧重于“war at sea”。对于新加坡、菲律宾这样的陆战着墨不多,或是一笔带过。

这本书运用了比较新的军事史研究成果,如关于中途岛战役的《断剑》,在观点上是比较前沿的,这是很好的优点。同时,这本书又不是枯燥的纯军事史,写的非常好看,尤其是第三章对日本帝国如何走向战争的分析,非常发人深思。

在写海战的时候,作者花费了很多笔墨,对士兵的伤亡、舰船的沉没做了很有电影感的描写,让整本书充满了史诗般的氛围。推荐读者可以搭配电影《决战中途岛》一起看。

————附————

这本书每章是没有标题的,我根据书的内容,为每章主要内容做了一个索引,方便朋友们查阅内容。

第一章 珍珠港 第二章 美国对日宣战 第三章 日本帝国走向战争的道路 第四章 尼米兹与威克岛 第五章 金上将与美英合作 第六章 第一次反击:空袭马绍尔 第七章 盟军在东南亚的崩溃 第八章 杜利特空袭东京 第九章 日军的战略选择与美军情报工作 第十章 珊瑚海海战 第十一章 中途岛序幕 第十二章 中途岛海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