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候鸟经典读后感有感

候鸟经典读后感有感

《候鸟》是一本由西西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候鸟》读后感(一):日久故乡是他乡

读西西的《候鸟》,有点像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我感伤到女孩素素跟随父母奔波四处迁徙的伤感。并且,看到了面对家庭困境,家庭成员都在努力成长来维持家庭。也看到了至亲离世的无奈与迷茫。故乡

很多人的故乡是儿时成长的地方,有无忧无虑的那个他、她和它。离开了便是故乡。我的故乡是爷爷奶奶家,有他们在才是真正的故乡,也才有了思念。如果他们百年之后,我便失去了思念故乡的能力,故乡便永远存在记忆里了。

离开久了,故乡倘若没有自己珍视的亲人了。故乡就变他乡了,变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故乡。儿时的记忆总是萦绕着在每一个游子身上,台湾海峡曾阻隔了多少家亲人团聚。在区域和国家交流频繁的当今,许多人在远离自己的故乡,落根他乡;但也有很多人在外闯到后回到了自己故乡,落叶归根。当今新冠疫情,也许也阻拦了一部分人与亲人团聚。我的朋友圈就有一位滞留马达加斯加一年半之久的小姐姐,但是她的性格坚韧,每天烹饪美食、读书思考和去医院补牙,在异国也过着自己的生活。因为工作、爱情或者求学的种种原因,总有一部分人将他乡变成了故乡,也渐渐地遗忘了儿时记忆里的故乡。

《候鸟》读后感(二):南渡不归

候鸟和留鸟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同一鸟种,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在不同的地区甚至在同一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居留类型。

小孩子怕写“故乡”,因为她的远东第一城没有小桥流水,没有鸡鸭牛羊,大概在她眼里少了些这个名词该有的缱绻温柔和自然生气。但看她写的马路边的法国梧桐,秋日风卷,叶片变得焦黄脆硬,双脚踩在上面,落叶长街,像是一支清亮的音乐;看她写学校蒸笼蒸出的饭,老是有一股奇异的气味,仿佛一条黄梅天气里永远晒不干的抹桌布,所以大家都宁愿吃开水泡饭,却能马上会心而笑认出她写得是哪里,小孩子还不懂,如果有个地方,让几代人共同拥有这样叫人熟悉的共同记忆,大约就是故乡了。

过去人们背井离乡多因战乱天灾,如今则是为生活为前程,若说本科时代尚有一年寒暑,夏候冬候,越往后,身边就越有太多多年不曾回家的人。素素那样的孩子从小随着父母,为了这样那样的原因远走他乡,而现在看来,这样的迁徙不论年龄,多的是身不由己。时年日转,南橘北枳,素素的妈妈从一朵娇娇柔柔好看的花变成了泥地里自己站立的树,如此经历的孩子们,也都在艰苦缓慢地长大。

西西写的那段历史,其实是很悲凉的。她写的是素素和她的小家,孩童的视角让它没有那么鲜血淋漓,却更添时代粒沙成山的怅惘。

对于小时候留守在家、等着爸爸音讯的素素,去不了的远方叫做南方,而后来,她在迁徙里成长,她的长辈在迁徙地青山埋骨,回不了的地方叫做故乡。

有多少时候,路旁梧桐叶绿了又黄,风不失期,人已失期。

《候鸟》读后感(三):因战争像候鸟般迁徙,迁徙中慢慢长大

《候鸟》是香港作家西西自传体小说。是一本关于迁徙与成长的记忆,献给父亲的书。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孩子林素素的视角来描述的,文字细腻温柔,讲述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作为普通人的艰难生活。素素一家经历了抗日战争到“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内战,被迫从上海迁徙到浙江再到香港定居的过程。小孩子是单纯善良的,以她的角度来看待战争,少了很多残忍,多了一些温柔,她始终是积极乐观的。在这过程中她遇到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每个人都有时代的印记,战争结束后又不知道他们都如何了?

和妈妈一样喜欢看戏,喜欢穿旗袍,喜欢穿高跟鞋的姑母;在乡下有很多田,很多店铺,喜欢抽水烟的姑姑,还有放牛娃阿珠;幽默风趣带了很多小白兔来的杏芝叔叔;在火车上遇到的,一起去南方的吴叔叔;从没有和我说过话但一直写信交流的书友小薇……

在那样的年代,生活不易,生存更难,但素素是幸运的。她是一个女孩子,有爱她的爸爸妈妈,他们思想前卫,再苦再难也一直在让素素读书,有外公外婆(死在了南方),有刚出去的妹妹妍妍,还有很多朋友。素素随着父母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迁徙,在迁徙中艰苦地,缓慢地长大。

“何必问呢,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很多不同的身份,人人做不同的事,何必问。”这是素素的妈妈对于街上的乞丐抢了她们的面包时说的。

“我只觉得,有爸爸在身边多好,我们两个人,好像努力在撑一条船,船在河上颠侧,歪歪斜斜地行走,风急浪高,当我们终于安然渡过。” 这是台风后素素说的--关于爸爸。

“从南方来的鸟还是从北方来的鸟? 大概是路过的鸟吧 因为我家屋顶的烟囱上 离去的鸟一直没有回来。”--关于故乡

“不管南方还是北方,在不同的城市里不同的人,过着不同的生活,每个人都得面临悲苦的降临,而快乐,总是短暂的。”“或者,没有什么不快乐就已经是幸福的生活。”--关于快乐

这本书需要慢慢品读,喜欢作者的写作方式,也喜欢作者的视角看问题,很多问题好像没有答案,又好像都有了答案。

《候鸟》读后感(四):西西文字的力量,總讓人想起貼身之事入心之情

「有一天,我坐在椅子上寫字,看見一隻小鳥,從靠街這邊的窗子飛進屋子來,在房間裡轉了一個圈,又從靠籬笆那邊的窗子飛了出去,我不知道那是一頭什麼鳥,也不知道是不是燕子,因為沒有看清楚鳥的尾巴,但那是一頭活潑的小鳥。從南方來的鳥還是從北方來的鳥?大概是路過的鳥吧,因為我家屋頂的煙囪上,離去了的鳥就一直沒有回來。」

西西用童稚的語言寫下了溫柔的天真的「漂泊之書」,將粗糲的扎人的現實包裹在糖果皮之下。候鳥素素飛到了「南方」。不知怎的,我想起今年課程結束時,臨走前,小叔飲著酒給我講的故事。

還在讀小學的小叔還有很多事情是不懂的,帶著妹妹,跟著爸爸媽媽從潮州渡到香港。一開始是寄居在他的小叔家,房子寬闊又明亮,可是寄人籬下總歸是無法安定的。表哥們會欺負他老實笑他老土,跟媽媽告狀時,媽媽告訴他要看開。新班級里的同學英文都很流利,剛開始他不懂粵語,英語又不好,但有位善良的女同學會在下課後教他講白話。那時,香港的學校總有社團專門幫助南渡而來的新同學適應本土。第一次獨自坐九巴時,他坐過了站。哭著鼻子不停地問路才坐了回來。因為父母上班繁忙,後來他開始學會一個人坐叮叮車、坐雙層巴士。後來一家人搬出了親戚的房子,住進了狹窄的木質劏房,那就是西西筆下違建的房子,總歸是要被拆被趕的。再後來生活變好了,他們上了樓,搬進了香港那些成千上萬的、如一個個小盒子堆成的商品高樓。

「我抬起頭來/看四周的房子/沒有一座房子/屋頂上有煙囪/甚至沒有一座屋子/有尖頂/遠方屋頂上的鳥/飛到南方來/在哪裡築巢呢/這裡是南方,在這裡/最多的鳥類/是鴿子/所有的鴿子/擁擠在/一個一個/狹窄的籠子裡」

如果小叔讀過西西的《候鳥》,也許會很有共鳴吧。

後來我爸也變成了候鳥,只是擁擠的逼仄的、疏離的南方好像讓他的憂鬱更加嚴重了。也許我差點也變成候鳥。記憶中第一次到「南方」是讀幼稚園小班的時候,雖然我的媽媽告訴我,才出生不久時,甚至還在她的肚子裡時,我就已經在「南方」待了很久了。但沒有記憶總是不算數的,就像素素認為第一次坐火車也是在她南渡四天三夜的時候。太喜歡西西筆下的火車風景了,竟然是童稚的精神分析。那時我也是坐著綠皮火車去的,爸爸牽著我的手,我驚奇地看著窗外變化的樹木和湖泊。房子從矮屋變成高樓,好像越到南方,就越築越高。南方是不是藏著能夠讓屋子長高的力量?人到了南方也會越長越高嗎?

第一次見面的香港是明亮的夢幻的,房子雖然比家裡的小,天花板雖然低了很多,但是這裡的M記會贈送更新奇的玩具,還有家裡買不到的樂高。樓房太高了,而我太小了。這裡的藥水是五彩斑斕的,深棕色的玻璃瓶裡竟然還能透出鮮艷的漂亮的顏色,好像喝下去的不是苦藥,是水果汁。高壽的太奶奶面容很慈祥,在茶餐廳裡我乖巧地坐在她的身邊,她慈愛地摸了摸我的頭。

那時我還能見到小姑姑。她總是送給我毛絨絨的可愛公仔,天線寶寶,叫不出名字的狗。再後來,當她站在城市的高樓俯瞰這片繁華佈景時,又是什麼力量推著她張開翅膀往前飛躍呢?為什麼她飛不起來呢?候鳥跌落了。

怎麼「南方」讓我的家人生起了病?

為什麼最終我沒有到「南方」,跟爸爸跟爺爺奶奶跟小叔小姑一起生活呢?這就是大人的事情了。

終於我也背上書包到了「南方」,彼時已經是心智健全的青年了。新冠沖刷下,戴著口罩,穿過人煙稀少的關口。小叔幫我接過行李,坐上的士,穿過群山層疊的天水圍,來到臨時棲息的粉嶺,登上人文聖地大學站,一座書院錯落的靠海的山。

「偃鼠飲河,不過滿腹;鷦鷯巢於森林,不過一枝。」

素素已經明白了《君自故鄉來》,再後來《候鳥》變成了《我城》。

說來也怪,怎麼一篇書評卻被我寫成回憶錄了?也許這就是西西文字的力量,總讓人想起貼身之事入心之情。

《候鸟》读后感(五):鸟是会离开的,那么人呢?

烟囱上的候鸟总是随季节的变化来来回回,唯独人,走了,也许就不会回来了。

《织巢》是我很久以前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偶然发现的,他和成功学书籍摆在一起,与颜色到线条都暴露着虚浮的图书海洋格格不入,所以显得崭新,一看就没人翻过,连骑缝线都没有被摩挲过的痕迹。与其说是我选中了它,不如说它选中了我,因为我一直认为饱和度低的颜色,透露着想要被人了解的好奇和不愿张扬的神秘,所以尽管我只是看着它,也感觉被它特殊对待了似的。

第一次遇到《织巢》的我,还不知道它的前尘《候鸟》如此闻名,也不知道两本书的成书时间跨度几乎相差半个世纪。读完后,我还不太知足,想了解更多的故事,就又去找了西西其他的书来读,这才发现了《候鸟》的存在。

《候鸟》以素素的视角讲述了一家人为了躲避战乱,从广东辗转浙江、上海、香港等地的故事。在小孩子的眼光里,所有的故事都被覆盖了一层柔光,书里没有描述具体经历了哪几场战争,没有描写战争的残酷,但从素素的经历中可以得知,一家人完整经历了八年抗战以及内战,最终在香港落脚,度过余生。

战乱年代的城市和乡村,人人自危,也偶有温情。大人的眼里,生活是防空洞、是炮火连天、是心惊胆战的物价,是迫不得已的迁徙。而在孩子的眼里,生活却是法国梧桐、是热水汀、是蒸饭箱的抹布味、是墨绿色的木质窗格、是从南方的南方回来的曹阿哥、是送木犀牛给自己的“杏芝叔叔”、是会读诗的连长、是永远用不完的铅笔和橡皮、是小院篱笆墙内的小兔子...是带着防毒面具“扮妖怪”的爸爸,也是从娇娇柔柔的花变成在泥里站立为一棵树的妈妈。

但这些,并不妨碍素素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他羡慕别人的故乡有桥下的流水,岸边的杨柳,山上的果园和牛羊鸡鸭,而自己的故乡却是长长的柏油马路、被行人踩的脆脆的法国梧桐,一排排的小洋楼,纵横交错的电车和大马路。但书上说故乡应是田园,而自己的记忆怎能是城市?

所以素素总觉得自己没有故乡。

后来,素素一家从上海迁到浙江,搬到了有烟囱、有后院、有大树的地方,是故乡吗?像,但又不是。几间小屋原地拔起,悉心经营,最终又为了逃难不得已转手他人。临别时,原本满满当当的摆设被装进了四个樟木箱子一并带走,记忆一下子没了形状,只留下了一簇簇虚影。

突然有点理解为什么父辈一直叫我们不要离家,要安定,要温饱。因为漂泊感是他们最真切的,最无枝可依的伤痛。战争与饥荒下没人能够独善其身,要么带上家人苟且偷生,就像素素一家,要么只身一人亡命天涯,就像火车上萍水相逢的吴叔叔那样。

战后,素素的爸爸先去了香港谋了份司机的营生,一家人随后继续南下,也是在这时素素发现,爸爸不在,妈妈变成了家里的爸爸,妈妈不再穿那些丝绒花朵、织锦的、滚边的旗袍旗袍,不穿高跟鞋,带耳环,而是像乡下的姑姑一样穿起了平底鞋和粗布衣裳。

火车快要来了,外婆在抹泪,外公在叹气,多希望火车快点来,又不要来得太快。素素问,好奇怪,好端端的一个人,忽然一走出家门,仿佛一滴水掉进大海里。这一路上,人们相聚又分离,带走了多少,又留下了多少?

火车开动了,素素的命运便随着这列晃晃悠悠的火车越飘越远。扎不下根,落不了地,然后一点点地,在迁徙中艰苦地、缓慢地长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