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1840年以来的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1840年以来的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1840年以来的中国》是一本由王人博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6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840年以来的中国》读后感(一):随便瞎扯都超短评字数了,说明本书对我的冲击挺大~

通常我看近代史,看得都是一些故事...但这本书是作者对1840年以来的中国的一些思考,有点学术,也有点枯燥,但不得不说价值很高。 这么说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那段时期最有魅力的是什么?不是故事,是激烈的文化思潮,是中西体制和文明的思辨,这本书刷新了很多听过,但未达究竟的概念,比如什么是“民”,从“平民”到“公民”、“新民”到“青年”有什么中西思想上的理解差异,民和人的分别又体现了什么文化内容,还有中国的“开民智”和西方的“启蒙”有什么内涵上的不同... 实在是太多了...就引用一句书中印象深刻的话“中国无论怎样挪用西方,自始至终都有一个中国立场的存在,既包括对西方价值的取舍,也包括对自己古老智慧的化用。”感觉对自己的现实意义有用,但还没理得很清楚,先记着。 近代史的思想话题绕不开我很感兴趣,但很难理解的人-鲁迅,“鲁迅的本质是绝望的,是因为绝望而生发出了希望,希望始终存在于绝望中。”就是联想到了三体的思想钢印,用必败的思想去寻求一丝胜利,这是“群众”的意义。 拉拉杂杂还要补充一个五四话题,“青年”是这样一种意象:他跟“过去”(传统)无缘,是一个“现在”(现代);他身在现在,却又面朝未来...我的理解就是,当下的手脚不要停,未来的期待不要丢~

《1840年以来的中国》读后感(二):角度新颖

从法制层面来梳理中国近代史,截取几个比较重要的论点。 1.在近代,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如严复、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思想中,都存在着宪制价值与富强价值无法调适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宪制—富强”这个范式带来的理论困境。“富强为体,宪制为用”,这是中国从近代以来影响最大、最深、最远的宪制文化范式 2.他们对西方的认识又往往是通过某些思想家的思想和著作而进行的,虽然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和著作能够说明西方文化的某些问题,但并不能代表西方文化的全部。况且不同国家的文化也是千差万别,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思想家的文化认识的悬殊则更大。 严复崇尚斯宾塞、穆勒等人的思想,他便误把这些人的著作看作是英国乃至西方文化的全部。他相信斯宾塞和穆勒的自由主义对中国有用途,却不去研究约翰·洛克。严复从最敏感处出发,从这些思想家的著作中精选出的恰恰是中国最急用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进化法则。这种功利性取向,一方面能够救中国急之所急,同时也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文化后遗症。正是这种“实用理性”使严复不仅误读了穆勒和斯宾塞,而且也误读了英国文化,因而也就无法把西方文化摆在一个确当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一部英国的思想史可以不提赫肯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而一部中国的近代思想史却不能不提严复的《天演论》的原因。陈独秀则不同,他主要是从卢梭那里了解到法国宪制文化的,他可以把卢梭的民主主义宣布为真理,却不大注意孟德斯鸠关于法治的精义,更不关心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胡适更多的是从杜威那里了解接受美国文化的,但他所接受的只是杜威实验主义的方法而不是实验主义所代表的美国文化,实际上,胡适也是根据中国的实用标尺对其进行裁量的。

3.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但没有促使人们对议院、民权的文化反省,反而进一步将其凝聚成一个单一的政治问题,“借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渐已凸显出来。

4.中国的宪制思潮是由西方成功的经验激发,是西方压力下的一个结果。西方的宪制是基于西方的文化传统所内生的一种现象,是西方社会、文化自然演进的结果。它可称为Unintended Consequence,即没有预期到的,没有想到的结果。人们通常说,宪制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但无可否认,它是深植于西方文化土壤中的,本身又是西方历史长期衍生的一种复杂的文化形态。它自始至终都是类似于中国文化中属于“道”的那种东西,不是预期而设用来解决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一种工具。这是中西宪制及其思想最重要的不同之点。

5.在近世的中国,无论是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还是孙中山,对自由平等价值的接受并非根发于中国社会的内在需求,而是基于救亡图存的民族需要。

6.无论是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信念还是立宪党人的君宪制理想,主要不是由中国社会直接孕育出来的,而是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接受了西方文化的结果。

《1840年以来的中国》读后感(三):《1840年以来的中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新范式

坊间常说,中国人有三样东西最为擅长——烹饪、农业和历史。其中,历史,不仅是我们的绝对强项,甚至有时候历史填补了宗教的空白。古代中国就有着世界上最完整、最庞大的史官体系和历史记录。 历史教训,是中国历代治国者最重视的东西。中国文化市场上,“历史热”更是长盛不衰。其中,被研究最多、最深刻,观点争议最大,受关注最广的,无疑是1840年以来的近代史。

关于中国近代史,大致有三种研究范式: ◎第一种范式: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救亡图存的历史。 ◎第二种范式: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回应西方冲击的历史。 ◎第三种范式: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学习西方,融入现代文明的历史。

可以说,我们能看到的绝大部分历史作品,都可以囊括进以上三种范式中。区别主要在于,视角不同、价值尺度不同,以此串联起来的事件、人物,所呈现出的历史面相不同。那么,有没有新的范式,能够紧扣中国近代转型与变迁的核心问题,帮助我们重新理解1840年以来的中国? 有。 王人博老师的新书《1840年以来的中国》,正是一种从公法视角,重新理解历史的新范式。

当然,最理解本书价值的,应该是书的第一读者、与作者交流最多的出版人范新先生和他的编辑们,他们为本书写的推荐语是:

《1840年以来的中国》以关键人物“时刻”“概念”为交错,纵论近代中国的演进与嬗变,融史学家的洞察、法学家的严谨、哲学家的智慧于一书。

北游联袂先知书店为朋友们准备了独家签名版,强烈推荐扫码收藏

《1840年以来的中国》读后感(四):《1840年以来的中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新范式

坊间常说,中国人有三样东西最为擅长——烹饪、农业和历史。其中,历史,不仅是我们的绝对强项,甚至有时候历史填补了宗教的空白。古代中国就有着世界上最完整、最庞大的史官体系和历史记录。 历史教训,是中国历代治国者最重视的东西。中国文化市场上,“历史热”更是长盛不衰。其中,被研究最多、最深刻,观点争议最大,受关注最广的,无疑是1840年以来的近代史。

关于中国近代史,大致有三种研究范式: ◎第一种范式: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救亡图存的历史。 ◎第二种范式: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回应西方冲击的历史。 ◎第三种范式: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学习西方,融入现代文明的历史。

可以说,我们能看到的绝大部分历史作品,都可以囊括进以上三种范式中。区别主要在于,视角不同、价值尺度不同,以此串联起来的事件、人物,所呈现出的历史面相不同。那么,有没有新的范式,能够紧扣中国近代转型与变迁的核心问题,帮助我们重新理解1840年以来的中国? 有。 王人博老师的新书《1840年以来的中国》,正是一种从公法视角,重新理解历史的新范式。

当然,最理解本书价值的,应该是书的第一读者、与作者交流最多的出版人范新先生和他的编辑们,他们为本书写的推荐语是:

《1840年以来的中国》以关键人物“时刻”“概念”为交错,纵论近代中国的演进与嬗变,融史学家的洞察、法学家的严谨、哲学家的智慧于一书。

北游联袂先知书店为朋友们准备了独家签名版,强烈推荐扫码收藏

《1840年以来的中国》读后感(五):《1840年以来的中国》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新范式

坊间常说,中国人有三样东西最为擅长——烹饪、农业和历史。其中,历史,不仅是我们的绝对强项,甚至有时候历史填补了宗教的空白。古代中国就有着世界上最完整、最庞大的史官体系和历史记录。

历史教训,是中国历代治国者最重视的东西。中国文化市场上,“历史热”更是长盛不衰。其中,被研究最多、最深刻,观点争议最大,受关注最广的,无疑是1840年以来的近代史。

关于中国近代史,大致有三种研究范式: ◎第一种范式: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救亡图存的历史。 ◎第二种范式: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回应西方冲击的历史。 ◎第三种范式: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学习西方,融入现代文明的历史。

可以说,我们能看到的绝大部分历史作品,都可以囊括进以上三种范式中。区别主要在于,视角不同、价值尺度不同,以此串联起来的事件、人物,所呈现出的历史面相不同。那么,有没有新的范式,能够紧扣中国近代转型与变迁的核心问题,帮助我们重新理解1840年以来的中国?

有。

王人博老师的新书《1840年以来的中国》,正是一种从公法视角,重新理解历史的新范式。

当然,最理解本书价值的,应该是书的第一读者、与作者交流最多的出版人范新先生和他的编辑们,他们为本书写的推荐语是:

《1840年以来的中国》以关键人物“时刻”“概念”为交错,纵论近代中国的演进与嬗变,融史学家的洞察、法学家的严谨、哲学家的智慧于一书。

北游联袂先知书店为朋友们准备了独家签名版,强烈推荐扫码收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