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少有人看见的美》经典读后感有感

《少有人看见的美》经典读后感有感

《少有人看见的美》是一本由熊逸著作,读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一):被封面设计耽误的好书

怎么看画?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这类书很难定义,看看你自己和它对的上眼否。站在西西弗书店里翻了一下,觉得还行,入手读完,感觉尚好。封面设计太有点艳俗,当然也纯粹是个人感觉而已,说不定还是高人或者是作者自己设计的也未必可知哈哈哈。可以推荐。起码可以帮我开启一些看画的思路。里面的有些画家我还真的头次听说,感谢作者庞博的文化知识。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二):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一如既往的熊逸风格,平视一切,我注六经。 熊逸总想带人去领略那少有人走过的路与少有人看见的美。无论你看没看到(大多时候你不一定看得到),但对你的思考一定具备促进作用。它总能在追问中让你陷入思考,虽然有时无限追问毫无意义。

掩卷沉思,你可能没有得到东西,但你和之前一定有所不同。这就是熊逸的魅力,它是绝佳的文艺入门导游。为你长见识,得新知,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熊逸可谓破字诀绝顶高手,犹如风清扬,一手独孤九剑,料敌先机,只攻不守,无招胜有招。败尽天下英雄,唯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寂寞啊寂寞。对了,这本书可能是少有的配图比较齐全的艺术书了。除此之外,您也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熊逸的艺术观,他对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似乎没有兴趣,还处在古典艺术的古典绘画风格(古典主义),因此才会在文章后半部分用了四章来介绍大卫这个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了。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三):《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

在图书馆,我无意中看到这本书,一看作者是熊逸,介绍的是美术史。我以为是一本很简单的艺术画册书籍,没想到,作者居然写得那么好、那么深入浅出。

我一直想了解西方的绘画史,但是苦于无从下手,没想到,无心之举,我居然借到了一本从深度和广度都不错的书。

书中精彩的话超多,比如:人性一向能够扭转任何理论;越是文化层次低下的人越容易追随时尚,越容易不加分辨地接受主流价值观,而这样的芸芸众生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上从来都是一群蝗虫一般的乌合之众,那群洪流般的破坏力没有任何智者可以阻挡。比美更美的就是将美在你面前活生生地毁掉。攀比是人类最不可磨灭的天性之一。

书中特别提到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艺术的诸多特性其实正是政治斗争或隐或显的体现。在一件件艺术品的美丽皮肤底下,流动的是残酷政治斗争的血液。

作者写的内容丰富而有趣,开卷有益!

《少有人看见的美》读后感(四):1.不良的母亲(对待人性的态度)

人心永远向往着各种“多余”之物,这真是天性使然,无论怎样的思想潮流怎样在相反方向上做出努力,结果都只是一再证明了人性不是任何力量可以扭转得来的。倘若这样的人性也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而自然秩序当真是上帝所造就的话,那么我们只好承认淫欲与奢侈反而拥有神性的光辉,是真正具有道德价值的东西,至少不应该受到惩罚。

关键词:多余的钻石

【我有钻戒,你没有】的快乐,攀比是人类最不可磨灭的天性之一。一个人如果想在群体里获得自尊,就必须在某个方面拥有什么可资炫耀的特质。从自然基因角度讲,能力越强,越能吸引异性,越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减少被攻击的风险,更可能繁衍下去。在人类社会里,表现形式就是攀比,炫耀,以及快乐的正反馈。

关键词:第欧根尼

第一次知道这个人,是在《苏菲的世界》里,身无长物,却只介意有人挡着他晒太阳了。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把抛弃外物,追求内心的充实做到极致。

违背基因控制下的人性的的生存方式是无法推广的。本性应该被接纳,不应被道德批判。但要在内心里给本性设一个范围,例如不能让攀比操纵自己,反成奴隶,更不要因为无节制的攀比,不必要地去伤害别人。所以,福尔摩斯里的第欧根尼俱乐部里聚集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1.当我靠面包和水而过活的时候,我的全身就洋溢着快乐;而且我轻视奢侈的快乐,不是因奢侈本身,而是因为有种种的不便会随之而来。所谓“种种的不便”,除了奢侈会给我们的健康、家庭或事业带来的危害之外,还包括那种因为追求奢侈而不可避免的患得患失的情绪。2.在内心充实的基础之上,生活越简单,我们可能获得的幸福感也就越强。3.为了避免潜在的痛苦,一个人完全有理由牺牲潜在的幸福,因为在伊壁鸠鲁的人生哲学里,幸福或快乐仅仅意味着没有痛苦。

以上这三句话,曾经我是非常赞同的,特别是我贫穷时,失恋时,不自觉就产生了这样平衡自己心理的想法。我也曾像苏格拉底那样大笑: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需要的东西。现在我又觉得,需要一些东西让我的生活有盼头,我应该承认我自己的人性欲望,他们在基因学上都能解释出处,比如七宗罪。我不能一贫如洗到买不起我想看的书和纪录片的电影票。我不能无牵无挂到下一秒死去也完全无所谓。否则我失去了很多活着的期待,热情,喜悦。而让愁苦,冷漠,充斥我生活的每个角落。

关键词:宗教童贞,母爱

其实我并不太明白,宗教推行【追求性快感的性行为是邪恶的,性行为是为生孩子做的罪恶让步】这样的观念,背后究竟有谁能获得好处。就算是集体谎言,谁也没获得好处那怎么可能维持这么长时间。退一步说,教职人员因为宣传这些理论,成为特权阶级,或者他们自己真心相信这些逻辑,并且践行,但翻阅史实却发现恰恰相反。所以我还是挺困惑的。

为什么母爱要被歌颂的,满足性快感要被唾弃的。母爱无非是基因的特质,是生物的本能,而一种本能如何就有资格享有高高在上的道德价值呢?本能和理性,谁应该被贬损,谁应该被歌颂?

为什么一定要非黑即白。理性之花是从本能之根上生长出来的,两者本为一体,本能给人动力,理性则是刹车。所以,本能是神性的,理性也是神性的,拥抱两者,缓和内耗,保持微妙的平衡,可能才是最靠近幸福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