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乡建笔记读后感锦集

乡建笔记读后感锦集

《乡建笔记》是一本由温铁军 / 梁少雄 / 刘良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396图书,本书定价:33.80,页数:2020-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建笔记》读后感(一):另一个角度看乡建

乡村振兴,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的建设,而当前社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的人难以回去。这本书里比较真实地记录了那些愿意回去并且亲身经历的人的感悟和思考吧。年轻人面临着各种社会压力,收入、结婚、生子、以及未来规划。乡村从物质上能给的太少了,这也是大部分青年最最困惑和犹豫的。

从另个角度说,当下的青年其实也非常不适应乡村。现代教育体制训练出来的知识结构单一化严重,不适合农村本身的多元化存在,尤其是农业方面的知识,其实是比较在地化的,黑土地、高山、黄土地、红土地,千差万别,这也是为何大量的下乡知识分子发现自己的知识很难在乡土社会实践中得到应用。

没有人才愿意去,没有人才愿意久留,更没有合适的人才适应多元化的乡村结构和文化。过程中有太多的困难和不理解,包括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这可能是最难解决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乡建笔记》读后感(二):读《乡建笔记》有感

什么是乡建?顾名思义,乡村建设。

为什么要进行乡村建设?资本、劳动力、土地外流导致乡村凋敝,相比于急速发展的城市,乡村似乎落后了太多,像一个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老人亦步亦趋地前行奋进,却收效甚微。乡村需要改变。

亦可以想见,托生于乡土的一辈辈人在城市工业文明占主导的今天会遭遇怎样的局面。

一辈子扎根乡土的农村老人,比之于城市老人,没有退休金,最多只有每月一两百的养老金。诚然,我们朴实勤俭的老农自然可以靠着每月一两百元的补贴扣扣搜搜的过日子。有人会说了:老农钱不够花,还可以去自谋其他营生。对啊,他们说的没错。六七十岁的年纪,如果身体足够硬朗,依然可以忙碌在田野间;身体素质再好些的,依然可以去到城市的工厂工地里务工。在城里老人养花斗鸟,唱歌跳舞的时候,我们颤颤巍巍的老农奔波在田野和城市间,嗅觉敏感的人大概能从中嗅出几分莫名的悲凉吧。稍稍更悲惨的是,老农的思路是堵塞的,声音是喑哑的,难以为自己发声。

况且,这些老农的境遇只是乡村凋敝的一块小小的缩影。温铁军等团队大概就是看到了这样一幅幅乡村败落的图景,所以才开始了自己的漫漫乡建路吧。

本书中主要是一些参与乡建的年轻人近20年来的乡村建设经验。与其说经验,更多的是乡建工作者参与乡建的心路成长历程。

合作社、资金互助社、生态农业、发酵床养猪、农夫集市……这些概念不再是书本上静止的字符。在这些年轻人的实践中,这些概念真正实现了落地,虽然落地的过程艰辛、结果也不是尽善尽美,但是最起码:他们行动起来了。行动派,总是要比我这样的口头派要强得多的。

《乡建笔记》读后感(三):当我们谈论乡村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乡建笔记)读后感

《乡建笔记》虽然由顶着大名鼎鼎的温铁军教授名号的团队出品,但并非一本学术研究著作。事实上,这是温铁军教授作为主要发起人的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所开展的“人才计划”的学员们的人物故事。这批学员大多为在读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少数有丰富的工作经历,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来自乡村,且对重返乡村有极大的热情。书中所载的,就是他们扎根乡村进行乡村建设的切身经历,以及身处当时情境的所思、所感、所悟。

书中记载的“乡建”故事有的跌宕,有的平淡,有的甚至让人觉得啰嗦,但无一例外的都突出了一个特点——真实。不管是成功的经历、失败的经历,还是喜悦、伤感、愤怒、怀疑、犹豫,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让读者产生“共情”,真正了解他们到底做了什么,体悟他们内心所蕴含的各种情感。

因此这也可以看作本书的第一大优点,即有真情实感。对于描写乡村的纪实作品来说,“真情实感”应该是最低要求,但很多时候却似乎已经变成了最高要求。原因就是很多这类作品在写作的时候,作者并没有真正让自己融入乡村,让自己的脚踩在泥土里。有的仅凭自己的记忆和“浮光掠影”般的观察,再加上对故人只言片语的采访就拼凑出了家乡的图景;有的身在乡村,心却没有沉下来,站在某个预设的立场上对乡村风物进行言语的建构,最后往往以自我感动收场。诚然,这类作者出身乡土,对故乡也应怀有深切的眷恋,可当他们在提起笔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背叛了自己的故乡,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想清楚当他们谈论乡村的时候到底是在谈论什么——是站在故乡的土地上真实的述说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还是高高飘在天上,用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去构建一个虚空的“故乡”来自我感动。

本书的第二大优点,则是以行动为本的实践精神。温铁军教授在解释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名称由来时表示,这是要继承和发扬梁漱溟、晏阳初等先辈开创的乡村建设精神。何为乡村建设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实践。这种实践并不是“闷着头干”,而是通过实践去总结经验,从经验中提炼理论、模式,从而做到“知行合一”,是一种真正的科学方法。用现在比较时兴的话说,就是在做“行动研究”。

因此,书中“梁中心”学员们的故事才更能激起读者的共情——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谈论乡村时,是抱着深切的关怀在谈论乡村问题,谈论怎样才能更好的建设乡村。这又正好对比某些乡村纪实作品,看似在谈乡村问题,言辞犀利,触目惊心,实际上难以切中问题根本,更难言有什么有建设性的解决之道。这就像贺雪峰教授所言,当下许多城市资本下乡搞的乡村建设,根本只是为了满足某些城市阶层对乡村“田园牧歌”式的想象,殊不知在工业化背景下的今天,农民想要获得更多收益,就必须进城务工经商,而农民也希望能在城市体面安居,享受便利的城市文明,从这种意义上说,农民没有“乡愁”,只有“城愁”。或许,那些引不起更多人共鸣甚至让人反感的乡村纪实作品,就是得上了名叫“乡愁”的病吧。

通读本书,可以发现学员们的思考还有待深入,语言也比较稚拙。但这些都掩盖不了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拳拳赤子之心。乡村建设是一项艰苦的事业,乡村振兴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唯有实干才是取得成功的唯一法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