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傻子的一生读后感100字

傻子的一生读后感100字

《傻子的一生》是一本由[日]芥川龙之介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傻子的一生》读后感(一):芥川龙之介生命的最后历程

芥川龙之介在《侏儒的话》中有一句:“在所有神的属性中,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不懂为何,读到这个句子,我总会在脑海里想象芥川龙之介满是深邃的眼睛,嘴角微微翘起,略带嘲讽,而又悲伤的表情说出这一句话。

芥川龙之介,日本20世纪前半叶文坛三巨匠之一。然而他只活到了35岁,就因健康和抑郁症自杀了。但是他所留下的作品仍向世人展示着他文坛巨匠的风采。

《傻子的一生》集结了芥川龙之介晚期所写的以小说及感想为主体的作品。还有几篇是其遗稿。书中作品形式多样,有短篇小说、格言体、及书信体,内容风格各异。

芥川龙之介的这个集子给我的整体感觉就像书的封面一样,更像抽象派。但无可置疑的是芥川的才华也从字里行间横溢斜出。

给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有第一篇《古千屋》。

“家康露出了微笑,人生对他而言就像东海道的地图那么清楚。家康从古千屋的狂乱当中也不期然悟出一些人生道理,那就是任何一件事都有表里两面。”人生对于那些性格坚毅,不达目地誓不罢休的伟人来说确实是非常清晰的。

“家康沉默了一会,他的内心陷入了黑暗的人生深渊——而且在黑暗当中面对着种种怪物。”这个描绘真的非常生动了。人心,欲望犹如暗夜里的深渊,深不可测,心性软弱的就会被卷入,无可自拔。想想都会毛骨悚然。

“其实直孝没有怀疑的余地,因为家康瞪着比平常大上一倍的眼睛,好像面对什么敌人似的堂堂正正地回答:不,我并未被欺骗。”前文情节曲折,刻意营造了紧张的氛围,然而在最后这一段却又让我莞尔一笑。似乎就要看到一代枭雄暮年仍霸气侧漏,而又近似孩童般的任性。真正感叹芥川龙之介笔力强劲,老道。

天才总会被天妒。在他其他篇章里能看出在生命的后期他所遭受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在那样难耐的日子,仍用笔耕不辍。

《傻子的一生》展示了芥川龙之介生命后期的心路历程。是研究他的宝贵的资料。

《傻子的一生》读后感(二):一个重度焦虑的人

生活就是用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阿兰德波顿

提起日本20世纪前半叶文坛三巨匠,那就是夏目漱石,森欧外和芥川龙之介。其中以短篇小说闻名于世的就是芥川龙之介。他在写了《罗生门》之后,机缘巧合成为了夏目漱石的弟子。其后又发表了《竹林中》《鼻子》《舞会》等代表作品。而这本《傻子的一生》更是收录了其三十五岁自杀后被发现的遗稿《暗中问答》《傻子的一生》《西方人》等等,是非常值得喜欢芥川龙之介的人来阅读。

这其中的《傻子的一生》可以看作是芥川龙之介自身的一个自传。他写的是他,而非自己,这个他是他跳出意识之外来看他。从中不难看出芥川龙之介深受幼时母亲发疯去世,而带给他的影响。

而《古千屋》讲日本战役时,大阪势力中的直之战死,德川军的大将军家康要鉴定其首级之事。家康发出要鉴定直之首级之令,下面的人却言之其他,又言家康重感情。直到女侍古千屋装恶灵逼其鉴首级。家康在知道古千屋和直之有关系后,仍决定让她为侍女。从正面来看,这位将军毫无主见;从侧面来看,这位将军非常能忍,他心里有自己所要坚持的东西。就如将军看到这些人与事表里两面,他本身也正是这样。他们都说着做着对自己位置更有利的言辞和行为。

无论是《古千屋》里像发疯似的古千屋,还是《种子的忧郁》中便利店女儿发疯,或是《信》中两个疯子,都在暗示作者所受压力之大,用那话说不是疯了就是会死去。

整本书中的故事都介于现实与非现实之间。人都有二个自我,展示在世人间的和面对本我的。这个《暗中对话》就是二个自我对话,剖析他自己本身。他的生命是灰暗与寂寞的,最终将会进入无法到达的暗黑。对他而言继续活下去亦是死,他的精神世界已经塌陷,暗示了他的最终走向。

芥川龙之介是一个非常艺术性的作家。如在《傻子的一生》中他说“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同时,他还是一个非常有哲学性的作家,如在《侏儒的话》中“道德是方便的别名,有点类似靠右边走”。他对于其他作者的评价也在这其中,如他说森欧外“终究是一位军服上挂着佩剑的希腊人”,说莫泊桑“像冰,不过有时也像冰糖”。

从芥川龙之介的文中,可以感觉到他有着一种不安,他呈现出一种矛盾一种焦虑,这或许和他身世有关,他缺乏着一种安全感。最终他选择用另一种焦虑来代替现实中的焦虑,那就是自杀。今天的我们唯有从他留下的文,去体会他带给我们的这种悲凉忧郁。

《傻子的一生》读后感(三):既是天才的遗作,亦是傻子的一生

.

“人生不如一行波德莱尔。”

这句话源于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遗作《傻子的一生》。

纵观芥川三十五年短暂的人生:母亲发疯,父亲遗弃,寄人篱下,一切身不由己,好不容易在文坛大显身手,却又m时刻忍受着发疯的恐惧和江郎才尽的折磨。

他说“他回想自己的一生,不禁热泪盈眶,发出冷笑”;

他说“他看见超脱一切善恶,悠然站在彼岸的歌德,感到近乎绝望的羡慕”;

他说他这一生如同“在幽暗中挨着时光,直好像是将一把崩了刃的细剑当拐杖拄着”。

于是在1927年7月24日,芥川终于任性了一次,选择了主动离场。他服下大量安眠药,默读了一小段《圣经》,伴着寂静的雨声,从肉体上结束了他不可能再进行的斗争。

《傻子的一生》是芥川龙之介离世前一个月的自传体小说。我大概用了半小时就读完了这部作品,芥川用五十一个片段描述了自己的一生,不是时间轴的自叙,而是短暂一生的剖析,简短但却深入。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第四十九个片段,他说“他的前途不是发疯就是自 sha,他独自走在日落的街道上走着,决心等待慢慢前来毁灭他的命运”。1889年,虚弱的尼采在集市上遇上一匹被死命抽打的驽马,他上前抱马痛哭,然后从那天开始,他疯了。场景的相似,仿佛十九世纪末的恶魔横跨世纪,继续吞噬无力拯救的软弱,“这些恶魔冷眼注视着我,犹如游人欣赏疯子”。

《傻子的一生》读后感(四):芥川龙之介的那些警世名言

日本文学作品看的很少,比较熟悉的作家是村上春树,这几年看的最多的也是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不过因为历史文化的很多原因,读日本作家的作品相对来说似乎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日本文学史上最为短暂,最为灿烂的文学大师,芥川龙之介的名字永远是被人们熟知的一个,他的《罗生门》成为一种现象的代名词,生活中总是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罗生门,他揭示了人性中深藏不露的恶。 《傻子的一生》是芥川龙之介的若干短篇中的一篇,与多数的文学家不同的是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所有的作品篇幅都不长,似乎很多故事在不经意间发生。它们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有着不同的意义。看芥川龙之介的文字似乎有一种灰暗的感觉,他的文字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而这种敬畏却又有着绝望之感。他用一种旁白的方式讲述着人生的过往,那些似是而非的一生。在他的一生中所看见的,所感受到的通过傻子这一形象表现出来,他的快乐,他的悲伤,他一生中承受的幸运与苦难。 这本书选取了芥川龙之介晚期的作品,他的文字透漏着他人生和性格的变化。因为疾病而绝望,因为无助而堕落,在他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压抑之感。《古千屋》是这样《种子》也是这样,因为胆怯,因为害怕,不敢去接受。《古千屋》的故事似乎有着陌生力量的存在,对已故之人应有的尊重。《种子》是一个女人要接触新鲜事物的恐惧,芥川龙之介将种子的行为动作和心理描写的极为细致,那时的犹豫,害怕,恐惧,仿佛是接受末世审判般。 《凶兆》似乎是一种寓意,人们从心里对灵车有着恐惧,那是死神的象征,当它出现在你的面前,对你总是有着悲伤的暗示,似乎不久的将来,那里躺着的是你。侏儒是谁,是每一个心里变化的我们。芥川龙之介以侏儒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没有主旨,就是突如其来的想法而已,那些在脑海里一闪而过的想法。 芥川龙之介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把握的非常好,在阅读的时候主人公的感受你可以感同身受。在《侏儒的话》里他说“最聪明的处世术是,既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愿我们都能得此意愿。

《傻子的一生》读后感(五):人生还不如一行波德莱尔

“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这句话是芥川龙之介在《文艺的,过于文艺的》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我一直觉得日本文字用来描写女性心理是十分贴切的,无论是一叶的《十三夜》,还是松园的《青眉抄》,都将小女儿情态描写的灵动。芥川龙之介,前不久读完了他的《罗生门》,这本书中他将人性的黑暗与悲伤揭露的彻底。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最可悲的是我们从未真正了解自己。也是看完了罗生门之后,我一直想知道芥川龙之介他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写出如“人生比地狱还地狱”这样的文字。于是我翻开了这本《傻子的一生》,这本 据说是芥川龙之介他的自传体小说。

“人生还不如一行波德莱尔”

在他出世未满一岁的时候,芥川龙之介的母亲就突发疯病,之后他就被舅父收为养子,跟随舅父改姓“芥川”。芥川虽是当地的士族大户,但寄人篱下的日子,加之对生母发疯的恐惧,芥川龙之介惧怕自己有一天也会像自己的母亲一样,于是他开始变得愈发的敏感、拘谨而多疑。而在那之后与初恋女友分手,被逼承担养父母、亲生父母的赡养,二姐一家突遭变故背负巨额债务后的投靠这一系列事情,都使得他承受巨大压力,甚至写不出任何文字。能想象的出来,对于一个作家,喜爱写作的来说,写不出任何文字该有多残酷。身心备受折磨的他,他已经在这个无情的现实社会中找不到可以生存下去的机会了。所以或许对他而言,离开尘世是种解脱的方式吧。只是英年早逝的他,对于文坛,对于我们,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相比于之前的《罗生门》,我可能更喜欢这本《傻子的一生》中收录的十八篇。书中所有内容并没有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写,仿佛就是一个旁观者冷眼看他人的生活,书不厚,断断续续看完的我却还是能感到很浓厚的压抑感。书中片段式的描述可以看出芥川龙之介他对于人的心理的把握之透彻,平时他肯定善于对社会人情进行观察,并对掩埋在内心深处的人性深层次的挖掘。无论是之前看的《罗生门》,还是到现在的《傻子的一生》,对生存的不安与苦恼都贯穿其中,这也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关。

“基督一生最大的矛盾在于他了解世间每一个人,却不了解他自己”

读芥川龙之介的书还可以感觉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涉及很多基督教的内容。他并不是单纯的基督教信徒,但他却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解脱自己,追求他所向往的虚幻世界,渴望人性善的那一面,那光亮可以温暖自己。可他发现自己并不能得到救赎,对世界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能够再多读几篇他的文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