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给记忆命名》的读后感大全

《我给记忆命名》的读后感大全

《我给记忆命名》是一本由席慕蓉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给记忆命名》读后感(一):意料之外,感动之中

今年读的第一本。原以为不过是她的回忆录,没想到却是一些杂乱、零碎的记录随笔,更没想到始终于其中的那条主线,原来完全无关我所知道与我所想象的那个席慕容,太出乎意料之外。我只是诧异那些观点与书写怎样通过了审查。她对她蒙古贵族的出身何等骄傲,对于她的族群何等自觉认同,对于父祖辈的政治理念何等承继坚持,对于当前的局面何等不满愤怨,几近极端民族主义——比如认为日本也比汉族更亲近,侵华战争与之无关。作为以软性抒情情爱诗歌闻名的女性作家,简直令我——瞠目结舌?颠覆认知?刮目相看?不知海外与中国,同她此心之人还有多少?其它民族的真实心意又是什么?我们的民族问题难道已经如斯严重?

不过,在民族之外,在那些我早已嫌弃的文艺腔调之中,依旧有些地方,猝不及防地打动了我,令我一再泪流。或许这就是席慕容的特质吧,矫揉的词句,会忽然锋利起来,刺中人心最脆弱之处。

所以,无论怎样地不同于预期,这一本,都没有读错。

《我给记忆命名》读后感(二):《我给记忆命名》书评

席慕蓉的乡愁

——读《我给记忆命名》有感

王淑杰

《我给记忆命名》是席慕蓉最新版本的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书装帧很精美,像草原一样的颜色,使人爱不释手。书多以日记、信件、散文形式集结,时间跨度大,都是心灵深处,一段段不可磨灭的记忆,最受人关注的该是父母的故乡,自己的祖籍,包含了多层深意。作家以小见大,以一己之言阐述家族命运始末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对原乡热爱。一首《乡愁》写尽了席慕蓉的绵绵思念。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那什么是故乡?白岩松给过他的答案,那就是:年少时天天想离开,岁数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席慕蓉血统里和白岩松一样,流淌的都是蒙古人的血。她要比白岩松经历得多,父母乱世里离家,到处颠沛流离,她出生在重庆,童年在香港,成长在台湾。无论走得多远,祖居仍是魂牵梦绕,难舍难分的心头事。席慕蓉就像《月光下的白马》中的白马,在祖居的草原上执着前行,用心书写。用她的诗说:原来/这座高原/表面上虽与我是初遇/却绝对是生命最深处那灵魂的旧识。足见她对祖居地的深情。

上海的淳子写过《张爱玲地图》,把临水照花的一代才女写得入木三分。席慕蓉的日记体书写,更能展现原貌,平铺开来,任由读者品评。就像读书一样,读书要读原著,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偏颇。翻看日记时,我们一同回顾她的心路历程,回顾她的成长史,回顾她的付出与收获。

我呢,和席慕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小巫见大巫。同喜欢叶嘉莹先生,席慕蓉虚心求教叶先生,叶先生几次中肯点评。而我近年来在网络里看了叶先生很多的诗词讲座。蒋勋是她的好友, 我读过几本蒋勋先生的书,喜欢到不行。用席慕蓉的话说:“蒋勋是我们这个时代踏入艺术门槛的最近领路人”。也因我是学美的缘故。

席慕蓉油画作品里的荷花是我喜欢的,抒情诗更是我喜欢的,无论是写爱情还是写人生、乡愁,都极好。发自肺腑,淡雅灵动,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在关于诗的部分里她写诗、读诗、品诗、赏诗、评诗,关于创作蒙古长诗,还请多位老师点评,几经修改,足见对诗歌的专注与痴迷,以及对自己的严苛。

当年爱哭的您,到了如今的高龄还爱哭吗?为绘画、为诗歌、为原乡,这份真挚,深深体会得到。愿您常能躺在祖居的草原上看满天星斗。

《我给记忆命名》读后感(三):双亲与性格

席慕蓉在《为记忆命名》一书中提到:“如今才知自己人格的塑造过程几乎都来自双亲。”她多处提到了她父母的性格,“我的母亲,沉着而有远见的女子,才是我们家的真正支柱……平安有时不是自己跑来的,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做出明确的选择。”她的母亲,是家里做决策的人,而决策都非常正确,她的父亲,当然也是一位好的父亲,给她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忆,但是,她觉得,她的父亲身上藏着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他的父亲在原生家庭里是“幺儿”,应该是一种比较开朗奔放的性格。

蒋勋为这本书写了后序,写到“应该读得出她在文字间流露出的兼具感性与理性的聪明智慧”,的确,很多诗人,在我们印象中都很癫狂,甚至最后自杀,但是,席慕蓉的诗,画都很好,而且,也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席慕蓉应该是兼有父母两方面的性格,艺术创作方面的激情,得益于父亲的感性思维,而生活家庭事物处理得周全得体,得益于母亲的沉静理智。其实,感性和理性在人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工作和生活中处理得当均衡,依赖着智慧和基因。好的基因更容易获得这种智慧。席慕蓉父母的家族都是当时蒙古的望族,母亲家族过去是成吉思汗的亲军和护卫军,外婆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后裔。人在残酷的战争中能保全自己,让家族存活下来且居高位,肯定拥有在进化上占优势的基因。

优秀的基因不是我说的重点,因为那是我们个人不能控制的。我侧重的是性格得益于父母双亲这句话。前一段看《约翰克里斯朵夫》里,写到克里斯多夫在好友快要倒下去时,“唉,那些在生命中的空白处有个坚强的种族支持的人,还是幸福的。祖父的跟父亲的腿,把快要倒下来的儿子的身体支撑住了;强壮的祖先们一举手把那颗筋疲力尽的灵魂给托住了……”我们是独立的人,但是,父母和先人都是站在暗处的。

我们自己有时可能看不清自己,但是,对父母双亲的性格,应该是看得比我们自己清楚的。我们的性格里,肯定有着父母双亲的优点,也有着他们的缺点。我们如今安身立命用到的就是双亲的优点,失败困顿时,除了外界因素,也是父母给的缺点露出了端倪。

所以,将自己和双亲的性格做对比,会让我们对自身性格的优缺点看得更明晰,益于扬长避短。

《我给记忆命名》读后感(四):古歌

“雪花如血扑战袍

夺取黄河为马槽

灭我贤王兮,虏我使歌

我欲走兮,无骆驼

呜呼,黄河以北兮奈若何

呜呼,北斗以南兮奈若何”

大四的时候,傅心畲给席慕蓉班里上国画课,不过,他要求的不是画,而是对对子,作诗,填词。每次班上只有席慕蓉一个人交作业,诗词中,透露出了蒙古原乡的情感。傅老师只上了几堂课,就不再来了。但是,后来,他让别的学生给席慕蓉抄来了三首前人的歌,其中一首,就是上面的这首《厄鲁特悲歌》(她是近年从内蒙古学者送她的《草原文化论稿》中再次看到的)。

“这样的牵挂是惦记也是鼓励……再捎给她一点信息,与她族人有关联的三首诗歌,让她知道老师还在惦记她……是的,老师的苦心没有白费,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终于完整地受到全部的信息,并且可以告慰老师的,就是,我一直都在写,一直都没有放弃。”

感慨很多。傅心畲是恭亲王奕的后人,大画家,给学生国画课教诗词对子,这是位真正高师,深谙传统文化与国画的关系;看到了年轻的学生的才华和真诚,找到了三首蒙古古歌托人送给她,傅老师的修养也可见一斑,古歌很美,他的修养里藏着对这古歌的记忆(到台湾后资料应该也不齐,第三首没有题目);让学生转给女学生,让她抄下,也没有多言,那种温良含蓄的深情,读起来都有“如沐春风”之感。学生没有放弃,终于成了诗人,五十年后,看到诗歌全文后,写文追忆老师。

从头至尾都很美。那是互相“懂得”的精神世界里淡泊洁净的君子之交带给人的美感。人生有机会感受这样的君子之交,有机会生活在相互懂得的雅趣里,是幸运和福分——也托前人的福,傅心畲,席慕蓉都是名门之后,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也拥有了共同超越俗世,进入精神世界的机会。

《我给记忆命名》读后感(五):芳心只共丝争乱

席慕蓉写了一些蒙古英雄人物的史诗后,与齐邦媛和叶嘉莹的交流较多,这些地方读后颇有感慨。

“‘照影摘花花四面,芳心只共丝争乱’,叶老师说这是神来之笔,欧阳修的深意是从表面的美丽牵连到一个人内心的向往和追寻,那才是生命暗藏的美好品质。老师说:

‘有时候,一个人一生都未必能有机会知道和认识自己的美好……我心中一热……她所怜悯的不只是一个‘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的采莲女子,而是尘世所有的生灵……

突然间,我的心像是完全被打开了,热泪如雨下,怎么也难以遏止,仿佛多年来的彷徨和委屈全部都消融在叶老师的那句话里了。

是的,生命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能够生存下来这件事,从一开始就已经竭尽全力了。之后却还不能排除所有外在的伤害与误解,自己的无知与迷失,层层障碍,处处迷雾,使诸多生命难以知晓和认识自己(即或是只在某一瞬间)的美好。

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原本是何等珍贵的一生。’”

这段文字看得我很有感慨。席慕蓉是画家,诗人,后来写了很多关于蒙古原乡的书,事业成功,婚姻美满幸福,这一生在旁人看来,已经非常好了,可是,她还是在听完叶老师的话后,“彷徨和委屈全都消融……”可见,平日里的她对自己仍是充满了怀疑和彷徨,不自信。看来,这种怀疑和不自信是在很多人身上存在的,应该有意识地消除,还一个生命本来的自信和自爱。

叶嘉莹和席慕蓉,都是很成功的人了,但是,她们都能体会到其他生命的痛苦,能够悲悯,可见,都是到了一定境界的人。文章后面,席慕蓉又表示了对叶嘉莹的感激:“对于我们这些普通读者,还需要一位导师,一位殷切的讲授者,把诗中的深意用我们能懂的方式转达出来,甚至在某一个关键的点上,还可以将我们心中因此而生发的意念顺势延伸到无穷远……是意象不到的福分……”颇具智慧的头脑,也颇具感恩的胸怀。

这就是要读书的原因之一:感受我们达不到的智慧和胸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