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记忆记忆读后感1000字

记忆记忆读后感1000字

《记忆记忆》是一本由[俄] 玛丽亚·斯捷潘诺娃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4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记忆记忆》读后感(一):摘自译者记

看完译后记,觉得不会有人比译者概括得更好了。于是,摘选其后记,做读后mark:

这是一场家族记忆的寻根之旅。一个家族,五代人,一个半世纪,整个欧亚大陆。“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本档案到另一本档案,从一条街巷到另一条街巷,我一路追踪着族人的足迹,怀揣着渺茫的希望,试图回忆起什么。”本书写作跨越了三十五年,作家穷尽半生心力,只为耙梳家族史脉络,还原家族迁徙版图,为寂寂无闻的每一位族人竖起一座纪念碑,或者至少写出一篇像样的墓志铭。与此同时,透过一个普通家族的折射,整个俄罗斯20世纪风云诡谲的大历史的重要节点被串联起来。 这还是一首犹太民族记忆的安魂曲。作家身上至少也有一半以上的犹太血统。犹太民族不独精通商道,亦极具文学艺术天赋,文化名人辈出,但自古以来便被视为异类,饱受鄙夷、污蔑、折磨、驱逐、迫害,及至20世纪其不幸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因为屡遭迫害,所以擅长忍耐;因为久被孤立,只得抱团取暖。作家将每一位犹太人视为同宗同血的族人,不仅缅怀了整个民族在20世纪全球范围内遭受的种种厄运,更凭吊了众多世界级同族文化名人的悲剧性命运。 这又是一部关于记忆本质的哲思录。作家从追溯家族记忆着笔,由此陷入了对于记忆本质的无尽探究。记忆是人类思维的生命之水,是联系生界与死界的纽带,是无神性不朽的虚幻愿望,是人类生就背负的宇宙负担。

《记忆记忆》读后感(二):一场家族记忆的寻根之旅(引用文章)

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书名和封面的简洁性所吸引,也不曾了解过这本书的简介,作者的概况,刚开始读的时候,以为是对古老照片的诠释,慢慢的提及到了有关犹太人的悲惨经历,犹太人里也分贵贱,是身处那个时代人的悲哀,再后来,随着外国人名的不断出现,我已然分不清外祖父是谁谁谁,祖太姥爷又是谁谁谁的故事,廖尼吉的爱情及沉默,古列维奇工厂的充公……

文章中有我很喜欢的一些话:人活着,脸型就是生命本身,人没了,脸型就是逝者故事的主线;相册里的每张照片都有起故事;每一张自拍、每一次合影、每一张证件照都会渐次将我们的生活串成链条,变成一段历史;照片首先关注到的变化,周而复始的成长、兴盛、衰落、消亡;生活本来就够沉重的了,不该再背负一些无谓的争吵;只有照片会让人感觉时间似乎根本不曾流逝;有人说,随着父母去世,将我们与死亡隔开的最后一道屏障便破碎了。

读到书的最后一章节的倒二片段,不禁让我想到,在生命走到最后一刻,连户口本上的名字都要被注销,那我们的一生还留存过什么呢?一场家族记忆的寻根之旅,五代人-让我想起了我的太奶奶,一年匆匆的见上一回,不曾在她的膝下倾听她说过去的故事,她慈祥的笑容,我用相机记录下来保存着,在我们这一代人丁单薄,没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有什么困难,自己担着。封建传统遗留至今,总听家里人说起,我们是大房的人,传到这一代就这么些人了,谁谁谁是二房的人,他们现在百来号,家里的封地得按老祖宗的分法,我们小一辈也不懂,也不会去跟着掺和,也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是如何……

《记忆记忆》读后感(三):过去归于荒野 忘却长成了森林

记忆开启了我们身体的一个秘密甬道,连接所有支离破碎的主观线索,拼凑出一个空旷、辽远、飞鸟不到的无人之境。在这个世界里,宏大归于微末、时代潜入生活、日常与诗意纠缠,清醒与抵牾隔岸观火。我们如坠梦境般去翻拣故纸堆里的余烬,妄想从中找出属于自己的信物,用以证明自己的独一无二。而在千万人之中,在历史、民族、群体的宏大背景下,随着时间的流逝,终在氤氲的迷雾中归于尘土。

成千上万的普通人,承载着时代的撞击,并因此伤痕累累,牺牲是宿命,而重建是宿命的归途。他们如蚁筑穴,记忆重构了人类精神的堡垒,新建了赖以生存的新世界。又化成齑粉粘合了这两个世界,挡住了硝烟,让光可以从这缝隙中透进来。

记忆是人性的烙印,在无比巨大、混沌一团中,理清了个人的方向线索,目的和意义在废墟上诞生。

记忆让我们见到光,寻向光。

“未来也许并不完全是我们所期望的那个样子,但是如果没有我们投入其中的那些期望和努力,这未来就会是另一个样子,是我们更加无法接受的样子…真正决定未来的,是我们的现实,是我们当前的立场、意志和选择,以及我们的行动”—罗新

记忆帮助我们认识自身,但并不能决定现在和未来,“反记忆”是我们有立场的期盼,我们的期盼也会有意义,“我们期不期待下雪,意味着我们是不是参与了促成下雪”。

记忆使我们归于渺小,记忆又让我们趋向伟大。

《记忆记忆》读后感(四):所谓记忆

我们从小有被写日记的要求,也有很多人养成日记的习惯。但很少有人会把封存20年、30年的日记本再次拿出来,甚至连同家中故人的旧物、日记本逐一探究,只想把你我的记忆抽取出来,缝接成一整套家族史。

冰人夏绿蒂

逝去的族人,尤其是祖父辈的、曾祖父辈的就更难得知他们的事迹。所谓的传家之宝,以作者的见解,它们很多最初都是普通无奇的日常物件。但在于后辈,它们的意义是物件记载的故事,也所谓人们的记忆。或许它也仅仅是一个人曾经存在的证明。家族里,他们中的多数人离乡别井,已不再重回故里。

涅瓦河畔 彼得保罗要塞-萨拉曾囚被禁于此

记忆是否清晰是否模糊,可能没有那么重要。然而作者偏偏费尽心思寻找走失的记忆,寻根问底。并将记忆印在笔墨里,编撰成“家书”。又以几代人的故事反映乃至讽刺时代发展的缺失。迅速的科技发展,埋葬了那么多的在以往为之珍重的文化。虽必然之果,但惋惜不已。有如记忆的载具,要说百年前肖像画是人存在的唯一证明,现今数码式的拍照和摄影毫不吝啬地吸收每一瞬间,打包储存,很多时候沦为杂物。

《森林大火》-皮耶罗•迪•科西莫

书中最后,那包裹里的冰人夏绿蒂套装,它们每一个瓷娃都是残缺不全的模样。却丝毫影响不到收藏者略带着些嫌弃的喜爱。

往事凭记忆温存,以信物为证。记忆的瞬间,在传颂中,常常往美好一面为人所知。

—讲述者便是记忆本身。

《记忆记忆》读后感(五):记忆是什么?——读《记忆记忆》

《记忆记忆》是一部基于非虚构的小说。因非虚构,显出历史和记忆的真实感;因小说,延展了思想表达的时空手段。

小说由两条线交织递进:一条是作者对于旧物、文献以及桑塔格、茨维塔耶娃等文化名人的诠释。另一条则是作者通过寻找家族遗迹,回溯俄罗斯近代史中的自我家族史,还原出一个犹太家族几代人生命故事的历程。从记录家族历史的角度看,虽然表现手法不同,但《记忆记忆》与《百年孤独》《白鹿原》《尘埃落定》的异曲同工之处。

在玛丽亚 · 斯捷潘诺娃笔下,记忆是细节与哲理的富矿,在对历史记忆的搜罗还原过程中,一段家族史、民族史、国家史徐徐展开。

对于本书历史记忆中那些人物和细节,跨度长达100多年,在此不细说。笔者对书中有关记忆的哲理思考,留下很深印象。记忆是什么?借对历史的追溯,玛丽亚的哲思向有关记忆内涵的纵深挺进。

——玛丽亚的写作目的是书写家族史,她着眼于“微观历史的暗处”,同时将家族史置于民族史、国家史的背景下,更具立体性,也更能反映出家族、个人在社会发展中低微渺小的生存状态。“将记忆引出掩体,引出微观历史的暗处,使其变得可见可闻——类似尝试当下很多人都在做。(P73)”玛丽亚无疑做得十分出色。

——对于微观的书写,玛丽亚借助一位虚拟的男主角,表达得更直白和充分。在虚拟的男主角看来,家族中那些寂寂无闻的小人物“隐身在历史的背阴面,就这样在那里枯坐一生”。在讲不清理由的责任感驱使下,男主角承担起书写家族史的重担,玛丽亚深入分析道:“男主角将自己视为家族的产物和未完成的结果,但事实上,他才是局势的主人。他的家族完全受他这个讲述者主宰,他说什么,便是什么,他们都是他的人质。(P375)”这话说得很犀利,但接近历史书写的真相。正如意大利史学家克罗奇《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那句名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即使董狐、司马迁、班固等比较公认的良史,也免不了夹带着所处时代的私货。

——对于与记忆有关的“复古”,由陶瓷娃娃说起,在引述兰波、帕慕克、本雅明的有关看法后,玛丽亚认为所谓的复古,就像小女孩溜进母亲的衣柜,偷拿别人的东西,进而感慨道:“当下向既往岁月中渗入得越多,既往岁月与我们就越隔膜,沉入水底就越深,最后变得完全不可辨识。”(P177)想到中国前几年火热一时的穿越剧,拿现代理念去冲撞历史,除了无底线娱乐带来的浅度快感,于历史于当下,再找不出任何有意义的东西了。米兰·昆德拉85岁时写了本薄薄的小说 《庆祝无意义》,“死的人变成死了很久的死人,没有人再记得他们,他们消失在虚无中。”对于无意义的庆祝,或许是最有意义的事,这是昆德拉对人生悖论的认识,与玛丽亚对记忆内涵的追索有暗合之处。

——在牛津学院的餐厅、阅览室流连之际,玛丽亚对记忆的意义有了另一个角度的思考:“它并非疲惫远行的目的,而是时间的自然结果,生命将其作为秘密制作出来,而记忆随着时间愈发稠密,任何人都不妨碍,任何人也不惊扰。”(P380)

——走遍千山万水,追踪家族历史,当本书收笔的时候,玛丽亚显得很伤感,她写道:“有时候会觉得,过去是可以爱的,只是务必要清醒,它永远不会回来了。”在引用不知名诗人“没有人能回到过去”“忘却意味着开始存在”之后,玛丽亚又提到了此书重要的一个象征物——陶瓷娃娃,在她看来,这些小瓷人是幸存者种群的代表,就像她的亲人,“关于他们我所能讲述的越少,他们于我便越亲近。”(P389)这话有点费解,译者李春雨在译后记中解读为:作家始于“记忆所有人”的愿望,迷惘于记忆的徒劳与虚妄,最后终于与记忆达成了妥协。

始于争斗,终于妥协。这既是人类大历史的注脚,也是一个家族繁衍的注脚,更是绝大多数人类个体的宿命。

《记忆记忆》故事性不强,作者在现实与回忆间穿梭,在家族与社会间跳跃,以女性的敏感,捕捉琐碎的生活细节,阐释有关记忆的思考,读者需要耐下心来,细细品,或许会品出记忆的味道。

《记忆记忆》看似散淡,但其内涵是厚重的。对生于1972年的玛丽亚历时多年完成的这部历史记忆之作,生于1987年的译者李春雨在译后记谈了自己的翻译感受和人生体验,春雨毕竟年轻,人生历练尚浅,这一点,读者或许能感觉到。

记忆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但年轻真的很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