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是一本由[法]马塞尔·贝纳布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4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读后感(一):值得多读几遍的书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有种感觉,那就是这本书的内容肯定不学术,书名肯定是一种噱头,但是读了之后,其中的观点很少有不赞同的,作者用自己的经验来真正的论述这种的观点,而书中无疑充满着讽刺和自嘲的成分。这不是一本书,因为在书中找不到一般书籍应该有的元素;但是这也是一本书,因为它确实出版出来了。

而书中的有几句名言真的让我深以为然,比如迈蒙尼德说,要知道傻子写了成百上千的书,很多上了岁数却在学问上没有长进的人在这些书上浪费了时间。这句话真的极度讽刺,现在的书真的多到爆炸,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如果选不到好的书就可能真正浪费自己的时间花费在这无用的东西上,味同嚼蜡;还有尚福尔所说的,有人把自己的书放在书斋里,但M把书斋置于自己的书中。哇哦,这句话真是直击灵魂,现在抄袭成风,以郭敬明、于正为代表,看来这个风气不仅是国内,在国外也是这样。

总之,这本书自嘲意味浓厚,讽刺意味亦然。写不出书的人似乎首先要考虑自己的问题,因为环境无法改变。

《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读后感(二):人类的文学必将走在进步的路上

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我想很难有人愿意静下心来认真读完一本书,而作者们总是绞尽脑汁想要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于是乎,需要奇奇怪怪的书名就诞生查出来了。而在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 我认真读完了作者前面致读者的部分,虽然对书中的内容还处在云里雾里的状态,但也被作者幽默诙谐的语言深深吸引。 “一本挑战悖论的不可能之书”,这简单的一句话,恰恰是这本书的一个最佳概括。作者在本书中,着力解读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充满写作欲望,为何难以成篇,阻止我们写作的到底是哪种因素,到底是语言?是文字?还是自身经历,文学感悟?无数因素促成无法下笔的结果。写作大概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吧,自人类诞生以来,总有人或多或少的想要把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这份渴望,这份热情,最终一步步演变成了如今的写作。 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记录方式,往往也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将生活中的一幅幅画面变成文字的形式,这大概是人类思想最美的进化。从这个层面上讲,写作,其实无所谓好坏,甚至无法界定何为书籍何非书籍。 尽管在传统意义上,一部优秀的作品需要具有严谨的逻辑,完整的情节,人物的塑造,但是,随着时代及人类对于自身意义和文明的不断探索,对于优秀作品的界定也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越来越多的写作手法也被更多人接受。而本书,采用了后现代的幽默手法,仿照众多幽默大师的写法,解答了读者也是现在众多媒体人的疑问。后现代啊文学的作品,到底可不可以算作书,有没有其存在的意义。而在如此的环境之下,人类作品的书籍到底该何去何从。 作者在本书之中随处可见的自嘲手法,黑色幽默营造出的荒谬氛围,作者言语充满了无可奈何,如此世界,如此环境,人们早已约定俗成的作品所具有的各种因素,这些众多不协调,甚至畸形,换做是谁,也只能是完成荒诞的作品。 文学作品,其实只是每个人类个体,表达自己对于世界认识的一种方式,是作家对于时代的判断,而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读者对于世界的认知不断丰富,但是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却并未因此拉近,在认知上的不同,在判断上的分歧,在描述上的障碍种种,导致读者和作者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由此,读者苦于没有好的作品,而作者也为自己的作品无法被理解而沉思。马塞尔·贝纳布写出这本书,正是出于文学关爱的角度,他自嘲着说着自己无法完成作品,实则是在向读者传达作者的困难,在后现代的大环境之中,文学作品的诞生,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启发,文学该何去何从,我们不得而知,但有着如此珍重所有作家作品的人,人类的文学必将走在进步的路上。

《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读后感(三):一本写作者的自我拯救手册

文/钱贝儿

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

8.0

[法]马塞尔·贝纳布 / 2021 / 上海文艺出版社

“写自己想写作,那已然是写作。写自己无法写作,那仍然是写作。”

这话听着拗口,但似非而是,是马塞尔·贝纳布在本书结尾给潜在写作者送去的一点慰藉。

在提出“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这样让人瞠目又心有戚戚的问题之后,作者带我们进入恒常的文学怪圈,告诉我们不用在意“西西弗斯练出了肌肉”这样的空头支票(毕竟只有成书且出版才是被称为作家的前提),你只需要写,写作本身永远不会对“自己的书”构成威胁,不妨把它看作是不断靠近某个文学理念的求爱过程。这样一来,我们不妨放平心态,将这本小册子视作一种另类诗学,毕竟文学自其诞生伊始就是一个天然的悖论之所。

从翻开第一页开始,读者就仿佛受邀进入一场语言的盛宴,你可以暂时搁置一种日常阅读的惯性,去摸一摸“乌力波文学”大门上的精美浮雕,我们从书中对众多哲人、文豪的引用与摹仿中感受到一种来自语言本身带来的共鸣。

乌力波:Oulipo,法语Ouvroir de Littérature Potentielle(潜在文学工场)的简写。1960年由法国小说家、诗人雷蒙·格诺和数学家弗朗索瓦·勒利奥内发起,宗旨是打破既有的文学创作界限,在异想天开的新规则中探索文字的新可能。

贝纳布在整本书中屡屡和“读者”发生对话,但这本书却不是写给他尊称为“您”的这批人看的——正如他对于书名的自我嘲讽,打从一开始,这本拒绝以“书”命名的书就并非冲着取悦读者而来,贝纳布无私地以其作为写作者的独特经历解构写作究竟是怎样一桩难事和奇事,他要完成的是对无数写作者的敲击。

然而,这本书绝不是一个有关写作的万能公式,更不是一本初学者的工具书。做个不恰当的类比——詹姆斯·伍德的《小说机杼》要更加详细、更加明确甚至更加仁慈地指导我们如何精进自己的技艺。应该这样总结:它是一本“写作者的自我拯救手册”。

写作者困境几乎出现在书中的每一处。

写作前,“我”为了积累素材,一心一意做一名生活观察家和图书管理员,试图从纷繁的生活经验中收集足够完美的景色、回忆、思考,然而打动的刹那和使用的当下之间永远隔着时间的断层,“细节”消失了,“灵晕”也就消失了,“我”意识到这些重复的动作不过凑成了“我拒绝动笔的一百种理由”。

写作中,对“理想作品”的狂热追逐将写作者引入一场没有终点的流浪,当他们亦步亦趋地跟随大作家行过的分岔小径,或是不断在自己的文化原乡中掘地三尺时,“独一无二”的执念只会让他们产生错觉——下一次的赋形将更臻于至善。然而“灵感”这一恰如神迹的出现总是伴随着代价,写作者永远无从掌控“永恒”在世间借由文字显出真身的那一刻,当他们凝望那一小片由墨水堆积而成的理念的残骸时,那本理想之书将永远只在彼岸盛放。

写作后远比写作前的空想更容易令人不安,面对已降临人世的作品,写作者是否就能说服自己它独一无二呢?贝纳布引勒韦迪的话:

“自从数千年前有人开始思考和努力以来,但凡伟大和简单易说的一切都已道尽……留给现在人的只有最徒劳、最黯淡无光的工作,那就是用密密麻麻的细节填补空白。”

由此,我们的作品变为了这条无限绵延的文学长河中的一颗沙砾,“淘金”的过程使其价值与文学意义之间产生了断裂,最终指向心理层面上写作者对于文学人生的疲惫与虚妄。无关天赋与阅历,这是写作者的常态。

乌力波沙龙活动

贝纳布的这本“书”尤其对这一批人有着纾解的功效,如他所言:

“他所期望的,是在那些直到此刻仍能平心静气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心中引发困惑、不适——不管多轻微,不管多短暂,同时为苦于无法写作的人送去些许安宁。”

他在书中回顾了自己过往人生所有的晦涩难解来尝试作答“我为什么有一天会认为自己必须写作”,他暗含讥讽地写到《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就是这样一种尝试冲出文学虚妄的结果,为此,他把先贤当作盾牌:

1889年的儒勒·勒纳尔将用“你说你还不够成熟;那你是要等到腐烂吗?”痛击1887年的自己,因为那时候他“从未感到自己已经成熟到能够写出一部强有力的作品”,这是贝纳布对“成熟”一词在语言海洋中的打捞,用“今日之我”驳倒“昨日之我”,以此完成一种对自嘲的反讽,来消解写作者天生自带的自以为是和踌躇不决。

卡尔维诺曾在《美国讲稿》中提到:

“有时候我觉得一场瘟疫袭击了人类,使人类丧失了人类最大的特点——使用语言的能力……文学,也许只有文学,才能帮助人们产生防止语言瘟疫传播的抗体。”

贝纳布本人正立于无数写作者重叠的阴影之下。

《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由“延迟生产”的空想和“写作无能”的自白构成,两者互为因果——“我”对“理想之书”的偏执与高标,反过来促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半途而废,他借由鞭打自己完成对庸常的写作圈与社会文化的反讽。他用冷峻的笑话质疑着:书店中高调宣称自己是“书”的书真的就是理念的沉降吗?

如果说《我为什么自己的书一本没写》是一本“失败”的书,那么这本放弃了书之“形”却具有了书之“实”的作品却辩证地成为了另一种文学奇迹,书中满溢的玩世不恭,正是“文学神性”的显影——一个“不再写的世界”恰恰提示了写作者们要在一个泛滥着表达欲望的社会里守住言说和写作的底线。

文学无法为我们抵御注定要毁灭与死亡的恐惧,自然也不能屏蔽价值溃败带来的虚无,但是我们用文学表达“我抗拒”这一意愿本身多多少少可聊以自慰,文学不等于生活,但不妨将文学视作延续生活的另一种方式。无数的写作者需要的就是这一句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