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何为自我》经典读后感有感

《何为自我》经典读后感有感

《何为自我》是一本由[日]平野启一郎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何为自我》读后感(一):人的社会群体性——从系统的角度看人的个性差异

上海书展期间正好参加平野先生的活动,有幸入手了这本小书。最新引入吧,不过写作时间应该是几年以前了。一口气读完,如作者所言,算是“简单的小品文的程度”,不过倒是十分完整,且是我比较认同的观点。

全书核心在于“分人”的概念,即每个人的多样性,主要谈的是每个人个性和性格的多样性。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其个性并非单一而不可分割的,而是可以再度进行细分成不同方面和类型,即“分人”。这一观点并不新颖,也并非作者独创。不过,全书围绕“分人”的阐述,浅显易懂,却又十分完整。

对于“分人”,或者说每个人性格的不同类型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因素,是在和社会和他人交往中形成的特定“分人”(当然还有遗传因素)。洞见这一点,我认为是整个观点体系的关键所在。将个人分解为复杂的“分人”之集合,并非为了孤立地讨论个人的内心世界,而是上升到系统性的角度,将人作为社会、作为系统性的一员进行分析和探讨,更加强调人的社会群体性。这一角度有助于我们解释很多个人烦恼以及社会现象,也更便于我们作为社会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适应社会。可以说是非常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一个角度观点。

当然,我以为这一理论也许也会存在一些不足。哲学类的著作看的并不多,不过“分人”是和他人交往互动所形成社会性的人格面,而每个人是由各种各样的“分人”所组成的。虽然最后平野先生也提及了遗传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不过还是几乎否定了人动物性的、个体性的一面。比如自我思考,比如是否存在不受外界影响仅取决于自我意识的层面,比如自出生即身处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会是怎样?原谅我个人所知有限,可能也难以全面表达我的困惑,但至少人的个体性独立性,应该也是有值得探讨的意义的。

最后,本书提到的许多著作,我好像都没有怎么看过。实际上,之前对于日本非推理作品,涉猎的确非常至少。经过平野先生的叙述,除了对他本人的作品意外,包括谷崎润一郎、包括夏目漱石、包括大江健三郎、包括三岛由纪夫、包括自私的基因等等,感觉自己时间排不过来了呢。

《何为自我》读后感(二):我爱你时你爱我

形容个体最小的单位是什么呢?众、从、人,当单位分裂到人的时候,我们认为这是形容人的最小单位,比如柯南、李白等,人就是个体最小单位的存在。既然人不可分,那么,“分人”理论究竟在讲什么?存在比人更小的单位吗?

平野启一郎根据个人(individual),存在于不可分,去掉前缀“in”后,就是可分,这里的“分人”定义为:“社会角色扮演。”我们在社会形态中,有很多的身份, 儿女、学生、父母、员工等等。在对他关系中呈现的复数的面孔都是“真正的自己。”在不断的角色重复中,形成的人格模式。性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人因为社会经历,从内向变成外向,不断的塑造完善性格。

在看小说、影视作品的时候,经常找到“共鸣,”我们会认为,这个产生的“共鸣”是自己 。在社会中呆的越久,越怀念那个坐在乡村的井边,清幽的夜里望着月亮,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当你社会身份越多的时候,你就更清楚,那些都不是真正的自己,真假之间的隔阂,就像是脸上的假面,需要我们奉承的笑、伤心的哭,这种表演型的自己,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

从“键盘侠”这个词兴起的时候,我们就很深刻的理解到,隔着一个屏幕,因为一根网线所展示出来的人性。有可能平时看起来内向的人,在网上散发出来暴力人格。或者,借助网络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都是对于我们真实性格的一种展示,隔着网络,你可以成为你所幻想的“任何人”,究竟哪个是真正的人格。

在意识被催眠的过程中,我们会一部分的展示自己的“潜在人格,”因为主人格强大等因素,平时不展示出来,就像是“二十四个比利”“柒个我”一样,每个人格都是独立,各种身份的安排,互相知道或者不知道,不能确定哪个是真实的人格,只能判断哪个人格支配身体的时间长。

所有的人格,都是一个不断反复行程的。第一印象、相处判断等,社会会对我们有一个定义,这是社会性分人。当别人告诉你,他们心目中的你或温柔善良或脾气暴躁,有可能两种都是真实的存在的,因为他们可能都是你的“面具,”潜意识里存在一个“真正的自己。”圣人在我们的定义中,就是无私心、真实善良的,坏人就是穷凶极恶。

“社会性分人”就存在一个地域性,我们认为南方人温柔、北方人粗犷,一般是针对团体的一个定义,也是第一印象。对某人的性格定义的时候,就是特定性的分人。人以群分,我们经常会和自己觉得“玩得来”“三观合”的人在一起,个性的冲突小一点、共性多一点的。

昨晚我调侃的和认识的一个妹妹说,“你我本无缘,全靠你花钱,”这种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分人,究竟是不是对方真的和我是“同类人。”不能要求别人都同自己一样,至少能玩在一起。和室友住的时间长了,经常性的她一张嘴、一个眼神,我就知道她想说什么和做什么,因为一部分的情况下,我们是“一类人,”强融的世界,不会产生默契。

相对来说,孩子的性格形成,和他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像“察言观色”之类,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也会对自己所看到的的个人进行学习和模仿,不能形成一个真实而完善的人格,是错误的。

以前,总觉得这世界上最多的情况下是一厢情愿,两情相悦也是极少的。一时的“恋”可能是大脑刺激下的多巴胺的分泌影响的喜欢,但“爱”就成为一种灵魂契合,这是要求比较高的一种人类情感。谷崎润一郎在《痴人之爱》里描述,爱的延续是“性欲”。爱会变成责任和使命,为爱而生。互相体现一种奉献,他爱的究竟是你这个人,还是他爱你时你的样子,爱的是那个戴着面具的假我,还是忽然悲喜的真我。

《何为自我》讲述一个新名词“分人,”一个比“个人”还小的单位,涉及心理学、逻辑学,谈恋爱的也可以看看,总结出大多数的“演员型”人格,明治维新以后产生的新思想,也代表了当时思想的一个开化,没人的时候,去追寻一下真正的自我吧。

《何为自我》读后感(三):分人理论:适应人际交往中的通用规则,你需要正视自己的“分人 ”

当我们在和父母相处时,是作为“孩子”的自己;和同学相处时,是作为“朋友”的自己;和同事相处时,是作为“工作”的自己。无论哪一个你,都是你“个人”的一部分,这些在日本作家“平野启一郎”笔下,都是自己分人的一部分。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看到不同人的不同面,有时候甚至怀疑这个人到底是不是自己认识的那个人。抛开别人不说,仅仅自己的多面性就已经很难应对了,有时难免会产生疑惑,究竟哪一个我才是真实的我?我怎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其实,你不仅仅是“一个人”,你还有很多面,每一面的你都不能代表你,“一方面并不代表本质”。

凭借《日蚀》一举成名的日本作家平野启一郎,针对“个人”这一命题进行了思考,我们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我们如何应对,才能使自己活得轻松些,最终平野启一郎将自己的发现“分人理论”写入《何为自我》一书中,从全新的视角审视人在不同社会角色中的不同面,教导我们可以在适应社会的同时接纳自我的多面性。

关于“自我”的探讨,从来没有停止过。从庄周梦蝶到刮目相看,从探寻自身到适应外物,每一步的探寻都是在与自己或者他人产生联系。人作为个体,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但是人格却因为环境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分人理论”。

平野启一郎在《何为自我》中,这样解释:“为了在世上活下去,我们必须要有立足点。让我们尝试着将这个立足点放在对人关系中实际会产生的多个人格来进行考察,结果会发现并不会有自我或是‘真正的自己’存在于其中心位置,只有人格与人格之间相互勾连而结成的网。”只要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就必然会与他人产生联系,而人格就是在日复一日的反复交流汇总中形成的一种模式。平野启一郎将分人理论分为社会性分人、面向团体的分人和面向特定对象的分人三个阶段。其中社会性分人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交往较浅,比如乘坐交通工具、在超市买东西等。而我们人际交往中最主要、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后两个阶段。

面向团体的分人,最典型的场合就是职场了。职场这一特定团体中,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处理你在职场中的分人角色,是读懂职场交往规则的必修课。《何为自我》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平野启一郎的一个朋友,在公司长期受上司的职权骚扰,明明是上司的错,却仗着自己的职权,将过错转移给他人。而他所在的公司很小,人事调动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如此处境使他一度低迷。

这样的现象并不是个例,相信大家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和讨厌的人见面,但是公司上司、单位领导、客户负责人这些是避无可避的,这时就需要我们用分人理论来理性对待了。

你在公司中的表现是你产生的公司的分人,同样的,上司的表现也是由他在公司产生的分人角色,这只是他的其中一面,区别对待与公司上司在一起的分人和与妻儿、朋友在一起的分人,当我们把分人概念引入时,你会产生新的视角来审视你目前的工作状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工作。正如平野启一郎在《何为自我》中所说的:“我们以复数的分人形式活着,才保持了精神平衡”。

面对特定对象的分人,最典型的要属亲密关系了。平野启一郎在《何为分人》中,将恋爱分为“恋”和“爱”两部分。“恋”是一时燃起的,无论如何想跟对方在一起的冲动情感,而“爱”是注重关系持续性的概念,虽然没有激情燃烧的感觉,但是却有着日复一日持续下去的牢固关系。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两个人对恋爱的定义或者期望的终点值不一样,就很容易产生问题。

《沟通的艺术》中讲到关系中的亲密时提到,亲密的向度有三种:身体的、智力的和情感的。身体上的,甚至胎儿在出生前就能在母体中体验到出生之后再也无法重现的亲密感觉,“蜷缩在完全的拥抱中,听着心脏跳动的节奏。”智力上的,建立在你和别人交换重要信息时产生的令人愉悦的感觉。情感上的则是当你与他人分享你的感受,或者告诉他们关于你个人的事情的时候产生的联结。在亲密关系中,通常是呈现四个向度的统一,身体上的、智力的、情感的和共享的活动。这一点与《何为自我》中的“分人理论”不谋而合,当我们面对特定对象时,也有着不同的“分人”,这时的分人也会因环境、情感因素的不同产生不一样的反应。

“即便是最亲密的关系,也不能总保证最高层次的亲密感,任何一段关系都里都有起伏波动。”当亲密关系中产生不幸的“分人”时,学着从微观的角度来理解对方,而不从“个人”这一整体入手,更有利于打破僵局。

平野启一郎说:“当我们的本质由他人规定,自己被缩小时,我们会感到不安。”同样的,我们将别人本质缩小时,同样会引起对方的不安。《何为自我》从“分人”这一微观角度入手,为我们审视人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试着从这一视角出发吧,或许你会收获更快乐的人生。

《何为自我》读后感(四):《何为自我》:你知道自己有多少张面孔吗?

我们展示给父母的面孔,在学校里展示给老师的面孔,在领导面前的面孔,与恋人,与朋友在一起的面孔,与自己讨厌的人在一起时,与孩子相处时,我们的面孔都不尽相同。 你可以是懦弱的,也可以是勇敢的,可以是胆小的,可以是慈祥的,可以是愤怒的,可以是勤快的,可以是懒惰的,也能是开朗或严肃的。 人们从懂事情后,就开始有变换角色或是戴上“假面”的意识,就已经开始根据不同的人际关系,表现出不同的人格了。 经常听见家长评价自己家的孩子,在家是老虎,在学校里就成壁虎。 就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冯远征饰演的安嘉和,是厦门有名有地位受人尊敬的脑科医生,却经常家暴妻子,甚至后来杀了人。

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切换着不同的面孔? 交流是通过与他者的共同作用才得以完成的,谈话内容以及氛围等都是在相互影响下决定的。 人类的确会迎合所处环境的氛围,在表面上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区分使用各种人格。 面对的人不同,人们在对他人的关系中,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自己。 但是这些不同的自己并不是装模作样,不是假的,都是真正的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呢? 现在打破你的思维认知:人应该把完整的个人看成是许多分人的整合。 仅仅导入这个全新的比个人小一圈的单位,就会彻底改变我们看世界的方法。 1,分人是什么? 所谓分人是指每个对他关系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自己。 分人是在一定环境和特定交往对象的反复交流和相互作用下产生的。 一个人有那么多面孔的原因就在于与他人关系的不同。 我们会非常自然地在自己和他人的个性之间寻求调和,相应地衍生出可实现交流的人格的存在。 无论对方是怎样的人,我们在与此人的人际交往中,都不会表现出自己所有的可能性。 根本不存在唯一的真正的自己,也就是说,在对他关系中呈现的复数的面孔,都是真正的自己。 比如说,面对匿名的网络这个平台,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留言,评论,谩骂,发泄自己的情绪,甚至形成网络暴力。 因为环境的不同,因为匿名可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才能如此肆无忌惮地换上想要的面孔。 如果是实名留言,人们就会有所顾忌,那么那些暴力就会得到有效的遏制。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感知方式和思考方式。 环境,文化的不同,决定了一个人看事物或接受事物的方式存在根本的不同。 2,分人是怎么样的? 分人之间的转换就是根据对方的情况自动匹配的。 随着场景的变化和身份的转变,将会出现,也必然会出现形形色色的人格形象。 相同的人如果在完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身份碰面的话,人们之间或许会有截然不同的分人。 比如,如果你发现10年前的同学和现在不一样了。 或者本来小学时很好的朋友却变成了不良少年。 可能他是与同样是不良的同伴在一起的分人不断膨胀下形成的。与不良少年同伴在一起度过的时间越多,这一分人受到强化,他就也成了不良少年。 只要分人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那么产生消极的分人,就有对方一半的责任,产生积极的分人也有对方一半的功劳,我们的人格形成的一半要归功于他人。 所以,分人是能改变的。 分人通过与对方反复的交往内化于自身当中成为人格的模式。 那些复数的人格各自独立,互诉衷肠,相互感知,相互影响,相互调整,思索对方的言行,做出改变人生的决断。 3,那么,如何改变分人? 人们经常说与人相遇会改变人生,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拥有的分人中什么样的分人占比的变化。 如果你想要与怀有好感的人,自己尊敬的人顺利交往,就必然为对方着想,合理地调整自己,促使自己产生适合他的分人,这个分人就是你变化的突破口。 分人必然是以他者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改变环境虽然是件简单的事情,却也能发挥了特效药的功效。 旅行从分人主义解释的话,就是通过新的环境,新的旅程来达到创造新的分人的目的。 通过置身于小说,电影等,体验完全不同的自己,也能活出幸福多彩的人生。

环境的变化,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都在默默进行着分人的变化。 个性也并非与生俱来,一成不变。分人比例的变化能改变你的个性。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多和这样的人接触,在潜移默化中就改变了自己,逐渐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4,你可以通过选择分人来改变个性。 自己作为分人的集合体。存在的分人,都是与他者相遇的产物,与他者交流的结果,分人中既有积极的分人,也有消极的分人,如果有可能,我们只想以积极的分人活着。 我们能以作为立足点的分人为意识的中心,调整其他分人的构成比例。 如果以人格是唯一的,真正的自己只有一个,这样的想法,会置人于毫无意义的痛苦中。 产生消极情绪的,和别人产生了不幸的根源,只是我们复数的分人中那一个不幸的分人,那么就可以考虑以其他分人为立足点。这个分人不行,还有一个。这样就会觉得没有关系的。 如果放学后你在足球队训练,在自家与父母在一起时,觉得自己可以变得开朗快乐,那么就应该以这一分人为立足点,增加这一分人所占的比例。 让自己的开朗快乐成为自己的个性。 不要让不幸的分人占太大比例,但是你要找到令你快乐的那个分人,使它的比例增大。 针对这个理论也可以有效缓解负面情绪,换个环境,多接触使自己开心快乐的人,你的个性生活都会由此而改变。 没有他人的存在,人不可能产生新的自己。

新结识的人绝不会与过去结识的人相同,与不同的人在一起一定会实现全新的分人化。 如果新的分人在自己内部不断膨胀,自己开始有自信了,就可以以此为立足点重新面对过去的分人。 你知道了自己各个状态的分人,知道了自己不完美的原因,就能理解和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就能接受自己消极的分人,也就能接受他人的不完美。 你也就能更加地包容自己和他人,从而爱自己,也能爱他人。 从分人主义对爱的理解来看,所谓爱就是因为对方的存在,让你爱上了你自己,同时因为你的存在,对方也喜欢上了他自己。 喜欢的分人如果像这样一个一个地增多,我们就能以相应的份额来肯定自己,更爱自己。 因为分人,你可以改变人生,你更可以过得幸福快乐。

《何为自我》读后感(五):分人理论:重新认识自己,帮你走出困境

过去人们一生大都生活在一个熟悉的地方,与一些熟识的人来,人们习惯周围的一切,也熟悉自己的处事方式,很少有人会提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真正的自我是怎么样的。 但是,现在社会大融合,我们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与不同领域不同地方的人打交道,总不能用以前千篇一律的方式与人交谈。我们不停变换自己的说话方式与语气,有时甚至是使用不同语言,这就让我们不禁困惑:到底那一个才是真正的自我?我是不是已经成为一个戴着假面生活的人,每天出演着为别人设定的角色? 繁忙的生活和无穷无尽的沟通、交流,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主要内容,似乎我们已经失去了自我,只是在一个看不见的漩涡里随波逐流,很多人因此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人生价值,开始越来越迷茫。 但日本小说家平野启一郎用分人理论帮我们重新认识自我,找到生活的立足点,并帮我们走出现实的困局。平野启一郎是日本新生代杰出小说家,23岁时凭借小说《日蚀》一举成名,荣获第120届芥川奖,被誉为“三岛由纪夫转世”。此后笔耕不辍,写出多部获奖作品,并先后翻译成法语、瑞典语、阿拉伯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国外畅销。 虽然平野启一郎是一位小说家,擅以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但是他更在乎人类关于精神层面问题的思考,这在他的《曙光号》、《决环》、《最后的变身》等多部作品中都有体现。这些作品也促使他的分人理论逐渐形成,并在读者要求详述分人理论的催促下,终于完成了《何为自我:分人理论》这本书的书写。 《何为自我》是全面详细地阐述了他文学创作中得出的“分人主义”的理论集,在这本书中,他首先相对于美国的个人主义提出了分人主义,以全新的人生视角审视我们和我们的生活,帮我们摆脱自我困惑和生活迷惘。 一、何为分人? 一般说来,每个独立的人作为不可再分的对象,称为“个人”,也就是最小整数单位“1”,应该不可再分。 但是,我们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展示的却是不同的自我。我们是在与不同的人相互交往的过程中相互投射与影响,逐渐形成自我概念,所以我们的自我之中必然包含了不同与我们相联系的人的影响与投射,它应该是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个人可再分的。 一个人是一个整体,如果把他再分,那就得引用分数,即表示我们人格的面向是可分开的,但又不能完全分割。如前所述,我们与每一个人交往的样子都是自我,没有可能说只以哪一个为核心自我。所以,全面看清自我,与每一个人交往的样子都是自我的一面。人是立体的,注定人格有很多面,自我就是这个集合体。 所谓分人,是指每个人对他关系中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自己。与恋人在一起时得分人,与父母在一起时的分人,职场上的分人,你一起相投的伙伴在一起时的分人…… 我这个人就是由各个对他关系中产生的多个分人构成,其人格特性由复数分人的构成比率来决定。如果把个人看成整数1,那么分人就是分数,人际关系的数量因人而异,因此分母也各不相同。随着与对方关系的变化,分子也将发生变化。与对方的关系密切,分人的分量就大;关系疏远,分人的分量就少。把所有分人加起来就是整数1。 所以一个人的分人结构由分人数量和分人关系的比重决定。每个人的分人结构不尽相同,在每个时间点上也是在不停变化着的。比如有时有老朋友的离开,新朋友的加入,不同朋友间亲疏关系的变化。 二、什么时候的分人关系才能成为分人理论中的构成比率 分人是在特定的交往对象反复交流中形成的。怎么理解呢?可以分三步来看。 首先,任何人际关系均从不熟悉的状态开始,不需要面对某个人特别表现出不同,比如在车站买票或问路,只是因为社会需要,这种情况称为社会性分人。 其次,是面向团体的分人。如一个班有60个学生属于一个团体,但你不可能与60个人都成为亲密朋友,很多也就是泛泛之交。这种由组织和团体拓宽的人际关系,就称为团体性分人。 最后,有些关系经过发展,我们总会收获几个比较亲密的朋友,这时,就会产生几个面向特定对象的分人。这些面向特定对象的分人,便会构成我们分人理论中的分人构成比率。 因此,我们讨论的分人,也就是针对第三种情况。 三、提出分人理论,就是为了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 我们会非常自然地在自己他人的个性之间寻求调和,相应地面向他们生出可实现交流的人格。这些复数的人格各自独立,互诉衷肠,相互感知、思索对方的言行,做出改变人生的决断。也就是说,这些复数的人格全部都是“真正的自己”。 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反复循环中生存着,与周围人日复一日的交流也在反复着。所谓人格,就是通过这样的反复而形成的一种模式。我们会发现,并不会有“真正的自己”存在于中心位置,有的只是人格和人格之间相互勾连而结成的网。 分人所结成的网络中不存在中心,因为分人不是自己任意创造出来的人格,而是在一定环境和对人关系中形成的。正如我们所处的世界没有绝对唯一的地点一样,分人也是由每个个人各自的构成比率形成的。而且分人之间的转换并不是位于中心的指挥塔有意识地控制的,而是根据对方的情况自动匹配的。 因此,要想用分人理论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可以通过调整分人的结构比率来达成。我们经常说与人的相遇会改变人生,换句话就是,自己拥有的分人中,什么样的分人占比最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意思。 如一个少年与不良少年同伴在一起的分人不断膨胀,与学校老师、同学在一起的分人受到压迫,他就会在不与不良少年同伴在一起的时候面对老师和同学,也会以与不良少年同伴在一起时的分人来对待。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改变分人的构成比率。 要使少年以正确的人生方向为立足点,就要使他回归学校或家庭,让他与学校的老师、同学在一起的分人不断膨胀,使其与不良少年同伴在一起的分人受到压迫,以致慢慢枯萎、死亡,那他就可以成长为一个健康向上的少年。 调整分人的构成比率,最重要的是选好自己人格的立足点,使其膨胀壮大,压迫不健康状态下的分人构成比率。 三、运用分人理论,走出现实困境 正因为分人理论强调的是一种此消彼涨的变化,它比我们平时所相信的自我真正的内核是“永不改变的自己”,更容易让我们走出困境,不必陷入思想的死胡同。 如果说“真正的自己”指的是一个坚硬的果核,那个“分人理论”则是指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棵大树同有一个根,但有些老枝、病枝,我们可以经过修剪,使好枝得以舒展,使嫩枝得以发芽,让它长得更美更健康。 如果你遭受欺负和虐待,不要被不可分的“真正的自己”这一想法左右,你只是面对某个人时的分人是这种糟糕的状态,但是,新结识的人绝不会与过去结识的人相同,与新结识的人,你一定会实现全新的分人化。 当我们背负着不幸的分人时,会萌生一种重新来过的愿望。但是往往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的,想要终止生命的只是我们复数的分人中那一个不幸的分人。如果错误的想要消除个人本身,终止其生命,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同样,你如果想致别人于死地,也不过是别人面对你时的分人该死,他面对其它人时的分人可能很可爱,那么,你只要断绝来往,使你面对他时的分人自动死掉便好了。 由于分人理论是双方的影响,所以在不对等的关系中,我们不必强求。因为分人主义的恋爱观,是指对方的存在让你爱上了自己(你喜欢面向对方时的分人),同时,因为你的存在,对方也爱上了TA自己(TA喜欢自己面向你时的分人)。而如果对方没有像你面向TA时面向你的分人化,那对方一定会感到不快,你面对一个不快的人,很难得到快乐的体验。那又何必呢? 面对失恋或已故的亲人会非常痛苦,在分人理论中应是同一范畴。因为面向对方的分人无限膨胀,却不能再活在这一分人里,更新这一分人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事实已如此,面向离开或死去的人的这一分人无法立即消失,还将保留一段时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分人一点点变小,痛苦还是会慢慢减轻。 分人理论中的每一分人都如大树上的枝桠,有生长,有死亡,有发芽,有局部速长也有放缓,所以不要纠结于我怎么背叛了当初的自己。 《何为自我》的分人理论告诉我们面向哪一个人、面向哪一个时刻的我们都是我们真正的自己,如生命如万物,每时每刻都在生长,每时每刻都在更新,都是在寻找自己最好的一种存在方式,虽偶有误入歧途、偶有受外界的不良影响,但我们总能不断更新,成为最好的自己。 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的“真正的自己”,一人千面,每一面都是自我的表现,千面合一,才是真正的自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