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裂国·定长安》读后感1000字

《裂国·定长安》读后感1000字

《裂国·定长安》是一本由小椴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裂国·定长安》精选点评:

●王猛大概是当得起千古一相吧

●怎么形容小椴都可以,怎么形容都不够,怎么形容却也都会太过。小椴仍是小椴就够了。孤绝而坚韧,所以脆弱又美丽。感觉小椴把红楼梦读得很熟。

●预料到写得好。没想到有这么好。为什么小椴到了这个年纪仍在诘问呢?他们不甘,他们振翅,他们高飞,然后电光火石之间,终究全都坠回于人世之中。

●范式、秩序、名器,形而上者谓之道,麦子、流民、土地,“汉人……是黄色的。”权力、野心、罪孽,世局设彀待来者。鸿台之上,不能奋飞。忘了在哪看到的一个评论:“小椴对女人和孩子是完全的敬重。”探得到人物内心隐微起伏,也因不含窥视煽情之意而不落卑琐庸俗。第一部中探讨的一些问题第二部中仍在延续,他还保持着固执的追问和思索。不妥协的,也请带我一个。

● 读这本书之前被朋友提醒小椴是一位武侠作家,可能不属于我喜欢的“严肃历史文学”范畴。但读完后我发现这是一部让创作者和读者都能收获极大愉悦感和仰慕感的作品。作者时刻不离原始史料所承载的故事主线,却又让卷入风暴的每个角色都有足够的张力,说明作者已经逃离了过去武侠写作的个人英雄主义桎梏。至于笔力上技术层面的内容,比起现代文学中越来越凸显的矫揉造作的风气,椴公深沉内敛的文字运用,使得这部作品是真正为有共鸣的读者准备的,而不是逢迎市场的违心之作。我相信这本书目前9.5的评分,将在更久的时间里,被广大读者公允保持下去。期待有更多精彩的历史片段可以转化成这样的文学作品,也希望有更多的作家可以锐意进取,如椴公一般,敢于跳脱个人风格的束缚和挑战前辈作家框定下的“成功范式”,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比想象中更好一些。椴是一直没有放松放低的那一个

●写得真好啊!

●两本读罢 不是我爱的历史小说风格

●(一)从杯雪到裂国,是一条意味深长的路。二十年前,小椴欣羡的,是少年骆寒的轻逸一剑,那也几乎是所有少年对江湖的孤绝幻想;二十年后,王猛想要编织的,却正是当年骆寒力图冲绝的网罗,以及这网罗所能给予的秩序。杯雪中的易敛,尤其是袁老大,一步步走来,成了裂国中椴公笔下的王猛。这也是从小椴到椴公的历程。(二)在小椴的哲学里,人的本质,或可简化为欲望二字。每个人,无论正、反、主、配,都有着自己的欲望,并为这欲望裹挟。小椴在裂国中想要呈现的,是大禹治水的过程:怎样把无数人的欲望梳理清楚,导入秩序的河道。(三)裂国二书,最大的遗憾是,王猛的形象太过单薄。莫非椴公故意虚化他的形象,以寄托某种寓意?恐怕是我想多了。

●强推。写的太好,不知道怎么评论。上一次这么盼着下一本还是看《三体》的时候。可别让我再等5年了。

《裂国·定长安》读后感(一):风雨如晦,肝胆毕照

我在一个下雨的早上看完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昭示给人何为“格局”的书,少年天王与绝世名臣看到的东西,氏族豪强与乱世太后看到的东西,以及升斗小民看到的东西,全都是那么泾渭分明地截然不同。在它的徐徐铺陈下,你刚为流民小心翼翼的挣扎求存和奋然一击提起一颗心,又被豪强霸道狂妄的谋划吸引了注意力,迫不及待地想看这对君臣如何能将之举重若轻地拆解。但此书最绝处在于,它通过升斗小民之口吐出的诘问,轻易击破了名臣的自信与定见,逼迫着这些“英雄”人物低下头来,承认自己的敬畏,剖出自己的悲悯,从而沉沉地压住他们心中的秤杆。

在看这本书时我意识到一件事,椴公是对女性抱有深深的敬意和欣赏的,他笔下的女性角色总是风姿卓绝。无论是《杯雪》的萧如和朱妍,还是这部《定长安》的莫干和洛娥。她们总是如晦风雨中的亮色,总是刺破命运的尖锥。

这也是一部如史蒂芬金所说“震倒”我的书。椴公的文学造诣自不必说,他精准而浑然地运用字词构建意象,但这只是他雄浑笔力最细枝末节的流泻。椴公不但用寥寥笔刀刻画出了鲜活的人物,收放自如地从历史中择取了故事,更是力透纸背地呈现了他对历史的理念,揭示了一个层层分明又首尾相衔的真实。阖书之后,再打开来看序言中评论家提到的金圣叹言“才子心清如水,故物来毕照”,实在已经说尽了我的感受。

这种深刻的文学性几乎让我羞愧得无法写下这篇咬文嚼字东施效颦的读后感。“笔力”的体现既在于用字、词、句的准确精炼,也在于用比喻构建合适的意向,用以传达自身的“毕照”。比喻在很多时候比描摹更加准确鲜明。此道既阻且长, 但看着前辈这样的作品,我却只得欣然举步了。

《裂国·定长安》读后感(二):读之拍案,抚卷沉思

一直自诩为一个对魏晋南北朝感兴趣的历史爱好者、一个草原情结者、一个精神长安人的我,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就无法抗拒地买来了。读之前被朋友提醒小椴是一位以武侠立名的作家,也在该系列的上一部作品《大王图》的评论区看到了一些例如“椴公仍难脱在历史小说中体现武侠小说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窠臼”之类的评论,因此这本书可能不属于我喜欢的“严肃历史文学”范畴。但读完《定长安》,我才知道这些善意的提醒,在这本书的优秀面前,都成为了让其更添光彩的注脚。

这本书是一部无论以创作者为认同还是单纯作为读者,都能够收获极大愉悦感和仰慕感的作品。作者内敛的笔锋时刻不离原始史料所承载的故事主线,却又以天才的创造力让卷入风暴的每个角色都有足够的张力,足以说明作者已经逃离了过去武侠写作的个人英雄主义桎梏,对故事中各方势力权谋的刻画也摆脱了武侠作品中“对绝对武力的崇拜”,从而进入了真正的历史文学的殿堂。

此外,椴公在细节上的着力更显示出了一个成熟的文学家的深厚造诣和仁厚匠心,如果说前面对作品整体架构的把握属于思想性层面,那么笔力上的内容则属于技术层面。比起现代文学中越来越凸显的不知所云、矫揉造作、滥用修辞,以直接而低级的炫技抓取读者眼球的创作风气,可以说椴公深沉内敛的文字运用,使得这部作品是真正为有共鸣的具备鉴赏能力的读者准备的,而不是一部曲意逢迎市场的违心之作。

从这些来讲,我相信这本书目前9.5的评分不仅是来自于少数铁粉刚读完偶像新作的激动,而是将在更久的时间里,被广大读者公允保持下去的一个合理评价。曾经期待有更多精彩的历史片段可以转化成这样的文学作品,也希望有更多的作家可以锐意进取,如椴公一般,敢于跳脱个人风格的束缚,更敢于挑战前辈作家有意无意框定下的“成功范式”,从而创作出更多让读者拍案叫绝的优秀作品。

《裂国·定长安》读后感(三):等一场铁马金戈

几年前读完《大王图》,《定长安》就有种千呼万唤始出来之感。然而平常忙于备课改本子,还要应付各种任务,好在可以在十一假期好好把书读一读。每天第几章,一是因为需要放慢脚步缓缓读,二是因为舍不得,毕竟等了那么久,这种感觉很久不曾有了。

大概因为久好椴公这一口,所以整个阅读过程很开心。不过我没想到的是,原本我的预期是要看到打仗的。淝水之战应该写不到,但估计得写到打前燕,说不定可以看到慕容冲那一段(八卦之心不死的我= =),可是并没有。就像这一本的名字一样,定长安写得是苻坚刚夺取政权那会儿的事。整个故事由樊六之死开始,至樊世之死终结,写长安城内新旧势力的涌动,写苻坚宗族和母族的冲突,写王猛助苻坚初定政权的过程。背景是百姓流离,前景是政治斗争,人物不少切口多,众声喧哗却又主线清晰。这样的小说其实蛮适合用来写论文的,椴公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不仅故事本身好看文笔好看,这个写故事的过程也很好看,真心期待哪个学中文的孩子能以他为选题写篇毕业论文,那将是非常有料的。

但我不想事无巨细,毕竟就是写篇书评,且笔力不够。只想选印象深刻的几点来写。

汉与胡,是小说里的一对矛盾。不知道这样描述是否准确,但那个时代的少数民族是被称为五胡的,所以暂且这么表述。小说里胡人多,以氐族的苻家众子弟为代表,还有樊吕姜苟一众人,汉人则是王猛朱彤洛娥还有出场不多但无比惊艳的孔莫干。汉人有制度规则,代表文明理智却有其荏弱的一面;胡人则比较复杂,他们的内部存在分化,既有苻坚兄弟这样的亲汉派,也有樊世那样的野蛮派。可是在胡人身上,仿佛更能看到那种原始勃发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在上一部中更多地体现在苻融身上,但这部里,我觉得这种光芒更多地闪耀在一个出场不多的人身上,就对孔莫干一眼万年且向往西域的吕光。汉人有制度,有文明,有“范儿”,有名器,宏大如朱彤讲史,王猛纵横捭阖,细微如洛娥挑选瓷器,制作礼服,背后都是汉家的文明积淀。胡人有生命力,虽然也粗蛮。突然想到少年感这个词,那个唱着“我本匈奴儿”的刘恨儿,和胡商聊起西域与樊六缠斗救人的吕光,身上都带有这种气息。小说里其实是有一种迷茫感的,一面向往着汉的规则制度带给人的笃定和崇高感,一面有歆羡着那种属于胡的青草般的生命力。可是道路在眼前,大家都必须做出选择。

小说里的女性角色都塑造得很精彩。洛娥这个角色到了这一部变得更加饱满。上一部的她失掉了爱人但是却可以凭借信念活得那么坚定,这一部里她的几场戏都很有看头,游刃有余的分寸感和烙进骨骼里的范儿,还有悲悯和果决,人设实在很有魅力。苟太后也很真实,生活在家族利益和亲生儿子的夹缝之间,还有早年不得厮守守寡后相伴最终还是失掉的初恋,是一个“典型”的却更加细腻的太后。孔莫干,出场不多,却真是惊艳。觉得此人下一步会有重要戏份。

还有细节。椴公的书,每一本里有有让我迷恋不已的细节,每次就那么一点儿,但是总是一击必中。比如苻融的那个绨素屏风上或草或隶写的几行字,比如他写孔莫干的脖颈,比如苻坚让洛娥去寻的缥瓷。 每次读到这里,就会生出一种,啊,这果然是椴公的亲切感。

最后的最后,是题外话了。暑假追缥缈录追得无比郁闷,这两天回头看看海上牧云记,竟然觉得相比之下海牧比缥缈录好看太多。这两部还恰好都曾被说是中国的权游。不管原著如何,电视剧拍出来的部分,即使权力的游戏烂尾了,但也是差得好远。原著再好剧本不好也白搭,我们其实也不缺好本子。椴公的裂国就很好,如果能拍出来,应该会很好看吧。主线过硬,人设个个有看头。不提这本里的几位主角,就连所谓反派的樊世,也各种好看,阴狠奸猾又固执,还严重收集癖,这种人设简直太有意思了好嘛~要说文化内涵,宣扬我华夏文明,其实拍一段氐人贵族妇女们换装的戏就不言而喻了。更不要说小说里丰富的细节。真心希望有人能把椴公的书拍一拍。与其追求什么所谓的东方玄幻,中国权游,来点真正的中国风不好嘛。

期待下一部,故事停在了王猛找孔莫干造兵器,之前也借太后聊天的情节提到了慕容垂,下面也总该打前燕了吧~

《裂国·定长安》读后感(四):愿有水草可共逐 ——《定长安》读后小记

虽然“公元357年的长安闭口于历史深处”,但作者已沿着这个年份为我们做了一次精彩的横切。这是一部从头到尾每一段文字都不应该被略读的作品!多年前,木剑客曾说,小椴的写作,会像卢卡斯、罗琳、克莉斯蒂、宫崎骏这些人一样,给自身的民族文化带来光荣,深以为然。

小椴“裂国”系列第二部之《定长安》 中华书局2019年

小椴之《定长安》读完已有月余,至今仍在枕边,每晚睡前信手翻读一段,好似更易安眠。在城镇化飞速推进的今日,立于城市某处,总有陌生惶惑之感;但在小椴的文字中,我却常常找到故乡。

回到《定长安》一书,首先,是惊讶于作者的填充、重建的能力,即想象力。虽然小椴的想象力之宏大、绮丽、丰美,在之前的作品中早已领教。然而,历史小说要求作者要尽可能地在现下史料、历史逻辑的基础上去填充、构建和复原,在双方之间求得一个完美的平衡,不可枯瘦干硬,更不宜丰腴失真,仿若带着镣铐跳舞,还要隐去镣铐的痕迹。这一点,从《大王图》到《定长安》,初涉历史小说的小椴确已做得很好。

五胡乱华的历史于多数人而言,仿若早已被风沙覆盖大半的古城遗址上,残存的一点颓墙、废宇。小椴却能够在此基础上,复原出一个人口稠密的城池,并赋予其文明演变、政权更迭、民族衍化,那些消亡与不甘、崩坏与建立、安定与飘摇,在上洛道的焦阳下、在洪堡铺的夜雨中、在昭阳殿的月光里,被一点一点精心铺展开来,繁复细密,自成锦绣,令人叹为观止。

其次,本书的书写节奏也很值得注意。每个作家都有自己适宜的节奏,脱离武侠的“瓶子”,小椴这汪清水似乎找到了在当下年龄里更为舒适的节奏——绵密、舒缓、韧劲十足。这样的节奏在《开唐·教坊》中已现端倪,在“裂国”系列中则更加稳定鲜明。在当下人人焦渴、处处躁动的时代中,这样的书写节奏显得尤为珍贵。

再次,除了一班主要角色,对于很多凡庶细民,即便只是出场两三页的小人物,小椴也从不吝惜笔墨,之前的作品亦皆如此。从结构上讲,小人物和历史的关系本最为密切,他们不是历史的骨架,却是填充其间使其丰满真实的、不可或缺的血肉。但我更愿意抛开写作技巧论,在我看来,这皆源于作者内心深处的柔软和悲悯。

小椴珍惜每一个哪怕微小的个体生命,愿意耗费心力,透过表象的云烟,去挖掘他们因何如此的根源,为他们开辟一条既已如此、又当如何的前路;即便是失败者、消亡者,也会慷慨着墨,为其奏一曲哀悯的挽歌。一如《定长安》中因违令劫掠胡商而被处斩的“刘恨儿们”,也被作者安排了一出峻急风雨中迎风纵马、披发夜啸的好戏,令其将胸中的悲苦、困顿、不甘,一吐为快,足见作者宽仁赤诚之心。

还有一点,不能不提。小椴君未必多愁,但绝对善感。他极擅长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铺排情感、渲染氛围、夯实全篇,无论是食肆中枯坐的姜老人,还是鸿台之上广袖搏风的洛娥,抑或是龙首原上盛装先导的姚苌,其内心复杂难明、连自己也未必能梳理清楚的片刻感受和情绪,在作者笔下都得到了非常条理、具象、动人的呈现,令人击节称叹!如果说写作一行果有天赋一说的话,这理应算作其中的一种。

虽然“公元357年的长安闭口于历史深处”,但作者已沿着这个年份为我们做了一次精彩的横切。这是一部从头到尾每一段文字都不应该被略读的作品,如果拿这样的文字和光阴相抵,我想我是甘心的!多年前,木剑客曾说,小椴的写作,会像卢卡斯、罗琳、克莉斯蒂、宫崎骏这些人一样,给自身的民族文化带来光荣,深以为然。

“我是匈奴儿,平生逐水草”,如果一生都有水草可逐,当是怎样的一种幸运呢?《定长安》墨香正浓,而我,已经在期待下一部了……

2019年10月24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