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古典的春水读后感摘抄

《古典的春水》是一本由潘向黎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022-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典的春水》读后感(一):一本吐槽日记

这本书的观感很不好,文章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在给大家讲诗词之美,而是把读者当成自己的听众,吐槽各种古人的不是。而且这本书读起来作者根本没有自己的闪光点,动不动就引用古诗或者引用顾随,对自己喜欢的古人就捧,对自己不喜欢的古人就踩,显得很粗俗。读了两三章实在读不下去,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书,而是身边站了个八卦精,张家长李家短,嗑着瓜子到处谝的邻居二大妈。

怪不得我找这本书的电子版找不到,都不值得有电子版,有了电子版更没人买了。

《古典的春水》读后感(二):有人说,诗读多了就有仙气

原先是不知道潘向黎的,偶得这本书开读的时候,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出现了武亦姝的脸,等回头再去查潘向黎的时候,有意识地竟也觉得二者有相似之处——大概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都自有一段风度,似也不似,只觉得朦胧中应都与古人有过交游。

-

诚然,《古典的春水》 读来其实并不是句句口齿生香,其中大幅载入的古诗词原文,个人觉得其实有些堆砌之嫌,不过细想来,或许古典文学的魅力与涵养之深,也确实是当代人用白话难以描摹一二的。

加上其中却有几篇写得颇生动,古诗词选段也脍炙人口,所以心里也难免会生出些与之共鸣的意味。

譬如她写「轻愁」,从张继那句传诵千古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切入,去讲“对愁眠”中的愁非愁也,而是无边的宁静与闲适之下,生出的一些思绪,其实颇有审美,倒是把古典文化中那种几乎消逝的细腻闲雅挑得很好。

-

其中个人觉得还比较不错的几篇,除了上面写道轻愁的《生命意识与无名哀愁》,还有《行走在时间的旷野》,写得颇为大气辽阔,另有写晏几道晏殊父子的《浅情世间,奈何深情》,或因从细处着眼,多有对比,可读性也比较高。

-

苏教版曾经有一册附加教材,就是古诗词赏析,犹记得是我当初zui爱,教材里诗词都选得很好,彼时虽不是万分精通文意,却因韵律舒畅也倒背如流得很是痛快。

古诗词不愧为中华之瑰宝,旁人说来再好,也总是隔着层纱似的,并不深刻,同是国语,根性相通,如能自己多读来,再从中体悟,也总能有独特的观感。

《古典的春水》读后感(三):字字珠玑的唐诗,篇篇锦绣的宋词

刚上小学半年级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本厚厚的唐诗选集,黑白本的,纸张质量也不怎么样。那时刚刚学会拼音,汉字也识不得几个,不过在老师的教导下,也可以整首整首地背诵唐诗了。

那真是纯粹得可爱的启蒙时代,整天摇头晃脑地朗诵一首首唐诗,虽然根本不晓得到底在讲什么,只是觉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读来令人十分愉悦舒畅。回想起来,对于唐诗的喜爱,大概就是在那段孩童时期埋下了种子。

只是这颗种子被埋藏了太久。等后来上了中学,为了应付中考和高考,唐诗宋词的地位大概如语文一样,只是应试教育的常规考试内容,普遍不如数学和英语受到重视。在大学时期虽然有段时间信誓旦旦地说每天要读一首唐诗宋词,最后还是没有坚持下来,至今仍觉遗憾。

如今,我的阅读范围也算十分广阔,文学、哲学、社会学、法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皆有涉猎,也经常读诗歌,不过基本上都是近现代诗歌。在我内心中,我深知唐诗宋词是极为美妙的,却始终再也没有认真读过。

近日读了《古典的春水》,激活了小学时代那种妙不可言的回忆,让我感慨诗词之美的同时,也为在阅读的旅途中错失的这些胜景感到愧怍:一直向前步履不停,却忘了回头看看老祖宗创造的瑰丽文学;一直沉迷于近现代的各种文化样式,却没有重返古时绚烂多彩的经典国度。

作者潘向黎是古诗词方面的专业学者,幼时其父的循循善诱,加上后来自发的深研精学,使得她对古诗词造诣颇深。《古典的春水》便是阐释其对古诗词所思所感的随笔集,全书共包括十二讲,既有专门就某一主题漫漫而谈,如生命意识、女性之美,又有对特定的诗人/词人的系统介绍,如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等。

阅读唐诗宋词本就是一场美好的旅行,阅读这本关于唐诗宋词的书则让这场旅行更加惬意欢畅,尤其是书中提到的那些字字珠玑、篇篇锦绣的诗词,读来实在是再也美妙不过的体验了。

我决定,以后要来一次“回头看”,多读读那些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化,尤其是唐诗宋词,这不仅是为了丰富自身的国学知识,更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美学修养。因为在唐诗宋词中,美是一种普遍的存在,而我需要做的,就是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古典的春水》读后感(四):古典诗词的情世界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文学的桂冠。古典诗词几乎是中国文学的代名词。但说来惭愧,我对古典诗词的了解,大概并没有超出中学语文教材水准多少。 与古典诗词的距离,一方面是由于语言的隔阂,古诗所用的词汇为文言文,精简且用典甚多,读来费劲;另一方面,则是情感的隔阂,总以为现代人的情感就得由现代诗来呈现,古人的情感已与我们相去甚远了。 正因为存在距离,所以,现代的读者接近古典诗词,往往需要解读。解读有两种,一种是专家的专业解读,一种是作家的率性解读。我们所读的专家或评论家眼里的古诗,呈现出来的往往是一堆与现代生活毫无相关的平平仄仄的古董。而作家读诗,则不同。如果说前者重技的话,后者重情。《古典的春水》(潘向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正是这样一本作家解读诗词的典范之作。 《古典的春水》共辑录了十二篇文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围绕某个主题展开,一类是以某个诗人词人为主。两类文章各有千秋,前者可以串联起某一主题在各个诗人词人笔下的不同样貌,由此深化了对主题的理解,还呈现出了不同文学家的不同风格。比如《流逝永恒,此刻亦永在》一文,阐述了时间的主题,而曹操、陶渊明、杜甫、欧阳修、苏东坡、晏殊等诸多诗词名家,围绕这一主题各自抒怀,展示出了古人对时间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通过专题式的集中呈现,我们发现,古人关于时间的观点丝毫不逊色于现代西方大哲学家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以及法国大文豪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时间观念,于是观点的契合突破了时间的次元,古今之间自然嫁接起来。而以某个诗人词人为主的文章,则重点描述了苏东坡、辛弃疾、晏几道晏殊父子等诗词大家跌宕起伏的人生。这种人生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但符合“艺术的真实”。比如,在《浅情世间,奈何深情》一文中,潘向黎颇有意味地虚拟了一段晏殊和晏几道父子之间的对话,对从容不迫和一往情深这两种人生观进行了比较。父亲晏殊雍容有度的浅情,和晏几道我行我素的深情成为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情”字,其程度差异,牵扯出风格的不同、态度的不同以及人生经历的不同。在着重写人的文章中,诗词与人生之间互相参证,诗人词人的美学与其独特的人生阅历紧密相关、亦步亦趋,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妙的诗词意境,更感受到诗人词人真实的内心情感流露,这种情感无疑和我们也是相通的。 主题虽有别,诗人词人虽各异,但潘向黎贯穿始终的诗学,是一个“情”字。按照书中的绝妙比喻,古典诗词,恰如“一江春水”。情是诗歌的水源,而技法是水渠。水源干枯,则水渠修得再好,那水也是浅,无足观。而水源丰沛的话,所到之处,自能开出一道水路,又何须修渠。“情”嫁接起了古人和今人之间的桥梁,让古人的思想不再陌生,而是活生生地如在目前。古人的意境不再是逝去的意境,而是可以与我们共享的意境。最重要的是,古典诗词中那些绝美的语言,不再是摆放在博物馆里的青花瓷,而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表达我们自己情感的工具。 古人写诗重情,我们读诗也要投入情。读诗,某种意义上是读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潘向黎坦言,虽然深受父亲影响而喜欢古诗,但在趣味上与父亲有所区别,自己年少并不爱读父亲的挚爱杜甫。无他,情未到也。等到年长后,方才读懂了杜甫,也读懂了父亲。诗歌和人生,就这么巧妙地连接在一起。 今天我们读古诗词,还有另一番理由。网络时代,语言贫乏。一些表情包、拼音缩写,成为大众的主要交流工具,甚至一些主流媒体也不惜迎合这种语言败坏的现象来博取流量、吸引眼球,完全忘记了我们曾经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在这样的时代,借由《古典的春水》这样的书,让我们亲近古典,走进诗词,或能达到“哀感顽艳”的效果。而我敢说,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十有八九会误读“哀感顽艳”这个词的意思,以为是“哀艳”之意。实际上,这个词的意思是,好的艺术打动人心,不管是愚钝顽固之人,还是聪明美惠之人,均被感动。 这本书就是这样,在轻松自然的解读中传播古典诗词知识点,通俗不费解,而最重要的是,古典诗词的美,如果一弯清水,在作者的笔下,汩汩涌出,见之喜悦。相信无论是“顽”(内心顽劣)抑或“艳”(不仅仅是外表俊美,更是内心聪慧),都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一本解读古典诗词的书,当然不能替代直接阅读古典诗词本身。它的作用在于打开一扇窗户,让你得以一窥古典的风景,得以捧起一掬古典的春水,由此,你进入那个丰富的古典世界,品味古典情感的浓烈和美好,丰富自己的内在。好的书不应该是结束,而是开始。在潘向黎的导引下,我们将更深入地走向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等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词人所构筑的那个无比绚烂、有情有境的古典诗词世界。

《古典的春水》读后感(五):清丽的一汪水

作家潘向黎评论古诗词是灵活的,独自思考的。她没有把古书读死,毫不刻板,有自我的感受与坚持。《古典的春水》中,既有柔情似水的解析,也有理性自持的观点。 潘向黎告诉我们,流传千古的古诗词作者身上,也有普通人的平凡与缺漏。例如最有名的李杜二人。 对待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诗句,她认为谪仙如李白,写诗也存在感情不足、刻意为之的问题。对待杜甫“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的诗句,她认为杜甫把蜀国失败的原因归结到诸葛亮的早逝上,是一种错误见解。没有触及失败的根源,也没有揭示历史规律的洞见。

潘向黎不惜花两个篇章来写苏轼,可见对他不一样的偏爱与欣赏。“女性之美的巅峰摹写”一章,她道出了苏轼人格魅力的另一面。写女性的美,苏轼说“淡妆浓抹总相宜”“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苏轼的作品《定风波》中,写日常女子柔奴的美,“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潘向黎认为这句才是最佳。柔奴是熟读诗书的奇女子,随遇而安,人格独立,心性自然,这与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观契合。柔奴简直像苏轼的一位道友。后者受到加持。 女子的美不仅是外貌,更是人格精神的傲然于世。不论外境如何变化,柔奴的精神状态都是愉快的,她似乎始终微笑。苏轼发现后,视之为世间珍宝。要知道,苏轼的年代距今有近一千年。那时他便有“生而为人皆平等”的观念,这也是他的伟大之处吧。 我喜爱的作家毕飞宇也喜欢和推崇苏轼。毕说,如此多文化的支流在宋朝集合,达到一个辉煌的顶峰。然后,历史选择了一个人(苏轼),选择了一个家庭(苏家)。苏轼不会再有第二个,这跟智力无关,跟大的文化背景有关。 兼听则明。我认为,苏轼既是他自己,一个经历太多灰暗依然内心澄澈的文人,又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极致,她是苏洵的儿子,苏辙的哥哥,欧阳修的弟子,差点中了状元。潘向黎说,苏轼像谪仙,正是一个天上的人……到了人生最后,他得大圆满,得大光明,得大自在。他的人生,自有内在的完满。

而全书的中心词是:水。 第一章“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中,潘向黎不仅评诗,也说出了现代社会中写作者常见的毛病——情不深。换言之,这些人注重修水渠(技巧),却忽视了水量的充沛(感情的饱足)。而后者才是做文章的关键。“真实感情的水源和流量,远比水渠重要。” 第二章“行走在时间的旷野”中,出现孟浩然的诗句“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潘向黎由此说到怀古诗。逝者如斯夫。站在今天说古诗词,何尝不是一次深刻的怀古。我们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着文明的源头以及它的动向。 第三章“生命意识与无名哀愁”中,出现《枫桥夜泊》。其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是关键。潘向黎借此发挥,谈及新愁、轻愁、闲愁、清愁这些人类的高级精神活动。可是在当下,人们似乎误解了“愁”,遇到麻烦、缺钱,会说“愁死了”,充满滞涩感。殊不知,愁是一种丰富的个体情感,具备生命力。愁像流动的水。 在写苏轼的那一章,潘向黎说苏轼多写水,包括湖、江河、浪、潮、雨、溪、泉、海、露,全都有诗词涉足。她觉得他的文章像水一样灵动、开阔和自由,他的人生既解得开又看得透。私以为,这与毕飞宇说苏轼时提及的“烟波浩渺”异曲同工。

作为古诗词业余爱好者,我非常敬慕作者潘向黎,自小便有机会与父亲讨论诗词,得到启发,不断学习,形成自我的见地和价值观。而我,初高中时代在课堂上学习古诗词很被动,不明所以,二十来岁才逐渐开窍,发现古诗词的美好,一点一点缓慢学习。不得不说,阅读大多诗词依然需要借助工具书,了解其大概意思。 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学习一点也不迟。 以前只知道辛弃疾是爱国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读了“肝肠似火,色貌如花”章节,看到了一个多面的辛弃疾,热血又单纯,人生失意却足够丰富精彩。我惊喜极了。 以前只知道陆游是写诗极多的诗人,也是不多见的长寿者,读完“心中极多想不开”章节,也深刻理解了他在爱情方面的不如意和郁闷感。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