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异乡人》读后感1000字

《异乡人》读后感1000字

《异乡人》是一本由(法)加缪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1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异乡人》精选点评:

●“这是我的生活方式,只要我愿意,它也可以完全是另外一种。”

●就是局外人,换了个名字,把我姑娘的钱就骗去了,真是无聊透顶的一本书

●荒谬且无力

●不符合游戏规则,你就是个罪人。

●不愿接受社会游戏规则而引起公愤的无辜者之一。

●我不确定社会上是否会存在一个纯然的“默索尔”,但我能感到我有与他一样的地方——在有些时候,不愿说谎。

●当我想打三星的时候,就产生了是否对于大家都诸多赞赏的名篇评价的不合群,是否应该改四星,可能已经接触过类似的想法,所以这本书并没有带来过多的触动,如果是向小朋友推荐,倒是推荐的。

●说谎不仅是指鹿为马、扭曲事实,还是夸大其词;而如果从违心之论的角度来说,就是过分去渲染自己的感受。这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的事,为的只是方便行事———这么晚才遇到加缪,有种悔恨和不舍,终于有人表达了我心里一直模糊不清又纠结着放不下的想法,为了方便行事,我也是那个一直说着谎的人。

●大三时社团有个年终分享会,针对人生选择这一主题,我说“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我知道我不想要什么” 四年过去了,看到这句话从默尔索的嘴里说出来时,熟悉的疏离感让我猛然回头张望,才发现其实我从来都没走出这场局外。

●后半部分翻译还好

《异乡人》读后感(一):如果有上帝,那么我就是我自己的上帝

久闻作者大名,就是一直不敢看他的作品。

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一听到“这主义、那主义”的就有点不敢靠近,怕作品太过奇特或深奥,自己理解不来。

但是疫情期间看到大家都在安利他的《鼠疫》,出于好奇,读了,甚好。

这本又算是他除了《鼠疫》被大众所知的第二本书,当然会被我这种刚入门的人找来读读。

如果先看作品再看署名,我很难想到这两本书是同一个作者。

怎么说,《鼠疫》和《异乡人》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是入世,一个是出世。

我个人更喜欢《局外人》的翻译,更直接。

在没有看到结尾处主人公和牧师的对话前,我一直觉得这不是《人间失格》主人公的再现嘛!一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在乎的处事态度。直到看到这段对话,才明白主人公的思想。

《异乡人》读后感(二):浅谈“异”

异乡是一个隐喻。任何人的行为和情感都得在同种规约下去释放,否则就会被社会视为“异”。文中的莫尔索把母亲送去养老院是异,在葬礼上没有表现出悲伤也是异。

对“异”的排挤和对“同”的迎合是人类在社会中无意识的倾向。莫尔索不是这样,他视自己为万事万物的尺度:对这件事我要表现出多大程度的难受或快乐,取决于我而不是公序良俗对我的要求。这是多么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我们却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大逆不道的。不按社会规则来的后果就是,一旦你犯了错,那你之前的所有行为都会是罪行的伏笔。

忽略他者的复杂性从而给其定性是件轻松且能带来快感的事,我能从中拔高自己,并且拉拢持相似观点的人。团体在排除异己中产生,人们愉快合作,生产力发展,社会规则巩固,进入恶性循环。

开枪,并连同自己过去的经历一起接受审判。这样的事件过于极端。但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饭桌上对他人的“审判”却经常发生。认识并接受他人的复杂,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异乡人》读后感(三):局外人

看完这本书逐渐回味过来书名的含义,或许在我的理解中“局外人”的译本会更为贴切。一切与世俗情感相异、没有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和社会规则格格不入的人、没有过多情感、毫不撒谎、诚实面对自己灵魂的人,这样的人都称为局外人。宛如梦中惊醒一般,然而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

我从小也是积极融入社会规则的局内人,认真听老师的话,上课积极回答问题,与同学们相处融洽,和周围一般大的孩子玩着相同的游戏,一切并没有什么异常。像一种奖励机制,从此以后在我的头脑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想要渴求他人的奖励,这种积极融入其他人的生活方式磨灭了我的异常,磨灭了我与他人不同的地方。那时的我年纪尚小,并不知道这样有什么不好之处。随着阅历的增加和岁月的增长,我才恍然大悟,突然明白过来,成为一个局内人磨灭了多少潜藏的生机和与众不同。

我现在逐渐过上与常人相异的生活方式,我不像通常的女孩那样,需要有人陪伴,我可以独自做很多事情。例如独自去食堂吃饭、独自去电影院欣赏一部电影、独自去外面的小吃街欣赏美食、独自一人逛着精品店和服饰店,这一切对我来说已是常态,并没有什么不妥,而且我也十分享受这样的生活状态。或许目的之处是为了适应之后的独处生活,作为一个不婚主义者,我应该学会享受孤独,现在我也正在享受孤独的路上。

愿我们有勇气去选择成为一个局外人,不要害怕与他人格格不入,因为那正是我们身上极其珍贵的特质。选择成为一个存在主义者,追求个人的自由,只要没有危害社会和妨碍到他人,这也何尝不可,去追寻自身的个人价值,自由的过完这一生。

《异乡人》读后感(四):共情缺失的人

没有看作者1955年再版的序,我以为默尔索是缺乏共情能力的人,后来查资料,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而罗杰斯出生于1942年,《异乡人》原著首次出版却是1942年,时间上就对不上,所以只能说本书按照作者阿尔贝·加缪的美国版序文来解读是最正确的。但是在我看来,可以有其他的解读。

共情能力是同理心、同感,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母亲去世,在葬礼上没有流一滴眼泪,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哀痛。母亲的男朋友表现出的情感力比默尔索更像是家人,就算是母亲的院友们,也表现出友情,而默尔索像是陌生人,院长问他爱他的母亲吗?

女友玛丽觉得他很特别,问他爱她吗?会娶她吗?默尔索的回答是如果你愿意嫁,而他内心独白正面分析了爱不爱的问题,我看到的是他的无所谓。

似乎他不会拒绝,但老板问他是否愿意外派到巴黎工作的时候,他明确拒绝了,说明他不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但是他的不在意、漠不关心的冷漠,却也是异于常人的。

法官问他为什么第一次开枪和第二次开枪间停了数秒,他沉默,一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在美国版序文说笔下的默尔索在当时社会是个异类,他并非道德沦丧之徒,而是个毫不矫饰的可怜人,他诚实,不掩饰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独特价值观和行为处事规则。说到底,默尔索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是作者手中的武器,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批判,他做到了,看本书的评分和受欢迎程度就可以知道。

默尔索开枪,击中了那个阿拉伯人。模糊视线中,阿拉伯人一动不动。默尔索看着这具人形肉体,不知道人死后还会不会感受到被子弹击中的痛呢。

《异乡人》读后感(五):异乡人 22.04.15

荒唐又合理,甚至有些像当下的写照。

这本书有两个译名,读书的时候,觉得另一个“局外人”更好理解,不过看完后记,也认同了“异乡人”,尤其萨特说“这本书的句子就像一座座孤岛”,太准确了,即便中译本,读的时候也真的可以感受到。

我读的这一版,封面设计便很好地诠释了内容。异乡人的“人”,是红色的,其他的“人”是黑色,他们把异乡“人”围住,像是逼在墙边。并且多数“人”字形上面的尖尖对着异乡“人”,让人不由得想象他们咄咄逼人的样子。

黑色的“人”们是一个集体,行为思想都具有一致性,他们是法官,陪审团,等等。他们因为一个犯人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表现得伤心而认为他十恶不赦,忽略了对案件事实的讨论,先入为主一步步地把他的案件重判至死刑,而他们丝毫不认为这是不合理的。他们甚至没有让被告本人说话,他们是如此封闭以至于不允许有不同的声音,不允许别人有不同的想法和表现。莫尔索作为当事人真的被排除成了局外人。

这是读完后第二天的想法。

而事实上在读书时,我也有矛盾,但我矛盾的点并不在于莫尔索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落泪,也不是他在葬礼的第二天便去同女人寻欢,而是他这样杀了人,难道真的随便关关就应该放出来吗?而且他杀人说实话还蛮随便,这可以轻判吗?我一边纠结这个,一边又开始反思,我这样想是不是也把自己放在了另一个局内?因为我出生在一个民间有着“杀人偿命”的说法,且死刑合法的国家,所以我会有这样的认知,那么莫尔索当时的律法规定是不是被我无视了呢?这么看我的确是把自己放在了局中,那么我和那些陪审员,法官,是不是也没有分别?这本书只有五万多字,却精妙得很。

另外,感觉这个故事很适合舞台,特别想在剧场看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