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至暗时刻读后感精选

至暗时刻读后感精选

《至暗时刻》是一本由[新西兰] 安东尼·麦卡滕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至暗时刻》读后感(一):中国的“至暗时刻”是否更让人绝望?

先看的电影,但因为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人物、形势等都不太了解,所以看的时候不是太入戏。总觉得演员的表演痕迹很重,没有体会到“至暗”、“时刻”。

看书,相对而言,作者对时代、人物背景介绍的比较完全,对“时刻”的背景信息了解就比较充分。可以对之后的故事有比较好的感受,但前几章的文字渲染有点过了。总觉得开头,作者就“撑在那里”,但不知道是不是可能也是翻译的问题。

但随着故事的推进,后续慢慢开始吸引了我。

实际对历史的看法,在事后,往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事件的优秀“决策者”,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可以基于事后的结果、资料,对当时的人物进行很“轻易”的评论和批判。

但对于当事人来说,信息的不周全、形势的恶劣、对未来的不确定、党派的倾轧、利益的争夺……等等的一切,都使每一个决断都充满了挣扎和犹豫。书虽然不厚,但将丘吉尔的艰难处境描写的还是比较完整的。

但作者还是有比较强的倾向性,所以难免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觉得作者的一些看法有点想当然,在客观性上大打折扣。当然,如果这本书要是仅作为一个文学作品,那可能问题还不大。

同时,丘吉尔的演讲一向为世人所称道,书中对丘吉尔在“至暗时刻”期间做的几次演讲做了简短的分析,还是OK的。

实际在阅读的时候,一直在想中国的抗战时期。相较于英国及丘吉尔所经历的“至暗时刻”,中国及蒋介石所遭遇的“至暗时刻”更长、更复杂、更严峻、更困难!

中国人民及蒋介石的绝望感应该更强烈!

不管后世如何批评蒋介石,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蒋介石始终没有放弃抗日奋争,其在中国的历史上的地位就可位列榜首。

《至暗时刻》读后感(二):1940年5月的战时内阁

(以下内容整理自《至暗时刻》一书)

战时内阁之所以会成立,要从首相张伯伦下台讲起。反对党工党、自由党愿意组建联合政府,前提是保守党的张伯伦必须下台。于是,在经过一番折腾后,保守党人丘吉尔以黑马之姿成为了首相,并着手组建联合政府,还组建了专门应对战争的战时内阁。丘吉尔为了平衡保守党和反对党的势力,在人员挑选上下了一番心思。

他就任首相后,立刻致信虽为同党却更是政敌的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不止于写信,丘吉尔还清楚,他的战时内阁不可缺少他俩,即所谓亲近朋友,更要亲近对手。倘若两人中任何一个辞任,毋庸置疑,将引发大乱,他也相位难保。鉴于此,张伯伦任枢密院议长并领导下院,哈利法克斯勋爵留任外交大臣。同时,丘吉尔邀工党方克莱门特·艾德礼与阿瑟·格林伍德分别出任掌玺大臣与不管大臣。人马配齐。丘吉尔认为,张伯伦、哈利法克斯会跟自己唱反调,如此安排,可望艾德礼、格林伍德起到平衡制约的作用。在《风云紧急》中,丘吉尔写道,

自己“在下院与艾德礼、格林伍德相识相知良久。战争爆发前十一年间,在某种程度上,我独立于各党派,与保守党、各届联合政府,与反对党工党、自由党,均有龃龉,但与前两者冲突尤甚。”

在此关节,丘吉尔想得最多的似乎是他将遇到的抵牾以及谁与他抵牾。根据他任海军大臣时的表现,他从来做不到只安于本职,这让与他打交道的人甚为恼火。他如今又要越俎代庖。为不被人如此指责,他决定伊始便师出有名:新设并自任“国防大臣一职,且不对该职权限做任何说明界定。”他因此有了自由操控国家乃至战事的实权。为进一步巩固权力,他那晚又宣布了三项重大任命:任命亲密盟友安东尼·艾登为陆军大臣,任命工党议员阿尔伯特·维克托·亚历山大为海军大臣,任命自由党领袖阿奇博尔德·辛克莱为空军大臣。

至此,战时内阁组阁完毕。

《至暗时刻》读后感(三):回应几条批判性短评

作者安东尼·麦卡滕有个人专访,大致说来是他在《至暗时刻》剧本上面做了很多历史文献的研究工作,电影能涵盖的东西太少了,而且挖掘史料后他觉得史家和大众对这段历史的某几个点缺乏认识或者说不怎么重视,所以写了这本《至暗时刻》非虚构,归类到历史传记里。具体的可以看另一篇书评《为什么要写〈至暗时刻〉?作者安东尼·麦卡滕采访编译》,编辑编译了他的几篇采访。

出一本书耗费的精力不止是改改错别字,出版社都穷,不会有钱到花大价钱买下版权纯粹是为了跟风。编辑在2018年的时候看了电影,电影里丘吉尔有趣的人物形象、人物事件演变发展传达的正能量让人印象深刻,而恰好那时候版代公司传来了编剧写的这本非虚构小传,机缘对上了。

就出版价值来讲,首先,这两年社会上发生的糟心事多,编辑自己在工作上也碰到困难,大家都需要一点正能量。其次,讲二战史、丘吉尔的书很多,但通常都过于严肃、部头超大,很少有像《至暗时刻》这样关注短短一个月里的关键节点、关注那段时期丘吉尔的战时内阁、关注丘吉尔个人的挣扎和成长(他通常给人一种既定的伟人、斗士形象)的书。丘吉尔这么有趣,可以说是个大IP,值得深挖。最后,说实话我们不是做专业历史书籍的,我们想做的是面向大众的历史、社科读物,《至暗时刻》这本小书比较契合我们的出书方向。

《至暗时刻》 深挖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相互抵牾的史料再现了前所未闻的有关战时内阁的一段经历。因为只讲了一个月的事情,“全文戛然而止”的感觉是正常的。作者讲人物事件,当然要用史料啊,要注明回忆录、内阁开会记录等出处啊,不然不就是他瞎掰吗?

丘吉尔的几篇演讲,实际上是书中的另外一条线,从他5月上台发表第一篇下院演讲,议员和大臣反应冷淡(电影里也有体现),到通过BBC向全国演讲(全国民众的反应又是如何?),再到看似不可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圆满成功那天,他发表了书中最后写到的一篇演讲,整个下院都激动地鼓掌庆贺——这是丘吉尔从不受人待见到赢得民众、大臣信任的转变之线。同时,丘吉尔这个人是极为著名的演说家和作家,他的“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在任何一块滩涂战斗”等演讲家喻户晓,作者麦卡滕是作家出身,自然会被他的语言文字吸引,所以书中才会有这样的篇幅去写丘吉尔的演说。

的确,读完这本书会“勾起一点阅读二战史的欲望”。多谢肯定。

回复如上。

这是我们做试读本的时候疏忽了,想从历史事件、人物演说、人物形象多方面入手,把《至暗时刻》这本书的几个点都说全了。但可能太贪心了吧,人物演说反而最突出,让人误解为演讲汇编。书本身讲的是历史,从丘吉尔上任首相到完成敦刻尔克撤退的那一个月的历史,不是演说汇编。

后来我们有更新试读本,更新版可能描述更准确,不会让人产生误解。

《至暗时刻》读后感(四):战胜至暗时刻的丘吉尔

丘吉尔本人的一生可谓精彩绝伦,不同的身份角色以及翔实的文献记录都使得这位政治家要比同时期的大碗更有书写可能。不同于陈见印象中的政治家,丘吉尔确实要生动可爱得多,而这本书也着力还原了作为普通人的丘吉尔。 丘吉尔夫妇伉俪情深,互相叫唤昵称,他称呼妻子为“小猫”,而妻子叫他“哈巴狗”或“胖猪”。同名电影中,有丘吉尔爬到床底下找小猫的情节,忍俊不禁,以为是又一枚猫奴。在夫妇通信的结尾还要画一只对方昵称的小动物。这对画画很优秀的丘吉尔想来是很拿手的吧。丘吉尔自诩为“半个美国人”,那么因为被嘲讽的利己主义,他也被保守党议员称为了“半个美国种”,活着只为自己。喜欢抽雪茄,甚至是在床上,这也是他本人的经典形象标签。非常热爱洗热水澡,而且喜欢在浴缸里翻跟头,不知当时的浴缸设计有多大,当然是水花四溅,以致溢出的水通过地板渗到楼下。厉害的是,翻跟头洗澡时还要口述演说文稿,想想那已经是个老爷爷的年纪了。由于喜欢穿粉色丝绸睡衣,他倒不介意自己看似“一头非常可爱的猪”。在思考时不停地敲击座椅上的木制扶手,以致于敲掉了扶手上好几层的光漆。感觉是超级自信,特别喜欢比V手势,这也成了他的经典形象标签。如果创作空间允许发挥,丘吉尔大概是能被媒介塑造出好多的插画吧。当然,关于他个人脱离政治家这一角色的印象不胜枚举,丘吉尔本人要比其他政治家有魅力得多。 正如书名,那样的时刻,对于欧洲,对于英国,对于丘吉尔本人都是需要克服度过的黑暗时刻。当世界迎来20世纪时,却并不是所谓的美好新世界,而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时期,几个国家之间相互勾结。法西斯主义甚嚣尘上,德军已经向法国进军,战火很快要烧到家门口。由于战局持续失利,英国政界与民众呼吁无力改变的张伯伦下台,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丘吉尔出任首相。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位置是烫手的山芋并不好接,国王对于他是不信任的,保守党是持异义的,连好哥们罗斯福都提供不了帮助。对于丘吉尔本人,此时,他既要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中挽救大英帝国的命运,还要让改变别人对于自己的陈见。所以他选择了力挽狂澜,坚持抗战。 之前看到有讨论过性格分析,奉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本身就非常保守,因为小时候的环境导致了其非常内向的性格,而他对花鸟的博物倒拥有很大兴趣。反之,丘吉尔从小就是冒险主义,喜欢那些小兵人游戏,期盼着自己能亲自上战场立下赫赫军功。这也和他选择坚定抗战到底是有一部分相关原因的。个人觉得这样的选择对于他此前作为一位政坛异类也可以说是一次决定性的博弈。达达尼尔计划的失败,加里波利半岛战役是丘吉尔挥之不去的阴影,这场持续八个月的战斗,伤亡近四十万人。据说,这场失败的战役困扰了他27年,令他很是抬不起头,而每次议会也被党派不断作为耻笑的把柄,丘吉尔也为此辞掉了海军大臣的职位。虽然海军大臣很失败,不过丘吉尔在任期间还是做出了一些实务的,比如他改变用煤炭军舰的为使用石油为燃料,把大炮装到船上,发现了石油作为燃料的重要性,插一句,他还在1938年时使用了坦克作战。在政治生涯的起落中,丘吉尔还任过财政大臣,但这也是无法绕过的败笔。他实施的一项财政政策导致了英国经济衰退,罢工纷起。所以说,丘吉尔在出任首相前的作为一个政治家其实是相当不靠谱的,无怪有那么多恶语,竟然把一个国家交给了整天醉醺醺的酒鬼。 因而这也是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注定要力挽狂澜的一刻,丘吉尔在远离政治时已经做了好多年的“修身养性”。个人倒觉得他的这些爱好也促使了他有力地摆脱了阴郁的“黑狗”时期,他喜欢画画,不像那位油漆匠希特勒只是可看,丘吉尔画画水平还是不错的,还喜欢养宠物,盖房子,游泳等等,热爱生活的人是不会匮乏战斗力的。 除了靠超强的战斗意志显然是不够的,政治家都需要过硬的政治手腕,那么丘吉尔的长袖善舞之处是演说。本书也选录了多篇他的演说文稿,不得不说,演说本身是极具煽动性的。即使是现在,一些国家的大选仍是要通过演说去鼓舞人心。书中的97页左右也专门针对“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toil,tears and sweat”进行了修辞学上的分析。丘吉尔非常懂得利用语词直击人心,粗略阅览,其演说文稿中的“我所能奉献”,“动用全部力量”,“赢得胜利”,“不可征服”,“战斗到底”,“全力以赴”等语词都是极具感情色彩。这些语词通过演说被赋予了一种力量感,达到了话语所形成的“权力”效应,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当然,能够完成一篇篇如此精彩的演说,得益于丘吉尔在文辞上的训练,这和他受到的贵族教育以及早年从事记者经历,甚至下野时仍不忘训练文辞是离不开的。 当然,我和这本书的作者一样,丘吉尔是恰好的人物,他抓住了这样一个时机,在黑暗时刻力挽狂澜。他在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孤注一掷时,拥有了才能恰逢其时的运气,他的演说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政治和历史,他都下对了险棋,这都非常需要胆识。

《至暗时刻》读后感(五):《至暗时刻》:至暗即光明之始

《至暗时刻》:至暗即光明之始

文:张秋 原发于:澎湃新闻app

前一阵民间流传一段视频,电影《至暗时刻》中丘吉尔在英国国会下议院发表的那次著名演说“我们将战斗到底”,被配上了沪语版“垃圾分类总动员”的台词,让“丘吉尔”也为上海的垃圾分类贡献了一点力量。搞笑之余,也可见这场高潮戏的精彩,乃至电影上映一年多后,它仍然被惦记。言归正传,如今新西兰剧作家安东尼·麦卡滕的非虚构作品《至暗时刻》已正式出版。据作者所述,对演说的痴迷及其力量的探寻,正是他写作本书及电影剧本的动力原点。他曾潜心研读尼赫鲁、列宁、乔治·华盛顿、希特勒、马丁·路德·金等人的演说,叹羡丘吉尔竟在短短三周内撰就三篇不朽的演说,且完全亲力亲为。本书即以1940年6月4日丘吉尔发表最后一次演说作为收尾,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麦卡滕身兼作家、剧作家、电影制作人三职,他的写作游走跨越于虚构和非虚构两端,操刀的《万物理论》《至暗时刻》《波西米亚狂想曲》《教皇》四个电影剧本,均属于人物传记类,产品线清晰,发展前景看好。前三部电影均为奥斯卡获奖片,《万物理论》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预计今年首映的《教皇》和《至暗时刻》一样,由他改编自自己的非虚构作品,《上帝之城》的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执导,两位英国大牌明星乔纳森·普雷斯和安东尼·霍普金斯分饰两位教皇,值得期待。

《至暗时刻》在写作上一个最明显的特色,如书名所示,是它提取了历史上某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和决定性意义的特定时刻。具体地说,即1940年丘吉尔出人意料地升任为首相,到英国远征军几乎全部撤离敦刻尔克的这段时期。值得注意的是,书名和片名都没有急于去突出或者说“营销”丘吉尔这个伟人,而是突出了“时刻”、时势。后者通常只是被作为背景,但在本书中它赫然跃居前台,跃居于人之上。作者与之呼应的一句话,颇有见地:“和平年代,丘吉尔绝无用武之地。他的禀赋是危急之秋及如何化险为夷时、需要勇气及如何激发勇气时、面临风险及如何藐视风险时亟需的禀赋。”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至暗时刻,却造就了丘吉尔个人历史上的高光时刻。

《至暗时刻》的写法,与茨威格的历史特写《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异曲同工。我们从中看到的,是经过“压缩”的“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一起起不同寻常的事件挤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急遽“发作”,使得丘吉尔这头“非常可爱的猪”成为如茨威格所形容的一颗闪耀的星,“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如果说,书中突出了黑暗的力量——准确地说是“反力量”,正是黑暗铸就了星辰,那么具体到丘吉尔身上,作者又突出了语言的力量。《至暗时刻》的另一个特色仍可归结为“压缩”,它在将历史压缩到“至暗时刻”的同时,又将这一“时刻”压缩到丘吉尔的演说,其作用,正是借助语言之力振奋人心,撕破黑暗。如书中所言:“手段无他,唯有话语。”作者对丘吉尔的修辞术细加评析,令本书延伸出一个重要的附加值。他通过对希特勒和丘吉尔演说的对比,指出两者之间一个貌似细微却十分核心的差别:在希特勒的演说中“我”字贯穿始终,而丘吉尔则深知“我们”两字的威力。“若要英国民众通过其演说明了他们将要经受的考验,就是两个帝国——一个是民主的为民的帝国,另一个是极权且极其邪恶的帝国——之间势不两立的决战,丘吉尔清楚,‘我们将要’远比‘我将要’有效”,作者的这一精彩洞见,超越了修辞。

非虚构写作离不开案头功夫。作者不但为本书做足功课,还通过在英国国家档案馆细读战时内阁会议纪要,揭示了一个听上去令人反感的“真相”:丘吉尔曾主动且郑重其事地酝酿过与希特勒媾和。他并不认为这贬低、玷污了伟人的形象,而是恰恰相反。作者将书名所指的“至暗时刻”,解释为丘吉尔经历的上述时刻(当然,广义地去理解也没错),且在跋中分析其心理根源——以往大错连连导致的负罪和自疑。丘吉尔为何最终选择与希特勒死磕到底?英国精神科医生、作家安东尼·斯托尔在《丘吉尔的黑狗》一书中,从丘吉尔长期罹患的忧郁症(他称其为“黑狗”)这一角度,做过专业、独到的分析。历史的“真相”既包含事实真相,也包含相关决策者、当事人的心理真相,它们因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被揭示的往往只是某些局部,所以“真相”如同一幅未完成的拼图。只要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并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史家和其他各路作者都值得钻进去一探究竟,他们的种种发现都值得尊重。人们可以抱着不同的出发点去质疑和鉴别“真相”,但不应以各种理由害怕“真相”。

人类历史上曾经经历,并仍将经历类似或者不同的“至暗时刻”,有些悲剧还会不停地重演,成为马克思所说的闹剧。然而从大历史的角度看,至暗即光明之始。总会有人出来振臂一呼:“我们将战斗到底。”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