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丘吉尔传》的读后感大全

《丘吉尔传》的读后感大全

《丘吉尔传》是一本由[英] 安德鲁·罗伯茨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全两册),页数:10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丘吉尔传》读后感(一):与命运同行

读完《丘吉尔传》,这十来天一直在看这本书。读到丘吉尔在他父亲的忌日(1月24日)死去时,真切地感受到了五十多年前世界告别这个伟人时的悲痛。

从小到大,丘吉尔没得到过多少来自父母的关心,他含着泪从寄宿学校写信给父母“求求你们给我回封信吧,给你们我的爱和许多个吻,爱你们的小温”,可以想象青少年时的丘吉尔多么缺少父母的爱与陪伴。

如果换做其他的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十有八九会对父母心生怨怼,但是丘吉尔并没有,他性格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伟大的东西让他克服了这些阴影,并且成长为一个正直、睿智、幽默、有判断力的人。

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生前从未瞧得起这个儿子,对儿子冷漠又疏离,在父亲眼里,丘吉尔根本没有能力从政,更别提干出一番名垂青史的事业了。

伦道夫不知道,他的墓地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父亲”,如今人们怀念他是因为他是丘吉尔的父亲。这个曾被他轻视的儿子并不是完美的人,有很多缺点,也犯过许多错误,但依旧成为了历史上最伟大的英国人。

伦道夫从来不知道,他的儿子一生都在向他致敬,完成他未竟的事业,成为了首相,带领大英帝国打了许多场胜仗,给了无数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人们最宝贵的东西——希望,最值得所有人铭记的是,他拯救了人类的自由。

《丘吉尔传》读后感(二):一位超常发展的神奇的人,一位生命丰富的通俗的人

“你问,什么是我们的目标,唯一的答案是胜利,不惜一切地胜利!”

这是在二战的炮声中接过首相任命时,丘吉尔发表的施政演说核心语,无所畏惧、一往无前获得胜利的声音通过广播传进惊恐慌乱的英国军民耳朵里。

这位秃顶、肥胖、躬着头颈的65岁“老斗牛犬”,带领人民呼啸而上,终于实现了反侵略胜利的誓言。

无论如何,在历史的评价台上,丘吉尔都是毫无争议的伟人,但以伟大、高大、智慧这类伟人常用词来表述则显得“词不达意”。

他是一位神奇而通俗的的伟人,这是我在阅读《丘吉尔传》的过程中多次想到的词语,直至读完依然是这两个词语。

“生活、世界、工作、遗产”,传记以专题的结构,将文字、图表、绘画与色块结合,简明、生动地展示了一位伟人的神奇和通俗。

出身于英国赫赫有名的皇室贵族,却少父信、缺母爱,一个苦苦请求母亲到寄宿学校来看望自己而不得的少年,一位成绩落后、表现顽劣,让人失望的“后进生”,却在骑兵营的战马上找到了使命和精神。

古巴、印度、苏丹、南非,军旅足迹纵横。被俘越狱、扒火车成功逃离;扩建海空军力,自驾飞机失事生还;性格暴躁、不按常规出牌,遇危难而振作、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当做幸事;酒不离口,烟不离手,砌砖、绘画、写作,还因为一本二战回忆录在诺贝尔文学史册上占据了一个宝座……

丘吉尔的传奇推他站上历史的高台,丘吉尔的通俗使其呈现于鲜活的生活。万物纷纷,苍生芸芸,值得对这位性情伟人多看一眼。

《丘吉尔传》读后感(三):性格决定命运:自信、责任、坚毅、勇敢

温斯顿·丘吉尔1874年生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雅尔塔会议”他是三巨头之一,战后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丘吉尔被美国杂志《人物》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大演说家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从1929年到1965年,连续36年担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校长。2002年, BBC 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市面上有关丘吉尔的传记并不鲜见,此前已经出版过1000多种。这本由安德鲁·罗伯茨所著的《丘吉尔传-与命运同行》最大的卖点是其获得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许可,得以使用温莎皇家档案馆的材料,查阅其父英王乔治六世的全部战时日记,成为第一个自由查阅这些资料的丘吉尔传的作者。

同时,作者的素材大多来源于非公开文献,除了上述国王乔治六世的私人日记外,还包括多个私人庄园和场所的访客簿、同时期各领域具有影响力人物有关丘吉尔的个人记录、与丘吉尔有过共同工作或生活经历的人的回忆和访谈……在开篇的作者致谢,足足用了4页多的篇幅来感谢对这部作品提供帮助的人,可见该著作探究丘吉尔生平所参考资料之广泛与深入。

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册,用接近一千一百页的内容讲述丘吉尔从“出生、成长、入伍、从政、逝世”的完整人生历程。本书并没有试图去遮盖丘吉尔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缺点,通过完整的叙事和客观的评价,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真实、立体的丘吉尔形象。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必有其背后的必然逻辑和原因。对于这本书的内容,我更关心丘吉尔个性以及其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丘吉尔回忆起1940年5月10日他成为首相才几个小时后,德国就发动了闪电战,他写道“我觉得自己似乎是在与命运同行,过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此时此刻,为今天的这份考验做准备…..我不会因为迎战受到指责,也不会因为准备不充分遭到谴责。我觉得自己对这一切了如指掌,我敢肯定我不会失败”

自信与责任

丘吉尔出身与上流社会家族,其家族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实力,给予了他超凡的自信和独立精神,他清晰的知道自己是谁,处于社会的金字塔顶端。他最好的朋友,保守党议员、大律师史密斯曾这样评论:“他的大脑可以屏蔽任何不自信”。事实证明,这一点对于后来多次经历低谷的丘吉尔来说,弥足珍贵。

青年丘吉尔

对于贵族的责任,丘吉尔解释:他和他的阶层对国家有着深远的责任,国家有权要求他终身为其服务。贵族的责任感给予了他永恒的优越感,同时,特权阶级必须为较低阶层承担一些责任,是他的信念。同时作为一个真正的贵族,他一点都不势利。“仅仅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就反对他,这有什么意义呢?”

坚毅的性格

父亲的政治生涯以及母亲活跃的社交活动,让他们与成长期间的丘吉尔在身体和情感上一直保持着距离。少年的叛逆,让丘吉尔希望通过特别的方式引起别人的关注“他总是打破老师或同学们制定的几乎所有规则,相当不可救药,而且回起嘴来词汇量大极了”。他的劣迹被他所就读的各种学校记录在案,他只能将情感依托于他的保姆。父亲是丘吉尔一生所崇拜和效仿的对象,但父亲却从来都不看好他。父母对他的不在乎和情感上缺少,让丘吉尔产生了一种无法抑制的对成功的渴望,他渴望的不仅是在总体上的成功,而且是在他父亲所选择的政治道路上成功。

伟大的演说家

在丘吉尔的众多头衔中,他是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大演说家,这一点是被公认的。丘吉尔在早期的公开演讲过程中就展现了他独特的天赋和专业演讲技巧,同时他对演讲明确的认知:在人类被赋予的所有才能中,没有一种比雄辩的天赋更加宝贵。拥有这种天赋,就拥有了比伟大的国王更持久的权利。

永不放弃

电影《至暗时刻》描述了温斯顿·丘吉尔抵住压力,带领英国人民奋起反抗,赢得敦刻尔克战役的胜利,度过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故事。这段史实其实是丘吉尔的政治高光时刻,在他的众多演讲词中“Never give up”是最为人熟知、最经典的一句。

其实远在那段历史之前,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同样源于他永不言弃的品格。1899年,丘吉尔在南非与当地驻军英国指挥官查尔斯.郎上校同坐一趟火车秩序巡查任务。期间,火车被敌军火力击中,车厢脱轨。所有人处于危难之中,丘吉尔展现了惊人的勇气和胆识。过程中,他在子弹不停打在铁皮上时,绕着火车残骸反复查看,叫志愿兵把车头拆下来;他又一次次地对大家说“保持冷静,伙计们”;当火车司机的头被擦伤,准备逃跑时,他又跳进机车去帮助他并对他说“没有谁会在同一天里被集中两次”。他带领幸存者爬出车厢,敌人的火力攻击下,用半小时时间 把翻倒的两节车厢推离轨道,让严重损坏的机车可以带着50名幸存者逃回基地。而丘吉尔本人留了下了,和大部队待在一起。

留下的120人中有6人死亡,35人受伤,丘吉尔和剩下的伙伴,一起被敌军逮捕入狱。在被囚禁的期间,他没有放弃。一天夜晚,他终于等到了机会,借着卫兵转身的机会,他从厕所后面监狱的铁格栅栏上爬了出去。他幸运的获得了当地人的帮助,辗转抵达德班,并成为一位大受欢迎的英雄。

丘吉尔与其他政治家一样,善于弯道超车,为了达到政治效果,故意使用“华丽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他用无限的自信和高超的演讲天赋征服听众;同时他也展现出自身极大的道德和勇气;越狱的成功同样证明他善于抓住机会和敢于冒险的精神。总之,就像他自己所说,与命运同行,他早已做好准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