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离骚》读后感精选

《离骚》读后感精选

《离骚》是一本由( 战国) 屈原著 ; 杨永青绘 ; 黄晓丹注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1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离骚》读后感(一):端午搜了屈原的楚辞,很喜欢这个版本的《离骚》

端午搜了屈原的楚辞,很喜欢这个版本的《离骚》。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离骚》更具浪漫色彩的韵律美感,配图是国画家杨永青,译文是师从叶嘉莹先生的黄晓丹,好喜欢老师的译文,希望老师把楚辞都能翻译了,希望更多的古典文学能以这种形式翻译出来吸引更多的现代人去读、去了解、去发扬光大我们的古典文学。我是边听微信读书朗读,边文字阅读,虽听书比较机械式,虽然不是很懂,阅读感受好美。

《离骚》读后感(二):香草美人今何在

春秋时代,似乎总是“基情”满满。那个时代,龙阳分桃之事似乎格外风雅。有些君臣之间的感情,今日某些腐女看来真是要散发着母爱的光辉。其实,这也不怪她们腐眼看人基,有些文章却是写的暧昧不清。

例如《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明明就是对君主的呼唤,现在就成了某些人眼里的中国腐文第一篇。但要说把这种君臣之间的感情写得暧昧不清的集大成者就当属屈原了。

屈原大夫的《楚辞》《离骚》除却一些神明的描写,就剩下对楚王的深深呼唤。为了表达对君王的真心,屈原总喜欢把自己比成美人。这个比喻其实很有意思,一来告诉君主,我很宝贵的,就像美人一样;二来也期待君主与其沉迷美色,不如沉迷和我一起治理国家;三来是向君主表忠心,一个美人毫无依靠,只能依靠男人,我既然以美人自比,也是只能依靠大王,不敢有非分之想。

但不管今日诸多腐女如何看待屈原与楚王的关系(其实,屈原侍奉过好几届楚王),但屈原最终的结局还是自沉汨罗江。屈原在离骚中,先是表明自己血统之高贵,再表明自己多么贤能,楚王啊,现在还不重用我什么时候重用我?屈原一腔热情,最终只被冰冷的汨罗江水熄灭,连带着他的生命一起熄灭。

不过,自从秦汉之后,文人中就很少有以美人自比的了。没人就是美人,这是皇帝最亲的人,她们可以和皇帝亲密耳语,可以吹枕边风,可这些大臣们,你们别再妄想了,君臣之间永远不可能有当初屈原所想的那种关系。后世的现实,再次证明,香草美人本是不可能的,这种美好的幻想也随着屈原的死亡而消逝。

后代的大臣们,应该理解一点,就是他们永远是皇帝的工具,不要妄想和皇帝发展出了不起的君臣之谊,他们不会给予 你任何真情,历史上,能和君主互信不疑,直到成就大事的,真的不多见。屈原最终发出那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不知他有没有意识到他自己的醉。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可最终自私的帝王,把所有的美好关系都斩断了。你自零落,你自迟暮,与他何干?

uX�kE$

《离骚》读后感(三):离骚读后感

面对伟大的著作,不敢妄加评论。写一点自己的感想,故名落俗套的读后感。

上学的时候就学过《离骚》选段,至今仍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样的千古名句。那时还小对屈原的骚体诗理解能力和很差,小孩子就只觉得诗歌都应该像唐诗一样,朗朗上口整整齐齐有平仄押韵。主要也是好背,不用太懂意境也可以背诵。

终有一天,我才发现原来自己热爱诗歌而不在乎那些很多表象的束缚,心智更成熟了,灵魂也更自由了。现代诗开启了我不一样的诗歌美的价值观与品赏热情,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意境中找到心灵碰撞的地带并感知生命脉动,最后回归于《诗经》与《离骚》,它们的绚烂与浪漫让我又对诗歌的理解有了新的高度。回到最初的地方,总会有无穷能能量涌出,亟待去汲取。

风雅颂与骚体诗是国体诗歌的经典,无法被抹灭的优美。有人说如果把文体精进,诗歌是最具意味和想象的表达,它是徜徉的水流也似夜空的星河。有幸读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新版图文译释《离骚》,它不同于一些版本的译注繁详,以大量文字赘述,而是精益求精,力求以很少的文本并以现代人理解共鸣的词句来译著,读起来别有韵味并极大保留了屈原原文的忧国心志与情感寄托。

苦难会造就美好的事物,屈原的境遇使得他在坚毅的政治抱负与人文情怀中创作出如梦似幻的长体诗歌,并神话的、个性的、忧思的赋予文字最极致的运化。无法快速咏读这篇长诗,很多理法之道都会有大量典故与诗人的幻想世界相结合,每一段都在先贤的伟大经验与自然法则中理性又抒愤的展现着画面,也透露着诗人巨大的爱国情怀与治国之思。也许在这个时代很难感受当时楚国的堕落形态给屈原带来的怨愤与无奈,但在精神层面这永远弘扬了中华文明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快到端午了,又要以赛龙舟吃糯粽的形式寄托哀思。文化之于现今看起来是传承了光辉,却往往忘却了传承真正的血泪。国学与经典的生命力在这个时代被淹没了,它们就像是被放在巨大仓库里的种子,找不到绿树成荫的沃土,很期待有更好的环境来营造属于传统文化文学名著的新生,少数人的经典那将很难承载经典。我更愿意把这样的书读给孩子听,在最初的阶段,在懵懂中,是永远难忘的根性。

《离骚》读后感(四):满腹牢骚的屈原,说他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不过是标签罢了

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教科书里的介绍,本来是帮助学生理解,其实是不小的误解。文学家在古代根本不伟大。不像现在有丰厚的收入,有吸引人眼球的作家收入排行榜。《离骚》写的是怀才不遇的失意和忠而被谤的牢骚。空有内政外交的才干、满腔的报国热忱,只能眼睁睁看着祖国一天天衰落。诗人不幸,笔下全是失意,那“伟大诗人”的标签,不能带给他任何的安慰,崇拜他的文学才华,不是理解他,怀才不遇,被小人诽谤,国君听信谗言,不采纳正确的外交军事政策,被国君放逐的失落感,而坚持自己的操守,不肯同流合污,甚至不去其它诸侯国找工作,楚才晋用的事在春秋战国时期很普遍,就像现在大学生毕业留在大城市工作,没回老家工作一样正常。这才是屈原的傲岸人格。

古代的文学家都是这样,他们的理想绝不是做一个文人,曹子建最高的理想是带兵打仗,建功立业;其次搜集史料,编写史书;最下才是写诗作赋。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他说:“一为文人,便无足观”,这样的话武人说不出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正是唐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昂扬雄心。

即使在唐代,科举考试中考了一门诗歌创作,诗人的地位在古代的崇高,也不是单纯的文学角度,自信如老杜:“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的理想也是文载道,诗言志。是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文人的失意,反而使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灵感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独爱以血书者。”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酣畅淋漓地提出了发愤著书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文章憎命达”,“诗人不幸,文坛幸”的说法,古人文坛政坛都得志的不多,如果非让他们选择,很多人都会选择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升官发财,封妻荫子。毕竟孔夫子给读书人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学而优则仕”。至于是造福于民还是危害一方都是自己的选择了。官场潜规则淘汰清官,文坛大门敞开。山水田园中,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

《离骚》读后感(五):路漫漫其修远兮

说到屈原大部分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端午节其中有有一点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而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必须课文《离骚》就是出自屈原,离骚这篇文章的存在可谓是难道一大片学生,在初看到这篇诗文的时候我甚至读的磕磕盼盼,要配合字典的使用才能顺利的读下来,而能熟读甚至是在很多变之后,而离骚确实要求背诵的,当时可谓是在这片诗文吃了太多亏。

《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将当时帝王的昏庸无度,朝廷当中小人恒行祸害朝政和朝政上的是是非非写了出来,同时抒发了诗人对现实黑暗的鄙夷,坚决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感。全诗感情色彩极其强烈,诗人将自己的苦闷以及对当时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表现的淋漓尽致。

屈原的身份有很多,但是最广为人知的一定是爱国诗人,屈原是一个诗人同时也是一个爱国者,而当时屈原所在的王朝黑暗腐朽,统治者在位却不做实事任由奸佞小人胡作非为,黎明百姓苦不堪言,国破家亡,而屈原在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一定是算是经典中的经典,凡是经典已经经过渊源流传,《离骚》在时间的的长河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朗读背诵学习至今仍在,足以说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好的诗文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学习,仍然不被淘汰才足以传承,这就足以说明这篇诗文的文化底蕴。而经过时间的洗礼《离骚》传承下来的也不仅仅只是音律精美,还有其中的深意,《离骚》的内在可谓是东西颇多,真正能够读懂离骚的人实在少之又少。对于离骚,我的理解还是浅显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我对离骚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我想多数然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即使是

在未正式学习离骚之前也都会知道这诗,这句诗的意思是: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努力寻找心中的太阳。这句话很有鼓励意义,是不少人的座右铭,每当遇到困难过不去的坎的时候也总会想带这句话用以鼓励自己,而当时的屈原也在黑暗当中不断的探索,在乱世中寻求一个出口,为自己,为苍生。

这版的离骚装帧精美,尤其是插画栩栩如生,对于这版离骚中的插画一直是记忆尤甚。

当看到后记中提到端午节的关联——“有时我想,如果《离骚》的第一批读者就知道那些美人香草,忠君爱国的隐喻,他们是否还能把龙舟喧闹,粽子喷香的端午节归置在屈原的名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