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点灯人佩佩读后感锦集

点灯人佩佩读后感锦集

《点灯人佩佩》是一本由[美] 埃莉莎·巴托尼 /著 / [美] 特德·卢因 /绘著作,天略童书馆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点灯人佩佩》读后感(一):光在哪里希望就在哪里

——评《点灯人佩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几次工业大革命的进步,我们拥有了更加便捷和先进的生活,尤其是在第二次工业大革命中,随着电的发现,电灯的出现,生产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类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但随之也有很多旧有的职业在科技之光的另一面影响下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就比如文中的点灯人。

在宝宝三岁左右的时候,我曾为他买过一套关于职业的小本绘本,手掌大的书,每本都粗略的用故事讲解一个常见的职业,如警察、医生等等,能令幼儿对生活中常识性的一些东西有所认知。在读到《点灯人佩佩》这本绘本之前,惶论家中小宝,即使是我,也不曾知道有点灯人这种职业。文章开头介绍了故事的背景,还没有电的纽约街头,路灯还需要人工点燃。在没有电灯的时代,白天是白天,而夜就是夜,不像现在的夜晚那样喧嚣,可以在温暖却又不甚明亮的烛光掩映下,感受夜的温暖和安静。

佩佩有一个大家庭,从外地移民到美国纽约,住在纽约的意大利移民区,母亲去世,父亲又生着病,所以他们的生活缺乏生活来源,佩佩做为一个年纪并不大的男孩子就得挑起生活的重担,努力去找工作来贴补家用。他去了肉铺、去了酒吧和糖果铺等地方,可不论是由于年龄还是经济不景气,他都没能找到一个收留他、让他工作的地方。

我们看到彬彬有礼的佩佩穿着笔挺,燕尾西服里面穿着白色的衬衫,手拿礼帽,脚蹬皮靴,俨然一幅小绅士的模样。虽然派头十足,但他的求职却不顺利,正在他心里很沮丧的时候,他得到多梅尼科托付的点灯人的职业,开心得要飞起来了。他欣喜的回家要和大家分享他的喜讯,只是他的爸爸并不因为他的点灯人的职业而开心,毕竟那并不是一个十分高尚的职业,但佩佩怀着最大的期许在点每一盏路灯,为他心爱的每一个家人在祈祷,这样一份并不是很体面的工作在佩佩做起来却充满了仪式感和很大的期许。在受到爸爸的一次次打击下,他也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了不屑,也开始对自己有了怀疑,直到在妹妹阿桑塔丢失的夜里,佩佩用一盏盏点亮的油灯不仅点亮了每一位人的夜,也在最后一盏路灯下找回了自己的妹妹阿桑塔,更找回了自己对生活的期许和热情。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对点灯人的职业很感兴趣,他特别羡慕佩佩的工作,对举着高高点灯棍点亮整个城市简直佩服的不行不行的。我想,在孩子们的心灵中,光和希望同在,而成人的世界要考虑的东西则多了很多,快乐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利益才是。在繁忙的世俗中,偶尔感受一下点灯人佩佩的快乐也不失为一种慰籍。

《点灯人佩佩》读后感(二):愿我们怀揣着爱前行

“我想当宇航员”“我想当教师”“我想当科学家”…… 当你问起孩子们长大后想干什么时,孩子们的答案总是这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职业,而像是清洁工、保姆等这类职业却很少被人提及。在一些人看来,这些职业都是没有什么出息的,低人一等的,佩佩的爸爸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当他听见儿子说找到点灯这份工作时,他的内心应该充满了鄙夷。 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我来说,虽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闯荡社会,历尽千帆,久经沙场,但对于工作本身,我想我与他们一样,都经历着彷徨和迷茫,曾几何时,不正确的择业观也让我们像佩佩的爸爸一样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些职业。但同时,我们不知道我们能干些什么?我们也不知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甚至不知道我们做的这些是为了什么?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来看看《点灯人佩佩》这本书吧,它不是关于职业科普,亦不是什么成长蜕变,但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初心,我们感受到爱。 佩佩所处的社会,所在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不得不去寻求生存的途径:肉铺老板拒绝他、酒吧老板拒绝他、糖果店,香烟厂……他不放弃任何一个减轻家庭负担的机会,哪怕他只是一个孩子。正是他的坚持不懈感动了上天,点灯人多梅尼科找到了他,表示想要佩佩替他工作一段时间,佩佩接受了。从另一方面来说,佩佩抓住了机会,他的行为也印证了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此刻默默为姐姐祈祷,愿她今年的考试能够一帆风顺!) 虽然仅仅是重复点灯的动作,佩佩却把它看做教堂点蜡般神圣,每个亮起的火苗都被他给予每个家人美好的希望,真是个善良、纯真,心中有爱的男孩啊。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善待每件小事,甚至赋予它们仪式感,那么我们也可以像佩佩一样享受小确幸了。 生活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不再担心温饱问题的我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其中就包括自我提升。可快节奏下,我们甚至忘记思考,我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只是一味地挣钱,挣钱。不知道有没有那么一瞬间,你希望时间能够停下来,只为活在当下,干一行、爱一行,享受工作本身,不,甚至是享受做每一件事本身。

《点灯人佩佩》读后感(三):致父母:你们真的能成为孩子的点灯人吗?

图、文/文小妖

第一次翻看绘本《点灯人佩佩》的时候,我眼眶数度湿了。第二遍第三遍亦是如此。待冷静过后,我想,这本绘本里肯定暗藏着许多不寻常的东西,否则,不会如此打动人心。

《点灯人佩佩》的故事题材来源于绘本作者埃莉莎·巴托尼的祖父的人生经历。点灯人佩佩身上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真实而又贴切地反映了儿童的心理和情感:渴望家人的鼓励、尊重和肯定。

水彩画风格、大面积黑色和冷色调的使用,似乎与这个故事的淳朴和深刻有着一气呵成的融合。使读者在色彩的包裹下,能感受到佩佩的经历以及内心挣扎的幽微变化。在我看来,绘本《点灯人佩佩》不仅是一个男孩的成长经历,它还是生活的一种缩影和寓言。

佩佩是一个善良、有担当的男孩,他为减轻家庭负担而外出找工作,却又屡屡碰壁。然而,当他好容易找到一份点灯人的工作的时候,却换来了父亲的不理解。佩佩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无法排解,直到父亲的态度有所转变,他才顺利地跨过了心理的坎儿。绘本中,佩佩的努力和上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是一种优秀而珍贵的品质,值得每个孩子学习。然而,我更看重绘本里深藏的另一种深意:父母的态度决定着孩子今后人生的成败!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相互互补的同时,也相互影响。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父母即是倚靠,也是自己人生方向的引路人。然而,在佩佩的家庭里,我们却看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家长站在孩子的对立面。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最致命的,也是最可怕的。父亲的行为和尖酸的语言阻碍了佩佩发掘自己能力和优点的努力,使他对未来丧失了信心和希望。唯独值得庆幸的是,家里的姐妹们对佩佩的支持一如既往,才使得他面对失落和挫败时,能有一个喘息的机会。

许多父母总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生了孩子,就有权支配孩子的一切,孩子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向去走。如果孩子与父母想法有出入,或背道而驰,那么,等待孩子的不是羞辱,就是指责。在这样的父母眼里,他们从未把孩子看做一个有思想的个体,他们认为孩子与自己是一体的,孩子的优秀,成功就是自己的体面;孩子的平庸,失败就是自己的耻辱。这样的父母是最自私的,也是最会毁灭孩子的人。

虽然,故事的最后,佩佩的父亲态度有所转变,但是这转变是建立在他自己也需要光明,小女儿阿桑塔需要光明以及路人需要光明的基础上的,而这时,他才觉出儿子工作的重要性。在这里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拭去眼角边的泪水,心里默默地想,要是我的孩子能像佩佩一样善良,上进,我就很满足了。许多事情上,自己没能成功,凭什么就要要求孩子成功。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凭什么就要求孩子要做到?这对于孩子来说是极度不公平的。同时,孩子的成功是离不开父母的持续鼓励的。父母的鼓励可以让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归属感,并能给予他们自尊和成就感。

在我看来,绘本《点灯人佩佩》里“点灯”除去表面的字义,更应该“点”的是每个父母心里的那盏明灯:如何冷静理智地面对孩子的问题,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引,而不是指责。

我一直觉得小朋友都是充满着智慧的精灵,一如绘本里佩佩最小的妹妹阿桑塔,她对哥哥说:“我觉得这一定是最好的工作(点灯人)……你吓跑了黑暗。”一句“吓跑了黑暗”让我泪目,你看,一个五六岁的孩子都明白得如此通透,而那些为了所谓“体面”的家长们是不是一下子就显得特别愚蠢呢?!

再次翻完这本绘本时,我脑海里突然冒出了郑智化那首风靡整个中国的歌曲——《星星点灯》: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

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点光温暖孩子的心

……”

愿每个家长都能成为孩子的点灯人!

《点灯人佩佩》读后感(四):“点灯人”需要你的肯定、关爱和理解

《点灯人佩佩》是一本很有意义的绘本。故事讲到了小男孩佩佩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找了一份每晚点燃路灯的“点灯人”工作。但是父亲知道后却十分反对,认为他给家里丢脸了。直到有一天晚上,佩佩的这份工作照亮了迷路的妹妹回家的路,佩佩的工作才得到了全家人的肯定。

首先,我们要明白,每一份工作都有着它的意义。我们的城市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而我们每个人就像带动机器转动的齿轮⚙。我们的工作维系着城市的正常运转。但是,诸如环卫工人等清洁类的工作还是会被人嫌弃。想想环卫工人其实挺辛苦的,每天天还没亮就要开始辛勤地劳动,有时候我们偶尔起早了都能听到他们扫地的声音。要是有一天,环卫工人都罢工了话,那废品成山的恶臭场景简直无法想象。《点灯人佩佩》中,佩佩只是一个晚上没有去上工,就有人因为找不到回家的路在路边哭泣。我们还能说他的工作卑贱低下吗?佩佩点的是路灯,照亮的却是每个家庭团圆幸福的希望。当妹妹说出“等我长大后,我想像你一样。我想点亮路灯,我觉得这一定是最好的工作”时,这就是对佩佩和他的这份工作最高的赞誉了,连父亲都转变态度开始为他的工作而骄傲。很多人的工作在别人眼里也许无足轻重,甚至被歧视。但是只要我们自己明白即使我们的能力很微小,我们也在为社会做着贡献,即使不为人所知,不为人们所理解,我们也不需要沮丧和放弃。因为工作没有贵贱,我们为社会做出的每个努力都会让这个城市更加美好。

第二点,《点灯人佩佩》让我们看到了爱。作为男子汉的佩佩为了养活全家,即使年龄很小也开始出去打工,这是佩佩对家人的爱。为了能找回妹妹,佩佩又重拾了点灯人的工作,让妹妹能顺利回到家里,这是对妹妹的爱。佩佩每点燃一盏煤油灯就在心里默默祝福每个人幸福快乐,这是他对这座城市的人们的爱。因为爱才让他能把这份工作坚持下去。点灯人点亮的是人们回家的路,更是把一份份爱心传播到每个人心中,驱散黑暗,温暖每个归家人的内心。佩佩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能力小,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爱心以我们的方式传递出去,温暖更多的人。

第三点,就是家人之间的互相理解。佩佩找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去肉铺、酒馆、糖果店、香烟店找工作都被拒绝了。唯有点灯人由于特殊原因让他顶替一下工作。可见,一份适合的工作真的来之不易。可是这种开心却被父亲一句句打击性的语言打击殆尽。父亲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而是光顾着面子的问题。直到最疼爱的女儿因为没有路灯无法回家,他才理解了儿子工作的重要性。做父母的要多从孩子的角度想想,让孩子选择职业的时候,也应重视孩子的内心想法,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快乐和幸福。当父亲说出“你让我骄傲时”,佩佩的内心充斥着幸福和温暖。

第四点,《点灯人佩佩》的插画师特德·卢因的插画令人十分惊叹,每一张插画都像是一个影片的镜头,完整到用图片就能形成一个故事。出色的水彩完美呈现了旧时代纽约街头的风貌。人物的表情生动逼真,即使是静态的画面我们也能从人物的眼神和神态中解读出人物之间的对话和剧情发展。流畅的光影应用让我们总是能聚焦到主要人物身上,并发觉其美好的一面。笔者埃莉莎·巴托尼的故事情节设计地也相当动人。从佩佩找工作的艰难——找到后工作的开心——被父亲打击的心酸——被家人理解的感动,作者在抑-扬-抑-扬的节奏中,让我们体会了佩佩的心路历程,并带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

《点灯人佩佩》在1994年获得了美国的童书大奖凯迪克银奖。即使至今,这本绘本带来的感动和温暖仍然深入人心。我只能说,《点灯人佩佩》的获奖确实是“实至名归”!

《点灯人佩佩》读后感(五):做一个点灯者,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读这本《点灯人佩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公益广告。

一个晚上,丈夫发现妻子开着灯,责怪妻子浪费电。妻子让他从凉台往下看去,一对环卫工人偎依着在灯光下吃着晚饭。原来,妻子每天晚上之所以没有关灯,是为了让这对环卫工人能够在灯光下吃着这顿饭。

在艺术作品中,灯光总是有多重含义的。环卫工人公益广告中的灯光,充满着对他人的关爱和理解。作家冰心倡导“母爱文学”,她笔下的《小桔灯》,温馨而治愈,跳动着对未来的希望。

而这部绘本《点灯人佩佩》,以水彩形式感动了广大读者,无怪乎荣获了1994年凯迪克银奖作品。绘本中关于灯光的意向,让人格外觉得隽永。

这部绘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并没有完全普及。街上的灯需要点灯人一一点燃,因此就有了点灯人这个职业。小男孩佩佩母亲早逝,家中有6个姐妹,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从事点灯的职业。他每次点灯的时候,都在默默祝福自己的6个姐妹。可他的爸爸却觉得,他的这个职业并不光彩,辜负了美国梦。

绘本中的灯光,显然有着不同的意向。

灯光是一种写实。它是佩佩点亮的一盏又一盏灯发出的光芒。傍晚时分,当马路上的一盏盏灯被点灯人佩佩点亮时,灯光驱走了每一个夜行人心中的黑暗,给他们带来了力量。

如果仅仅停留于此,那么可能忽略了绘本中灯光的意义。事实上,佩佩之所以选择点灯,是希望减轻家庭的压力。为此,他曾经非常努力的去寻找工作,他询问过肉铺、酒馆,找过糖果店、香烟点,可是经济形势紧张,他都没有找到工作。点灯这份工作是他当时当下所能找到的唯一的工作。

他非常珍视这个工作,因为他能够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收入。每一盏他点亮的灯发出的灯光,也是他关于未来的希望和对姐妹们美好的祝福。

佩佩的付出背后,招致了人们的不理解。最不能理解的是佩佩的爸爸。他的爸爸之所以带这么多孩子来美国,是希望能够实现“美国梦”。而佩佩的职业,显然与美国梦相去甚远。

还好后来,佩佩和爸爸都有所领悟。佩佩的妹妹由衷的告诉自己的哥哥,她很羡慕哥哥的这份职业,因为哥哥吓跑了黑暗。

简单的故事并没有那么太多的说教,却用纯写实的绘画方法演绎了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让一切不言自明。

在那个年代,普通人非常努力的去生活,希望能够实现美国梦。但最真实的现实也许并不是实现“美国梦”,而是全家人能够太太平平的在一起。不过,当人们脚踏实地的去工作,美国梦真的不那么遥远。所以,指征意义的“灯光”还有许多其他的含义,是对未来的期许,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爱,也是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和担当。

我很喜欢小女孩帮着哥哥点亮灯的这张照片。美国插画师特德·卢英绘画功力果然了得,他用写实的水彩优化的方式细致再现了每一个场景。在很黑很黑的夜晚,佩佩抱着自己的妹妹,小女孩的笑容点亮了哥哥的未来,也驱散了哥哥心中的阴霾。小女孩扬起的笑脸、略有些散乱的头发,哥哥看着灯点燃若有所思的目光,所有的内容都透过水彩的张力纤毫毕现。

佩佩一家最终实现了美国梦了吗?我想,一切可能也都不那么重要。只要亲人幸福、相互信任,就是一生中最美的财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