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荒纪事》读后感锦集

《大荒纪事》读后感锦集

《大荒纪事》是一本由张鸣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201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荒纪事》读后感(一):滚滚烟尘中的小人物

“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佛家以“芥子”比喻极微小;须弥山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比喻极巨大。与这个道理相同的是,历史中的小人物可能没有留下名字,但是他们又承载了大部分的历史。在中国漫长的五千年辉煌历史中,对于大事件、大人物,一直有着非常完备的记录,王侯将相、名家大儒的风采神韵,我们都能从史书中看见。而那些寻常百姓,他们的日常生活、人生大事、喜怒哀乐,却很少出现在史书中,顶多是“流民数万、饿殍遍地”一类的词汇,他们永远是个群像,像是历史更替兴亡中毫不重要、毫不起眼的存在,其实他们的生死,他们的苦乐,才真正承载着历史。他们也许无足轻重,也许从来不知道大事件与自己的关系,他们只是边远地区安于天命的小民,没太多欲求,没太大目标,日复一日,平凡一生。他们的种种故事,都不过是滚滚历史长河中不起眼的水滴,尘埃草芥一般低微、普通,无人问津,仿佛不曾存在过。 其实,小人物有着小人物的生活,小人物的思想,小人物的命运。他们没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情壮志,也没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才气,更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王朝更替也好,流民山匪也罢,对他们而言,幸福就是有饭吃有衣穿,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们也许一生都没有离开生长的田间地头,也许从未见识过大世面,也不懂大道理,简单淳朴,又温暖真诚。家长里短是他们唯一的话题,一亩三分地是他们唯一的牵挂,他们不关心政治,不关心世界,只关心眼前。但他们有自己律法,自己的信条,有恩必还,有仇必报。顺民是他们,刁民也是他们,义军是他们,流寇还是他们。小人物是他们,大历史也是他们。他们是创造者,也是终结者。

《大荒纪事》读后感(二):历史不是人人装扮的小姑娘

《山海经》里说“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大荒”,是指最荒远之地。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蛮荒之地。荆莽丛生,沼泽遍布,风雪肆虐,野兽成群,人迹罕至。

在这样一片蛮荒之地上,在那样一个年代,有怎样的一群人,以怎样的方式生存过?这就是我读《大荒纪事》的起点。

《大荒纪事》是人大教授张鸣根据自己在北大荒的经历写出的短篇小说集。易中天赞它“好看!乐而不淫,哀而不怨,忧而不伤”,十年砍柴说它“传神。寥寥几笔,状态全出”,于我则更多的是窥探,让文字带着我跨越时间的藩篱,去窥探北大荒田间地头那点事,窥探男女之间那点秘密。

1958年起,北大荒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1968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现役军人和从全国各地的城市知青也参与到建设中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在北大荒有农场100多个,3000多万亩耕地,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

北大荒的开发和建设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当时的年轻人被时代浪潮裹挟着参与其中,扎根茫茫荒原,一腔热血,满身力气,却也四顾茫然,心有戚戚。几十年后的人再看那段历史,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想,不同的看法。

胡适曾经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称:“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狠服从的女孩子,他百依百顺的由我们替他涂抹起来,装扮起来。实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雕成什么像。”他想强调的是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各人的兴趣和侧重点不同(不是各人主观故意篡改),因此,从同一个事物中获取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现在人看当时的历史会觉得一切都像是发生在镜中的幻景。在现场时,事情似乎是可信的,甚至觉得是好事,但局外人又怎能真正懂得局中人的事?历史是让人惊醒的噩梦,还是让人回味无穷的美梦,大约各人有各人的感触吧。

《大荒纪事》读后感(三):故事里的历史,历史中的故事

人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世界观。有人生于盛世,于是难理解忧患;有人生于苦难,于是心中总有伤痕。

《大荒纪事》中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他们或勇敢,或善良,或机智,或世故,或可怜,或无奈,或狡黠,或热情,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看似相互没什么关系的故事,由作者的亲历串起来,宛如珍珠项链一般诱人。作者用白描手法写一个个故事,不添油加醋,不故意煽情,也不大肆渲染,娓娓道来,好像那些人,那些事,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也许是越真实越动人,越真实越冷酷,越真实越感人,越真实也越无奈。

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复杂特殊的历史阶段,挣扎着生存的普通人,透过一个个或严肃或幽默的故事,仿佛栩栩如生地站在我面前,我看得到他们脏污的头发、破旧的衣衫、不甘和失望的眼神,也听得到他们嬉笑打闹的言语,故作轻松的俏皮。

我辈幸运,生存的环境一片祥和安定,再不复当年。东北之于我,是白山黑水间的难掩的热情,是朴实农村的炊烟袅袅,是风吹稻花香四野,是棒打狍子瓢舀鱼,是霜花满窗锣鼓响,是猫冬的热炕热闹的笑,是过年的爆竹满地红,是冒烟的大雪白毛风,是逐渐老去父母的蹒跚脚步,是一去不回头的青春过往。

我也会好奇父辈曾经怎样爬冰卧雪地辛苦,会想了解几十年前一片荒芜的大地怎样变成了今天的万亩良田,也想知道他们经历过怎样如火的青春,又有哪些有趣的逸闻趣事。

劳伦斯·斯通说“史家总是在说故事”,也许就是这一个个故事,才承载了那么厚重的历史。让后世人读到故事,便懂得了那时那境,那情那景。历史是由每个人书写的。回忆也不是为了追究某一具体事件的是非曲直,而是对过往岁月的审视和反思。

作者说“离开那片土地,已经有几十年了,剩下的,都是些片段的痕迹”,于我也是这样。合上书,手扶在这宛如草纸一样疙疙瘩瘩,有着历史沧桑感的封面上,我满满闭上了眼睛。

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想起了家乡的老老少少,想起了曾经撒欢打闹的田埂,也想起了下雨漏雨的老屋,屋前的大槐树,槐树底下拴着的小山羊,趴在树荫底下机警的大黑狗,还有领小鸡啄食的老母鸡。

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但是已然回不去了。但唯有经历过昨天,才知道接下来应该去的地方。

《大荒纪事》读后感(四):记忆的深处

记忆的深处 读《大荒纪事》 ——听雪7801 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地方的,荒芜的,荒凉的,荒无人烟的,慌蛮的,纪事,就是有人了,这样这个慌蛮之地的人的故事,我可以这样理解吗?建国初期,各行各业有待复兴,吃饱肚子肯定是首位的,多打粮食,才能有更多的人吃饱饭。开荒,生产,于是一代人,响应号召上山下乡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开始了,那也是一代人惨痛的记忆吧?不管怎样那也是一代人的使命,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只是使命不同而已。另一个称呼叫知青,没有错吧?任何时代都是农业是基础,吃饱饭了才能干更多的事情,百废待兴,民族复兴,这是大话,吃饱饭才是人们的首选。 北大荒经过一代或者几代人的改造,早就是北大仓了,我们虽然不是一代人,没有经历过,看看,了解一下也好,我们的幸福生活也有这代人的功劳,虽然看到他们的生活有点不可思议,以军队的形式,组成团队建设农村,就是村的存在形式,只是叫法不一样,组成的人地域不一样,天南海北的人都有,知青很多都是想回到城市去的,所以做事还是有点收敛的,最起码对男女之事,要收敛很多。 学校的故事,青春期的男孩女孩都是思春的,结果就没有人知道了,虽然那个时代的人都不怎么学习,排出那些例外的人,生活不会停止它的脚步,人也会成熟的,总有一天会看到自己当初的荒唐行径。农村的故事可以想像的出,在只有几个样板戏,抗战戏的时代人们的精神食粮多么的匮乏,人们的欲望得不到发泄,于是性的游戏在农村普遍存在,很多人都有情人,这是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描写的事儿,作者对此印象深刻如此,要么是作者好这口,要么就是真的普遍现象,已经深入人心了,多个场景都有男女偷情的描写,我也分深入人心了。 虽然当时的娱乐基本靠性,人们的日子还是过得开心的,虽然物质贫乏,虽然有些人也挨了不少批斗,那也是时代的产物,不经历风雨那能见彩虹。只有经历过那个贫困年代的人才很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回忆里难免有心酸和唏嘘。看看北大荒人的生活方式,权当对那个时代人们的致敬,生活本来就不可能一帆风顺,珍惜现在,投入到民族复兴的大潮中去吧!

《大荒纪事》读后感(五):大荒,大仓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 这是在小学的时候就学过的一篇关于北大荒的课文,那时候的我对北大荒充满了幻想。 时过近千已经把这些淡忘了,今天读过这本《大荒纪事》又把多年的记忆勾勒了起来。 北大荒之所以叫北大荒是北边荒无人烟的地方。之所以能成为一块宝地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结果。 新中国建立以后,目光高远的国家领导人对北大荒进行了有组织的开发。 从1958年开始,北大荒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怀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豪情壮志来到北大荒。他们本着不怕牺牲不怕艰苦的精神让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并衍生出了“北大荒文化”。 本书的作者张鸣先生是彻头彻尾的北大荒人,长于北大荒,曾经在北大荒做过兽医当过农民,正是通过回忆自己的平生经历而完成本书。 其实在那个年代中国处于困难时期,不管在哪里都是比较艰苦的。 但是人们比较团结,做什么事都很有干劲。 那时候的我们信奉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个生产力。每家四五个还有都很正常。多的十来个也不意外。 《大荒记事》这本书里面"十三子"这个故事让我记忆特别深刻,记得我们村也有一户人家有十三个孩子。 可悲的是他们家有两个没有长大,都饿死了。 那个年代人们只知道在地里头埋头苦干,别的什么都不想。 读书,有什么用? 这是在那个年代普遍的想法。 如果“十三子”故事里面那个十三子没有自己的努力,没有作者的支持。或许,他现在还在地头里干活,没有后来的教授。 就像书中说的那样,那时候的孩子特别的好带。女人就好像生育机器一样,头天还在地头干活,肚子疼的不行了,回家生孩子,生完孩子,给孩子吃口奶,上班去了。 剩下的就是大的带小的,姐姐带弟弟。 包括衣服,大的穿完了给小的穿。过年也不一定有一身新衣服。 十三子对于读书有一种痴迷的态度,竟然为了几本书,拿家里的一桶油来换。 如果以今天的想法来看一点也不亏,读书才能出人头地。但是以当时的社会风气来讲,没打死他真的很幸运了。 《大荒记事》读完感触很多,想起了很多小时候的事。 今天的美好,都来自昨天的努力。 我们的幸福,都来自先辈的开垦。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是全中国人民的努力。 珍惜现在,缅怀过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