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独异性社会读后感精选

独异性社会读后感精选

《独异性社会》是一本由[德]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Andreas Reckwitz)著作,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6.00,页数:2019-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异性社会》读后感(一):书评

挺好看 真实的社会体现 不同人的心理层次有不同的体会 推荐看 异性之间都有着独立的心理 行为思想,当异性的不同的接触 认识 了解之后 关系可能会发展为 朋友 恋人 在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性别有着不同的对待方式,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分水岭,又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所以它构成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独异性社会》读后感(二):独异性社会

现代晚期,人类社会开始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时代千人一面的普适性开始遭到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对独异性的诉求,即向往和追求独一无二。德国文化社会学者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捕捉到了这一动向。在这本《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中,莱克维茨重点剖析了晚期现代社会中独异化的趋向,及其对普适性造成的危机。到了后工业时代的现代晚期,一度遭到扬弃的文化追求又重新抬头,各种创造与小众受到热捧,个性成为高端的代名词,与之相对,从事重复性工作的劳动者则沦为底层。根据莱克维茨的观点,独异性社会尽管尚未完全摧毁普适性,但这种社会结构的转型不过是时间早晚问题而已。

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 [德]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Andreas Reckwitz) / 巩婕 / 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9-6

子扉我 2019年春 季风异次元空间

原载回响编辑部微信2019年6月11日,发表时有改动

《独异性社会》读后感(三):《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作者:德国,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

刊于新京报书评周刊-2019年6月1日-书情 罗东

这几年,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算法”逐步从幕后走向前台,它不再只是隐藏在APP背后的技术,而是变成一个被反思的对象。“算法”也因此成为人们去理解一些互联网公司野蛮生长的解密钥匙。“算法”的执行,一方面计算不同用户的特征、需求和偏好,以提供差别化的服务,另一方面不得不使用高度组织化、精密化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前者创造个性化,后者遵循技术理性,两者是不同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社会结构逻辑。

按照德国社会学家莱克维茨的判断,当今社会正在发生一场现代的结构转型。而算法及其矛盾,亦可置于这场转型中来思考。他把这样的社会称之为“独异性社会”。所谓“独异性”是指从个体、经济、文化、政治到宗教都在追求独特性、差异化,张扬个性,发展辨识度,并借此获得认同。定制产品而非流水线产品、亚文化而非主文化、极端意识形态而非常识共识,变得更受欢迎。不过,莱克维茨并非认为独异性晚近才出现,它与理性并存于现代社会的形成过程,只是在结构转型中一跃成为主角。他无意对此评判,而是要去呈现这些变化的结构性逻辑及其不同于其他时代的经验教训。

《独异性社会》读后感(四):回复Kelvin[未注销]《独异性社会》中的人名翻译和一个事件

谢谢您指出这些人名的翻译,有翻译错的,我虚心接受,还有几个我做了一些查阅,供您以后参考。

书中人名加的外文,是出版社加的,应该是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有两处注错了,是Olaf和Elias的名字,我会反映给他们。不过有些错确实是我犯的,比如菲利普. 库克,普字应该在圆点之前。此外

1. Thomas Cook不是人名而是公司名,这种情况还是需要查阅一下相关网页。公司中文名称就是托迈库克。您用Thomas Cook百度一下,就能找到这个公司的名称。我想这个译法有可能是香港来的,就像劳斯莱斯那种情况一样吧。

2. Georg Simmel也是同样的情况,作为名人,他的名字还是不能按字典附录中的人名表来对着翻。他有几本译著在中国出版过,我是参照了译著的译名,比如杭州大学出版社的《现代性的诊断》。

3. 原文中是Uwe Groh-Samberg,不知为什么在书中注成了Olaf。Olaf在正文中没有出现,脚注和文献中有的。 这个我会反映给出版社。

4. 2011年的于特岛惨案,确实发生在挪威。这个是我的翻译错误。感谢指出!

5. Friederike Bahl 我在文中翻译为弗丽德里珂﹒巴尔,因为这是一位德国女性学者,按您的译法就看着是男士的名字了。男子名的“弗雷德里克”写法与女名不太一样,是Friedrich,德译汉时会译为“弗雷德里希”。

书的装帧问题,我也会一并反映给出版社。 感谢您的细心阅读和意见。

《独异性社会》读后感(五):作者避开的问题——现代人的困境

作为一本社科学术书,作者非常审慎的自限于对独异性社会的学术构建,避免迷失在现代人困境这个复杂问题里。 独异性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即我们生活在一个对万事万物重新赋值的世界。衣服要体现出个性和品位,食物要健康环保,家居要有氛围和风格,网上要塑造积极有趣的人设,处处要表现出独异性。独异性文化代替工业品成了这个时代新的消费品,而且它需要不停的迭代更新,以对外展示“新”和“异”。 事物在赋值下也变了模样,它被和理论、情绪和立场勾连起来,被审美化和伦理化,被赋予意义,甚至成了某种叙事的体现。 社交媒体是典型的叙事机器,重点不再是传递信息,而是提供价值,谋求和观众达成情感的共鸣,让观众在共情中参与到整个政治-社会的宏大叙事里。而对生活的的重新赋值、审美化和伦理化,其终点必然走向身份政治。在各种热点事件里,立场和道理无时无刻都在努力冒头,甚至淹没和搅乱了事件本身。立场间的纷争对立很可能是无解的,因为身份政治谋求的是的整体性方案,要对社会实施全面改造。 我们的时代和古罗马颇有共同点,古罗马人认为世事背后存在神的安排,会祈求神谕探知神意以求心安;我们则认为世事背后勾连着意义,不断地寻找意义以求心安。互联网成了助产士,不断的生产出叙事和意义,甚至生产出“实现自我”的神话,在自我超越背后是一种深深的自我厌弃。 在对价值和互联网的沉浸中,人也离生活和自我越来越远。互联网提供了多得令人目眩的帖子和视频,浏览很快变成自我强迫式的不断点击,因为对任何选择的放弃都难以接受,只能不知厌足的追逐着更多的体验、更多的意义。满足永远都得不到,只能不断更换赋值和体验的对象。 毋庸置疑,人对周遭的注意力彻底被互联网夺走了,立足自身的思考也被遮蔽,和人的争吵甚至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立场。赋值和互联网成了新的业力,它紧紧跟随着人,影响人的思考、行动和生活方式。但批判沉迷上网实在太无力了,更重要的被遮掩住的:现实生活乏味得令人生厌。 逃离互联网只是呓语,人类无法原路退回去,手机和互联网已经成了人的新器官。怎么从赋值和意义中退出来,让事情回到事情本身呢?更进一步的问,怎么让我们这些被娇纵的心灵,去面对一个乏味的世界。重建生活秩序吗?——培养兴趣、读书、参加社区实践、找到有意义的事情或者趣事、改变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但这不够,人还是在被事情填满,无法面对虚无,这只是把人的注意力从这边赶到那边罢了,和玩手机的逻辑是一样的,甚至人只要闲下来就会不自主的玩手机。 时代已经提供不了整全性的方案,我相信书本里也没有,我们不能再照着抄来生活了。一切又再次回到那个千百年来的老问题,怎么面对这个世界,还有虚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