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蒋勋谈梵高:燃烧的灵魂读后感锦集

蒋勋谈梵高:燃烧的灵魂读后感锦集

《蒋勋谈梵高:燃烧的灵魂》是一本由蒋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蒋勋谈梵高:燃烧的灵魂》读后感(一):不太喜欢

看到第78页,忍不住在豆瓣上看看大家的评论,9.3分让我震惊。首先有个问题不知道读者没发现没,梵高的向日葵明明是十五朵,而且人家的作品名称就是 Vase with Fifteen Sunflowers ,为什么注明是十四朵向日葵,一个喜欢梵高的人不应该在这里弄错。72页讲到伦勃朗的时候,提到《夜巡图》硬要和荷兰国家当时的集体精神扯上关系,要知道伦勃朗画完这张图,人家兵团是很不高兴的,尾款都没付,因为人家就是要体现个人崇拜的英雄主义。其他还有很多图文不对照,结构混乱就不提了。还是建议喜欢梵高的朋友去看电影吧。

《蒋勋谈梵高:燃烧的灵魂》读后感(二):这炙热的灵魂~

算是连续读了蒋勋的谈画家系列五本,这是最后一本了。

读完高更那本便迫不及待的把这本打开了,读完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所以想写点什么留下来给自己,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炙热,这是我读完梵高的感觉。用蒋勋先生的文字便是,纯粹的灵魂。

估计我这辈子都做不到如此的专注的做一件事了。

从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莫奈、高更到梵高,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纯粹,一个比一个炙热。

梵高37岁,选择了结束自己的。我也正好37岁了,只能庸庸碌碌的活着,毕竟向生活妥协了太多。

有时候渴望另一个灵魂能救赎我,读完这本后,我觉得自我救赎才是唯一出路。

这几天读书的同时,偶然间在电视里看到了《无问西东》,最后张震在玻璃上用手蘸着油彩画着什么。

我想我也喜欢这种随意的涂鸦,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在自己家墙上,玻璃上随意图上喜欢的颜色。

用色彩去填充这平淡的生活吧。

我想过的更精彩一点。

毕竟,活着便精彩。

《蒋勋谈梵高:燃烧的灵魂》读后感(三):被眷顾的和被抛弃的

梵高,一位被眷顾的艺术家,一个被抛弃的疯子。他笔下那燃烧的向日葵、华丽的星空以及数十幅自画像,无不描绘着他的痛苦与疯狂,诉说着生命最极致最灿烂的美。

如果没有拿起画笔,梵高本可以有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他的父亲是牧师,叔叔经营绘画经纪公司,文森特家族过着令人艳羡的富足生活。年轻的梵高一开始到叔叔的艺术公司做店员,因为觉得这种工作浪费生命,愤然离职。成为无业游民之后,他疯狂迷恋神学,一度想考进神学院,却以失败告终。后来他做了牧师,接触到了穷苦的劳动人民,看清了生活最赤裸的模样,不禁开始怀疑人生。于是,二十七岁的他拿起了画笔,描绘眼前的景象,从此一发不可收,而他也成了世人眼中的疯子。只有他亲爱的弟弟提奥,表示愿意出资支持他的绘画事业。几年之后,三十三岁的他受到弟弟的召唤到了巴黎,弟弟把他介绍给相识的印象派画家,梵高自此迎来了他艺术人生中最明亮的时刻。

也许我们该庆幸,幸亏梵高拿起了画笔,短短十年,他画了五百多幅油画,其中光自画像就有二十多幅。他用最真挚的目光观察着世界,也不断便将视线投向自己,用最犀利的眼神凝视着自己的灵魂,直到熊熊烈火将他吞噬,燃烧起来,照亮了整个世界。

《蒋勋谈梵高:燃烧的灵魂》读后感(四):永恒的艺术 不朽的灵魂

《蒋勋谈梵高:燃烧的灵魂》从向日葵、自画像、星空到麦田群鸦,带你破解历久不衰的梵高传奇。梵高作品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是《星夜》,整个画作给人一种热闹的同时有兼具安静的感觉,在整个画作中他大面积的使用冷色调将安静的夜晚描绘的淋漓尽致。黄色与橙色的交替调和,给人一种安静的祥和感同时有似活泼跳动的小精灵般灵动。另外《向日葵》在梵高作品中也是极具盛名的,该画作中黄色调的大面积使用,就像是热情如火的向日葵在纸上跳着激情的舞蹈。这幅作品中更多的都是艺术家对生命的信仰.小片棕色的泥土上盛开着大面积的《鸢尾花》,梵高在这幅作品中更多的表现的是鸢尾花的叶子而不是鸢尾花的花头。阳光下的叶子显得有点苍白,好像是艺术家梵高艰辛的绘画创作之路。但是却又不乏在艰辛的道路中坚信着自己的信仰,傲气凌然于空。《有乌鸦的麦田》是梵高的最后一幅作品,画完这幅作品梵高就自杀了。金黄的小麦被黑乎乎的天空笼罩着,乌鸦的出现更是有一种压迫感。这表现出了一种压抑与痛苦,精准的体现了作者的心情。 他的一生遭受摧残,无名无利,贫寒交叠,也无爱情,受尽他人的嘲讽,世界的冷遇。不仅如此,在接近生命尽头的两年,他还要与病魔作战。人们都是一样的,贪恋现世的繁华与美好,谁愿意重复梵高的人生?那被断然拒绝的爱情,那被饥饿缠绕的身体,那活着一幅画卖不出的挫折,那依赖别人生存的悲凉,那被恶意评论打击的神经,那趋近崩溃的癫狂……尽管他的名字将会照耀人类的艺术史,尽管他的色彩给过无数陌生的灵魂带来力量,尽管他的作品价值连城……尽管如此,依照现世的标准,他在有生之年,却活的一败涂地。 梵高创造出来的奇迹是他的天分和他的精神病带给他的。梵高是幸运的,上天赐予他极高的才华,即使生前并不是很快乐,但死后却换来了至高的荣誉;梵高也是不幸的,极高的才华注定了他要承受高于常人的痛苦,极大的才华对他来说是一种使命感,他只有光荣地接受并完成这一切。

《蒋勋谈梵高:燃烧的灵魂》读后感(五):独特的人生

很喜欢蒋勋的书,分析的点总是与众不同。 这本谈梵高的书,也让我感觉到一个不一样的梵高。 书的一开始,用几副图画开篇,并在每幅画下用几个问句来引起人们对梵高的好奇,也为后文的分享埋下了伏笔。之后以每一幅经典画作为导向,对梵高的人生与性情做了讲解,更把梵高一生中,经历的大事件及对他影响颇大的几个人进行了详细描写,让我一下感觉到,梵高的整个人生就像一幅画一样的,慢慢展开在我的眼前。很佩服蒋勋先生的文笔,真实的让我感觉整本书就像一幅梵高的自画像一样,一点点的在我面前展开,让我对这个人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亲身的把自己带入他的人生中。 书中蒋勋老先生对每幅画的分析,也是让我相当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不仅纸张感觉很棒,画很清晰,配上蒋老先生的讲解,让我感觉我在经历这位画家画画的现场。 像坐在铃鼓酒馆里的女子。蒋老先生先把画上所呈现的讲解出来,再把这个人物与当时的背景讲解出来,很详细,如:梳着一头赤红的高发髻,这是对画中女子的描写,这种头发好像是蒙马特很多欢场女人的标志,图卢兹·罗特列克笔下《红磨坊》的女人就多是染着一头赤红头发。这是当时的一种风俗。老板娘坐在自己的店里,她的餐厅常常借给画家展出作品,梵高在这里展示过收藏的日本浮世绘版画。这件作品背后还隐约可以看到悬挂在墙上的浮世绘作品。这是对画中女子身份的描绘。老板娘双手交握胸前,梵高人物画中的姿态常常如此,好像不习惯被画,有一点点手足无措,她面前的小圆桌上有一杯咖啡、一杯啤酒,手里夹着一支烟。这又是对画中女子的描写。很多传记里认为梵高一八八七年曾经与铃鼓酒馆的老板娘有过恋情。梵高被夸张的恋爱也许并不真实,他同居过的西恩是相濡以沫的过气妓女,他与酒馆老板娘的关系也更像可以彼此倾吐心事、拍肩搭背的好哥儿们。这是对他们两者的关系的描述,很喜欢蒋勋的一点,也是他的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蒋勋会把自己观察与了解到的事,对画及作者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不会让人感觉与其他大众的见解是相似的,蒋勋的分析,总给我一种很美的图画感。 相当喜欢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梵高独特的人生。很喜欢它,推荐给大家,希望我的一点看见对你们有帮忙。书很好,值得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