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100字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100字

《最后的演讲》是一本由(美)兰迪•波许 / 杰弗里•扎斯洛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50元,页数:2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一):为啥读书?

以前不知为啥读书,现在我想说,读书就是为了改变你自己。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改变你的思维,改变你的态度,改变你的行动。遇到一本书,就会让自己更加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怎样与过去的自己和解。现今社会,成功的标准对吗?难道买房买车就是你对成功的定义吗?如何遇到更好的自己?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枷锁?有人说兰迪有一个很好的原生家庭。是的。好的童年治愈一生。我相信每个人的童年都或多或少有些许遗憾,所以放弃那种完美主义吧,接受过去的自己,与自己和解。这样才能踏上日月星辰的旅途。接受自己的平凡,努力过的比昨天的自己好。就已经是成功了。

更让我敬佩的是他面对死亡的理性与智慧。也许上帝给你了一副烂牌,但是决定出牌顺序的是你自己。所以,停止抱怨,接受现实。

成年人的时间管理,格外重要,但却很少人看到,然后重视。我们总是让孩子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但自己天天沉迷手机与抖音不可自拔。然后人到中年,哀叹一声,时不我待!自己是一匹没人赏识的千里马。以历史角度看,假如我活60岁,现在还有一半的时间让我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越来越少把时间花在娱乐上。多看看书,多思考,多感谢自己。

Thank you, little baby(内在的自我)

一路出发,一路遇见。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二):生活指南 人生圣经

《最后的演讲》让我深感至极 他讨论的不是死亡而是生活 胰腺癌晚期 只有三到六个月的生命 他毫不畏惧 他积极乐观 他想带给家人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爱 他想带给朋友乐观的回忆和印象 他想带给世界一个不一样的教育和励志 兰迪波许的童年梦想在他生命结束之前全部实现 他这一生已经无悔 但他却没有停止步伐没有满足 他尽自己能力去帮助别人实战梦想 他是一个筑梦师 他是一个浪漫的男人 追求妻子途中尊重妻子的选择 但也在无微不至的关心着妻子 两人的结婚仪式也与众不同 他与她相约在梧桐树下 互相发誓永永远远爱护双方 他们在热气球上举行的婚礼 却因为大风而迫降 使得这场婚礼成为一个童话中不太完美的结尾 但他爱她就足矣 妻子在跨年之夜胎盘滑落 他不顾一切将妻子搂入怀中奔向医院 他在妻子生孩子的过程中紧紧握住妻子的手 爱情忠坚不移 他在孩子眼中是一位懂得教育懂得爱的好爸爸 但又无奈不能亲眼看到孩子成长的过程 因为三个孩子分别賊 五岁 三岁和十七个月 他内心深痛万分 但又在给孩子积极营造一个乐观 爱他们的深刻印象的爸爸 他更是一位好导师 在学习中严厉培养学生 但又不失风趣幽默和创意 将自己的学生一个个培养成美国顶尖的科研人物 最后用这本书里的一句话结束: 我们无力改变 只能决定如何应对 我们不能改变手上的牌 只能决定怎样出牌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三):最后的倾诉

每个人都会从一无所有来到这个世界,经历一生后,最终会一无所有的离开这个世界。每个人面对死亡的状态都不一样,有的人很惊恐,有的人很是坦然,有的人很是遗憾,但是 兰迪·鲍许选择延长生命的长度,将生命的真谛写到最后的演讲。

《最后的演讲》描写的兰迪·鲍许,他是一位热情、风趣且教学认真的大学教授,在46岁时被诊断出罹患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胰腺癌。翌年(2007年)8月,医生说他的癌症已经转移,可能只剩下3~6个月的生命。9月,鲍许教授应学校之邀发表了一场演讲,这场演讲让现场所有人笑声不断,也上不少人潸然泪下。

兰迪教授所传达的信息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是因为他以诚恳、幽默的态度去分享他独特的经验。他谈的不是死亡,而是人生中的重要议题,包括克服障碍,实现儿时梦想,帮助别人实现梦想,把握每一个时刻……

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太多道理,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都应该为了梦想去追求。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是因为我们不敢想,不甘去做。我们每个人都差不多,差的是每个人的勇气不一样。记得有一位女演员,从小就在街头卖东西,没有上过一天学,但是他懂得要努力工作,努力做到最好。她一步步走向明星的位置。我们或许只考到了她光鲜的一面,但是她的一生更像电影,经历更多苦难,经历更多挫折。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很多是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山,但是这只是表象,只要我们坚持,用于奋斗。在小的时候经历过挫折,长大后就会容易克服困难。

面对困难我们更应该像兰迪·鲍许那样的心态,乐观面对困难。前不久,摩拜单车有一职员跳楼,她拥有很多令人羡慕的光环,她是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她是很优秀的人,但是可能是太多的负担压的她太重。现代的人应该减负,给自己减负,给家庭减负。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逾越的。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要在乎眼前一点得失,眼光应该看远一些。

现代人装着太多,装着别人的眼光,装着自己的面子,装着自己过去的荣耀,没有给自己一些空间,没有让自己思考。我们很多时候只是追逐别人的脚步,没有看到自己的路。 rB��X�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四):他谈的不是死亡,而是生活

每个人都要死的,忘记自己在几岁的时候,突然明白了这个道理。当时的自己还是个孩子,想到百年之后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朋友和玩具,心里十分地恐惧,甚至还为此大哭一场。随着年纪的增长,死这个字却成了生活中的忌讳,往往避而不提。长大成人之后,进入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自然无瑕去考虑几十年后才会压在身上的重担。

这本书不是说死的,死只是个由头,作者真正要讲的,是生,也就是题目中所指的生活。与生相比,死是永恒,生才是瞬间。在历史的长河里,一生就像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八十年也罢,百年也好,哪怕就像作者一样,人在中年却因绝症离世,其实相差仿佛。但是,人们对生命,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却是一刻也没有停止的。

能够写出这么一本书来,可见作者的心态还是不错的。如果作者患的不是这种和乔布斯相同的绝症,也许他还真有可能靠着乐观的心态再多活几年。不过生活没有假设,当我们无法反抗的时候,要学会享受他。绝症带给人心态的改变是世大的,一个健康的人是无法理解一个将死的人对时间的渴望。整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这个人世有多么的眷恋,尤其是对他的亲人,更是依依不舍。读完这本书,你会觉得,原来活着是这么美好。

书很好读,虽然本书是作者的绝唱,但你在书中并没有看到太多悲鸣,更多的则是正能量。全书其实就是作者的自传,尽管不像传统的自传那样按照时间顺序来讲,也没有那么详细,只是抓取了作者一生当中的几个片断。不过仅仅这几个片断就让我们看到了作者一生当中最幸福的一面,这些片断正是他幸福的剪影,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乐观向上,还是消极沉沦。虽然中美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相同的。作者书中的那些小确幸读起来令我们怦然心动,但是心动背后却又难免觉得有一丝凄凉,毕竟这些幸福只能成为片断,成为记忆,作者再也见不到,作者的亲人再也见不到了。正所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尽管没有苏大家的词这么悲惊,但也难免令人心生遗憾,要是这么一个积极向上,乐观拼搏的人能够继续活下去,像常人一般慢慢老去,那又该有多好呢。

书中的那些照片里,每一张作者都充满了笑容,都能看出他是个多么热爱生活的人。只可惜,他没有机会再去享受自己最爱的东西,而我们这些还有机会享受生活的人,真的是要抓紧时间,好好生活了。

《最后的演讲》读后感(五):有梦想才有希望

演讲,说到底,是一种交流方式,在《最后的演讲》这本书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死亡其实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未必死亡意味着休止符,但是如果没有死亡,我们会错过很多美丽与善良。 如果我是画家,我会给他们留下画作,如果我是音乐家,我会写一段乐章,但我是个讲师,所以我做了一次演讲。这段话感人肺腑,因为让我们认清了无论你选择什么职业,你都注定要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或许你留下的并不是你擅长的,但是在你仍然有呼吸和心跳的时候,就要想到付出与回报是同等重要的。 父母生育的必要,是为了让自我基因不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消逝,这只是生物学意义的,但真正的父母不仅局限于此,他会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实现最终梦想上更进一步,更上层楼。梦想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实际拥有的,但是如果你没有真正地意识到梦想的重要性,你就会发现自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存在于这个星球。父母在孩子最初的年代,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明灯,犹如指路人,一步一步地让孩子从呀呀学语成长为口若悬河,这是一种客观之于主观的必然。 不是所有的童话都有平稳的结局,这并不是告诉我们无为,而是让我们时刻保持着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但同时更需要提醒自己的是功成必须在我的自信,这种自信固然离不开父母的培育,当你真正地走入社会中,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不要执着于自己的想法,也是如此,你有想法很对,但不要是空想,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从想到做,我们只有真正的将想法付诸于艰苦的努力,我们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听从别人的建议与意见,俗语说得好,听人劝,吃饱饭,如果我们只是固执地坚持自己错误的方向,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实现自己的梦想,很难,但比之更难的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梦想看起来是虚无的,但是却是融入你灵魂和血液中的,挥之不去,舍之不得,你只有认清自己的能力,认清自己的环境,你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有些法律没有规定的并不代表道德没有要求,恰恰如此,我们总觉得自己生而不自由,时刻都有镣铐感,但是脱离了星球的引力,你还能安居乐业,和谐生活吗? 最后的演讲,告诉我们的不是如何做一个受孩子欢迎的父母,而是让你懂得你与孩子无论是在生物学还是在社会学上都是分离的个体,这就是现实,比之更为真实的,是你如何让自己的家风得到传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