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十万春花如梦里的读后感大全

十万春花如梦里的读后感大全

《十万春花如梦里》是一本由肖复兴著作,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一):忆往昔岁月付青璁

广德楼台柱曾挂有一副对联,相传为清初吴梅村所作:“大千秋色在眉头,看遍玉影珠光,重游瞻都;十万春花如梦里,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 自这首对联开始,十万春花如梦里这句就被人反复拿来追忆往昔。肖复兴也选用这句做书名,显然想借这本书收录下往昔诸事的林林总总。 他的散文大多偏向叙事,语言朴实,却很注重细节的刻画,且能借助细节和语言营造出令人难忘的场景。 比如《母亲》这篇,他追忆自己的母亲很早去世后,自己一直赌气不肯接纳后娘,后娘却一直对他疼爱有加的往事。他年少不懂事时偷了盒子里的钱,被发现后父亲执意要锁起柜子,后娘却坚持不锁,给予他极大的信任。他误吞玻璃珠,后娘给他挪肚子,帮助他尽快把玻璃珠拉出来,且不顾脏和臭翻找大便里的玻璃珠。诸如此类的事他仅仅简单地串了起来,令他后娘的形象跃然纸上。 全书前半部分都是这类文笔质朴感情真挚的文章,读来令人或感动或温暖,或振奋或忧伤,虽然我这种读者与他的年龄阶段相差了不止一层,但依然能产生共鸣,这大概就是文字和语言的魅力。 后半本书偏向议论与纪实,我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对于了解他文章所叙述的事件或内容的人而言可能会有帮助或能产生些许的兴趣。 文字是最好的记录时光的工具,这本书记叙了一代人的苦与乐,也记叙了一段值得追忆的时光。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二):阅读过去

阅读过去

肖复兴的书以前看过几本,印象还是不错的。这次读他的这本怀人为主的散文集《十万春花如梦里》,感觉就是在咀嚼平凡而真实的生活,常能引人沉思。

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慢慢地阅读过去,在时间里阅读现世的市井人情、父母亲人、一代文人。现在与过去辉映、彩色与黑白交织,可以看到作者一步一步走过的脚印,也看到了那些人世间经岁月沉淀而愈发厚重的真诚、美好和感动。

作者述往怀人,深沉恳切,呈现了亲人之间、师友之间、名人之间诸多美好的情怀。笔下人物独特的个性,乖违的命运,温馨的人情皆在字里行间表现无余。

肖复兴笔下人物的形象,不是用平面的、静止的单一写法,而注意生活的纷纭复杂与人物多样的性格,能够给读者一种立体感。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写父母和姐姐等亲人的几篇文字,将亲人间的款款深情通过对生活中细枝末节的描摹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充满了对父母亲人真挚的爱,更充满对父母的深刻的愧疚与反省,相信所有的人读了都会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尤其那篇《母亲》是散文名篇,作者笔下的母亲是后妈,待他们姐弟却比亲娘还要好,真的是情深意重,文章被广为传颂,感动过很多的读者。

肖复兴笔下的师友,既有名满天下的名作家冰心、孙犁等人,也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作者,无论是谁,作者写来都是富含真情,充满对友谊的怀念之情,能够让人体会到那一份深深的人间情意。

书中有好些篇幅所写的都是戏剧人物,如曹禺、周信芳、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孙道临、焦菊隐等,因为作者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早期做过十来年的记者,和那些戏剧大师们多有接触,深情地怀念那些让他感动的人们。

因为机缘巧合,我在衢州小城还见过一次肖复兴老师。那次他参与了由叶廷芳先生组织的名作家衢州访问团,我在朋友的帮助下去他下榻的酒店求过签名本。可惜那次他好像有家事困扰,我们无法过多打扰,无法多谈,就留下了匆匆的一面和几本签名书让人怀念。

事实上,我们所有在人世遭遇的悲欢离合,都源于对这个世界的深情。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三):不负深情

人海浮沉,喧嚣一世,十万春花如梦里。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俗的世界中,短暂的人生经历着生老病死,匆匆行驶过的一生必然要留下点什么来告诉后代,这个世界我们曾经来过。都说这是一个套路的世界,充斥着各种社会规则,弱肉强食的时代,强者生存,弱肉淘汰。如何选择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时候恐怕是一生的追寻。物质和金钱的衡量尺度往往让我们变得功利起来,内心的丰盈和愉悦成立一种奢求。鲁迅在《故乡》曾经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彼时年少,尚不清楚其意义,在现代看来,鲁迅大师曾经在多年前就已经洞悉人生之路的走法,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对这个世界所有人生道路的经历,都是一种深情的寄托。

著名作家肖复兴在这本最新作品中,文字真挚诚恳,述往怀人,寄托思念。在人生过往的道路上,呈现了亲人之间、师友之间、名人之间诸多真诚而美好的情怀。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源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深情。肖复兴的 文字有特色,带入感强烈,书里的人物更有特点,造成人物性格特点的原因是特殊的时代,纷乱复杂的生活和丰富多面的人物性格。作者对童年时代的回忆,对亲人相处的点滴描述,对时过境迁之后人物内心感悟的生活真谛,细细碎碎的很生活化的文字,读起来感觉特别的真实,耐人寻味。

在描写自己的父亲母亲时,跨越半个世纪的纷纷扰扰,从生活和日常中的点滴发现真善美,重新体会那种至亲的感受。以记叙和抒情的方式表现对亲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乐观和豁达。对父亲的思念,对母亲的愧疚,经历半生恍然大悟,纵然自己生活窘迫,也要处处为孩子着想的父母亲,那种爱早已深入骨髓,融在血液中。千百种思念,千百种深情,千百种琐碎生活的消磨,在阴差阳错的颠覆人生中,在无情的岁月在身体和心里刻上一刀一刀的记号中,一切都会过去,在细腻的情感和阔达的人生境界中来回切换,领悟纯真、善良和美好。生而为人,经过这个悲欢离合的世间,我们懂得了友情的珍贵,爱情的甜蜜悲伤,亲情的无可替代,以及孤独的无可避免。唯有对生活深情,才能敞开拥抱,用温暖火光和祝福来告慰此生。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四):我们一生需要很多伴

很荣幸读到肖复兴老师的最新作品《十万春花如梦里》,这本优秀质朴的散文。对肖复兴老师文章印象最深的,算是学生时代课本中那片“绿油油的爬山虎”,那是作者一个深刻难忘的夏天。一转眼,我与那篇课本的距离已过去十多年。而作者更是已走过几十年的浮沉岁月。曾经的岁月,不管是苦涩的,还是甜蜜的,或是平淡的,所有经历过的,都是每个人宝贵的财富。在那些过往的岁月中,有牵挂的亲人,朋友或尊长,作者就是在这一滴滴的怀念中,记录下本书的片片文字,为我们展现丰富多面的人物形象。

亲人在我们的人生中总是占领着一个至高的位置,正如作者前几篇文章里写的父亲,母亲(继母),娘(生母),姐姐,弟弟,每一个人物的形象都跃然纸上,每一段情都令人感动。说真的,看到《母亲》这篇,我感动得流泪,这得有多无私的胸怀才能做到把对继子的疼爱甚过自己的亲生孩子。对比现在层出不穷的后母虐待孩子新闻,不知是越发展,人心变的越快,还是因为人性的善恶在于各自的修为。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也可看出当时那个社会的现象,社会的发展变化。在那个特殊的物质贫乏的年代,父母维持家庭的不易,长姐对幼弟的疼爱,兄弟间的真挚感情,所有的深情都付诸于文字之中,言于字面之意。

对于文学知识匮乏的我,读此书的另一大收获是新认识了不少的文化名人,不管是作家,戏曲家还是剧作家。作者初中时最开始接触的散文作者李冠军,韩少华,虽然他们没有大的文学名声,但在那个年代能静静地留下一笔有益的文章,亦值得人念想感怀。而在文学上对作者有提携帮助的叶圣陶前辈及他的儿子,作者的深深感激之情溢于字间。面对很多文学前辈或是朋友的陆续离逝,除了对生命变化无常的无奈外,作者能做的就是多写写对他们的念想,多传播他们的故事,让更多的后来者认识这些文化的传承者。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慢文化,慢文字似乎已不是主流呈现,但现在满满的励志鸡汤文看太多令人非常之厌烦。我们确实需要更优秀更有意义作品,不仅能承接以前的风格,更能开创后来的道路。优秀的作品,不仅引领我们对过去的反思,更触发我们对未来的思考决定,本文算是属于这一范围内。

这本《春花十万如梦里》是一部值得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优秀作品。不管是文学上的熏陶还是感观上的细细享受,我是觉得不错的,因为对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一个月,除了平常比较忙外,是真的想好好感受好文章的魅力。

《十万春花如梦里》读后感(五):梦里忆故人,唯有心如初

提起作家肖复兴,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他的名字似乎在学生时代总是频频出现在各种文学书籍和刊物之上,陌生则是因为实在记不得他曾经写过哪些作品,内容又都是什么。 本以为《十万春花如梦里》和不久前读过的《海边兔子有所思》一样,也是作家思索作品或生活的产物,翻开来却一下子被深沉恳切的感怀之情吸进了一个个述往怀人的故事里。原来这是一本作者与亲人、师友、名人之间真诚而美好时光的记忆册,而非风花雪月,显示华丽的散文集。 在最初的几篇文章里,肖复兴分别回忆了自己的父亲、母亲、娘(生母)、姐姐、弟弟。年幼的肖复兴五岁母亲去世,他和三岁的弟弟跟着四十七岁的父亲一起生活,为了照顾两个孩子,父亲生吃俭用,还从老家带回了一个比他还要大两岁的女人,而她,就是后来和肖复兴相依为命,一起生活了很久的继母。 《父亲和我》里,父亲对生母的深情,是清明节上坟时手中一封封密密麻麻的信;国民党的身份是他一生谨小慎微、安分克己的缘由;面对青春期的儿子,他唯有默默地每天守在深宅大院的门后……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之事、父子情深都是无言的爱,来不及说出口的情。 《母亲》中,母亲在去世之后忧思成疾,被诊断为幻听式精神分裂。“我”才第一次感到自己并不了解妈妈。“即使再老、再没文化、再忠厚老实的老人,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仅仅吃饱穿暖,并不是对老人最为挚切的关心和爱。”于是,“我”一时激动,情愿不去上大学也想陪在妈妈的身边,而她却“不说一句话,只是摆着手,那手背像枯树枝在寒冷的晚风中抖动”…… 书中有太多这样的细节,令人红了眼眶,酸了鼻子,酸楚与感动一起涌上心来,言语却如鲠在喉。作者的一字一句都深沉而恳切,无声叙述之中,我们看到的是平凡又不普通的父亲、母亲,是懂事的姐姐、是热血的弟弟,是一个孩子从幼年、青少年,再到成人之后,对父母之爱、家庭之情、生活真谛的细细解读。而这一切,又常常是很多做晚辈的年轻人最不理解、最容易视而不见的生活日常。如今我们读过了这样的文字,是不是也照见了当下的自己呢? 当然,书中也有对故友往事的追忆。高莽、熊十力、鲁秀珍、李冠军等等,这些年轻读者可能不太熟悉的名字背后,是中国文坛一个时代的倒影。也有作者游历之中的见闻,比如参观冰心纪念馆后写下的《寂寞的冰心》,在普林斯顿居住时落笔的《想起张纯如》,《甪直春行》去叶圣陶先生的墓地缅怀先师。 越是往后读,越是发现作者的友人遍布文学艺术界,史铁生、韩少华、郭风、孙犁、孙道临、于是之……一篇篇追忆故人故事的文章不禁令人感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机遇。人与人之间的交集各不相同,唯一不变的是内心的温情,是时代风沙中携手同行的默契。 或许这就是上一辈文学前辈身上特有的时光烙印吧,既如梦如花般美好,又细碎如钻般珍贵。感谢肖复兴先生这本书,让我们通过文字走近了那些陌生或熟悉的人们,也照见了生活的本色与文学的初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