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梁实秋散文精选:雅舍小品》读后感精选

《梁实秋散文精选:雅舍小品》读后感精选

《梁实秋散文精选:雅舍小品》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梁实秋散文精选:雅舍小品》读后感(一):梁公的豁达与读者的欣喜

人是世界 最宝贵的存在,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可以穷其智慧与力量去创造。比起科技的有源可溯,艺术则来得无厘头。我们很难想象梁公在兵乱马荒的情况下还能保有一份自由地,喝喝茶、品品菜,任何国家大道、民族大义都可以置之不理。 因为纯粹,所以精彩。我们很容易审美疲劳,在那种压抑的时代感后,每个人其实只是一粒棋子,任由命运的摆布,但是时间久了,比如三十年、五十年,我们除了那些在故纸堆寻生计的人之外,很少有人愿意反复评论这些沉重的话题,但梁公偏偏知道自己如果混同于黑屋子里的呐喊,是无法得到后世的承认与叹服的,由此聪明如他,选择了散文,选择了在形散而神不散的过程中证明人生还可以这么过。 我们不能说梁公的观察很粗糙,味觉很迟钝,恰恰相反,我们对其洞若观火的冷静和嘻笑怒骂的评价,是没有任何抵抗力的,虽然他的文字不可能被当政者选入教材,用于政治的说教,但是在太平时代,即使是有人为了你而负重前行的情况下,我们也愿意有些自我情怀,且不说那些读不懂的诗和到达不了的远方,就以平日里司空见惯的树木、衣服、猪狗的互动中也类推出生命的灿烂与岁月的流逝。

《梁实秋散文精选:雅舍小品》读后感(二):品人、品吃、品生活

一直觉得在无聊时光读读小说,融情于文,跟着主人公起起伏伏,替他们开心难过、担忧害怕,读完后感情抒发完也就不了了之了。而读散文则适合闲暇时光,心灵需要净化,鸡汤文实在是提不起来兴致,和文学大家在一起品一品他们眼中的人、事、景、物颇具乐趣。 《梁实秋散文精选——雅舍小品》分五个部分,品人、品世、谈吃、忆旧、海外生活。其中品人一章里,有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各年龄段各具特色。原来,不管在哪个时代,人们都是一样的个性。比如在梁实秋眼里,男人具有脏、懒、馋、自私的特征。作为怕麻烦的物种,他们追求简单方便,买东西求个大致,觉得都差不多嘛。在贪吃方面,饭桌上没点肉不叫吃饭,大口吃肉大口吃饭那才叫生活。还记得一次和朋友聚餐,他声称每顿饭都要吃肉,一顿不吃心里慌。女人喜欢说谎,善变,善哭,嘴用在说话方面多,胆小,聪明。女人似乎最擅长与人打交道,你看楼下阿姨聚在一起时,呱呱呱一下午谈孩子、谈孙子的,聊的不亦乐乎,只要加入他们的阵营你会感到时间过得贼快。说到“说谎”这个小性子,我想身为女人很有共鸣感。我们的衣柜里有很多衣服,可是总会觉得缺一件,每到新的季节、新的节日,我总会去商场逛一逛,看看玲琅满目的衣服、首饰之类的,心里会没来由的感到开心。大多数情况下,在新款到店那几个字的诱惑下,总会忍不住剁手。当被问之为何买新衣服,总会回答:打折、原来的衣服旧了、奖励自己,哈哈,我们总有理由说服自己。 在这《梁实秋散文精选——雅舍小品》一书里还专门就食物列了一个章节。佛跳墙、狮子头、煎馄饨、八宝饭、黄鱼、虾饼、饺子、酱菜、两做鱼,字里行间并没有多少文字讲述这道菜如何做、如何吃,却能让人在读过以后对这些食物产生吃的兴趣,我想这也是梁实秋文字的魅力吧! 炎炎夏日已到,闲来无事的午后、异常烦躁的午后、状态不佳的午后,何不在河岸边要一杯清茶,伴着徐徐清风,就着甜丝丝的蜜茶,手里拿着一本散文,看看在梁实秋笔下的生活是怎样的,那是怎样惬意的生活。我们阅读散文又何尝不是在与大家沟通,和他们进行精神交流。

《梁实秋散文精选:雅舍小品》读后感(三):心志远,情至美

文学之修养,形散而神不散,与其浮躁的用一个小时去看一本通俗小说,倒不如花半个小时去读一本文学著作。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一些名著阐述的作者观念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便没有什么可读的。读书的时候是被老师逼着去看,后来,再也没有人逼着去看这些书,便再也静不下心来思考和沉淀。后来幡然醒悟,你读再多没有内涵的书,也不一定可以提升修养,何不去看看名师们的著作,即便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但也至少可以打发一下闲暇时光。 在看到梁公的这本书时,脑海里就浮现了刘禹锡的《陋室铭》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因为自己是四川人,所以本书里第一章便写到了梁公住在四川的“雅舍”,记忆便异常深刻和觉得欣喜,也许四川对于梁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呢,心中便隐隐偷笑。 再来看梁公对在四川时住的“雅舍”的描写:离公路不过尔耳,需上楼梯,才可看见小屋,小屋墙不避风,冬冷夏凉,顶不避雨,外大里小。偶有朋友来此,倒也算作谈笑有鸿儒。此等描写,倒也算是符合《陋室铭》。梁公的房子下雨,和刘禹锡的斗室,倒也真的算是同病相怜了。二人同样都很豁达,再难的生活也可以给你活出一朵花来。反观现在的我们,为了一百平的房子,压的喘不过气,却还是不能放弃挣扎,因为一旦你放弃努力,就会被人排挤,甚至孤苦一生,或许现在大家的观念就是这样吧,终其一生,活着的时候为了一个盒子,死了的时候还是为了一个盒子,毕竟现在你要是住在梁公和刘禹锡的陋室里,怕是就再也没有朋友了。当然,不同时期,大家所处环境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生活,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一房两人三餐四季就足以。 许是自己现在还没有被生活的压力逼迫的喘不过气,所以心中还有那一方小天地留给自己那些小小心愿。看了梁公的这本书,“雅”字贯穿始终。人这一生,不过是衣食住行,所以梁公觉得自己住的是雅舍,交的是品德雅致的朋友,吃的东西也充满了雅趣,文学大家的生活,或许应该就是这样的,虽然我是没有这样雅致的人,倒是并不妨碍自己去读别人的雅致生活,毕竟陶冶情操也是不错的选择。

《梁实秋散文精选:雅舍小品》读后感(四):人生至味是清欢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每篇文字都不多,聊的直入心底,每每读过总会有那么一点的认同感。隔了那么久,放在现在的环境里竟然依旧,总有一点哲理渗透出来。 《好书谈》中提到一个朋友说世上的好书,他已读尽,似乎再没有什么好书可看了。总觉得说的好似狂妄了一些,可回头再一想好像也确实是那么回事啊。内容丰富的,废话或是同类的事物也就很多。所有的全集都看一遍,甚至能够背诵,好像又缺失一点美感。 读书量的一个区分,总在看数量的多少,而不注重质量,读再多的书也不会有任何的长进。 长期停留于阅读同类相似无难度的书,处于心理舒适的状态毫无提升。一直被推荐世界名著,总是因为冗长的时代背景,陌生且拗口的人名和地名而望而却步,这些都成为了我阅读的绊脚石。但依旧抵不住周围人对外国读物的追捧,尝试着去读一些邻国日本小说入手,有些生活习惯会相似,阅读起来会非常容易,并且提高一些对于外国读物的兴趣,开始去了解阅读简单一些 外国读物,尝试着去打开阅读世界名著的大门。在阅读书上有的时候需要给自己一定的压力,不要大量重复同类的书,也要时时的开拓一下其他类别的书。 《代沟》一直以为只是近几年矛盾升级才流行起来的词汇,没想到早在《尚书·无益》有提到过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关系。孩子们总是贪玩,好逸恶劳,人之天性。只有饱尝疾苦的父母,才会知道以无逸为戒。做父母的曾经也是少不更事的孩子,代代相传,一代留下一沟。年轻的时候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每次和父母发生冲突,开始说和父母有代沟,没法沟通,没说几句就不耐烦了。没事的时候坐下来,放下心态,和父母去聊聊,真的经历多了,会突然发现顺可能会大于孝。 梁实秋的散文很有意思,文雅又幽默,书里常引经据典,古代文人的诗赋,外国哲人的名言和趣事,甚至经书的内容也有所涉猎,为此,我也在书里做了许多批注,这应该是我批注内容最多的现当代书籍了吧,这个习惯要保持,以后读书有生僻字词和一知半解的地方一定要了解清楚、批注清楚了。

《梁实秋散文精选:雅舍小品》读后感(五):心志远,情至美

文学之修养,形散而神不散,与其浮躁的用一个小时去看一本通俗小说,倒不如花半个小时去读一本文学著作。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一些名著阐述的作者观念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便没有什么可读的。读书的时候是被老师逼着去看,后来,再也没有人逼着去看这些书,便再也静不下心来思考和沉淀。后来幡然醒悟,你读再多没有内涵的书,也不一定可以提升修养,何不去看看名师们的著作,即便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但也至少可以打发一下闲暇时光。

在看到梁公的这本书时,脑海里就浮现了刘禹锡的《陋室铭》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因为自己是四川人,所以本书里第一章便写到了梁公住在四川的“雅舍”,记忆便异常深刻和觉得欣喜,也许四川对于梁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呢,心中便隐隐偷笑。

再来看梁公对在四川时住的“雅舍”的描写:离公路不过尔耳,需上楼梯,才可看见小屋,小屋墙不避风,冬冷夏凉,顶不避雨,外大里小。偶有朋友来此,倒也算作谈笑有鸿儒。此等描写,倒也算是符合《陋室铭》。梁公的房子下雨,和刘禹锡的斗室,倒也真的算是同病相怜了。二人同样都很豁达,再难的生活也可以给你活出一朵花来。反观现在的我们,为了一百平的房子,压的喘不过气,却还是不能放弃挣扎,因为一旦你放弃努力,就会被人排挤,甚至孤苦一生,或许现在大家的观念就是这样吧,终其一生,活着的时候为了一个盒子,死了的时候还是为了一个盒子,毕竟现在你要是住在梁公和刘禹锡的陋室里,怕是就再也没有朋友了。当然,不同时期,大家所处环境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生活,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一房两人三餐四季就足以。

许是自己现在还没有被生活的压力逼迫的喘不过气,所以心中还有那一方小天地留给自己那些小小心愿。看了梁公的这本书,“雅”字贯穿始终。人这一生,不过是衣食住行,所以梁公觉得自己住的是雅舍,交的是品德雅致的朋友,吃的东西也充满了雅趣,文学大家的生活,或许应该就是这样的,虽然我是没有这样雅致的人,倒是并不妨碍自己去读别人的雅致生活,毕竟陶冶情操也是不错的选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