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通往幸福的教育》的读后感大全

《通往幸福的教育》的读后感大全

《通往幸福的教育》是一本由三川玲 / 白滔滔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4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一):书是没那么容易写的

很多人给我推荐童书妈妈的微博,也不知怎么一时冲动就下手了。

那么看下来的感觉就是:这一类文字还是看看公众号就好,如果是书本阅读,从知识观念、书本结构、文字书写都不那么理想。既然要出书,那一定是思想的沉淀,独到的理解与系统的思考,如果还是停留在公众号水平的片言只语或者篇章,那还是不要出书得好,免得漏了底呀。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本书针对育儿方方面面提出了观点,但是,这所有的观点也就是稍有文化的父母亲的认知水平,感觉老生常谈,且谈不出新意。

其次,作者作为一个具有知名度的图书人,也在书中宣称读了很多书,但是未见更多知识性的信息来补充自己的观点,而经验性之谈往往缺乏可信度,我觉得尹丽萍老师的书也是这个问题。这种问题可能对我这种业务人士是时常发生的问题,但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我觉得还可以改进。

再者,书本印刷也是诚意不够啊,字体间隙一会大,一会儿小,好几处地方可见,着实显得粗糙。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二):让孩子像一尾水草一样自由、舒展地成长

三川玲和白滔滔的《通往幸福的教育》放在枕边个把月了,断断续续地读,直到这个星期才收尾。之所以读得这样慢,我想,主要是因为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静下心来慢读以及深思的书吧。 提炼几点这本书给我的比较大的启发吧: 1.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为父母,对孩子最重要的引领作用是,找到并呵护好他独特的生命价值。拿我自己来说,之前经常会很在意小朋友做事情慢与拖拉,其实,与其想尽各种办法将他训练得高效,不如重点挖掘并提炼孩子慢的特质背后做事情的较真儿、专注与深入思考。 2.最有价值的生命,在于被别人需要。被越多的人需要,你的价值就越大。所以,从小让小朋友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是很有用处的,对他自信心的形成是非常有帮助的。 3.要接受不完美的孩子,有缺点的孩子更真实、更幸福。这一条其实和第一条类似。为人父母七八年,慢慢开始意识到,我们要和孩子的缺点和解,就像,我们应该和不完美的自己和解。毕竟,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和人生。面对孩子的缺点,如果过于计较,必然让自己变得焦虑和狂躁;相反,当你承认那就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时,你甚至会觉得那些所谓的小缺点有些小可爱。而能不能真正做到接纳,我想,除了需要宽广的胸怀以及好脾气外,更多的,还是对孩子足够的爱吧。 4.父母做好自己,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如此度过自己的人生,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去年的时候,还经常为小朋友做作业拖拉生气,从今年开始,基本上不管他的作业了。只是,在他做作业的时候,我要么在学英语,要么在写文章,要么在看书。我在用言行告诉他,你的作业是你的事情,你的人生也是你自己的,我不管,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大家都把自己管好吧。效果么?挺好的。尤其,每天睡觉前都会找一本书挨着我躺着看,在他看来,读书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 5.自由的孩子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而不是因为他人的命令、强迫或者期望、奖励去行事。正因为如此,自由的孩子拥有一些非常宝贵的品质:真诚、独立,以及对人和事物真正的兴趣。反思自己,前几年对小朋友的要求真的蛮严格的,给他设置的条条框框比较多,要求他学习的东西也很多,随着一步步给他松绑,他也慢慢摸索出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比如,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他会对硬笔书法痴迷,这完全是在我毫无介入的情况下,他自己表现出来的兴趣所在。当然,这也提醒了我,尽可能减少孩子必须做的事情,然后把时间和精力还给他自己,让他像一尾水草一样自由舒展。 6.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认为:走得最快的人,会走得更远。事实上,大多数人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走得久的人,才走得更远。对这段话的感悟挺深的,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也得目光长远才行,不能过于计较眼前的得失。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让孩子专注地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三):成绩不是孩子的王牌!兴趣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教育有两个目的,一是发现孩子的兴趣,二是用知识去满足他。其中,首要目的是孩子的自我发现,其次才是知识的提供。让一个没有兴趣的孩子被迫接受知识,就像是给一个不饿的人吃东西一样,吃得越多,对健康越不利。只要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就会不断地主动学习相应的知识——这对于他来说,不再是功课,而是本能的需求,是愉快的体验。

教育应该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应该来源于儿童的天性或者他们的兴趣,这是自然发展的先决条件。如果教育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那么,就会引导孩子走向幸福。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艺术品味、阅读兴趣等,都要在孩子小时候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一些看似有用的技能或知识,其实很容易把孩子的发展给禁锢住,思维僵化了,这些东西的学习应该放在后面。

一份来自自由心灵的好奇,要比一份威慑力更能推动学习者的学习。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动力。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用强迫和压力。对一个孩子最重要的知识,最好能够让孩子以最快乐、主动的方式去获取。

积极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只有在足够自由的环境中才能产生。不加区别的严格的训练,反而使心智变得迟钝,对孩子的智力是有损害的。不考虑孩子的兴趣,操之过急地传授单纯的知识,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忽视了孩子的兴趣以及个性的培养,那么学校里的教育氛围是可以用一句话总结的——孩子们在进行顺从的、被动的,以及依赖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无法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世界上的知识和技能,有那么多的领域和种类,我们不妨把步伐放慢一些,等着孩子对这些领域的兴趣在温度和水分都适合的时候,自己生根发芽。那样的过程会更愉悦,那样,取得的成果也会更丰硕。兴趣是孩子最宝贵的原始财富。所以,在培养孩子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允许孩子先有兴趣,再根据兴趣去学习。如果没有兴趣,那首先要做的就是,发现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学习知识。

兴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奠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是自由人生的基石,是他无可取代的最宝贵的财富。天赋,或者说本性,是教育者不能控制的一个要素,它是由基因以及其他各种先天的条件决定的,试图改变它的各种努力都会收效甚微。因此,基于孩子的天赋所培养的兴趣爱好,其实是优先于智力发展的。也就是说,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比学会什么、掌握什么更加重要。

没有兴趣,智力的发展就无从说起。兴趣是注意力和理解力的先决条件。激发生命朝着自己适合的方向发展,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兴趣所带来的快乐。否则,让孩子长时间学习某种知识,最后才发现孩子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兴趣,一来孩子想做出点成就得付出更多的代价;二来没有了乐趣,很难坚持下去。所以说,兴趣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作为家长,千万不能忽视。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四):通往幸福的教育

这本书翻开目录,最感兴趣的是书的第四部分,教养方式。于是就先从这部分读起。

我觉得对我有启发的应该是前面关于带孩子去旅行的两篇。作者提出了人生体积的计算,即由长度或者是寿命,宽度,或者说行走的范围和深度,及对人类文明的理解和贡献,由以上三者相乘就构成了人生的体积。

作者用这个体积来计算了一些历史的名人,有哲学家康德,科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莫扎特,作者发现这些人的深度都很深,而长度即寿命有长有短,宽度都不是很宽。

就我看来,作者对于宽度的定义有些狭隘。人生的宽度怎么能够仅仅是行走的范围呢,人生的宽度应该是一个人一生涉猎的领域,相比于走过的路,更重要的是他做过的事和读过的书。如果这样计算的话我想这些名人的宽度都比我们普通人大得多。

当然旅行的作用也很大,这一点我也非常认同。

作者总结了三个不愿意带孩子去旅行的原因。一是认为孩子太小,看什么都记不住,去了也白去;二是危险,小孩子出去容易生病,不安全等;三是麻烦,带着孩子出门要带很多东西,陪着孩子太累。

对于这些原因为什么不成立,作者也给出了理由。

针对第一点,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家长的功利心决定的,家长觉得做什么都要有用,如果带孩子出去花了很多钱孩子都记不住那就没什么用,没有必要了。确实是这样。每次我遇到这种问题,经常反思的是,我能保证我看了什么都会记住吗?我出去旅游难道是为了记住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这个不带孩子旅行的原因就站不住脚了。

第二个理由确实是我的一大顾虑。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小的时候听到觉得很搞笑,怎么会有人担心天塌下来呢,长大了发现一点也不好笑,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我真的变成了那个担心天塌下来的人。但是作者认为正是因为旅游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会锻炼孩子,是一个无可替代的成长过程。这一点我之前没有想到,应该进一步思考。

第三个原因对我不成立,我从来没有担心带孩子麻烦的问题。生孩子养孩子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麻烦事情很多,不差旅行这一点。

另一篇关于旅行的文章里提到,有一条国际舌头比有一个中国胃更重要,这个我之前也没有意识到。

很多人出来旅行,行李里装着方便面,榨菜和熬粥用的锅,出门必寻中餐馆,无时无刻不强调自己有一个中国胃。作者说,如果是老人家很难改变就算了,但是如果是年轻人,并且期盼孩子成为国际化的地球公民,那就应该秉承开放的态度。品尝具有各地特色的美食,本来就是一大乐事。

另外作者提出旅行中拍照是因为摄影也是记录旅行的重要方式,但是不应该代替旅行本身,即旅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拍照,更不是为了炫耀。我之前总觉得自己把握不好摄影和旅行的关系,觉得拍了照片就浪费了观察的时间,不拍照片又有点缺少什么,看了作者的表述,对于以后旅行中的拍照问题就有了理论的指导。

另外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一篇文章时第一部分教育的光芒里面的孩子究竟为什么去上学。

孩子究竟为什么去上学?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考证了学校的来源。学校并不是自古就有的。现代教育起始于17世纪,捷克的夸美纽斯撰写了讲授家庭教育的教材《母育学校》和历史上第一本专门为儿童写的课本《世界图解》。从这个教材开始,教育可以负责、创新,成为了一门科学。教育中的名师就不再那么重要,教材和教授方法才最重要。而在此之前,受教育取决于家庭能够请到什么样的名师。

这样算起来,学校的诞生不过三四百年。

到了二十世纪,传统的学校受到了很多批评。学校被指责对孩子的学校又更多的抑制作用,而非激励作用,过度强调了教,忽视了学。

到了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型学校,如可汗学院开始出现。采用在线教育、数据分析的方式,让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自己的价值。

作者认为,未来的教育,学什么,比在哪里学更重要。我们现在社会往往更看重一个人是在哪里获取知识的,而忽视了一个人真正拥有了哪些能力。我们会认为名校的文凭就等同于一个人的实际能力,而事实并非如此。可能在名校能学习更多的知识,但如果以考上名校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那就太可惜了。

作者对于未来学习的观点是:

未来一个阶段,将会是实体学校和在线教育的结合体。在线教育承担知识,实体学校承担成长。如果学校不能为孩子真正的成长负责,家长应该学会给孩子真正的教育。与其追逐名校名师,不如增强自我学习的途径和能力,以此应对未来。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来之前在作者公众号上的一篇关于陪写作业的文章。作者自己的做法是从来不陪孩子写作业。但同时作者在最后说了,她不陪写作业不是说就不管孩子了,相反作者花了很多时间跟孩子相处交流,关心孩子。其实我觉得陪不陪写作业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是花陪写作业的时间还是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陪伴孩子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其实现在说不陪写作业的家长反而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心思,也就是说,不陪写作业更难。又联想到一个关于给小孩子喂饭的问题,有一个观点我很认同,就是不喂饭比喂饭更辛苦。为了不喂饭,要花很多的时间和耐心来教孩子怎么吃饭,容忍孩子一开始吃得乱七八糟,我想这真的比喂饭更考验大人,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喂饭。我每次想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就会想到这点,提醒自己应该如何。我想陪写作业这个问题应该也是一样的道理。

另外,说一点我对这本书的总体感受,就是很难一篇一篇的看下去。我觉得作者写的大道理的句子太多,跟生活联系的例子太少。即便是我心里想着要努力学习作者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我依然没有全部的读完。就这样吧。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五):正确 “鸡娃” ,适度“放羊” ,做智慧父母|再评《通往幸福的教育》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一直有两种声音。

一种是以“虎妈”为代表的鸡血派。她拒绝女儿们亲手制作的生日卡片,因为觉得太粗糙太不用心;面对女儿撕毁琴谱反抗练琴的举动,她不动声色坚持引导 。

一种是以郑渊洁为代表的佛派。他认为身教重于言传,所以从不打骂孩子,认为孩子的缺点的源头在于父母,亲自为儿子编写教材,进行“私塾教育”。

虽然他们的教育方式不一样,但从结果而论,他们都获得了成功。

这说明一个道理:教育这件事,从自己出发,从实际出发,才是最靠谱。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孩子每天能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不少于5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讨论全面发展,谈论素质教育、爱好和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些空话而已。”

诚然,“每天5小时的空余时间“,对于任何一个学龄孩子来说,都是奢望。幸亏,他们还有寒暑假。

然而,对于家有学龄娃的家长来说,寒暑假也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一类家长,充分理解孩子上学期间负担过重,希望孩子利用寒暑假时间,好好放松一下;

另一类家长,则认为,寒暑假正是拉开与别的孩子的差距的大好时机,要赶紧利用别家娃正在“虚度光阴”的时间,“好好补补”,没准儿还能实现“弯道超车”。

有人说,现在这个时代,是对孩子最不友好的时代。

现代家庭,孩子数量有限,从一出生就享受着全家人的恩宠,但同时也集几代人的期望于一身,在这么多人的殷殷期盼中,每一个孩子,从踏进小学的那一刻起,就在负重前行。

确实,现在大部分的孩子,无论生长在城市还是乡村,他们身上的压力,不比成年人小——学校的语数外要上,体育绘画要考,钢琴、舞蹈、书法各种兴趣也一个比一个报的多,更别说培训机构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提前学习”。

从表面看,是真的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在充分培养和挖掘孩子的天赋才能和兴趣,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然而,我们忘了最核心的一点:孩子的一天,也只有24小时。如果都如此这般都排得满满当当,疲累自是难免,超额学习和提前学习,甚至会透支孩子健康,泯灭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最得不偿失的。

所以,没有最好的时代,也没有最坏的时代;有的,就是你生活的时代。

没有完美的教育,也没有一无是处的教育;有的,只有适合你家孩子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离开真实生活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而最真实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

美国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在诗词大会里惊艳了所有观众的武亦姝,于2019年考上了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这样的孩子,你一定想不到她曾经也是个“厌学娃”。

作为家中独女,武亦姝刚进幼儿园,父母就为她实施了严厉的“家教方针”——每天放学后,要学识字、背古诗、绘画...... “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和所有的中国家长一样。过大的压力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此以往,小武亦姝产生了厌学心理学,不愿意学习,幼儿园的作业也是草草了事,成为了老师眼里的“差生”。

后来,因缘际遇,武亦姝的父母改变了教育方式:每天放学后,武爸爸不再只是玩电脑和下棋,而是主动拿起书来,陪她一起阅读;武妈妈也经常陪女儿一起读书作画,并由此也提高了自身技艺。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熏陶感染下,父母实现了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家长在玩手机,却命令孩子去做作业;家长在搓麻将,却勒令孩子去背单词。这样的家庭教育,大概率是不会很成功的。童话大王郑渊洁也说: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家长是孩子的土壤。与其整天为孩子焦虑,不如首先关照自己。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先努力让自己变成所期待的样子。这才是“鸡娃”的正确方式。

育儿教育专家罗玲说:在我们成为家长的这个时代,有两件事情同时发生:

第一,我们这一代家长,大概是迄今为止有着最强大养育实力的家长,我们有能力给孩子提供有史以来最无微不至的照顾;

第二,现在咨询发达,人们欣喜超载,你随时可以得知一切,你要随时暴露在别人的目光之中。

总结起来就是:强大的资源+强烈的焦虑。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让孩子在学习方面,过早地进入了“恐慌区”;而在生活方面,却过多地停留在了“舒适区”,错失了成长的机会。

那么,如何避免走入这两个极端呢?

很多牙科医生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换牙的时候,新牙已经萌出,但乳牙却还没脱落,占据着恒牙的位置,导致恒牙不得不另择它地所以长得歪歪扭扭。究其原因,在于现在的幼儿饮食,过于精细绵软所致。

不仅是饮食,孩子日常起居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孩子会爬了,担心脏了衣服;会走了,担心摔跤;会跑了,担心累着;孩子不愿意吃饭,追着喂;想出门溜溜,亦步亦趋;天冷了,闭门不出;天热了,不能出一点汗……

过于精细的饮食,过于丰盈的物质,无时无刻存在的关注,都是把孩子放在了家庭中不恰当的位置,这种表面的自由和物质的过于丰盛,其实是给了孩子更多的压力和更少的发展空间,会阻碍孩子的自我成长。

除了提供尽可能多的物质基础,当代的父母最乐于做的另一件事,就是为孩子遮风挡雨,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铺路”,减少孩子成长路上的所有可能的“挫折”。

被这样保护着成长起来的孩子,真如那温室里的花朵,在阳光下快乐成长。问题在于,父母能为孩子遮挡一辈子风雨吗?大概率来讲,父母是要先于孩子离开这个世界的。与其让孩子在成年后遭遇风雨茫然无措,不如教孩子从小学会如何在风雨中奔跑。

如果太过顺利,人类就会失去奋斗之心。如果生活中没有挑战,孩子就失去了通过努力获得成就的宝贵体验。这种生活的失重,也是当代抑郁症患者不断增多的原因之一。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一切顺利,最好没有压力和失败。但同时我们也该理性地认识到:所有的顺利都有标价,迟早会付出成本。

因此,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懂得适度的“放羊”,不仅是智慧,也是必须。

马尔克斯说:“趁年轻,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尽力去尝遍所有痛苦,这种事可不是一辈子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

我情愿祝福孩子们在年轻力壮的时候,一定要有苦其心志、空乏其身的机会,一定要勇于忍耐和坚韧。因为,我深信,早晚有一天,生命中克服过的痛苦,会熠熠闪光,变成孩子头上的星空,那时,即便没有父母的陪伴,也能为孩子心灵的暗夜指引道路。

天下唯有父母之于子女的相聚,是为了更好的别离。三川玲在《通往幸福的教育》里所说,“我们对孩子的爱,不应让孩子更加依赖我们,而应让他拥有’离开我们依然幸福‘的能力。”,因此,“在和孩子相聚的有限时间里,尽可能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独立,找到自己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过上自己的生活。”

以此,与所有的父母们共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