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蓝山》经典读后感有感

《蓝山》经典读后感有感

《蓝山》是一本由[以]梅厄·沙莱夫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蓝山》读后感(一):关于蓝山

开篇几行就有百年孤独的观感。

好久没好好看一本小说。现在只读了几页。小说特有的妙处之一是——充满大量细节而极度可感。深深被这种朴实的浪漫打动。

在这里,历史无需美化,小说里的尴尬和不妥协不妨碍它的鲜活和不可磨灭。

纸质书永远替代不了电子书。脚踏实地的同时永不割舍理想主义。

希望好好读完,在以色列乡土文学看到一个中国城市长大的读者也触手可及的世界。

《蓝山》读后感(二):山之远

东欧的犹太移民远离故土成为第一代垦荒者,而这片土地却并非应许之地。很难讲他们对这片土地有过热爱,开垦、放牧只是为了定居和生存;于是土地也没有回报给他们温情或丰饶——不是说没有丰收的年份,而是缺乏归属的庇佑,太多的事与愿违与不幸,接纳和驱逐。四个家庭的三代人在这片土地上各有各的离散,彼此之间的感情和牵绊也并非单纯的几个词语能概括。而在尘归尘土归土的最终,他们选择埋葬在一起,而这个墓园恰巧是背叛了他们的曾亲手耕作的土地,米尔金的完美复仇。

整本书给出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人物群像和时代背景,每个人被赋予了不同的生动的面貌和复杂人性,借着他们之口作者叙述了那个时代的人的生存和思想。小说的叙述也是多条时间线并存,米尔金为叙述主线的拓荒者回忆,巴鲁赫为主线的现在时,以及皮尔斯作为旁观者的贯穿。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故事,并非完整的一次性呈现而是前后映衬地补充,于是我们知道他们是如何到来又如何离开,如何得到又如何失去。同时书中的魔幻色彩恰到好处地把它置于可信与不可信之间,比如送信的鹧鸪,扛着冉阿让的以法莲,以及突然失去生命的树,他们所承托的意象回味悠远。

与其他很多的以色列小说不同,这本书除了圣经的引用之外,淡化了信仰和民族冲突的色彩——他们是一群不去教堂不尊重拉比的人,把重心置于脚下土地和周围之众。不是悲伤而是属于时间和命运的沧桑以及注定之感,让这本书变得深沉动人。同时叙述有着诗意,当作者描述那片天地和其中的飞禽走兽之时,以及人物各自独白心中的悲伤和柔情之时。有个画面反复出现,一个人永远都在注视着远方,等待不会归来之人。

《蓝山》读后感(三):承载历史的酸橙

他翻开那本大开本《圣经》,带我读《传道书》中“一段重要的诗文”。“‘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人不能强于兽。’” “注经的人都没理解这一段诗文,”他啪的一声合上《圣经》,“这一段的关键词不是‘死’而是‘遭遇’。人兽平等的最佳表达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无常。” ——《蓝山》 如果说阿摩司·奥兹在《爱与黑暗的故事》里表达了对犹太复国主义对人们精神层面影响审慎的思考,那么梅厄·沙莱夫通过《蓝山》勾勒的则是其对人们生活层面影响深切的怀疑。 倒不是说他反对犹太人建立自己的国家,但是他显然很警惕犹太人会因所谓拓荒者的身份而变得狂妄和自大。很少有的,梅厄不歌颂那种开天辟地的勇气,他用朴实的笔触把这些因在旧土受到压迫才不得不来此的人赶下了神坛,他写:我们培养了一代土生土长、不受压迫的犹太人,一代与土地连在一起的庄稼人,一群最粗鲁、最爱争吵、最狭隘、脸皮最厚、最顽固的农民。显然,这不是赞誉之词。但是他并非在否认早期移民犹太人的努力,他只是想要撕掉精美的边框,呈现出人求生的真实的面目。梅厄·沙莱夫只是想说,不管历经什么,人只是生活着的人,没有人创造奇迹,只是因为需要逼迫出结果,所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像是梅厄·沙莱夫这样的作家显然带着些许悲观主义,然而也因此透着理智的冷峻,外来者看犹太复国主义的实践还是心生佩服的,然而他作为“内部人士”却反复敲击谨言慎行的警钟,的确,伟大无须骜述,立足才是硬道理。

摄于耶路撒冷

《蓝山》读后感(四):《蓝山》

我读的梅厄沙莱夫的第二本,第一本是《朱迪丝的爱人们》,《蓝山》无论是故事还是叙事结构与内容广度上远胜于前者(个人看法)。读的有点快所以很多没有深究,只是看起来真的很爽,决定再看第二遍的书。太鲜活的“列文–菲吉开拓者之家”中的三人,泽尔金,米尔金,李伯森。不出色的头生子亚伯拉罕,养蜂人马斯里古,还有那个操了女人总要大声喊出来“我把**给操啦”的不羁尤里,而这也是跟他做爱的女人们的共同要求,还有跟《朱迪丝》里母亲形象很类似的以斯帖……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新的国家以色列的土地上开荒、相爱、憎恨、通奸、耕作、养蜂、化粪池下埋武器、背着牛远行……拟人化地描写动物、平淡的离奇事件描写和穿插叙事给人一种荒诞感,到底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来了什么?到底什么是确定的?这是开拓者带着爱和归故里迫切的心,忍受饥饿、贫瘠,一砖一瓦用双手砌起来村落啊,这就是流散者魂梦里的土地啊,可是为什么他们最后却都恨它?

蓝山

8.6

[以]梅厄·沙莱夫 / 2018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蓝山》读后感(五):动物与人的生命互动

# 一

如果非要比方的话,这本书在题材上非常类似浩然的《金光大道》。讲述的都是在政权革新时,人们顺应新的形势,开荒拓田的事情。当然,这两本书本身的艺术价值差得太多,云泥之别。这样类比,仅是让对这本书有兴趣的读者能有一个大致上的认识。

这本《蓝山》在写法上明显要高明得多,在思想上也更显内敛。故事中的三代主人公的故事,并不是按部就班,依照时间顺序的娓娓道来;对于以色列建国之前的移民垦荒运动,书中也并非一味的赞扬,同样有很多的微词。这都是让这本书从一类的应景之作脱颖而出,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 二

之所以这本书能成为经典,除了在人物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外,另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真正融合了人与自然。

在书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或者能说明这个道理。这句话是第一代移民皮内斯对主人公的一段教诲:

>动物对人类所具备的神奇魅力,不过反映出人的自大,确证了我们自己的偏见。我们驯养牛马,驯服鸟类,给猴子带上高帽子,不过是要反复证明我们才是造物主的最佳作品。

这句话从反面证明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地位,不过是高级的牛马,聪明的猴子而已。在自然面前,也不过是一样的造物。两者的生命价值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在这方面表现尤其特殊的,则是主人公的舅舅以法莲与公牛的故事。曾经英俊的以法莲在战斗中失去了一只眼睛,脸部毁容,成为了村里人都避讳的人物。他唯一依赖的只有一只新生的牛犊。他悉心地照顾这只生灵,扛着这只三百多磅的生物离开村子,走南闯北。正是这种奇怪的搭配,重新赋予了以法莲再一次的生命,使得他可以慢慢地回归到人群之中,不再被人排斥。这其中的象征,可以说是相当明显了。公牛成为了以法莲生命的一种补充,是对他失去外貌的补偿。一个人以牛的形式回归社会。

此种描写书中比比皆是,另举一例。丽娃·马古利斯曾经有一只叫做布尔加科夫的猫。这只猫作为宠物,在丽娃家的时候,这只猫拥有极高的家庭地位,而在出走之后,就成了田间的残忍杀手。它*染上了人类的习惯,忘掉了丛林法则*,捕杀动物不是出于饥饿而是找乐。而当它被捕杀之后,丽娃的生活随之也发生了崩溃,开始变得极端的洁癖。在这里,猫作为一个极端邪恶的代表被消灭之后,人们正常的生活产生崩溃,其中的象征也再是清楚不过了。

当然,这种解读也许是太过主观,强行拔高了书中的自然书写。对于这种情况,作者也有预料。他在书中也调侃了这种情况。

果园里的酸橙树有了疾病,主人公的外公便从病树与健康的酸橙树上剥下大小相等的树皮,将两棵树暴露的部分贴在一起,用布绑好,久而久之,濒死的橙树恢复了健康。这种事情自然可以上升到象征高度来解读,书中的麦舒拉姆是这么说的:*“拓荒者把这件事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他们说这不但是农学或者植物学的问题,而是一个象征。酸橙纯洁的新鲜血液拯救了腐败的殖民地。”*

如此的调侃,作者显然是意识到了书中的象征问题。他依然如此作文,可见他已经替读者们预设了一个个能够解读的方案。赞成也好,不赞成也好,他写下来,也就有了交代。

# 三

除了具体的生物之外,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则更为重要。其中有关以色列人先祖的落脚地的寻找,则是隐约透露出了政治上的讥讽。

这本书能够成为经典,当然也就意味着能够有多重的解读性。光是生灵对人物命运的隐喻及模仿,就很让人沉醉。可以说是生态文学范畴中,一部必须要读的经典之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