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纪录片读后感锦集

纪录片读后感锦集

《纪录片》是一本由[美] 帕特里夏·奥夫德海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01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纪录片》读后感(一):一般

缺点就是太简单了,比如对于弗雷哈迪,格里尔逊和维尔托夫的三种介绍,观点简洁明确,但是却明显不够。

比如说强调了维尔托夫乐观性的一面,强调力量与快乐,讴歌新生的苏联的伟大成就。

它提供的目录,有借鉴价值,比如说公共事务纪录片,政府宣传纪录片倡导,历史民族志,自然。

提供了一些争议问题的看法,比如伦理道德,在政治宣传当中的修正主义,电影创作者的责任感,记忆与历史等等。

《纪录片》读后感(二):《纪录片》:契约与妥协中的“真实性”

最近几年,央视隆重推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收获了掌声与好评,可从第二季开始,口碑逐渐下滑,争议的焦点其中就包括,原本一部讲述中华美食文化的纪录片,似乎变味,成了揭示苦乐众生相的社会宣传,与公众的期待大相径庭。与此同时,《穹顶之下》,由央视名人柴静推出的纪录片,则在短时间创下了高大数亿的点击量,也让“雾霾”这个词,一段时间内占据媒体的首页,也督促相关部门,对环境问题予以密切关注。

视野扩大至全球范围,相信不少观众对《难以忽视的真相》《塑料星球》《塑料天堂》等著名纪录片耳熟能详。但什么才是纪录片呢?纪录片具有哪些类型?区分优秀的纪录片和糟糕的纪录片的标准何在?美国学者帕特里夏·奥夫德海德在《纪录片》一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她眼里,纪录片“是关于生活的影片,但它们却不是真实生活”,准确说来它们是“关于真实生活的图画,以真实生活为它们的原材料”。

因此,可以看出,真实性是纪录片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什么是真实性却众说纷纭,意见不一。一种观点侧重纪录片所讲述的事件的真实性,它确实发生过,而非为人表演,比如9·11事件、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又或者是所讲述的生活方式的真实性,比如《北方的纳努克》中因纽特人的一天(后来遭到质疑),另一种观点则强调艺术的真实,或者说形式的真实,因为它敏感地意识到纪录片,这种特殊形式的电影,是经过筛选、组合、剪辑、美化的作品,故尽可能保证艺术上的真实,即重视观众的参与和思考,而非宣称自己拥有居高临下的权力。

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程度的解释力,当然是局限在某个范围内,纪录片短暂而复杂的历史,亦复如是,因视角不同而呈现出别样面貌,既有展现(其实是表演甚至篡改)因纽特人生活一天、表现一种诗性的“文明的野蛮人”想象的《北方的纳努克》,也有竭力拉近纪录片与现实生活距离的、担负起“社会功能,甚至认为可以牺牲‘美好’为代价的”《夜邮》,以及关注瞬间,倡导“抓拍生活”的《电影真理报》。某种程度上,恰如作者所认同的,纪录片是一种妥协与契约的艺术,观众慎重交付自己对导演的信任,而导演小心利用这一信任竭力在艺术层面尽善尽美(也可以极致地表现丑陋一面)。

对纪录片,以及对范围更广的电影的分析,往往关注电影自身,比如影片的叙事结构、人物设置、情节发展、艺术手法、主题含义等,然而,奥夫德海德提醒我们道,影片之外的因素同样甚至更大程度地影响影片的创作、发行及其社会影响力,这些因素包括但限于商业环境(特别是影片筹集资金阶段)、伦理道德问题、政府的政策、国际环境,它们时常为人忽略,但实际上无比重要,同样与纪录片的发生有关。

纵观纪录片的历史,可以发现,它既曾经充当独裁政权的宣传工具,又发挥过推动社会变革的引擎的作用,荣耀与污点参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我们内心的生态环境——关切日益加深,我们有理由相信,纪录片,未来也有更加瞩目的表现。回到当下日新月异的中国,我们期待,新一代的导演,尤其是纪录片导演,能够展现自己的独特洞察和社会担当。

《纪录片》读后感(三):一百部

《北方的纳努克》(1922) 《草》(1925) 《柏林:城市交响曲》(1927) 《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1927) 《持摄像机的人》(1929) 《雨》(1929) 《无粮的土地》(1932) 《亚兰岛人》(1934) 《锡兰之歌》(1934) 《意志的胜利》(1935) 《夜邮》(1936) 《开垦平原的犁》(1936) 《西班牙土地》(1937) 《权力与土地》(1939——1940) 《倾听不列颠》(1942) 《我们为何而战》(1942) 《圣彼得罗战役》(1945) 《法尔比克》(1946) 《通灵仙师》(1955) 《夜与雾》(1955) 《给我一个铜板》(1960) 《初选》(1960) 《夏日纪事》(1961) 《飞蛾之光》(1963) 《卡洛登战役》(1964) 《东京奥运会》(1965) 《别回头》(1967) 《提提卡蠢事》(1967) 《华伦岱尔少年感化院》(1967) 《燃火的时刻》(1968) 《推销员》(1968) 《高中》(1969) 《悲哀和怜悯》(1969) 《五角大楼的推销术》(1971)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史》(1973) 《心灵与智慧》(1974) 《斧战》(1975) 《智利之战》(1975——1979) 《婚礼骆驼一桩图尔卡纳婚姻》(1976) 《美国哈兰县》(1976) 《神话是如何创造的》(1978) 《最后的华尔兹》(1978) 《婴儿和旗帜》(1978) 《特罗布里恩的板球》(1979) 《后勤女工》(1980) 《一个布须曼女人的故事》(1980) 《人间乐园》(1981) 《原子咖啡厅》(1982) 《幻想曲》/《电影梦》(1982) 《日月无光》(1982) 《第一次接触》(1983) 《当山川颤抖时》(1983) 《二十年后》(1984) 《浩劫》(1985) 《从极点到赤道》(1986) 《汉兹沃思的歌》(1986) 《谢尔曼远征》(1986) 《民权之路》(1987——1990) 《甘蔗蟾蜍》(1988) 《前进,神军!》(1988) 《细细的蓝线》(1988) 《罗杰和我》(1989) 《饶舌》(1989) 《健美选拔赛》(1990) 《南北战争》(1990) 《巴黎在燃烧》(1990) 《上帝的意志》(1991) 《非洲,我将榨干你》(1992) 《卢蒙巴:先知之死》(1992) 《战略室》(1993) 《莱尼·里芬施塔尔传》(1993) 《篮球梦》(1994) 《电影中的同志》(1995) 《拍电影》(1996) 《四个小女孩》(1997) 《智利,执着的记忆》(1997) 《人生七年(6)》(1998) 《法罗基教给我们什么》(1998) 《真实电影》(1999) 《我与拾穗者》(2000) 《持摄像机的陌生人》(2000) 《狗镇与滑板队男孩》(2001) 《斗士》(2001) 《迁徙的鸟》(2001) 《阿曼德拉!》(2002) 《巴士174事件》(2002) 《残酷的割礼》(2002) 《河流与潮汐》(2002) 《一步一关卡》(2003) 《战争迷雾》(2003) 《控制室》(2004) 《华氏9·11》(2004) 《伊邦小孩的影像信》(2004) 《新美国人》(2004) 《超码的我》(2004) 《丁丁和我》(2004) 《录像信》(2004) 《体面工厂》(2005) 《三个忧郁的房间》(2005) 《难以忽视的真相》(2006)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