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长崎:核劫余生读后感锦集

长崎:核劫余生读后感锦集

《长崎:核劫余生》是一本由[美]苏珊·索萨德著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5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崎:核劫余生》读后感(一):读后感

全书记录了核爆生还者从核爆到灾后的生活以及核爆生还者的无核化的愿望,但是感觉全书没有过多去阐述核爆前对日本居民对战争的想法,以及美国对长崎使用核武器的具体原因,总体感觉只做了灾后的记录,但是没从更大层面对这次灾难的见解,以及当时日本政府对核爆的态度,看完全书唯一的感觉就是有这么一回事,生还者余生很难,并且只有选取的讲述故事的亲历者在艰难维持真相的存在,但是书中也没有进一步去谈到知道真相的人的当时感受

《长崎:核劫余生》读后感(二):有多惨

长期以来,大家对广岛的关注远远高于长崎,一个是人员伤亡的数量,还有一个就是在影视作品当中广岛更常出现,包括流行歌曲。

长崎是个非常特殊的城市,在幕府闭关以后仍然为了幕府的利益保持着与中国和荷兰的对外通商,几乎是对外贸易的唯一窗口。

这里的外国人非常多,有大量的外国建筑,特别是在德川家康迫害基督教徒之后,这里仍然有相当多的教堂建筑。

在老照片上我们就能看到(第5页,47页),浦上天主堂的钟楼是最高的(第170页。在1945年,长期的街道很少有超过3层楼的,他们的24万的人口,分布在港口的北部和南部,那里还有钢铁和武器制造厂,两个战俘营其中之一在靠近长崎港出口的香烧岛,另一个在港口的北边,位于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所幸町工厂的一个废弃纺纱厂内。

浦上川、中岛川是长崎市的两条河流,在中岛川往东流经山谷之后,那里是存在了数百年长期最古老的市政区。所以它是呈L型的。

这是这个非虚构写的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因为在1944年底第1次遭到空袭,美国刚开始测试在夜间使用燃烧弹,如何来攻击日本城市,只是导致了26个人受伤,13人死亡。这与核爆那一天不同,8月8号在原爆点ground zero瞬间有数万人死亡。身体残缺已不是什么新闻,很多人被烧成了炭。这本书是贯穿几个家庭来写的,多故事线结构。

和田发现自己的家人还活着,特别是他的妹妹。秋月医生觉得是惨不忍睹。这里的人大多相信佛教,他们日夜不停的对尸体进行火化,整个城市烟雾缭绕,缕缕青烟升向天空,大人孩子们眼神空洞的望着。当亲人的尸体完全火化后,他们就把骨灰装在饼干罐,或者是烧焦的锅里,或者是用碎布和报纸把骨灰包起来。

最后我们看到书中出现的这些主角都活了下来,并且为宣传反战争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创建博物馆。

《长崎:核劫余生》读后感(三):瞬间的爆炸 漫长的创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德国以及美国等国家相继开始研制核武器,美国将此项绝密任务命名为“曼哈顿计划”。美国集中全部力量,率先于1945年7月15日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 关于美国投放第二颗原子弹的原因,社会上一直广有讨论,有学者认为: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即将于8月9日出兵中国东北,届时日军尚未投降的话,将使美国在今后的谈判中处于劣势。在此情况下,美国遂投下了第二颗原子弹,长崎也因为天气原因,不幸成为了轰炸目标。于是,1945年8月6日,美军在长崎投下了代号“胖子”的原子弹,而这也酿成了长崎人民的悲剧。

原有的生活不复存在,但即便遭遇了惨痛的挫折,也得继续生活下去。长崎人民在不安中生存着,他们担忧还会有如此剧烈的袭击。不过,多日之内,仍未见空袭,长崎的居民开始重建,幸存的人们尝试崭新的生活。他们并不知道,原子弹爆炸才只是刚刚开始,悲剧还未达到它的高潮。 全书的主要内容,便随着核辐射的后遗症展开。作者采访了还幸存在世的“核爆者”,在他们平静的讲述下,我们了解了长崎百姓是如何克服核武器余难的。无论是幼时与各国外交人员子女关系亲密的和田,亦或是注重自己形象的堂尾峰子,还是长野或者田中,遭遇核难的他们,起先尚且庆幸活了下来,可未知的核辐射在他们身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正因为他们都很年幼,恐怖的面容抑或虚弱的身躯改变了他们的一生——本来有着美好前途的他们,因为背负着“核爆者”的身份,在就业、结婚等各方面,都遭遇了歧视,这样惨淡的局面,一度让他们颓废。 不过,他们选择顽强地生存下来,尽管身体早已不如常人,但他们依然卖力工作,并尽力完成更多的社会责任。而选择成为“反战”组织的成员,成为了他们生命全新的开始。在一次次的演讲中,他们越来越敢于正视自己的身体,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为世界和平而奔走。 书中的几位主角,都是遭遇不幸的悲剧者,但他们在跌宕起伏的政治背景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警醒着我们和平的重要。虽然遭遇悲剧,但他们是顽强的英雄,他们在不懈的追寻中,真正找到了存在的意义。这一刻,已无关政治。

原文刊登于

《社会科学报》总第1607期8版 https://k.sina.cn/article_2177890963_81cffa93027007scl.html

《长崎:核劫余生》读后感(四):和平的基础是理解别人的痛苦

永井医生写成的《长崎钟声》被禁止出版,两年后终于通过审查,但被要求在书后加上由美国军方官员写的一篇长文,它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描述了日本在1945年对马尼拉的全面破坏,详述了日本的罪行。

本书(《长崎:核劫余生》)作者苏珊·索萨德(Susan Southard)引用了上面的材料,并写到:

《长崎:核劫余生》一经发行,即好评如潮。获得2016年代顿文学和平奖(Dayton Literary Peace Prize)和2016年卢卡斯图书奖(Lukas Book Prize)。这本书还被《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经济学人》(Economist)、《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和《柯克斯书评》(Kirkus Reviews)评为年度最佳图书。

此书以原爆中心的同心圆距离为“尺”,选择了五个被爆者(原爆受害者),因为距离原爆中心的不同,受到了不同的伤害。他们共同经历了:爆炸前生活——爆炸一刻——生死边缘——痛苦中恢复——人生重建。由于媒介常常“趋热”,追求人们的眼球,它们关心的是那一时一刻的灾难,热度过后,海水落潮,不留痕迹,痛苦好像就是那一瞬间才存在,没人关心这些人后来怎么样了,他们如何生活,他们过得好么?书封面上的小字我觉得写的很好——瞬间的爆炸,漫长的创伤——这创伤的漫长,会随时间被修复么?我想,此书最大的价值,是描述了原子弹爆炸后,不同被爆者的生活(甚至是一生),原爆的伤害不仅仅在那一时一地,造成的伤害是终身的,太多小人物被历史抹去,他们不该被遗忘。

原爆后的“人间地狱”,难以叙述,因为它太“疼”了、太“苦”了,文字的描述都是苍白的,不及那万一。但是被爆者之后的苦难,不得不多讲两句(因为他们被提及的太少了,由此及彼,我们可以想象其他灾难后的故事)。他们是幸存者,却要背负更大的悲惨,他们被慢性病、核辐射烧伤折磨着,这些伤病均无法被治愈。而各类其他疾病(包括各类癌症等)的发病率也因为核辐射而升高。除了身体上的创伤,还有心理上的,他们要经受着更加残酷的个人压力和社会压力——自卑、嘲笑、歧视、不平等的对待。能活下去就是最大的勇气,死亡无时无刻不环绕在他们心头。被爆者谷口说:

如果说此书的不足,在于它涉及的五位主人公都是重新振作起来的被爆者(大概也是因为他们宣传反核,才进入作者的视线),而没有涉及那些仍然走不出阴霾,还处于极端痛苦的受害者(采访难度是一方面,但总会带来“幸存者效应”的误区)。也许两面俱到更好,让读者知道不是所有人都重铸了生活,不是所有人都有“happy ending”(一样的讽刺),原爆带来的苦难,刻得太深了,对于有些人,永远不会从创伤中恢复过来(谁来关心他们呢?)。

美国这位“世界警察”的做法同样让人不齿。他们封锁爆炸的消息,审查相关的新闻媒体(言论自由呢?)。他们拿被爆者做小白鼠,将样本数据运回美国做研究(应对原子弹在美国人头上爆炸的情况)。他们将原子弹的爆炸正义化、合理化,引导美国人民相信,原子弹的爆炸拯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

成功又恐怖的政治宣传,政府和媒体从来都是让人民看到他们希望人民看到的信息,而且可以几十年的封锁、篡改、政治正确地宣传。这是全世界人民都该警惕的,不仅针对美国人。

有时我会假想,下一刻原子弹就爆炸在我的头上,那到底是个什么场景,我会怎么样。这本书对被爆者的描写,让我的想象更加清晰与具体,也让我理解了“反核运动”的必要性。当核战爆发时,人间就是此书中描述的,是人间地狱。我们要避免的是战争、是核武器的使用。好了伤疤忘了疼,习惯了,也就遗忘了,也就理解不了、想象不了战争的可怖,以及它带来的苦难。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无辜者在呐喊:

这些质问久久回响,也无人可以应答。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作品,去尽力感受被爆者的感受(也许不及那万一),去尽力记住人为灾难带来的伤痛,无论这苦难是谁来背负,都是人类极大的不幸。

警钟长鸣,要的是预防不是补救,鲁迅说“救救孩子”绝不过时,倒是“为了孩子”,我想才更该是我们全力争取的目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