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大全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后感大全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一本由朱光潜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1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一):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前几天坐在电脑前,想写一下“运动是日常”这个理念,想了半天,不知道该如何去写,然后本书就。。。写了,还是要多看书,才懂得谦卑,虚心向学。

这本书把我对运动 对静坐 对读书的一点想法,全部点成线,线成面的表达出来了。

另外我觉得这本书更适合现代人去读,毕竟那个战乱的时代,很多方法是没法实施,也是很难做到的。

真的要好好运动,身体的强壮,会让你在做很多决定时,更加果决,更能坚持。

要多读书,前人将自己挠破脑袋想通的东西,融在了一本几十块钱的书里,太划算了。

静是必须的,懂得停下来,放松,与自己对话,才能以退为进。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本书虽说是标杆给中学程度的青少年所读,但在我看来,无论你什么时候翻开它,都是最佳时机。

这在十二封信中,包含了朱老师对人生、运动、交友、爱情、政治等多个方面的深刻理解,是一位智者的智慧结晶。每当我翻开这本书,阅读其中的每一段话时,都会心生感慨:“如果他是的老师就好了,我愿追随他一辈子。”他会在我刚刚上学时告诉我如何对待学习、如何结交朋友、如何发现自己的才能;他会在我工作时引导我如何融入社会、如何成长为一位合格的大人;他还会在我成家之后,指导我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与他们相处。

名师难寻,但我能在这本书里学习到一点星光,也是足够幸运了。希望你们也不要错过这位名师的箴言。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三):读后感

适合学生们阅读的一本书,当然每个年龄段都可以去读,每个阶段应该会有不同的收获吧。尽管是写给将近百年之前的“青年”的,对于如今的青年却也同样受用。 朱光潜先生从不同的议题来谈他自己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看法,跟着他的脚步去思考如今的这个世界,去反思自己和身边的人,于是体会到不同时代下的青年的相同与相异,体会到一些价值观的改变,体会到自己对于这些话题曾经有过怎样的看法,现在看完这些话之后又会有什么看法。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每个人又都有每个人的想法。 时代不同了,可有一些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们在如今的时代应该背负着怎样的使命去思考呢?是让自己更“轻”呢?还是更“重”呢?大概是现在“躺平文化”盛行,读到这本书,才想起曾经的很多虽然可能不切实际但非常美好的想法。总而言之,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正面积极的思考是更多的,所以认为适合学生阅读。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四):《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

来自上个世纪的十二封信,如今读来依然能给人无尽的启发和思考。小到如何读书,大到如何生活;小到个人缺点,大到社会流弊,这短短的十二封信里均有所涉及。印象最深的是朱先生对于中国人“蜂子孵蛆”心理的总结,他说中国人皆有“类我类我”的心理,而与我不同的,无论好坏,我皆要嗤之以鼻。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鄙视链”的东西吗?其实蜂子孵蛆也好,鄙视链也罢,我以为其产生的根源不外乎两者,一是不自信,二是不包容。因为不自信,才不敢去认可和接受与己不同的观点和行为;因为不包容,才会拒绝与不同的观点和行为共存。而某种程度上讲,是不自信最终导致了不包容。 除此之外,我还非常喜欢和欣赏朱先生关于生活的态度,“闲愁最苦”倒不如“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不过这一点着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好劝自己凡事看开一点,顺其自然如草木虫鱼。 最后忍不住皮一下,教育部的背书估计严重影响了这本书的销量吧(^0^)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五):谈摆脱

本书中最让我欢喜的是关于“摆脱”和“谈人生与我”

谈摆脱摘录:

生命途程上的歧路尽管千差万别,而实际上只有一条路可走,有所取必有所舍,这是自然的道理。世间有许多人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顾虑,既不肯有所舍,便不能有所取。世间也有许多人既走上这一条路,又念念不忘那一条路。结果也不免差误时光。“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于而取熊掌者也。”有这样果决,悲剧绝不会发生。悲剧之发生就在既不肯舍鱼,又不肯舍熊掌,只在那儿垂涎打算盘。

“摆脱不开”便是人生悲剧的起源。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过去的。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消极说是“摆脱得开”,积极说是“提得起”,便是“抓得住”。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往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