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编剧十二法则读后感100字

编剧十二法则读后感100字

《编剧十二法则》是一本由[英]朱利安·霍克斯特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编剧十二法则》读后感(一):授人以渔的《编剧十二法则》

或许这几年,“我要当编剧”在当代人心愿排行榜上的位置在不断下滑,但总是有大量的非科班出身的人,希望能够希望用自己的键盘来表达,来赚钱。自然就会寻找市面上各式各样的编剧类图书,比如希德·菲尔德系列、《救猫咪》系列等等,但这些书或许能让人成为一个编剧,能够很容易地让人写出一个标准化的故事。因为这些书会给你一整套公式,比如节拍器、节奏表等等,只要你能想出一个主人公,想好要写什么类型故事,剩下的依靠这个表格去写,总能写出来一个差不多的故事,大概率观众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总会流露出“我就知道……”的评论。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写出让观众称赞的故事,就只能纯粹的依靠个人才华了。不过能够依靠个人才华写出优秀剧本的人,干嘛会需要这么本书呢?刘和平写《雍正王朝》的时候,估计也没看过什么编剧书。

而且,因为那些编剧教材侧重于速成,所以难免会让读者(学员)留下一些个坏习惯,比如我就曾深受其害,我当年的公司老板看了《救猫咪》之后,某次开会,跟我们说这东西太好了,节拍器太好了,我们以后做故事,一定要套进节拍器里面。什么,你的故事套不进去?那一定是你的故事有问题,给我改。于是,很多时候,本来可以用来制造故事悬念、留给观众遐想的“空白”,被提前编造出了一个“合适”的解释,或者原本某一幕会变的长一点,制造一定节奏上的变化,但现在必需在90分钟内安插好这十几个节拍,缺一不可。可能原本我编的东西也就是个65分,但生硬地套入节拍器,那最高也就是60分到头了。

看完《编剧十二法则》最直观的感受,是这本书和市面上其它编剧类图书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它并没有用大部分的内容来表达“怎么去写”,而是“为什么这么写”,它告诉了你去写一个剧本所需要的框架结构,告诉写这个剧本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而不是直接告诉你一个完整故事结构,让你去填空。

里面的十二条法则,从“故事创意”的开始,到如何设计、构思人物,再到提醒编剧视听语言的运用,还提及了如何控制节奏、撰写合适的对白等等,可以说是全方面告诉了读者“写剧本需要注意哪些”,让读者在随后的写作中,脑子里能时刻想着这些必需的技巧和手法,从而不断地打磨。

故事是像河流一样流淌出来的,任何一个创作者,把你故事里的人物和困境做的真实生动,考虑好所有必需的细节,再时刻保持、谨记着那些编剧手法,那整个故事自然就会出现。就好像今年《警察荣誉》这部剧,这部剧为什么好看,因为编剧在创作前期,进行了大量的采风,里面所具有的故事素材、人物形象可能都是有现实原型的,然后再运用她娴熟的编剧基本功,时刻拿捏着观众的情绪,从而创作出了这么一部优秀的剧本。电视剧如此,电影也如此。

就像这句话所说的那样,故事的结构、卖点是不断变化着的,某种程度上唯一不变的,是希望看到新鲜感的观众。想要持续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故事(剧本)创作者,其实最需要的是保持自我知识的更新,然后利用《编剧十二法则》中告诉你的那些编剧基本功,来不断地提高自己。毕竟“我有一个故事”跟“我有一个剧本”还是有非常大区别的。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在“编剧”领域还需要功力、需要学习的人,看看《编剧十二法则》,总会有一些收获。

《编剧十二法则》读后感(二):编剧入门总共分几步?

我周围有不少编剧朋友,经常会看到他们交稿后的如释重负和作品上线后的欣喜。也经常会听到他们讨论现在的影视行业现状,评论现在作品的剧作方法。

有时他们也怀念自己刚入行的青葱岁月。

他们的案头或书架上基本上都会摆几本编剧书,《故事》《救猫咪》什么的。

虽然他们摸爬滚打多年,现在翻看的次数并不多了,但编剧书在他们职业经历的某些阶段,都起过重要作用。

当然,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也不会有黄金屋。看了编剧书,不保证你就一定能编出旷世奇作。

但一本靠谱的编剧入门书,能保证你迅速走上正确的轨道(现在喜欢说“赛道”?)

《编剧十二法则》里,作者朱利安·霍克斯特把所有的编剧技巧、诀窍和要注意的东西总结为12个法则。

短平快,稳准狠。

不过这不是重点。这本书很有意思,作者没有一上来就说技巧,反而是专门写了一章“了解行业背景”。

作者告诉大家,想要进入行业,你得先花点时间,了解这个行业。

这是以往编剧书忽略,或者没有特别重视的。

作者写道:

“这么多年来,电影故事的一些基本要素并没有太多变化,人物还是人物,情节还是情节——这是件好事。不过,随着行业变化, 故事销售和讲述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掌握话语权的人在变。

“好莱坞电影中,制片人和电影公司主管在创作方面有最大的掌控权。他们最看重的是挣大钱,要拍最卖座的电影。而在电视媒介则更多由编剧说了算。电视剧的编剧常常也是制片人。为数字平台做电视剧集尤其如此,比起传统广播和有线电视,往往会有更多创作自由。

“了解行业能给你带来什么,可以让你做对事,找对人,让你独一无二的创造力有用武之地。”

做对事,找对人。这是少走弯路的重要经验。

所以,真的想入行,就先多打听。

问问影视圈的朋友、朋友的朋友,越多越好,看看现在的影视行业究竟是什么样子。

你的创作,你的故事,送出去的渠道在哪?

是不是要跟在成熟编剧屁股后面,开上几百个编剧会,写上几百万字?

打听打听这行的收入,毕竟要靠编剧这行吃饭,你要鼓起不小的勇气。

要多看看现在国内影视作品。电影就看看院线片,或许也得看看网大,剧就看看平台热门。哪怕2倍速浏览,你也得看看现在的影视作品发展成啥样了。

国外的影视剧也看,新经验都值得学习。《编剧十二法则》里,作者就介绍了一些好莱坞新锐编剧的经验。

各种信息打听完毕,你可能会听到各种对这行的吐槽,甚至觉得乌烟瘴气。

说不定还破口大骂:这特么简直是个大酱缸。

但你还是确定,你有自己的故事要讲,还非要用影视的方式去讲。初心不改。

那么接下来,你就去买些编剧书来看。

你得先掌握编剧方法。

用剧作方法讲故事,和写小说不一样。方法上有相通的地方,但写作思维非常不同。

只有了解基本技法和概念,写出的剧本才合乎编剧专业要求,跟你业内的甲方爸爸沟通,才有“共同语言”。

比如《编剧十二法则》的“法则2:理解故事结构”里,朱利安·霍克思特这样介绍经典的三幕范式,

“谈论剧本写作,很难绕开三幕范式(three-act paradigm)。就算你是个新手编剧,也可能听说过这个术语。无论你是不是要遵循,知道三幕范式的含义和使用方法都很重要。

“从20世纪80年代初,三幕范式就已经是好莱坞项目 开发的默认语言了。这意味着许多(但不是所有)电影制作人训练出了三幕的思考方式,并期望你也用这种方式写作。这会影响到你对自己故事模式的思考,从而决定你的大纲,在合适的情况下也会决定你的剧本小样。

也不是所有的好莱坞电影都符合三幕范式。不过,如果是为电影制片厂或较大的独立制片公司工作,你至少得能够按照这些术语思考和沟通——就算你想打破法则,也得先了解法则。”

霍克斯特是个美国编剧老师,也给好莱坞做剧本顾问,做了很多年,所以他知道,想要迅速入行,快速打造一个剧本,你就先按法则说的办。

但他也明白,想写出旷世杰作,“打破”法则就很重要了。这也是他在《编剧十二法则》里一直强调的。

因为在教学和工作中一直在观察行业,霍克思特在书中介绍了不少这两年的新片子,有符合好莱坞经典剧作法的,也有与众不同的。

但无论如何,掌握法则很重要。

就像那些顶尖武侠高手,在“悟”出终极大杀技之前,都要按照功夫秘籍,一招一式地进行长久训练。

(ps:看这种从菜鸟到高手的故事是不是很爽?这种爽也是编剧动用技巧写出来的,具体可以看《编剧十二法则》的“法则4:创造你的人物”。)

当你看了编剧书,手握编剧“12种武器”,接下来的事儿就一个了:不停地写。

你可能真的要开几百个编剧会,写几百万字,很辛苦。但这是唯一的道路。很多时候,慢慢深夜码字的你不得不做个心灵的孤勇者。

就像霍克斯特在《编剧十二法则》中介绍完所有技巧之后,他在书最后写的:

“世界上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幸运的是,编剧这门手艺的门槛非常低。你写完一个剧本,再写下一个就会比较 容易。说实话,下一个剧本很可能会更好,因为现在你已 经心中有数了,对吧?

“如果想成为专业编剧,你要遵守的底线只有一条,它也是唯一真正重要的法则,那就是——写下去,不要停。”

《编剧十二法则》读后感(三):做编剧需要学习什么?

关于编剧需要学习的基础,《编剧十二法则》的目录都说到了,简洁、准确、到位。

总结起来就是:12个法则+了解行业背景+努力写下去

了解行业背景 001 不断发展的产业 / 不同电影之间有什么共性 法则1:了解写作格式 017 剧本的两种功能 / 格式是个把关人 / 标准长度 / 主场景格式 / 剧本格式的标准要素 / 典范学习:公主新娘 / 普遍原则 / 闭门写作:格式练习 法则2:理解故事结构 037 杰出的三幕范式 / 突围明星:艾娃·德约列的编剧经历 /打破常规结构 / 动作和节拍 / 冲突的作用 / 闭门写作:情节练习 法则3:发展你的故事 065 从激发事件开始 / 什么是情节弧 / 情节和副情节 / 突围明星:迪亚波罗·科蒂谈创意 / 主题的作用 / 突围明星:乔丹·皮尔谈主题 / 高潮,以及其他选择 / 远离主流结局 /闭门写作:激发事件练习 法则4:创造你的人物 097 目标驱动的人物 / 典范学习:卡莉·克里谈人物写作 / 非传统英雄或非常规的主人公 / 突围明星:诺亚·鲍姆巴赫 /背景故事(所有主人公的共同点) / 闭门写作:人物背景故事练习 法则5:研究人物原型 113 继续学习,但要慎重 / 什么是原型 / 典范学习:约翰·特鲁比谈原型 / 普遍适用的恐怖片原型 / 闭门写作:原型练习 法则6:写下剧情梗概 133 什么是剧情梗概 / 好的剧情梗概要具备什么 / 突围明星:诺姆·克罗尔 / 闭门写作:剧情梗概练习 法则7:写出剧本大纲 149 为什么要费劲写大纲呢 / 典范学习:约翰·奥古斯特的剧本大纲 / 为什么做研究很重要 / 典范学习:特里·鲁西奥的剧本小样 / 简单说说改编剧本 / 突围明星:塔伊加·维迪提 / 闭门写作:大纲练习 法则8:用画面讲故事 165 作为骨干的格式 / 突围明星:达米恩·查泽雷谈音乐电影创作 / 如何从内部到外部 / 场景的魔力 / 场景节拍 / 典范学习:约翰·奥古斯特谈场景写作 / 突围明星:琳·谢尔顿谈即兴创作 / 闭门写作:场景练习 法则9:划分电影段落 191 什么是段落 / 段落和节拍 / 节奏的难题 / 把握故事节拍的节奏 / 线性发展 / 典范学习:威廉·戈德曼的十诫 / 为什么片段式的进展也是连贯的 / 突围明星:昆汀·塔伦蒂诺谈结构和叙事 / 闭门写作:段落划分练习 法则10:对白要有目的 209 从研究入手 / 典范学习:沙恩·布莱克谈对白写作 / 打破常规 / 突围明星:安德鲁·海格谈走位 / 避免常见误区 / 我们能向无声电影学习什么 / 闭门写作:对白练习 法则11:完成你的初稿 221 遵循大纲,并完善它 / 倾听你的人物 / 边写边修改 / 写出第一幕,然后写结局 / 试试一气呵成 / 写不动时的秘诀清单 / 闭门写作:初稿写作练习 法则12:修改,再修改 233 技术方面的检查 / 创作方面的检查 / “检修”剧本 / 典范学习:约翰·奥古斯特谈修改 / 协作者、顾问和专业读者可以做什么 / 闭门写作:修改练习 接下来怎么做 249 了解行业 / 取得“成绩” / 最后的话

《编剧十二法则》读后感(四):《编剧十二法则》摘抄

()内为个人理解原句大意后,补全句子以使句意通顺, 【】内为个人感想

1、 在电视媒介则更多由编剧说了算。电视剧的编剧常常也是制片人。为数字平台做电视剧集尤其如此。【英美现状。国内还不是,但有这个趋势了,电视剧的制片越来越懂剧作。】

2、 大公司眼里只有上亿的利润。

3、 跟从前相比,电影公司做的更多是合拍、改编或授权。他们越来越少买原创剧本。

4、 开发剧本的时候,要想想它该如何适应当代电影的形势格局,以及怎样才能脱颖而出。

5、 ……有所谓“IP”潜力……【第5页,我特意摘抄下来是因为我读着觉得有讽刺感,但不知是译者带来的讽刺感还是原作者带来的。】

6、 让我们把问题聚焦:故事是什么?一句话概括:故事是有结论的因果关系。换言之,故事是一组符合逻辑的时间段落,确立起一个目标,并用一种方式达成了目标。【“情理之中”】

7、 每当我们了解到一点什么信息,就总想知道更多可能与之相关的情况。剧本写作也是这个道理。你告诉我们一个人想要什么,我们就想知道他们怎么才能得到。【不认同的点在于,如果信息对观众无特别强烈/特殊的吸引力,观众其实不会付出关注。】

8、 从本质上看,故事世界在结尾处发生了改变,看上去和开始时已经不一样了。如果没有这些变化——人物没改变,他们的行为对自己的世界没有造成任何有意义的影响——那么好莱坞通常会问:这个故事的意义是什么?

9、 用一系列能唤起情感的画面创造一个故事。【非常重要】

10、 最低基本协议(美国编剧工会与制片人协会之间的协议,明确最低薪酬和社保等级)每三年商定一次。

11、 典型的电影公司协议一般会约定写一稿,并修改一稿。【国内个人经验是三稿】

12、 一部故事片大约包含60-65个场景(现在更多是后者),平均每个场景约为1.5页(分钟)。【国内大概是A4打印纸,宋体小4号字,页边距上下左右各1.8cm,装订线0.4cm,行距固定值18磅。这样一页纸大概3分钟,动作戏多则要往上估。或者按5000字15分钟的方式估算。】

13、 电影场景的最终效果——也就是看电影时我们的身体和情绪反应。

14、 如果剧本或演职员表中出现两个或多个编剧的名字用“&”连接,就表示他们是共同创作团队。如果他们的名字是用“和”(and)连接,则说明他们分别写了不同版本的草稿。【我倒是没注意过,但国内不是这样。】

15、 一页不带任何动作描述的对白就挺好。

16、 要勇于传达言外之意。

17、 (以人物为中心的三幕):背景阐述、人物转变和作出决定。

18、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我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编剧,因为我有其它工作,或者我有其他可以谋生的工作’。”

19、 一个故事节拍可以落在一个画面或一行对白上,也可以持续二十分钟。【个人理解是节拍落在一组动作/反应之上,如果这里的“动作”是对白,“反应”也是对白,即落在对白/对白之上。这一组像是最基础的音符,再之上当然也有节奏、节拍,就像音符之上有小节一样。节奏、节拍方面个人认为《故事》说的最好。】

20、 激发事件(应该同“激励事件”)……可以马上让你的故事概念表现出具体的利害关系。……唤起主人公的个人欲望或需求,让后续的故事或情节得以聚焦。

21、 你的主人公遇到阻挠目标的反对力量时,故事就有了戏剧性(戏剧即冲突)。

22、 反面人物不一定是邪恶的。反面角色只是体现或代表了主角的对抗力量,他们的行为并不一定是有道德意味的。

23、 加大赌注和考验人物。【作者举了两个例子都是跟偶然性相关的,我曾工作过的一个大咖也说要尽量让故事“失控”。不要抗拒偶然性,善用即可。】

24、 行动则体现为故事和情节,也会通过主人公和其他人物大关系表现出来。

25、 怎样才能把一个老掉牙的情节套路写得新颖有趣?

26、 如果一切来得太容易,那就算不上一个故事。

27、 情节要解决的问题与整个故事要解决的问题是平行的。你的主人公必须解决内在冲突和挑战,或满足一种需求,这样才能解决A故事情节线中的问题。

28、 为什么需要B故事?我问你,你会跟谁说心里话呢?我猜你的答案可能是朋友、家人、咨询师或爱人。在他们面前你最能打开心扉,敢于袒露弱点,他们是你最信任的人。

29、 “我写的东西都是带有超现实感的自传。”

30、 你选择如何讲故事,会影响到读者如何参与到故事里。

31、 传统三幕范式的电影叙事里,中间点包括第二次意义重大的承诺,代表主人公要采取行动了。正是在这个点上,单纯的主人公会转变成英雄。这个时候,主人公已经学到足够多的东西,或经历了足够多的事情,真正理解了自己的决定意味着什么。尽管知道实情可能会变得非常糟糕,但还是决定朝他们的目标前进,这种勇气可嘉的行为,使他们变成了英雄。

32、 经过三幕故事,目标驱动型的英雄从没用的人或没本事的人,变成了有价值有本事的人。

33、 确定是什么构成了故事中恰如其分的变化。

34、 “人物就是习以为常的行为。”【我也是这个观点,人物即习惯】

35、 行为还表现在一切细微的非语言交流中,以微妙但很重要的方式表现人物。

36、 我们的目的是从技术中学习,而不是被技术束缚。

37、 务必要关注人物独特的细节。

38、 艺术家或小丑定义何为卓越,或幽默地进行批判,或创造出刻意的甚至是法西斯式的完美理想。【岔一嘴,《理想国》从某个角度看挺法西斯的】

39、 幽灵原型是指来自过去的人。

40、 弗兰肯斯坦是无辜的或无害的人物,被看作怪物而遭到迫害,……“弗兰肯斯坦原型的意义,在于揭示主人公或其所处社会的问题,而不是弗兰肯斯坦自身的问题。”

41、 一句话概述故事,力求简明扼要、有吸引力和想象空间,要有冲突。【主要满足“简明扼要”吧,剩下的尽力后主要看机缘。】

42、 电影的剧情梗概一般在推介之后就扔掉了。它是开发过程中无形的一部分。

43、 推销的第一步是要明白,如果大家听不懂你的概念,就不会掏钱买它。【国内就……参考吧,是一种信念,有时候对方不用全听懂,但有ta嗨的部分就行。】

44、 情节是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事件。人们见面、聊天、恋爱、争吵、彼此追逐,进行各种活动;故事是潜在的文本,是言外之意。故事是推动情节发展的深层含义,是我们通过观看情节推断、揣摩出来的。故事说的是我们为什么要聊天、恋爱和争吵,为什么要做种种诸如此类的事情,以及这些表面行为对当事人意味着什么。

45、 故事是你的主人公在处理电影主题时的个人情感经历。

46、 当你写作规定的类型,你要做的是给到观众所期望的,同时创造出新的东西。

47、 问问自己,你的对抗力量如何完美衬托出了主人公。

48、 虽然“掌握你的故事”(好莱坞行话是“制定其基本结构”)很重要,但过度准备可能会对创作过程有害。【度就是不好把握,能一直保持中庸的人很厉害。】

49、 大纲的目的就是要一点一点弄清楚,故事是怎么发展和解决的。

50、 你的故事不会变,但你的推销角度可以调整。

51、 有时候,写大纲最大的价值就是帮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52、 戏剧性如何在我的场景中流动?【冲突!冲突!】

53、 此时此刻我正在关注的是什么?

54、 作为创作者,你不应该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直接告诉我们某人的感受,你可以用行为和动作来表现。

55、 场景有两种目的。要么应该表现人物,要么应该推动故事发展。如果这两点都做不到,那这个场景要么需要重写,要么应该从剧本里删掉。

56、 这个场景中可能发生的最令人惊讶的事是什么?

57、 一个节拍的起点和落点(或呼应)之间,往往是要有变化发生的。

58、 在不承担重大风险或不学习新技能的情况下,主人公能走多远?

59、 银幕上大部分重要的对白都不会广为流传,因为它太平实普通,不会引起多少注意。这些平实普通的对白支撑着故事的发展,而不是引导故事。我的意思是,对白就应该这样,简简单单,却支撑起了故事。好的对白出自人物之口,来自需求和情境。如果你的对白支撑和推动了故事,而观众并没有“出戏”去留意它,那么说明你这个编剧干得不错。【关键是不令人出戏的支撑之上,还有推动,才是及格。】

60、 强有力的对白指的是人物带着目的说话——要话里有话,对自己的目标和策略有影响。

61、 “电影对白比现实谈话激烈那么一点点。”

62、 为了拖延任务,你读多少书和剧本都可以。但是,如果你想成为编剧,就必须遵守这条铁律一般的法则:完成你的初稿。

63、 哄着自己把剧本写完。

64、 如果你专注于可实现的目标,恐惧就会自行退散。当然它不会彻底消失,有那么一点点恐惧也不是坏事。

65、 写作的过程你会自我怀疑,频繁而且深刻地自我怀疑。这令人烦躁、愤怒和沮丧,这也完全正常。每个作家都会怀疑自己的作品,甚至是那些伟大的作家。

66、 用更少的字说出更多的话。

67、 (初稿写完后)检查你自己是否对人物有了更多的理解。

68、 电影是一个社交关系驱动的行业。

69、 人们之所以要去读电影学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能做出有技术含量的短片。【英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