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锦集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锦集

《昨日的世界》是一本由[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6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一):昨日世界也是今日世界

“只有经历了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才算是真正生活过。”茨威格在书的结尾写到。 昨日的世界,是茨威格的回忆录了,也有说他是茨威格的自传,茨威格自己讲述了他所发生的一切:出身在富裕家庭,父亲是经商的犹太人,母亲有着贵族的血统,从小收到良好的教育,和当时世界的名人成为好朋友,在世界各地都去旅游过,在文学,在话剧领域都有好的作品。这样看来,茨威格是让人羡慕的,羡慕他的生活,羡慕他生活的环境。但他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作品被列为禁书。 经历过战争并且活下来,是幸运的,但战争的创创伤,以及战争时的颠沛流离,在一定程度上带给茨威格世界观的改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他就预料到了希特勒的野心,但当时欧洲人还在幻想阶段,他深感无力 只有看着身边所失去的一切,可能这也是他自杀的原因。 文学上卓越的天赋,以及亲生的经历,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感受:深刻而冷静 羡慕而同情 。同时书中发人深省的思考,也值得今日重思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二):令人心生悲悯的大师茨威格

茨威格在写下这些文字之后不到两年就和妻子服药含恨自尽。读完此书心绪难平,国家的概念以及爱国的情感也许只有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候才能深入人心吧。回想阅读茨威格这部遗作《昨日的世界》的心路历程,就像是和茨威格一起坐着火车进行了一场欧洲文艺之旅之后又亲眼目睹这一件件艺术品在纳粹燃起的战火中全数摧毁,心情沉重的同时也不禁感到庆幸,庆幸欧洲以及人类的文明历尽千险最后终于没有消失殆尽,重新走向了欣欣向荣。然而,这一切茨威格都永远地错过了,他再也回不到过去了。我的心中对茨威格的经历产生了无限的悲悯。我想,如果我能有一次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的机会,我不会用这仅有的一次机会回到二十年前在北京买一套房,或者回到唐宋和李白、苏轼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我宁愿用这仅有的一次机会回到1942年1月,回到茨威格万念俱灰的时刻,激动地告诉他,只要你再忍耐三年,你魂牵梦萦的伟大故乡,你心目中那饱受摧残奄奄一息的人类文明遗址――欧洲,就会从希特勒和他的党卫军的铁蹄下彻底解放!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三):多么讽刺的人生

茨威格生于欧洲文化中心维也纳,从小耳濡目染各种文艺活动,与文坛巨匠托尔斯泰、音乐巨人马勒、革命先驱列宁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作者的经历充分诠释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与罗丹、罗曼罗兰、理查德斯特劳斯的友谊,帮助他看到了一个更多样、更立体的欧洲。

看似拥有完美人生的茨威格,却在而立之年以后遭遇两次世界大战,命运给他开了这么大的一个玩笑。科技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新思想的碰撞,思想的火花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思想巨人。而这看似完美的20世纪初的巨变,却伴随着巨大的道德沦丧。政治家、军事家视人民的生命如草芥,用巨大的牺牲来挽救自己的尊严。物质的提升没能拉进欧洲人之间的距离,反而埋下了仇恨的火苗,多么讽刺啊。

前半生顺风顺水,后半生颠沛流离。前半生以祖国为荣,后半生却作为敌对国的流亡者在他乡遭遇猜忌。读完这本书,也能理解作者是多么深切的希望欧洲的和谐共生,也能理解当作者梦碎后自尽于他乡的决定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四):昨日的世界,遗憾的世界

茨威格在当时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每本书,第一天发行,就会销售两万册。是当时世界上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作家。

他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安稳美好,也亲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写于1939-1940年,有家归不得,战争和漂泊给和平主义者茨威格带来了精神上的创伤,1942年2月22日,60岁的茨威格和第二任妻子自杀,这本书出版于作者离世两年之后。

这本书读书笔记我写了6千多字,在书中了解到很多,今后的阅读中,随着对更多人物、历史的了解,我希望能回头再读一遍这本书。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五):那些年的欧洲

这是我看的茨威格的第一本书,之前有翻开过他的一本非常著名的书《人类群星闪耀时》,看了一部分不记得为什么原因搁置了!这本600多页的书是茨威格的回忆录,又有茨威格自传的成分!这又是一本看完令我掩卷叹息的书。这本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四十年,涵盖了茨威格一生(这书写完后两年茨威格在美洲和妻子因为这混乱的世界双双自杀)。第一次大战前的欧洲世界,正稳步迈向现代,当时的欧洲人朝气蓬勃却也有固执死板的一面。但在茨威格的回忆里,那个时代欧洲还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充满自由的世界。一战在作者眼中也只是一些政客和帝王的私欲而煽动的战争。作家朋友们也好,平民百姓也罢,都是被一时的爱国热情上脑而被利用。茨威格觉得在一战时期,欧洲各国人民都还是善良友爱的。但对一战善后的欠妥和法西斯疯狂的肆虐和民族情绪的煽动,使得欧洲人民之间充满了敌意!

茨威格这本回忆录不仅仅是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历史的回顾,更是充满了对那个时代的思考:人性和世界!他对历史的发展充满了洞见。但他就像“耶利米”一样,沉浸于自己的洞见所带来的痛苦之中而难以自拔!

这本书,也让我见识了茨威格的交游之广,那个时代的欧洲名流和文豪,鲜有茨威格不认识的。甚至都能直接给已经成为意大利最高领导人的墨索里尼去信提要求并得到允诺。

这敏感睿智而又对欧洲世界充满感情的人呵,就像梁漱溟的父亲一般,在充满了“这个世界还会好吗”的深深疑问中自我结束了生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