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精选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精选

《一念桃花源》是一本由[美] 比尔·波特著作,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一):此心安处是桃花源

比尔波特《空谷幽兰》多年前就已看过,喜欢作者寻幽探胜访古、叩问中国文化的心灵文字。

《一念桃花源》是作者重走苏东坡的贬谪之路,试图还原苏轼和陶渊明诗歌这一文学事件的时代背景、个人遭遇、心路历程的又一部“在路上”的作品,书不长,一气呵成,一个晚上即可读完。

苏东坡备受官场的倾轧,政敌的迫害,时代的冷眼,但他如弥勒佛一样,依然笑看风云,安之若素,闲暇之余写写诗、作作画,歌咏赤壁,放浪琼州,或者研究一下东坡肉如何烹制,整修一下水利造福于民,尽管“一肚子不合时宜”,但“此心安处是吾乡”,在流放的路途回归心灵,找寻家园。

他追慕千年前大诗人陶潜的傲岸身姿,以和陶诗的方式向陶渊明致敬,向时代的不公、时事的风雨表示轻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二):比尔的味道变了

2017年,这一趟追寻苏东坡与陶渊明的“和陶诗”之旅,从上海出发,到雷州半岛,再折回九江,结束行程。循苏轼的贬谪足迹,经常州、扬州、惠州、儋州,至陶渊明故里结束。

这年,比尔65岁了,他有了两个中国随行,不再孤身一人背着大包单挑八千里路;他乘飞机、高铁、专车接送,不再一路拦车、忍受等车的曝晒与尘土飞扬;他住五星级宾馆,不再为几十块钱的涉外旅馆尽费周折;他每一顿饭都有人安排,不再与包车出租司机一起享用面包片夹西红柿洋葱;他享受温泉、受邀研讨、接受采访,再也不会遭受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冷遇。

而我还是很怀念1992年那个春暖花开的午后,比尔坐在小旅馆的阳台上,一边吃花生喝啤酒,一边看两个小姑娘在樱桃花开的树下跳皮筋……

一次采访中,他用自己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我很小的时候就看破红尘,不追求钱,不追求名字。”

他说:我不想死在家里,我想死在路上。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三):真正的知己无关时空 - 读《一念桃花源》

1079年,因为著名的乌台诗案,43岁的苏东坡被贬黄州。期间得赠《陶渊明诗集》一本,如获至宝,随身携带,引陶为知己。他如此形容陶诗对他的影响 -- " 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从此,苏东坡以"和陶诗"的方式与陶对话,开始了与陶渊明长达几十年的神交。

这种不在一时空的相知相惜,总让人有种莫名向往。

在这本书中,作者比尔波特记录的,就是苏东坡与陶渊明这段佳话。

追随苏东坡的足迹,作者从扬州出发,到惠州,海南儋州,再到常州和庐州。每到一处,都遵照他独有仪式感,凭吊,拜谒,敬酒,并诵诗一首,以表景仰之意。

遗憾的是,和当年的代表作《禅的行囊》比起来,不管是风格还是文笔,都感觉不到进步,意境也稍浅。可能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中国人来解读更为契合。

不过还是要为作者点赞,这个75岁的美国大胡子,虽然年事已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沉迷和热爱却一如即往,让人敬佩又羡慕。敬佩他的不辞奔波,羡慕他的自得其乐。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东坡先生之洒脱与达观,如果能学到一二,也很不错了。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四):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为后世留下了千人千面的桃花源,千里共婵娟的苏东坡是他的头号粉丝,给每一首陶渊明的诗都写了和诗,一位千年前的大文豪跟一位一千七百年前的偶像诗人穿越时空对话,这是多么神奇和动人的灵魂撞击啊!比尔·波特每次的选题真的是精绝,但这一次是以游记的形式呈现,显得浅薄,有些蜻蜓点水般的随意了,但依旧很值得一读。

在书中,波特踏着陶渊明与苏东坡的足迹,经扬州一路向南至惠州、雷州,直到天涯海角的儋州、琼州,再回溯到陶渊明的故里庐山。这期间,苏与陶的风情轶事,风骨气节便在一诗一和之间流淌出来,兼具风土人情人世变换,滚滚红尘和世外桃源在时空交错起来。

苏东坡写和陶诗是在扬州做知州时开始的,然后在惠州决定“尽和陶诗”,在海南岛的儋州完成了所有的和陶诗。在扬州,苏轼写了一篇《问渊明》,作为和陶渊明的一次精神对话。在这首诗中可以看到,苏轼赞同陶渊明在困境中乐观旷达、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但他认为陶渊明仍然没能很好地处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因而达不到更高的解脱境界。

与陶渊明自求归隐的悠然情怀所不同的是,苏东坡的乡野生活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他同样把这乡村生活过得有诗情画意。儒释相通的苏东坡。以济世爱民之浩然正气的执念,又怀超然物外,乐观旷达的洒脱,兼济平常心,豁达观世相,最终能够破除偏执,圆满融通。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念桃花源》读后感(五):寻桃源记

我一直非常喜欢火车这一交通工具,虽然不如高铁,飞机迅捷,火车杂也似乎更混乱,但是却是带着烟火气的。窗外是小雨,车厢内嘈杂而喧闹,恰是旅行的第一步。来自美国的比尔·波特老先生正是以这样的开端沿千年前东坡的南下之路寻找他存在的痕迹。但是我到广东也已经两年,因为工作的缘故,也常去惠州和雷州两地出差,虽然对着粤式美食念着苏轼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却从没有想到他曾贬官至此而去拜访旧居,反而是读了美国老先生的这本书才意识到,惭愧无知。

和我相反,比尔先生正是怀着对苏东坡的热情去追溯他的,从扬州到广东,再到曾经荒蛮由苏东坡带去诗词教化的海南,他在每一处可怀念苏东坡的地方都留下酒和诗句,毕竟东坡一生唯酒与诗始终相伴。老先生在旅行中向我们介绍了不同身份的苏东坡。他作为政治家的不得志,作为诗人的豁达,以及作为一方官员的爱民,更是一位实干工程师。苏东坡被贬海南,发现此地饮水不卫生,几乎都是咸水,他便号召友人为此地的百姓打了一口深井。如今这口古井仍在,墙外石碑上正刻着村民对他的纪念。尽管他在朝堂上因个性中正,特立独行,而被改革派和保守派排挤,无法取得政绩,一度因被贬而苦闷,但他无论官至何处,总对百姓怀有慈悲。也许他无法做一个出色的左右逢源的政治家,但他却同时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家。

在被排挤被边缘化时,苏东坡通过和诗陶渊明来抒怀,从陶渊明潇洒从容的弃官生活中得到共鸣。但苏东坡和陶渊明不同在,他始终对仕途有抱负,对政治有见解,他始终无法真正做到放下。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后,苏东坡得以北还,将苏轼贬到海南的故友章惇却同时被贬,然而苏东坡并没有借此报复,反而嘱咐其子照顾老父。此外,当年最初因政见不合而被排挤的王安石,他也在多年之后理解了他的政策,二人会面后得以冰释。苏东坡又有一种非凡的气度和修养,难得的宽厚。

苏东坡不得志的政治生涯中不断寻求与陶渊明的精神对话,比尔·波特先生也于老年踏上这片土地寻求与他的灵魂交流。这不能说是一本系统介绍苏东坡的作品,这是一本在旅途中与苏东坡相遇的作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