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造物的人》读后感摘抄

《造物的人》读后感摘抄

《造物的人》是一本由[日]小关智弘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造物的人》读后感(一):心游于艺,道不远人

霓虹版《我在故宫修文物》,又名《我在工厂造螺丝》。

如果有心,可以从书中一点牵引出无数有趣的知识。

▶ 标准原器,无规矩不成方圆

▶ 木模具,榫卯结构,孔明锁,九连环

▶ 小锻冶,三条派,天下五剑,三日月宗近

▶ 切子,江户切子,萨摩切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浦岛太郎,烂柯人,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 能乐,狂言,歌舞伎,人形净琉璃,日本四大古典戏剧

▶ 玉屋庄兵卫,活动偶人,端茶童子,射箭童子,鲸鱼须

▶ 织田信长,桶狭间,幸若舞,敦盛,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

▶ 将棋,名人战, 《圣之青春》里村山圣差一点就赢了羽生善治

▶ 日本的茶道花道琴道棋道剑道弓道柔道武士道空手道一本道啊呸,中国的道可道非常道

碎碎念。

UNFINISHED.

《造物的人》读后感(二):你工作时专注的样子特别好看

编辑这本书的时候,想起大学时有门必修课——金工实习。每次去上课,站在车床前听老师讲怎么车,车多少,我都云里雾里的。有时候车削精度甚至在零点几毫米,深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不过我还是做好了一把可以用来敲核桃的小铁锤。

现在看到作者在工厂车工件,一车就是五十年,特别佩服,觉得曾经自己学到的只不过是些皮毛,更厉害的是,他竟然能坚持五十年。我想,学校设置的这门课也许并不只是让我们了解车床应该怎么操作,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台小小的车床,学习到像作者那样的职人所具备的工匠精神——真诚地热爱,执着地坚持。

不管是什么做工作,都应该有这种精神,这样才不会觉得工作令人无比烦躁。就像作者说的:世上没有无聊的工作,只有把工作干得无聊的人。作者善于发现工作中的乐趣。比如,一颗小小的螺丝也有个性和艺术感?靠一个工件环游世界?町工厂里也有“整形医生”?许多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人和事,都为看似枯燥的每一天带来新鲜感。我也会想我的工作中有什么趣事呢?停下来回想,好像还不少呢~文案上,我们(包括特别和蔼可亲的boss)有时也会脑洞大开;和设计修改封面时,经常说一些不着边际的想象;看到其他组完全不同类型的书时,不禁感叹:哦哦哦哦哦,还能这么做!

“反正一天要工作八小时,与其憋屈着,倒不如开心点!”这是一位平凡的焊工的话。没错,想开点儿!就是做好工作中这些小小的事,你也能创造平凡的伟大!

《造物的人》读后感(三):工匠

读书笔记297:造物的人

日本国土面积小,必须做到物尽其用,而中国地大物博,两国的差别就在于日本的产品精细小巧,寿司对比中华料理就很明显。到了工业领域,前面有丰田,索尼这样的大企业,背后则是数以万计的小作坊,还有三丰这样的顶级测量设备制造商,本书的翻译感觉不是工科出身,面对这样一本理工男写的书,专业术语翻译的很不妥当。

培养技工最好的还是师徒制,我刚毕业的时候,分配了一个师傅,教我焊接,合格后,又换了一个师傅教我看图纸做维修,第一次给了我十台信号源,我修好了八台,一台没修好,一台尸骨无存,拼不起来了,当时那批大学生里我算是最有灵气的了,后来部长让我参加示波器的改型,需要重新布线,我分到的那款是双层布线,部长让我尽量不要跳线,于是我就天天琢磨,那时候就学会了做笔记画图。

到五所搞计量就没有师傅带了,谁不出差就去问问人家,更多的是自己看着规程摸索,学了几个月,壮着胆子试着开盖调整,曾经把手持数表屏幕拆了死活装不回去,急得要死。曾经把耐压机拆了,带电操作,被电了个半死。离开五所的时候,领导留下了我那本笔记本,我三年多的工作笔记,记录了我做过的所有设备的调整方法和指示图。再后来陆陆续续做了一些笔记,就没那么系统了。

商业化的悲哀在于,没有人再关注技术本身,公司为了盈利,员工为了更多的做产值,客户为了节约成本,质量就无法避免的下降了。日本的小作坊也是如此,虽然核心技术还在,大量倒闭依然不可避免。当我们越来越多提起工匠精神的时候,或许就是它消亡的时候。

《造物的人》读后感(四):别小看“生产”的过程!

别小看“生产”的过程!——《造物的人》译者的话

这本小书,《造物的人》,我对他有很深的感情……因此甚至连自己也总结不出那个触动我的“点”在哪里,也不知道哪个“点”能打动你们,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这本书出版后,我一直在观望各大网站的评论,大家的反馈,直到看到豆瓣短评中写着这样一句话:

看到这句话的瞬间,我愣了一下。我终于明白了“那个东西”并没能穿透纸墨、从作者、通过我、到达你。

引进这本书用意何在?——这个问题是对我这个企划兼译者最直击心脏的质问。现在我想终于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了,于是匆匆来写这一篇“迟来的(也许并不合格的)译后记”。鉴于我只“生产”过文字,因此以文字生产的过程来举个栗子。

我在成为编辑之前,“生产”过许多文字,我一直认为写作最痛苦的不是下笔写作的过程,而是对大脑中混乱纷繁的文思的整理和选择。一旦文思整理选择完毕,笔下便如泉涌般生出花来。然而写作的最终解释权都在作者自己。直到成了一名编辑,才领略了“生产”的残酷之处。因为编辑的工作性质是“为他人做嫁衣”,要隐藏在作者和作品之后。编辑不具有文本的最终解释权,因此要确认书中的每一个信息,确保无误地传递给读者。我们要做的不是“创造”,而是“精确”。

我曾经为伊坂幸太郎《死神的浮力》(约20万字)写过一篇编辑手记《一点细微的工作:跟着伊坂幸太郎学习日本文化》,当时下面有许多评论表示震惊,可对于我们来说,那只是九牛一毛呀!

“我为这本书写了22个文案,前后历时1年,和同事领导反复讨论;虽然译者的翻译已经很好了,可我还是在不断修正,直到下厂之前又改了几处。”——看了这个,是不是觉得“这很容易呀”。那如果,

“这22个文案每一个都是不同方向,有推理方向的,有鸡汤方向的,有纯文学方向的;每一种方向的试写都是经历了和同事领导多次的讨论得到一个切入口,在一个切入口上反复写情节,为了一两个字、一两句话反复琢磨,反复请教,再反复请上面审核;文本里的每一个词都是一眼日语书一眼译稿校对出来的,编辑流程基本上是三审三编三校,即三遍审核三遍编辑三遍校对,除此之外还要请同事友情审读,每次下厂前出样后还要再过一遍……一本书至少至少是十遍的阅读量。”——看了这个,是不是觉得“这并不是很难呀”。那如果,

“一年写了22个不同方向的文案,平均一个月2个文案word,一个word里至少三个文案,一周要写1.5个文案(这个文案还不能乱写,而是和同事领导商讨出来的);文本上面,每个译词都要挑选更合适更常用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里的首选词,有些译词能有多少读者理解,要不要加注释,加多少程度的注释。每个词都要保证不能犯常识错、翻译病,因此不管确定不确定都要去查,不光要查日语,还要查中文,甚至还要去查别的书里同样的词怎么用,要保证一个作家所有的书里用词要有连贯性、统一,不能因为编辑和翻译的不同而产生文本上的错位……不一而足”——看了这些,虽然觉得琐碎,但是不是觉得“这是你的工作,不就是你应该做的吗?”

理论上是应该做的,但走完这所有流程需要一个取舍,即编辑周期和内容质量之间的取舍。大多数时候不能两方面同时兼顾。那么能做的就是尽力、尽最大努力、在最后的最后时刻再努力完善每一个字词。

那么,一本书从无到有,要经过多少流程?

企划(翻遍日本图书网站、反复讨论内容、从日方申请样书逐本审读)——版权(报价、日方比价讨论、日方拟定合同、我方签合同)——选择译者——文本编辑(三审三编三校,中间还夹杂了无数次的请制作部同事修改,与此相对的无数次核对)——封面设计(和设计师沟通、设计师制作方案、讨论审核定稿)——文案确定(无数次撰写和讨论)——审内文、申请书号、撰写审核资料——印刷(选择纸张、无数次打样确认颜色文字、质检)——营销(与书店沟通、撰写网站信息、请设计师制作网站各类用途,每家网站的规格和标准都不同,地面书店也要兼顾到、读书活动等等一系列)……这都是最基本的流程,编辑要在此基础上为每本书量身想一些点子并且和各部门协调变成现实。(并且每个编辑手中同时还不止一本书…)

做书——只是一个词,可是其中的细节却是需要时间、精力,还有热情、责任感等等才能完成的,是我们除了公休、每天8小时保质保量的认真工作的结果。

后来又开始翻译日语书,小说、散文都有。我看书很快,一本10万字的书一天肯定能粗读完。但是这本5万多字的小书,我翻译了整整7个月。为什么呢?这本书里设计了许多工业知识、什么螺丝啦、标尺啦、木工啦、玻璃工艺啦……为此先去读了各个分野的科普书,先了解它们的语言特征,然后着手翻译。每一个名词、词组都要:先查日语、找出对应的汉语词,如果没有那就通过英语词再来找汉语词;工艺流程要在明确了名词的基础上去学习操作过程和逻辑,看书、看图片、看视频……每一个细节都要翻出来他的“来世今生”,除了查找资料,还去了大田去寻找町工厂的踪迹,跟老汉聊天,去参加手工艺的讲座……凡是能找到的相关活动都去参加。

终于交稿之后,连同译稿和参考资料一并发给了责编小姐姐。然后那位小姐姐又耗时一年核对了一遍。编辑大都是文科出身,既没有工厂工作的经验,也很难找到一个懂日语能翻译的工人……那么,这样的书就不能出版了吗?当然不是,只要文本够好,我们这些门外汉就能去学习,尽自己所能去了解每一步的流程和逻辑。

翻译——现在每一个读外国文学的人都能随口做一个评断:好或不好……我们接受批评,也不要求大家都去了解翻译和编辑背后的故事。因为译者和编辑做这么多,就是为了使读者阅读起来更顺畅。但是我希望你,别小看“生产”的过程!

一颗螺丝、一根义肢、一只玻璃杯、一把尺子……的生产,我们从没想象过的东西,那后边有什么故事,真的没有了解的意义吗?为了精确0.01mm,职人们怎么想的,又做了什么?为了一根义肢的发展,有多少实验?历史传承、技艺的代代相传、每一秒的专注……是如何最终构造出如此精美的玻璃工艺品的?这些我们从来没想过,我们只是理所当然地使用了,仅此而已。尤其在当代世界,能静下心来去“生产”的人如此稀缺,以至于大家都忘记了“生产”的难得和不易。

我第一次审读这本书时,在看到一位一辈子从没踏出小作坊的职人制造的螺丝去到了几十个国家的时候、看到一个从未幻想过功成名就的职人被某国总理称赞要购买被拒的时候、看到每一个小小的“井底之蛙”却心怀祖国真心为祖国的“制造大国”神话感到责任感和自豪感的时候、看到在这个科技发达的世界还有一代一代传承的时候……我的心里感动得无以名状。那是一种接近发现真善美的正向的积极的让人热血上涌的东西……

导演黑泽明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

每个行业都在“生产”商品,如果每个行业里的每个人都能重视“生产”的过程,那么想象一下这个国家、这个世界会怎样?

以上就是我在企划和翻译这本书时的一点心得,也是对——引进这本书用意何在?——的回答。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