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背离亲缘(上下册)》的读后感大全

《背离亲缘(上下册)》的读后感大全

《背离亲缘(上下册)》是一本由[美]安德鲁·所罗门(Andrew Solomon)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8,页数:77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背离亲缘(上下册)》读后感(一):很好的入门书籍

看了出版的翻译感到实在是不行,而且据说内容有删减。看到论坛里有人推荐了网友翻译,感觉好多了。地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135593/discussion/616316079/

***

每天啃一点看完了。如果对minor group的处境感兴趣,特别是还想在实际生活中做些工作的话,感觉这本书应该列为必读书目。读完可以对障碍的成因和人员的现实处境有初步主客观上的了解。

它的上半本讲了聋人、侏儒、唐氏、自闭症和精神分裂五个群体的家庭,通过采访不同经历、处境的家庭,群体内部与外部的理念和矛盾变得格外清晰:家庭总是被两种叙事拉扯,一种是奇迹文学,在极端的情况下,仿佛只要父母做了足够英雄主义的努力和牺牲,他们的孩子就会从病症与残障中浮现出来,从灰暗的病痛世界走回鲜花盛开的正常世界,无数家庭抱着虚假的希望,在一日日徒劳的努力中耗尽自己;另一种文学则宣称孩子一定无法好转,但父母一定可以端正心态,于是问题变得不像问题,“只是你原本想去意大利,却不小心降落到荷兰,那你在荷兰欣赏荷兰的景色就好了”,而这种叙事粉饰了许多家庭实际面对的苦难,比如严重自闭症儿童的抚养家庭:“你要如何爱一个对你的付出永远无法回应,只会暴力对你的孩子?但我别无他法,只能爱和不断努力。”,比如成年发作的精神分裂逐渐抹消一个人的人格,而对诊药物副作用仍然很大……落入任何一种极端都是危险的,而每个家庭只能在拉扯中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

本书很好的一点是他的视角足够全面。很多时候因为宣传因素或者其他原因,人们对一个群体的聚焦是比较片面的,也因此造成了很多偏见,比如觉得自闭症都是完全无法沟通活在自己世界,觉得精神分裂就是全然的疯癫彻底失去认知能力等等。而书中写了处于不同残障程度/疾病影响到不同方面的人,和他们因此面对的不同境况。

对于有志于社会运动的朋友,书中也记载了不同群体里社会运动的轨迹。先前我只知道国内开始有了聋人骄傲运动,但不知道美国聋人骄傲的起源是因为美国有过当局禁止聋人学校教授手语的阶段,聋人运动是在官员武断拟定的政策的压迫下的一次解放,聋人运动坚持手语是聋人世界的正统语言、称非聋人为“听人”的源流在此。如果明白曾经经历过并正在经历着怎样艰难的处境,一些看来似乎“莫名其妙”的运动完全可以被理解。运动同样在两端之间拉扯,如果只强调残障的生物学(疾病)属性,它容易走向极端的优生学,而将现存的残障者视为不值得存在的生命;如果只强调身份属性,又掩盖了严重残障造成的彻底无法功能的事实(当然,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功能”水平是会有变化的,因为药物和器具的帮助,现在的残障人士比起以前已经能过上富有成效的、满意的生活,但同样,由于一些局限性,仍有残障带来的不便是无法解决的)。并且,在不同的群体之间,运动无法照搬复刻,聋人团体中富有凝聚力的聋人剧场,在自闭和精分团体中没有对应的存在;侏儒群体已经在赋权上卓有成效,而精分群体尽管日复一日的宣传“有积极的身份认同能让精神分裂者更快乐”,并诞生了相应的疯人运动,但疯人运动也只是勉力支撑,由于精神分裂大多在青少年、成年群体中开始发作,他们仍然记得自己未发病时是什么样子的,而更难接受当前的自己。

《背离亲缘(上下册)》读后感(二):曾背离的,必将成就

新辟的一条路,我爱它安静,下班特地改变了路线。马路宽宽长长,人行道干净平展,一盏一盏路灯明亮光洁。在这寂寞的路上,远远的,有两个红色的身影。我看了一眼,只一眼,就认出了我十五年前的邻居。

那是不可能认错的。尽管妈妈变矮了,姑娘高过了她,当年五六岁的小姑娘变成二十多岁的大姑娘,但那太过明显的角弓反张姿势多年并没有变化。想像一个从高空坠落的人,身体反曲,两手在空中乱抓的样子,把这身体转九十度,站起来,就是一个脑瘫姑娘的样子。下垂的脚尖,软软地触到路面,每一步都踉踉跄跄地如同踩在棉花上。高举的双手,软瘫的双腿,前挺的腰椎,没有一个施加在腰部或肘部的力量,她是无法前进的。而妈,就是这么一个支撑,从她小时候到现在。

当年,从来没有与这家人打过招呼,她们也不理人,我们也不知道如何去交流,只在匆匆路过时看过小姑娘那斜插的双眼,流着口涎的下巴,听过她咿咿呀呀不知所云的声音。

十五年过去了,我特别想跟那妈妈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是你以前的邻居,好年不见,姑娘长大了啊,当妈妈的不容易啊!”确定这是她想听的话么?站在跟前打量姑娘是不是一种冒犯?当妈妈当然不容易,尤其是脑瘫儿的妈妈,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还用一个从未搭过腔的邻居特意来说明么?多年艰辛造就的是一个宽容的心还是一个敏感的心呢?陌生人,即使是怀着善意,就不能给她以伤害么?

心中纠结着,从母女俩身边走了过去,没敢抬头,心中满是歉意。路,太空旷了,歉意越发深重。

听障、侏儒、唐氏综合征、自闭症、精神分裂症、身心障碍、神童、遭奸成孕、罪犯和跨性别,是《背离亲缘》一书所处理的十个主题。粗看上去,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它们都是相对于正常人的“不正常”,相对于普通人的“不普通”,相对于社会的“边缘者”,是家庭的变数,是人这个皮囊里装“错”了的特例。但令人惊奇的是,随着探讨的深入,你会发现,这些“错”,就是人性本身,而与“错”人相伴的家人和伴侣,在这个过程中所遭受的痛苦,是沉重到不可想像的,在这个过程中迸发出的人性的光辉,也是灿烂到不可想像的。人性,在了解中包容,在包容中成长,一点一滴,促成社会的包容与成长。而作者,也在这些主题调研中,逐渐成长,从被动瑟缩的儿子,成长为宽厚慷慨的父亲,从被伤害的个体到可以付出爱的热源,因为了解生而为人的痛苦,而可以接纳多样姿态的人性,真好啊。

这本书非常好读,逻辑清晰,内容丰富,语言活泼,篇幅相当长而不使人厌倦,阅读体验非常好。这种方式写就的书才能让人看得进去,从而引发思考,认同作者的理念,达到传播思想的目的。

学到了太多东西。每一个主题都是一扇大门,一个新世界。不完美也不闪亮,是人性本身的探求,是社会发展的足迹。我们往往囿于自己的认知,甘做井底之蛙,怯于承认自己的懦弱,也因无知而自大,伤人而不自知。我在脑瘫母女跟前的不知所措也正是如此。跟残疾人做过朋友,但站在残疾人立场上想得很少,做得更少。不知道他们所希望的平等有没有。

特别的一个主题是“神童”,主要是音乐神童。神眷顾的人过得怎样,是凡人感兴趣的话题,很有意思。

一本书,让被研究者得到倾诉和梳理自己的机会,让作者丰富和成长,让读者思考人性,想去了解与己隔绝的人类,变得宽容,让社会得以进步,这本书就是成功的。谢谢《背离亲缘》,你感动了我。

老朋友(第二篇书评)

三年前的一天,我驾车回老家的县城办点事情,事情办完了是下午一点钟左右,觉得很疲劳,需要找个地方躺一躺。拿起手机打了个电话。十几分钟后,人就安稳地躺在沙发上,腰下垫一个热水袋,身上盖一床小花被子,喝了几口红糖水,软软地哼唧了起来。

这个电话,我俩三五年可能会打一个,人是大约十几年未见面了。她和女儿坐在沙发旁边的地上,愉快地做着手工,一会儿让我从里面挑了俩头绳儿和一个小老虎钥匙环儿。我半睡半醒地窝着,两个钟头以后,精神焕发,从她家拿了一袋玉米面儿、一捆葱、一卷地瓜粉条儿就驾车回家了。

这个老朋友是我高中同学,高一时转学来的。她的一条腿瘸得厉害,男生给她起了个外号“New Jersey”,更故意把“New”发成“扭”,正好她名字中又有个“泽”字。她个子矮,坐在我前面,不知不觉我俩就成了朋友。有同学告诉我,说我们走在一起真是个风景,一个矮胖,颠簸起伏,一个细瘦,轻巧敏捷。这些话我从未在意,因为我俩在一起轻松喜笑,跟别人没有区别。她告诉我小时候腿上生疮,去做手术,医生一刀下去,切断了神经还是筋腱,脚就整个儿朝后了。手术事故,医生判刑,她经历了好几次大手术,脚转到正前方四十五度,也就这样了。因为无法上大学,所以她也不学习,天天安静地上学放学。我俩趁课间操去校外赶集买瓜子儿吃,也去她家里吃花生牛轧糖。我考上大学,两人一起去公园里郑重其事地拍个合影。

我从未帮她搬过东西,也没有扶她上过台阶,不好走的地方伸手让她搭一下,这是自然,其他的就没什么了。所以我一直无法去福利院,无法去访贫问苦,双方太对立了,无法达到平等,不平等的交流很难受。悲悯是神的角度,平等是人的角度。她跟我的其他朋友没有不同。

写这个朋友,不是宣扬自己的好心肠什么的,而是说出自己在对待残疾人方面的感受,当然很肤浅。她后来的际遇,和她曾告诉我她所理解的人生,都是友情中应有之义,我的苦恼也需要她来听呀。我不为她为我做了什么而特别感动,我帮到她什么她也坦然接受。残疾人更希望朋友是因他的内在而交往,而绝不是同情。

我想起她来便觉得温暖舒服,她想起我来也是如此吧。有这么一个老朋友我深感幸福。

《背离亲缘(上下册)》读后感(三):身份认同,是父母给予子女最大的恩惠

《奇迹男孩》是一部中规中矩的温情片,却也足以打动很多人的心。

1.

男孩奥吉有着幸福完美的家庭,住在富人区,有爱他的父母和姐姐,但在他心里,他却不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因为出生时的事故导致他脸部畸形,有点丑陋,或者说可怕。因此遭到了同龄小孩的排斥甚至欺凌。所以当有人当面谩骂嘲弄他的时候,他的心里是很不舒服的,他厌恶自己的丑陋,当好朋友在背后支支吾吾说讨厌他的时候,他已经决意把自己与这个世界隔离开来。

究其原因,在于他对自己身份的不认同。

直到母亲对他说,“正因为我是妈,所以我的看法才重要,因为我才是最了解你的人。”他才从心底慢慢接纳了自己,并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价值观。他开始不惧他人嘲笑,甚至开始自嘲,他不再胆怯、畏惧,大胆展示自己的聪明,渐渐赢得了他人的好感。小伙伴们更加喜欢面貌丑陋但心地善良的他,而讨厌外貌英俊但极度自私的男孩朱利安。好朋友杰克为了维护友谊不惜与人干架,黑人小女孩也冒着被孤立的风险站在他身旁。他的善良让众师生为之动容,并获得了独一无二的荣誉。

电影里有一条支线,奥吉的姐姐伊扎贝拉有个闺蜜米兰达,以前他们三个人总在一起玩耍,直到一次夏令营之后,闺蜜突然便不再搭理伊扎贝拉。姐姐整天为此苦恼,在家里,父母全身心都在弟弟身上,她只能懂事地静默;在戏剧俱乐部,她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昔日好友成为了别人的闺蜜,不解与落寞让她苦闷不已。直到遇到了一个黑人男孩子,但却说不出口自己有个很特别的弟弟。在经历诸多波折后,姐姐勇敢地对男孩说出了实情,闺蜜也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原来她心里一直羡慕他们一家能如此幸福地生活着,儿女双全,住在富人区,父母有着体面的工作。她以此为蓝本杜撰了自己的背景,为了不被揭穿这一切只能忍痛与伊扎贝拉形同陌路。

小男孩奥吉不认同自己的身份,好朋友杰克不想承认自己和男孩是好朋友,黑人小女孩大致也有过类似的被排挤经历才更加理解男孩,黑人男孩不认可自己独生子女的身份,姐姐不愿意承认自己有这样一个弟弟,闺蜜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他人的现状。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身份不满,并且有意避之不谈。

记得在看闺蜜这段的时候,印象特别深刻,米兰达从头到尾没有表露出一丁点对男孩的区别对待,在她的言语和神情里,这个孩子与其他人是没有任何差别的,他就是一个平常的小孩奥吉。这大概是这个片子除了父母教育之外最令人震撼的地方吧。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感叹,没有一个有着良好教育、父母恩爱的家庭会因为一个不完美的孩子而支离破碎。这些特别的孩子,如同掉到另一个世界的果实,背离了父母的预期和想象,有的父母避恐不急,有的父母欣然接受。而奥吉的父母显然属于后者。

2.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创造历史的大人物,即使他与大部分人都不同。而主导孩子未来方向的无疑很大程度上在于父母的教育。

《背离亲缘》所讨论的就是这些问题。本书总共探讨了十种类型的情况。第二章到第六章讨论的是几种罕见但有令人非常担心的儿童生理疾病或障碍(听障、侏儒、唐氏综合征、自病症等);第七章至第十二章讨论的类型偏向于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身心障碍、神童、遭奸成孕、罪犯及跨性别,作者以这些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经历和心理发展历程,来反映这些父母的和他们所在的真实世界的互动。

如何接纳自己与众不同的孩子,如何接纳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如何接纳身边有相似情况的人们,这便是本书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第一章里便叙述了自己写就这本书的初衷,其原因在于自己便是上述情况中的一员。安德鲁·所罗门自己是同性恋,这个身份令父母震惊、忧心,也令自己饱受折磨,深受抑郁症困扰。为了走出阴霾,他追根溯源直面困境,这股力量让他从抑郁症的泥沼中走出,进而用了十年时间,用人类学家田野调查的方式走向三百多个社会家庭,访谈对象不一而足,从白人家庭到巴厘岛居民,甚至走访了非洲卢旺达种族,他近距离地观察他们的生活、变化、发展以及认同,最终找到了内心深处的答案,并以第一手资料写就了这套《背离亲缘》。

“人类不论种族和宗教,皆具有生存、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往后,这项权利还要扩充:人类不论具备何种身份认同,都具有心理上获得接受的绝对权利。”这一点,始终贯穿于本书。

如同电影中的奥吉一样,每个人生下来多少都会有些缺陷,但这些决不是下定“这个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结论的理由。养儿育女,绝不是完美主义者的游戏。

所以,这很难,需要我们不断去认知,去学习。

3.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日渐开放,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举两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其一,人们对自己性别身份的不认同(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导致很多社会问题。

大概与二次元文化的传播有关,更多人选择做真实的自己,喜欢同性的人不畏大众眼光果断出柜,有遵从内心性别做女孩子的男孩子成了药娘。选择需要勇气,选择之后的生活更加需要顽强的意志力。仅从网上数据就能看到,这些人中间依然有很多人对自己的身份不认同,他们觉得自己喜欢同性有悖大众主流认知,并被人拿来消遣,娘,gay,恶心,变态。这些困境何尝不像奇迹男孩一样呢?

其二,在我们身边,有不少人被抑郁折磨。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心理出现了问题,觉得只是一时的失落。在百度搜索“抑郁”这个条目,数据高达一亿。更不遑说,每年有多少人因此选择自杀。

前段时间,导演胡迁的《大象席地而坐》在柏林获奖了,人们在赞美的同时也发出了惋惜。如果他再坚持几个月就好了,如果有人能帮帮他就好了……可是这些如果都毫无意义。

在知乎“抑郁”的话题下,有位母亲直言不讳地说想自己那个莫名其妙得了抑郁症的女儿,因为她压根不知道怎样和女儿沟通,也不知道她每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是要做什么,活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下面有人评论,就是因为你这样的言论和态度才导致女儿抑郁,也有人好心劝慰,提供多种方法供她参考。可这位母亲始终不松口,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其实不论是这些评论有失偏颇还是什么,都不得不让我们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再次深思。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未来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4.

其实这些在电影里都讲到了。

当奥吉厌恶自己这张脸时,父亲严肃地说:“这是我儿子的脸,我爱它。”

母亲则说:“你天生与众不同,不必躲躲藏藏。”

校长说:“每个人都值得所有人起立鼓掌。”

那个说着“如果我长成他那个样子……我觉得我会自杀”毫不尊重奥吉的朱利安,且看他的父母的言行,他们在孩子做出错误选择的时候没有及时指正,而是试图利用特权包庇孩子的错误,在他做错事情之后没有批评指正反而揽在自己身上。这样强烈的对比,让观众和剧中人毫不犹豫地选择站在奥吉这边。

所以,父母的教育很重要,不管孩子是什么样的,总归是自己的孩子,无法选择,如何教育他们却很重要。如果你都不认同你的孩子,孩子怎么能够认同自己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