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启蒙运动读后感100字

启蒙运动读后感100字

《启蒙运动》是一本由[英]罗伊·波特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启蒙运动》读后感(一):《启蒙运动》摘录

它(启蒙运动)并没有一个正式的章程、信条、方案或党派组织,也并不局限于某种明确的“思想”和“主义”。……因此,启蒙运动必然呈现出形态不一、多种多样的面貌。(16页)

不过,最无可争议的一点是,启蒙运动思想的推动者们相信人类生活的进步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值得追求的。让世界变得更好是当代人对后代应负的责任。哲人们认为,人们应该利用科学、技术和工业来征服自然。他们强调人们可以通过经济学、统计学以及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学来理解社会本身的运行机制,而一旦我们通过这些“社会科学”理解了社会关系,就能够更好地对其加以组织,并实现更为理性的控制。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人们不应总是缅怀过去辉煌的历史,而要学会着眼未来。进步不会必然实现,但至少事在人为。(109-110页)

无论如何,“精英启蒙运动”的领导者们最关心的不是兜售寻常的政治秘方,而是要让批评讽刺的声音传播开来,并且要更全面、更有想象力地付出努力,以让人们对于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和自然存在的人获得全新的、更为人道及更为科学的理解。(114页)

关于启蒙运动最终明确提出的政治方案有多激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适用,历史学家们并无统一意见。显得清楚的一点是,它真正的激进之处在于,在理解人、社会与自然时摒弃了那种以圣经为依据的、超脱尘世的框架,而这一框架经文有载,教会认同,神学中被理论化,讲坛上被宣讲传播。(115页)

《启蒙运动》读后感(二):多样化的启蒙运动

说起启蒙运动,我们在高中历史书上是这么定义的: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及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新一轮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这些也都是我们必背的那个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可是我们真的理解什么是启蒙运动吗?18世纪被称为“启蒙的世纪”,在这一时期中很多的重大事件都被打上启蒙的印记,在罗伊·波特的《启蒙运动》一书中的第一章里,作者就给我们介绍了启蒙运动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首先我们要真正理解什么是启蒙运动?按照康德的经典定义,“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而人类怎样才能脱离“不成熟状态”,康德认为“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在这一章里,罗伊·波特主要是向我们阐述启蒙运动不是单一的简单的启蒙运动或思想,它是因地因国而异的,是多个国家和地狱参与的多元化的启蒙运动。在阅读这本书后,有助于我们真正去了解和揭示启蒙运动的本真。

启蒙运动的目标是:人的科学!亚历山大·蒲柏说:人类正当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自己.在文艺复习时期,人拥有两种互不冲突的目标:一是复兴了古典文化,从而重新恢复了一种社会与政治生活的世俗标准。二是将古典时期的高贵理想与体现在圣经之中得到教会肯定的基督教赎罪论结合了起来。前者出现于14---17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教会神学束缚人们的思想;后者出现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自然科学迅猛发展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文艺复兴”重在否定神学世界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也就是说,文艺复兴重在否定人们原来的信仰和世界观.而启蒙运动重在建立一种新的信仰和国家制度.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资本主义获得更好的发展.罗伊·卡尔说到《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为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辩护,启蒙运动在带来“进步”的同时,其实也给底层的人民带来了不平等和压迫,而在这个时期的著名哲人牛顿、伏尔泰等都是这背后邪恶的推手。

启蒙运动有很多难以明白而且又复杂的地方,虽然这本书很小,但是对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启蒙及其思想遗产,我们应该怎样继续启蒙却是极为有探究和研究的意义。虽然不是很容易懂,但是收获颇丰,至少比起过去高中学的那些历史,启蒙运动在你的脑海中会有一个逐渐明晰的印象。

《启蒙运动》读后感(三):关于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由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康德等主要启蒙思想家发起的一场思想运动。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与进步,加速了科学的发展,动摇了封建社会专制统治等一系列影响。这是我已知的内容,从初中历史课本里就会学到的知识。

关于启蒙运动,人们的评价不一,有的认为启蒙运动是“理性时代”下的产物,有的则认为是非理性主义者的思想运动。尽管过去这么多年,启蒙运动对人类的影响还仍然存在着。而启蒙运动远不止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它的层次丰富多变,复杂性与多样性成为了这场运动永恒的探讨话题。它既不是纯粹的理性主义,也并非一味的倾向非理性主义,它是理性与感性并存的思想运动。那么到底什么是启蒙运动?它又有着怎样的复杂多样性呢?

罗伊•波特的《启蒙运动》是一本简单易懂的书,他虽然深刻的探讨了这场运动的复杂多样与种种可能性,却是由深到浅的通俗读物。作者致力于从启蒙运动的性质、目标、政治、宗教、参与者、影响等多方面来探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书中引用了多位学者对于启蒙运动的不同看法,从而来论证它复杂多样化的一面,以及促成这一系列结果的原因。具有一定的价值,让我们加深对启蒙运动的了解和研究。

从影响上来看,启蒙运动鼓励人们学会独立思考,解放了人类的思想,开启人的心智,甚至为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奠定了基础。但不得不说,这只是它影响较好的一面。而启蒙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帝国主义理性中绝对主义的形成,催生了残酷的社会政策。让老弱病残被当作一种“非理性的”社会残渣关进收容所。照这样看,启蒙运动不仅有好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迫害。

那么,我们是将启蒙运动视为发生于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好战运动”,还是一个影响广泛的思想运动?这就是其矛盾与分歧所在了。尽管它在发展过程中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但却开启了欧洲思想世俗化进程。启蒙运动的复杂性与多样化,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

时至今日,关于启蒙运动仍有诸多话题与疑问,值得探讨和深究。这本书从启蒙运动本身出发,将深刻的问题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示出来。它将启蒙运动组成部分拆开,一一讨论从而显现出它的复杂性与多样化,可读性高。启蒙运动对于如今的发展仍然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它所隐含的问题还远远不止如此。

《启蒙运动》读后感(四):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罗伊.波特写作,殷宏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启蒙运动的书籍。提到启蒙运动我首先想到的是理性主义,现在看来这一想法过于肤浅也过于概括化。作者试图通过一百余页的篇幅向我们展示更大范围、更全面的启蒙运动场景。 刚拿到这本书时有些恐惧,害怕书中满是专业术语和各种晦涩难懂的语句,但真正阅读起来其实还好。作者对于本书的定位是关于启蒙运动的一本导读性册子,这个说法很准确。书中作者就启蒙运动的性质、目标、参与者、与政治和宗教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论述,让我们对于启蒙运动的了解更加真实和客观;因为篇幅有限,资料浩如烟海,作者还在附录中提到了众多的参考文献 ,并附上自己对于这些资料的简短介绍,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启蒙运动助力。如果读者对于启蒙运动感兴趣,可以把此书当做一本入门书籍;如果对于启蒙运动有一定水平的了解,附录部分则是一笔不可错过的宝藏。 对于启蒙运动存在着太多的偏见,这些偏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变化,那么究竟什么是启蒙运动呢?单纯将启蒙运动视为充满肤浅的观念,或是对于抽象理性的力量的信奉已被证明为片面的。如作者所说,启蒙运动并非是提出人类进步的完美方案,而是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留待探索。启蒙运动是旧制度内部的一场突变,而非一支由志在摧毁它的暴力革命队伍掀起的运动,尽管在某些地方启蒙运动带来如此的结果,但之后的混乱则需对旧制度进行弥补和限制才能归于平静。启蒙运动中提出的一些问题、需进行的探索,我们今天仍在尝试,这也是它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 启蒙运动的发生、发展离不开一群群哲人,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是世俗之人,而非我们理解中处于象牙塔中的教授。他们或相互认识或至少熟知彼此作品;他们可能存在分歧,但对于根本问题态度一致,他们不仅试图理解世界,还想要去改变这个世界。政治生活中他们关心民众由谁代表,思考如何向君主提供更具建设性的意见,尽管现实生活中他们很少参与政治,或者组织反抗。宗教问题上他们更加旗帜鲜明,他们几乎没有想过用完全的无神论来取代宗教,其中的一些甚至对于宗教有很深的了解,他们试图寻找或塑造一种新的充满人性的宗教,来弥补当前的不足。他们是环境的产物,但同时也具备改变环境的能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知识分子和大众的互动,同时也为妇女运动埋下了伏笔。阅读这一部分越发的感觉启蒙思想家们的真实,他们的想法也不再仅仅是像历史课本上那样的枯燥和形而上。 以上内容为《启蒙运动》的第一遍阅读感受。是时候开启第二遍阅读了。随手附上本书目录,快来阅读吧。

本书目录

《启蒙运动》读后感(五):他们选择了君主制——关于《启蒙运动的政治》一章

高中时我对启蒙运动的印象还停留在历史课本上(每次翻看都对着卢梭的画像发花痴)。我以前总感觉高中的历史教育相对比较刻板,只是列出伏尔泰、卢梭等标志人物,为他们打上“人人生而平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等标签,不过尽管如此,启蒙运动给我的印象相对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还是非常不同,它的诸多思想在当代都可见端倪,它所提出的政治体制和实践哲学的诸多问题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相对前二者,它对我们当代人,甚至是处在东亚的中国人的影响似乎更深远。同时,它也引发了许多当时或许是进步的,而今天的我们却在其中挣扎的问题,例如在社会领域内贯彻理性和科学的“机械论”,在当时确实是使人们摆脱了宗教原罪的枷锁,但在目前看来,是否能使现代人感到幸福和谐,这个观点是值得质疑和改造的。

总而言之,选择启蒙运动,是因为它对人们理性思维的塑造、对于传统枷锁的反叛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每每想起,总会给我一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恢宏感。

但要选择一本合适的入门书却并不容易,我希望它一方面要为一些核心的启蒙运动的实践哲学做介绍,一方面又要兼顾后人对于启蒙运动的具体研究动态,同时也以点带面展示启蒙运动时代,哲学家和政治家们是如何影响社会思潮——欧洲世俗化的。

这本今年五月份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罗伊·波特的《启蒙运动》作为导读性质的小册子,并不能将其推崇为尽善尽美的研究综述,但由于作者的写作目标是“解释性、批判性和史学史的”,他不仅提出那些有代表性的观点和问题,同时也评估它们在多大程度上依然有效,甚至进一步探讨应该如何修正,因此比一般的研究综述更精炼,也非常具有辩证的批判性,整体引述的格式也很完整,提供的书目非常丰富,有助于我进一步的探索。从篇章角度看,他用几个问题将前人的研究成果串联起来,更能集中地揭示学者对于启蒙运动各个方面的共识和分歧。

其中“启蒙运动的政治”一章引起了我比较浓厚的兴趣。

在我的印象中,启蒙运动的政治体现主要在卢梭、孟德斯鸠等人对于政治体制设计、对于封建教会和王权统治的激烈的反抗——比如法国大革命的政治纲领。而本书中,首先讨论和质疑的是哲人对于政治的影响,他们所设想的那些制度是否真的具有实践的合理性:“批评者认为,哲人们在政治方面缺乏他们最重视的素质,也就是经验。”

一些哲人的政治倾向使人感到不切实际,比如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称赞贫穷的小共和国是公共道德的温床,其对古代斯巴达和雅典的称颂在18世纪中期以寡头大国为主的欧洲并没有什么切实用处。甚至有学者认为,以20世纪的法西斯的经验来看卢梭,他的“强行使人自由”似乎会成为导致社会混乱的一大借口。甚至一部分哲人在政治上也相当缺乏原则,比如谴责婚姻侵犯个人自由的戈德温取了女权主义者玛丽,伏尔泰和狄德罗与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和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女皇也有暗度陈仓之嫌。

那么这些启蒙运动时期的哲人这么多“不靠谱”的言行,使我们有理由进一步怀疑他们的政治主张到底目的如何,其内容又是为何而设计。

我们注意到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后,普选、民主捍卫自由、议会制度和政党制度等已经成为了一致的共识,但为何哲人们并不见多么热烈地拥护它呢?作者认为,在欧洲传统中,议会和政党实际上是为贵族利益集团服务的,直接民主制在当时也不具有现实意义,许多英国记者和卢梭一样相信,代议制政府将导致操纵选举和腐败。但同时,下层民众大多不识字,在伏尔泰等人的笔下,农民和野兽可混为一谈。换言之,在当时的欧洲大陆,代议制政府并不受到信任,民众的政治参与能力更是如此。

但哲人们,比如孟德斯鸠,为何仍然要在《论法的精神》中维护代议制的尊严呢?在他的三种政府类型中,共和制已是过眼云烟,君主制具有极强的稳定性(社会成员们都被赋予了和其社会地位等同的“荣誉”意识),而第三种正是暴君统治。出于对路易十四野心的忧虑,孟德斯鸠担心“君主统治”变为“暴君统治”,因此才在作品中称颂传统贵族、地方议会甚至是教会的政治功能,希望以此缓冲平衡随时可能滑向暴力统治的王权。

然而议会统治也有风险,在王权试图革新体制时,贵族和议会也具有阻碍改革的能力。卢梭悲观地认为宪法无需精巧的设计以维持民主和自由,因为现代社会已经“腐化”。因此,在政治框架中,谁来掌权是个实在令人困扰的问题,哲人们希望政府能促进社会的和平、繁荣和正义,不同地区的思想家在议会和君主间来回摇摆,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总而言之,在启蒙运动早期哲人们更关注的是寻找组织暴政的方式,如洛克、孟德斯鸠主张立宪政府。18世纪中期哲人们更多在讨论政治权利的目标和用途上。比如什么样的国家能培养美德?这些问题帮助各个国家逐渐明确了政治纲领,但也同时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设想,非常容易走入歧路,其具体实践价值也值得质疑。

但是后来,美国的独立战争证明了一只反抗“暴君”统治的公民军队的强大,美国的宪法更是证明共和制的体制仍然能在精巧的宪法维护下和谐地运作。于是在18世纪80年代,早期信仰理性和技术就能实现进步的哲人们(如孔多塞)逐渐转向考察人民的政治智慧。

面对议会、人民和政府的力量较量,启蒙运动为我们提供了形形色色的政治理论和方案,然而没有一项是真正永恒的真理,无论是英国的代议制还是美国的共和制,永远都必须不断自我修正,才能保证预期的效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