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木屋之色读后感摘抄

木屋之色读后感摘抄

《木屋之色》是一本由[美] 扎克·克莱因著作,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页数:3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木屋之色》读后感(一):木屋或是人生

《木屋之色》记录了作者自己和其它几位制作木屋,以及人与木屋之间的故事。这本书不是要讲回归山林、离群索居,而是关于嗜好与梦想,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书名用porn这个词的原因吧。 书里各个故事的主人公花费数年来或是策划、或是建造自己的木屋,或者只是拾捡漂亮的石块;打动我的是背后的安静、专注、从容。 最让我感动的一段是第二个故事,94岁的杰克在他的木屋里说:人在这里闭上双眼真好,我的日子差不多了,我的一生过得很好,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我也多么希望,在我自己生命的尽头,能释然,能讲,我的一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可惜在当下,我有那么多的后悔,那么多的放不下,那么多不能释然的人和事。所以看到杰克那么说,我居然泪目了。他太幸福了。

《木屋之色》读后感(二):空境

The more we migrate to a technical world, the more sublime nature is to behold. 一个人在物质世界里陷得越深,看到自然时就会觉得越壮观。

没有特别详细地阅读每个小屋的故事,但是单单图片,就让我非常感动了,也许是唤起了存在于我阿赖耶识中的某个非常久远的记忆,深信我也一定在类似的环境中居住过,静谧,简单的生活氛围,让内心非常安定,身体和意识因而变得极为敏感,眼耳鼻舌身意都到了通达境界,泥土的味道,阳光的温度,微风拂过麦田的声音,以及下完雨后稍稍有点儿弹性的地面,抬头看到深邃而又神秘的星空,这里一定是最能沟通宇宙的地方,万物都是平等的,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存在,没有刻意留下痕迹,也不过分消耗自身,从而达到了某种平衡,感受到了空境。

《木屋之色》读后感(三):读罢留痕

融入大自然的建筑,总给人更多的向往。区别于露营,木屋倾注了搭建者更多的热情和决心。住在这里,想要更长时间的留在此处。与家人,与朋友,当然也是给自己一个spot,属于自己与自然融合的契机。

当不同的地点,不同款式的木屋照片出现时,不经感叹,它们在时间中停留,仿佛独自瞭望,等待倾听者。

最感动的故事是-隐居山野。老人与自己的伴侣,在山水依傍的世界里,仿佛只有彼此,不得不让人非常羡慕,又十分感动,仿佛我们终将离去,但终会有人相依相偎,只此一生,一人一心。时间啊,带走一个,另一个不得不留下,但却并不害怕,回忆里都是咱们共同的岁月好时光。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图书馆中,眼及即是缘。

《木屋之色》读后感(四):把城市拖到乡下去喂狗

我这个年纪的男人,每每与好友相对而坐,点根烟,谈论的无非离不开女人,房子和赚钱。

房子要怎么样的?好是学区房,至少3室一厅,位置不要太偏也不能太热闹;女孩子? 最好是乖巧懂事,有份稳定的工作,不要太俗气也不要太没趣;讨论一下最近谁又发了大财,谁嫁了个有钱人家。。。。。。这大概就是所谓的 “现世安稳, 岁月静好” 吧。

我曾经问过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女孩子,快30岁了,未婚,沉浸于摇滚乐与剧场,花会上一整个礼拜在上海看SIFF。

我问她:"你还真是自由自在,你就不焦虑么?"

她反问道:

“不焦虑还能咋地?”

是啊,这城市从来不缺焦虑。

现实的一种,比方说我家楼上的大婶,原来女儿刚结婚生子那会儿,抱着外孙天天在小区里溜达,逢人就笑。自从女儿跟女婿离了婚,大门紧闭,连广场舞都不出去跳了。这就是现实,生活在自己无形中虚设的密密麻麻的网里。紧张地期待着一份儿女双全,门楣光鲜的生活,真叫你喘不过气来。

“我需要一块地,偏远一点儿的,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是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的告白。城市愈来愈使人觉身心俱疲,自然的美妙令人神往,茂密幽深的树林,湍急或平缓的河流,一望无垠的天空。想要个房子,只需凭一双手,砍些木头拼一拼就有了;想要食物,种一点瓜果蔬菜,去河里抓一些鱼;想睡觉就在自己营造的木屋里美美地睡上一天,呼吸着最健康最清新的空气-------你突然发现 “人必须要工作” 简直是这个社会最大的谎言。

“从来不用心的城市 鬼头鬼脑的城市 神经极度衰弱的城市 心肠太硬而骨头太软的城市 到处都有监控器的城市 一幢幢高楼在地毯上跪下来了 一个个美人儿在谎言中毁容 一座座展览馆 只展出不三不四的东西 城市 正在竭尽全力让我们悲伤 是时候了 是该下决心了 我决心 一车一车 将城市 拉回乡下去喂狗”

走出人群,到山里去,是我最真实的想法。

《木屋之色》读后感(五):我们也曾想过放逐山林,归于寂寥

在过去的几年里,友人相聚,难逃一个话题,那就是买房子。与最初刚毕业的那几年,我们谈到理想、职业,谈到对未来的规划不同,我们现在只谈起房子、婚姻以及琐碎的生活。

这些话题,沉重而且无趣,我一直在逃避,但一直被提醒。大家理想的生活,是拥有一处商品房,要宜居,房子要正好在交通便利的地方。要有前途,最好是学位房。一套房,拴住自己,一辈子。

很难看到,有人大胆提议,到山里去,建一所房子,春夏秋冬变更时,携三两好友一同前去,春天时看苔藓盖满门前石头,夏天时看郁郁葱葱大树落入苍天,秋天时看金黄落叶纷飞,冬天时看厚雪积满林路。

归隐山林就像梦一般,遥远且不可及。“许多人有过梦想,但工作和家庭接踵而至,令人无暇他顾,直到眼看就要四五十岁,人们才突然意识到,梦想已经半途而废。我可不想让自己也那样。”可在美国作家扎克·克莱因的《木屋之色》一书中,一群“有梦想”的人,逃离钢筋水泥中,回到山林中,用自己的双手,就地取材,建造一座座“乌托邦”。他们住在山林中,既不归隐,但又远离喧嚣,既有现代化痕迹,又有归于原始的质朴。

在《木屋之色》这本书里面,讲了10所“乌托邦”。他们有隐居山野的小房子,也有不规则的废弃旧房,也有制作枫糖浆的“特效房”,也有在30英尺高的树屋,等等,这些房子无一在跟人们透露出一股,远离尘世、人烟喧嚣的安静。

回到森林、深山、林地边,建造一座远离人类文明的住所,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它的不容易,在于远离现代文明所带来的不方便,工具运输的不便,水电使用的不便,网络的不通。可一切,在人类面前,又显得渺小而非必要。

当人们选择了远离尘世时,其实也是选择了一种生活。在《木屋之色》中,也告诉了我们,远离文明,归于喧嚣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辛不可得。在荒无人烟的山林中,人们学会了“就地取材”,学会了精简自己的必需品,就像《木屋之色》中“生活在地下”的丹·普赖斯,在经受盗窃的重大损失后,却提醒自己“冥冥之中有什么在提示你,废物太多,该扔了。丹·普赖斯说,“我不会背负任何包袱,所以不断地整理、清除、丢弃生命中的赘物。”

在《木屋之色》的寂寥而又令人神往的房子中,让人不免轻叹一口气,自问何时才可如此,放逐山林,归于自然,寻找自然之乐。虽不妄想,但切实也希望我们可以松一口气,告诉自己别太紧张,告诉自己,房子本是身外之物,别把房子变成生命的一个环节,然后穷尽一生来建构它,守护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