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印度放浪读后感精选

印度放浪读后感精选

《印度放浪》是一本由[日]藤原新也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印度放浪》读后感(一):【春上春树随喜文化】

Ⅵ.践行G(定量) 天天谈活在当下 知行合一 似乎说出来的那一刻 你就做到了 似乎又变成一个遥远的目标 可遇而不可求 这就是现存的状态 明明活在生命现场 心却在诗和远方 明明在扫描环境的线索 却认为走投无路 每一个时间点都是生命的起点 像是一场穿越太阳系的时间旅行 是否朝着心之方向而动 脚下 在地球的另一端 无论你怎么走 无论是哪个方向 终将到达

《印度放浪》读后感(二):印度放浪

我以为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如同游记,出乎意料,是一本散文式的旅游随笔。相比于流水账似的旅游攻略,更喜欢以这样的方式来记录旅行。

对印度的了解仅限于几部电影,看到他们的贫穷与落后,但也看到了他们那种肆意的幸福。于他们而言,贫穷与幸福感好像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我觉得他们必定有我们所不理解的信仰。

通过笔者的放浪日记,我看到了印度的真实世界。诚如笔者所写:他们开朗而达观,仿佛不管过去还是现在,生而为人背负的重担从来也不存在似的。他们偶尔甚至会觉得,自己拥有的幸福好像远远超过了应得的。这正是当下我们所缺失的态度。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印度人那么落魄,可我们幸福感很低。我们常常觉得自己背负着沉重的负担,艰难而行。可单纯地从我们所处的环境,社会秩序,个人拥有的物质基础,已经能满足人的需求了。可为什么我们就是不够幸福呢!

笔者眼里的印度,不只有圣人、善人、老实人,同样有坏人、俗人,他们所呈现出来的生命现场,都有着各自的面貌。这是一个多样化的充满着乐趣的国度,让人想去看一看:这个物质上虽贫困潦倒的国家,人们为什么都那么快活。

本以为文末会有作者的摄影集,好可惜。很好奇笔者拍下的人头骨,二十几岁的作者真是个胆大的年轻人,开始这样冒险而刺激的印度放浪,让生活可以重新开始。

《印度放浪》读后感(三):无关情怀,只要浪

几乎所有的游记都离不开“情怀”二字,而这本书就是一个字--浪。

自称“东京的傻子”的作者简直是我见过最“蠢”的游客,好不容易抢来的“宝座”上铺,却因为想看风景跟别人换了座位,结果一路上都是毫无特色的地平线,差点疯掉;不做攻略,到了目的地才拿张地图出来铺在地上研究目的地,引得当地人围观,顺便兜售了几样之前去的国家的纪念品赚点路费;被当地人骗到一个“印度之王”的泥船,结果十卢布一晚的“豪华”房间加大餐却惨不忍睹;去克什米尔想地来一场豪放的徒步(骑骡),旅行开始就付了所有费用,反而领他去的向导和挑夫并没有收到钱,结果只能半夜趁着别人熟睡潜逃。。。哈哈哈哈哈,要是我遇到这些事早崩溃了吧。

看到当地人拉屎的那段笑的我在沙发上引起了一次局部地震。在草丛里拉屎的点点白色的身影就像蒲公英,在海边拉屎的像渔夫。。。

他去印度的理由就是从小到大积累的对印度奇奇怪怪的印象,这跟我毕业之后第一次出国旅行毅然决然的选择吴哥窟的理由竟然一模一样。

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次去印度的文字,主要描写印度这个生命现场,第二部分是三年后第二次去了印度写的,更多的是对死亡和生命本质的思考,也更有深度。三年的时间见证了一个人的成长。

最后要说一下吴继文老师的翻译太棒啦~

《印度放浪》读后感(四):粗鄙的见识体会不全的神奇

读完这本书后的感觉,印度是一个崇尚自然的民族,同时又包容万物。为何? 1.神有千千万万个,没有统一的形象,也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只要感受就好。 2.对于事物强烈的好奇心。 3.生活并不存在所谓特定的规则,所以有那么多不统一的人和事交融在一起,在我们生活的角度看来不可领会。 也许,我表达的观点完全错误。那是因为,印度是一个奇妙的民族,像我这样粗鄙的人实在难以参透。 印度是个我难以用正常言语概括的国度,所以另类。 书中印象深刻的记录是: 1.男人一路悲痛的水葬孩子,事后却又可以愉悦的身边熟人交流,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作者的回答是: 作为一个人,他们仅仅是让自己合乎哭泣这一形式,痛苦的表现也许和痛苦的主体是脱离的。 或许这一切所呈现的是一种非人性的道德,这片荒凉的大地之上,人有限的肉身必须受自然的道德约束,否则便无法生存。

譬如五千年来,祖祖辈辈耕作同一块土地的弄妇常常开口大笑或怒气冲冲。仔细想想,她们的表现多半不能反映情绪的深浅。对这些人而言,喜怒哀乐等人类生活中最深刻的情绪,就好像自然界中的一个个物体。

每一种人与人互动产生的情绪,不过是启动根植在他们潜意识里有如自然般喜怒哀乐的触媒。异即形式……他们将自己服帖地套入喜怒哀乐中加以表现。因此,他们感情的表现不像发达国家的人们那样私密,一切都只是形式。

他们只在形式容许的范围内呈现自我,除此之外的个人情绪……其实是看不大出来的。因为在荒凉的大地上,若非如此无法存货。

这是作者对这无法理解的行为所做出的解释,但我感觉,这个解释是不是也反映了印度人民的淳朴,贴近自然。但这又是不是像没读过书的淳朴人普遍会做的那样。换一个方向,假如他经过现代文明的洗礼,那么他所表现出的行为是不是就像我们所理解的那样作为了?所谓教育的普及,又像是规范意识的输入。

2.还有个印象深刻的情节,便是作者对某个大腹便便的印度官员的描写,在印度乡村常见的印度官员形象。

自我粗鄙的见识实在难以解读神奇的印度,假如没记错的话,这好像是作者眼中70年代的印度,如今已是科技发达的21世纪。

50年的大跨度,或许早已今非昔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印度放浪》读后感(五):心迹放浪,无远弗届

旅行有很多种方式——天地辽阔无法一日走遍,人间百态也无法轻易看尽,你要选择如何前进?当巨大的陌生感扑面而来让人无处遁形,时间距离国别等概念就会变得平面,变得模糊,变成一个个无足轻重的标签,而真正入侵到旅行者五感之内的,是脚下这片土地所供养的原始生态环境,和长久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与信仰。

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旅行的过程会是一个不断吸收和不断释放的过程。像一座在季节轮转中缓慢生长的果园,新鲜的风吹来,带来远方奇异的花粉,吹落枝头干瘪的果实,土壤中埋藏的元素悄悄发生着结构性改变,偶尔也会有不认识的昆虫进来踱步观览。旅行前积攒在内心深处的焦虑、困惑、狂妄自大,或任何卑微浅陋到即便是本人也无法正面承认的情感,一律都可以倾泻到旅途中某处足够宽容的停靠站,让人勇敢地将身体由内而外重新剐净成单纯懵懂的模样。

“大概走了有一个钟头吧,肉体的抵抗和外部的压迫达到一种均衡。我的心情变得非常轻快。每走一步,都感觉自己身上所有的精神衍生物、多余的情绪和不必要的思考被尽数埋葬在尘沙之中。这时的沙丘看起来极为庄严,凛然不可侵犯。”藤原新也在他的《印度放浪》里写下了这样的话。一个年轻的日本小伙子独自踏上远行的旅程,印度是他的第一站,也是他此后多年“放浪”在外的起点和初心。翻遍整本书,几乎看不到他使用“旅游”、“观光”、“游览”这样的字眼,他只是用自己的双脚一步步踏过印度这片热土,踏过当中每一个圣洁抑或肮脏的角落,用自己的双眼去探寻不同的生命在这个秩序迥然的社会里,不同的存在状态。很难将“舒适”、“体面”这样的形容词和藤原新也的旅途联系起来,他上路的主要任务也不是为了享受——如果大胆推测的话,抽离了陈旧逻辑的独特质疑和真挚共情才是他贯彻旅途始终的大事。

“为了不做一只无知无觉的田鼠,为了逃离速度与效率的绑架,为了更加清楚地看见自己,为了找回生命中逐渐丢失的热——我开始一场不顾一切的放逐和流浪,这是一次不可思议的旅途。”本书以“放浪”来命题很是恰当,行迹无拘、放浪形骸,蓬勃的生命力从字里行间喷涌而出,带着印度火辣骄阳的温度和奇异香料的气味,让人不由自主想跟随藤原新也的脚步,走向印度更深处。在摩肩接踵的火车站台上,像打仗一样狂奔着争抢一个狭窄的铺位;一场沙暴过后,在普什卡的避难所里发现了满墙古老的壁画,可能无名的创作者也没想到多年之后自己的画作会在偶然间获得一位陌生人的欣赏;尝试去了解印度当地苦行僧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信仰,最终发现他们其实是“充满魅力的乞丐”;参加印度人的火葬仪式,在恒河边亲眼见证裹着白布的尸体被火舌舔舐成黑炭般的碎片;从外地旅人的角度认识、分析印度教,发现它“是荒凉大地上培育出的道德,是被自然所影响的律法之具象化,也是对所有实存之物的宽容”……

藤原新也对印度的认知和书写是三维立体的:他写自然,从脚下的土壤写到头顶的天空,从一草一木写到牛羊野狗;他写人,有趣的印度人和无趣的印度人,做官僚的印度人和做乞丐的印度人;他写印度生活,从生育到死亡,平凡无奇的谋生方式或是不期而遇的浪漫瞬间——所有这些内容,大部分是美的,但也有少数丑陋的,甚至是可怖的。“印度是一个立刻可以看穿你虚伪作假的地方。怎么说呢,这是可以把自己的身体截然分成左右两半,一边表现出高贵,一边表现出愚劣的、洁癖得近乎不可思议的人们居住的土地。带着有右即有左这种二元式宇宙观或生活观来到印度的人,会强迫自己变得更洁癖,即使诚实无伪还是要彻底坦白,因为看起来真实的东西也会变成一种欺瞒。”现实如此,处处鲜明的对比,既无情,又迷人。

在《印度放浪》书后附录中,藤原新也坦白自己曾在印度品尝过人火化后余下的骨灰:“这个体验对我是有好处的,让我自然而然地回归了正常的生活。尝过火化后的骨灰,又变回原来的自己。”很简单的描述,简单到像是在说“今天喝了一口水”一样。他没有具体解释这种冲动从何而来,但放在“印度放浪”这个前提之下,我竟然觉得把这件足够荒诞的事接受下来也没那么困难。就骨灰而言,它没有相貌、没有表情、没有情感,如果笼统将之抽象来看,可以直接回归到“生命”这个庞大的概念上,它是生命存在的痕迹,也是生命终结的纪念。藤原新也不止一次提起:“印度是一个可以目睹生命现场的地方。大自然中的生命带着各自的强烈个性,以自己想要的面貌活着。”我很喜欢“生命现场”这个表述,直白而又生动,众生万物熙熙攘攘,都在努力以自己的方式紧紧抓牢这片热土,从中汲取勇气力量,也从中学习如何纵欲、如何渡厄。从这个意义上审视生命,大概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产生一股体验“放浪”的冲动吧。

读《印度放浪》,可能和读普通的远行游记有很大差异,相比于对异国他乡风景名胜的细致描写,它更着重于捕捉作者在陌生环境里随“意识流”波动而产生的情感碰撞和灵感闪光。这与印度本身令人眼花缭乱的丰富特质也大有关系:“深植于印度庶民生活的文化艺术,既有这类纯净无垢的诗歌,又有文化链末端不乏政治色彩的东西,缤纷多元,有多少类人就有多少个面向。印度不是只有阿旃陀壁画或泰姬陵,石块一样散落在我们身边的艺术作品,自有它们独特的趣味。”

这让我不禁联想到木心先生在《琼美卡随想录》里写下的一段文字:“登金字塔,埃及属于我。彳亍拜旦隆的八柱间,雅典臣伏在我足下。小坐巴黎街头咖啡店的椅子上,法兰西为我而繁华。那胡夫法老,那伯律柯斯,那路易十四,都不知后来的王者不烦一兵一卒,长驱直入,笑谈于深宫、要塞、兵家必争之地,享尽风光,扬长而去——旅行家万岁!”旅行家昂首阔步从远方而来,怀揣着殷切的期盼与里程数带来的荣光,成为一座座城市、一处处名胜最虔诚的造访者——他们实在是幸运的,不费任何力气就能坐拥千百年流传下来那活生生的历史与美景。

由此可见,旅行是没有定式的,可以“放浪”,也可以“荣享”,但其本质核心是相同的——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嘴巴去尝、用双手去触碰、用双脚去丈量。当一个人下定决心要前往更广阔的世界,渺小本身的意义才有机会得以实现,如水汇于海、木生于林,个体的生命与万物的生命融为一体,那广阔背后的生命力,才会源源不断注入这一份珍贵的渺小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