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摄影小史》读后感摘抄

《摄影小史》读后感摘抄

《摄影小史》是一本由[德]瓦尔特·本雅明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摄影小史》读后感(一):评《摄影小史》

本杰明作为一个很杰出学者的对于摄影的看法,其中关于历史并没有连续性的阐述,而是一些论文的合集。有些观点在当今社会还是可以找到影射,他对摄影的预测基本正确,“灵光”的消灭,每个人都成为捕获者,艺术从专注成为消遣,这些都是摄影技术,媒体,包括电影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关于战争的论述令人悚然,纳粹的目的是实现一种绝对的艺术美感,或者把战争提升为一种艺术美,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还有最后对于中国艺术简单的论述。

《摄影小史》读后感(二):技术更迭下的迷思

这本小册子是,本雅明站在对技术的反思之上,对当时的绘画、摄影技术、默片的文学批评的集合,收录了本雅明的四篇论文,他尝试解释清楚摄影与绘画之间的关系。

书中留给我的迷思是:技术带给人的更快捷的生活,还是固化到更小设备中生活。毕竟从印刷机到无线电,再从无线电到晶体管,再到手机,每一次的技术升级,都会将艺术作品、文学作品,或者统称为知识,下放到更深一级的人群众,但是为什么人还是处于不自由的状态呢?

《摄影小史》读后感(三):评《摄影小史》

我们知道本雅明在写《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时,对摄像(影)作为艺术形式,表达了何等的哀伤。他哀悼此时此地的艺术的陨落,他追思被法西斯禁绝的传统艺术(或者说以传统艺术形式来表达政治不满的作品)。本雅明的不认同,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性的反对,是一种“旧时代”人的不接受。他浪漫地描绘着音乐会的此时此地的审美愉悦,不惜炮制出“灵光”(光晕)这样的概念,从创作主体、创作方式、作品与受众等多维度出发,给光影以艺术之名而大加批驳。我们很难讲清楚“艺术”究竟是什么。因为更多时候,我们是从具体作品的官能感受和精神享受上谈艺术。体验莫可名状,对生发体验的事物做一次抽象归纳,并以此为筛子,似不明智。

《摄影小史》读后感(四):灵光何在:与本雅明一同思考NonFT

我要引一些流,这篇文章发在自己公众号上,公众号名字叫做“如来护目镜盒”。

链接在这:

灵光何在:与本雅明一同思考NFT qq.com

正文我就不发了,发不出去,要审核。

要140字。行吧。

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

《摄影小史》读后感(五):何谓“灵光”

本雅明在书中给“灵光”下了个定义:它是“时空的奇异纠缠: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虽远,犹如近在眼前。静歇在夏日正午,沿着地平线那方山的弧线,或顺着投影在观者身上的一截树枝,直到“此时此刻”成为显像的一部分——这就是在呼吸那远山、那树枝的灵光”。那么可以理解机械复制出现前艺术品所谓“灵光”的特点:一是需要聚精会神地凝视;二是和观众的距离感;三是对人类劳动的体现,对人类存在的更有力的确证;四是历史感;五是膜拜功能。当艺术品被机械复制大量生产时,这些特点一个个消失了,艺术从遥不可及、彼时彼地的东西,变成了随处可见、此时此地的东西。当我们被艺术包围,艺术品自身的特点也深刻改变了,从时间性的、意义确定的,变成了瞬间性的、晦涩的、反思性的。

随着艺术品的传播从机械复制变成了电子复制、网络传播,艺术品本身的“灵光”更是飞速消散了,反倒是一些消费商品被符号化、精神化,沾上了一些“灵光”,不由让人唏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