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独一无二的作品》的读后感大全

《独一无二的作品》的读后感大全

《独一无二的作品》是一本由[意] 罗伯托·卡拉索著作,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1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独一无二的作品》读后感(一):敬佩,是我们对匠人精神的欧歌

央视制作的纪录片近年来备受年轻人追捧,其中《大国工匠》和《我在故宫修文物》,更是斩获好评无数。由此引发的,安徽台制作了《中国文房四宝》,非专业团队拍摄的《寻找手艺》,在豆瓣的评分和B站的播放量,都非常高。甚至饱受吐槽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其中一集播出还未满一小时,一口锅就有了10w+的订单,一天内就出现了“章丘无锅”的现象。是什么让无数观众瞬间燃爆?

匠人精神!

大到焊接武器、装填炸药,挑战无极限的大勇精神;小到一张纸,既要坚韧又要柔软,还要维持“纸中寿千年”美誉的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些精神无一不感染、打动着我们。那匠人精神是什么?往大了说是职业道德操守、追求卓越的精神、对产品和用户的负责任的态度;往小了说是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做成极致。

借用《深度工作》的一句话:“任何对高水平技能的追求,不管是物质的还是认知的,都可以带来神圣感。”所以我们认为匠人神圣,并且发自内心的敬佩和感恩。

《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版人的艺术》就是一位既是作家,又是出版界匠人著就的书。作者是意大利出版业教父罗伯托·卡拉索,他生于书香世家,除母语意大利语之外,还精通六种外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和古希腊语。1999年卡拉索出任阿德尔菲出版社的董事长,这是一家出版高质量中欧文学的意大利传奇出版商。卡拉索本人,也可以看成是一部浓缩的意大利出版史。有一众媒体如《洛杉矶时报》等就评论他是当今世界最引人入胜的文学评论家。

《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版人的艺术》是作者在不同时段做的演讲和发表文章的合集。他以出版人的角度对他在出书这一项工作的经历进行了描述和回顾,也针对大众对出版人必要性的质疑进行了讨论,还对出版公司的公众形象进行了解释。他在书中还对单独列出一章对他认为重要的出版人表达了敬畏和感谢。甚至还能从书中看到整个意大利乃至欧洲主流文化的出版史。

在卡拉索看来,出版人的职责、出版人的艺术,涉及到三个方面:出版人的判断力、对封面的诉求、和出版人的公众形象。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一本写出版前辈的书——《出版的品质》。里面有这么两句话: “书的品质是由出版的品质决定的,而出版人的品质又最终决定着出版的品质”;“在所有品质中,如何处理好商业与文化的关系,是检验一位出版人是否优秀的试金石。优秀的出版人总是以文化追求作为出版活动的终极目标,商业价值仅仅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由此得出,我们看的书的品质,是由出版人的品质决定。这个观点和卡拉索的意见不谋而合。出版人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决定了我们是否能看到好书,和怎么样能接触到好书。所以作为读者,我们钟情了某本书,就是钟情于某位出版人,钟情于那个人的眼光和判断力。

要说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史铁生的《病隙碎笔》。这本书的封面是绿色的,并不浓重,是初春的绿,手感也很有韧劲,就像是生命迈向迸发的样子,可和这个书名,是完全相反的概念。

但凡听说过史铁生的人,都知道他一直同病魔做斗争,21岁就开始使用轮椅,从此病情一路恶化直到生命的尽头。可他在书里却有这么说:“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他还说:“人不少苟死苟活的物类,不是以过程的漫长为自豪,而是以过程的精彩、尊贵和独具爱愿为骄傲的。”

所以史铁生是热爱生命的。就像王尔德说的,是在阴沟里依然仰望星空的人。所以出版这本书,要给它封面、脸面,就不能阴暗、不能哀怨、不能悲情。透过封面就能让读者体会书籍内部的精神,是出版人能够为读者带来的直接意义。

传记《出版人》一书洋洋洒洒的记录了一个美国出版人的一生。这个出版人创立了《时代周刊》和《财富》,他被英国首相丘吉尔评价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七个人之一。他是亨利·卢斯,他的形象就对出版社的形象影响甚大。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暂且不谈他在经历美国经济低谷和美国霸权时期的强硬态度,单说他和中国的关系。卢斯出生于1898年的山东蓬莱,那年是戊戌变法开始的光绪年间。他的父亲在那时来中国传教,并且共计在中国度过了15年。15年间他的父亲通过募捐,努力为国内的许多学校筹集经费,这也影响了卢斯的一生。他一生都对中国念念不忘,中日战争期间,他就通过自己总编和出版人的身份自己撰稿,向对中国毫不知情的美国人传输美国应该参战的概念,还为日本袭击珍珠岛给美国参战理由而倍感欣慰。不过他终生反对共产主义,蒋介石和宋美龄登过《时代周刊》的封面,还被封为“年度风云人物”。这里不做评价,但可以说他就是个人形象塑造出版社形象的非常成功的例子。

卡拉索在《独一无二的作品》里自豪地说,他从未将出版书籍的封面交给其他人设计。卡拉索的判断力让他拒绝了一些作家和一些作品,他塑造了自己的形象,也塑造了独树一帜的出版风格。

卡拉索做了一辈子出版人,在出版行业经受考验的时刻,在出版行业因为很多沽名钓誉之人涌入而受抨击的时候,在科技发展实体书没落的时刻,他都与书为友,坚定不移。他秉持出版人的职业道德操守,依然追求着独一无二的卓越作品,对读者和书的质量纹丝不动的负责的态度,成就了他的个人形象,也成就了出版公司的形象,同时,让我见证了他的匠人精神。坚持做一件事,做到极致。这是不容易的,所以这让我万分敬佩。

《独一无二的作品》读后感(二):《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版人的艺术》摘录

《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版人的艺术》【意】罗伯托·卡拉索 著;魏楠 译

《独一无二的作品》读后感(三):一本书,带你走进500年出版史

封面

作者:诸神的恩宠

一本书,带你走进500年出版史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拿到一本新书,你会先看什么?作者、封面、还是内容?你有没有想过:手上的这本书究竟是怎么诞生的?

千万别告诉我:书嘛,当然是人写的啊。这个你不说,我也知道。餐厅里,颠勺烧菜的是大厨,点菜上菜的是侍者。只有大厨,没有侍者,你点的美食不会长腿跑到餐桌上。书也是一样的。书是作者写的没错,但它能面世,并非只有作者一人的功劳。一本书书能顺利与读者见面,背后凝聚着出版人的心血和智慧。所以你看,不光烧菜是艺术,点菜上菜同样也是艺术。出版,就是“上菜”的艺术。《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版人的艺术》就是一本介绍出版艺术的书。

《独一无二的作品》的作者,是意大利人罗伯托·卡拉索。他是资深出版人,被誉为意大利出版业教父。卡拉索出生在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学者,外公是哲学系教授,叔叔是教育部部长。良好的家庭氛围,让他从小就对文化有一种亲近感。上世纪中期,他加入阿德尔菲出版社,开始从事图书出版工作,后来他成为这家出版社的董事长。经他之手,尼采、卡夫卡、毛姆等名家名作得以走进意大利普通百姓家庭。值得一提的是,卡拉索不仅是出版人,还是作家。他的作品有《卡德摩斯与哈莫尼的婚事》、《文学与众神》等,有些作品还曾受到了大作家卡尔维诺的称赞。

《独一无二的作品》分为四章,汇集了卡拉索从1975年至2011年间的十一篇文章,包含演讲稿、前言、报刊文章和部分未发表的文字。这本书介绍了出版的起源及本质、出版经验分享、纸质书与电子书的区别、出版业的现状与未来。

寻爱绮梦

在这本书第一章里,卡拉索开门见山地指出,出版是一门艺术。出版人的任务,是要能精准判断出书籍风格,挖掘书籍亮点,引发读者兴趣,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一家好的出版社,只出版好书。什么是好书呢?好书就是让出版人自豪而不是惭愧的书。 出版业至今已走过五个世纪。15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奥尔德斯·马努提乌斯是出版业的祖师爷,他第一次提出建立出版社的设想,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寻爱绮梦》。藏书者一直认为,这本书是出版史上独一无二的传世精品。此外,马努提乌斯还发明了平装书。这种形式的书,改变了人们当时的阅读方式,极大推动了出版业的发展。马努提乌斯认为,每个出版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出版风格,这种风格必须具有一致性。20世纪初,德国青年库尔特·沃尔夫践行了马努提乌斯的出版理念,他慧眼识珠,发掘出一大批默默无闻的青年作家,并帮助他们出版一系列文学丛书。这些作家包括卡夫卡、布莱、埃伦施泰因、施特恩海姆等,后来,他们都成了德国文学的中流砥柱。

出版艺术指,能在内容各异的一堆书里,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并将它们做成一系列丛书。出版社是商业机构,要以盈利为目的,同时,也要打造自身品牌形象。 卡拉索在阿德尔菲出版社工作了大半辈子,这家出版社以出版“独一无二的作品”系列丛书而闻名。这个出版创意,最早来源于卡拉索的好朋友巴兹伦。巴兹伦是个印刷商,当时特别想出版一批丛书,但这些书内容差异很大,有讲宗教人物的,有讲动物学的,有讲日本传统戏剧的,还有一些无名之辈写的书。巴兹伦说不上来为什么想出版它们,他只觉得,这些书每一本都很特别,独一无二。受巴兹伦启发,阿德尔菲出版社出了一系列内容各异的图书,它们中的每一本,都是以作者独特经历为蓝本创作的,每一本都不可复制。比如,画家库宾写的唯一一部小说《另一侧》,作家戈斯的自传体小说《父与子》等。

一本书的组成

书的封面设计和意向提取,也十分重要。好的封面设计,就像是一件高级外套,立刻能提升书籍档次和品位,也能迅速带动销量。封面设计,与书名、美工、配色、纸张等都有密切关系。书籍封面上,一般都有配有图像。这个图像就是意向,它要能精准传达出这本书的文化内涵。创造与一本书匹配的意向,是出版人的硬实力。意向必须要有新意,能吸引读者眼球。

美国作家凯文·凯利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电子书将彻底取代纸质书。卡拉索不赞同这种观点。他在这本书里,严肃而缜密的逐条反驳了凯文·凯利的论点。卡拉索认为,电子书绝不是万能的。真正的生活是鲜活细腻的,而电子书是冰冷的、图像化的,不能传达真实的生活细节。电子书和纸质书各有优势,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书市场越来越多,纸质书市场日益萎缩,不少人开始为纸质书的未来担心。但卡拉索坚信,纸质书不会被电子书取代,理由有四点。第一,书籍电子化的过程要受版权约束,电子化的过程会很漫长。而且,纸质书手感好,能带给读者感动,电子书完全比不了。第二,电子书虽然易传播,但它的展现方式是一个个网页,无法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相比之下,纸质书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它与读者能建立起亲密关系,让读者更好吸收书中的内容。第三,电子书推动力快餐文化的兴起,人们看书,不再是为了深入思考,而使为了能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有话可聊。卡拉索认为,多读电子书,会退化人的思考能力,会让人越变越蠢。第四,纸质书封面往往有字有画,充满个性,而电子书千篇一律,全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这与卡拉索主张的“独一无二的作品”的出版理念完全相悖,所以他坚持认为,纸质书不会消亡。

任何事物都会有鼎盛期,出版业最辉煌时期是在1900年至1910年。那时候,涌现出了大批高素质的出版人,经他们之手,一大批文学精品文学书被出版。俄国十月革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民经济瘫痪,印刷厂被迫关停。即使在这么严峻的时刻,出版人也从未停止工作。他们秘密成立地下工作坊,继续以手抄本形式出新书,并使大量旧书流动起来。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颠覆了传统的阅读习惯,上网成为人们工作生活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手段,出版业的重点也发生了迁移,由原来的关注书籍质量本身,转向去关注书籍周边信息,比如,这本书作者有没有八卦绯闻?有没有电子版?关于这本书有什么好玩的背景介绍?这些杂七杂八的问题,会干扰出版人的注意力,还有可能造成他们判断失误。卡拉索建议,出版人需要静下心来,不受外界感染,认真做好书。

目前,出版业存在很多问题。卡拉索大致总结了一下:第一、图书出版市场基本饱和,想在扩大规模,非常难;第二、出版人自身的素质在下降,很多出版人不上进,得过且过;第三、出版经理普遍素质较低,拉低了这个行业的水准;第四、意大利劳动法不保护创造性工作,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没有报酬。为糊口,连作者都不得不出来,靠参加宣传活动赚钱。出版业已经衰落,这已是事实。但卡拉索还是主张,出版人要积极面对变革,以最热忱的态度,坚持认真做好书。唯有这样,才对得起这一行的祖师爷马努提乌斯。

在这本书里,卡拉索还深情地回忆了五位杰出出版人。埃迪诺堪称是伟大的出版人,他开了一家风格独特的出版社,出版的代表作品有《埃迪诺百科全书》等;福阿主张出版一本书前,要充分考虑与它相关的一切因素。越是困难时刻,他的判断和远见越是准确无误;施特劳斯也是了不起的出版人,性格乐观,待人热情,对人很包容,与他合作过的人都以他为傲;祖尔坎普书出版小说的高手,他生于德国农民家庭,没有人真正了解他。二战期间,他尽全力保护了德国历史悠久的出版社。二战后,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出版社,出版了黑塞、布莱希特、本雅明的书籍;迪米特里耶维奇认为,出版人就是摆渡人和园丁,他精通出版所有环节,是位有实干精神的出版人。透过卡拉索的文字,我们仿佛能看到一群认真、执着、热情、开放、有思想的出版人,正因为有他们,读者才能有幸看到那么多经典书籍。难怪布埃斯特说:“图书出版业是思想重炮。”

卡拉索的这本书,是献给出版人的礼物,也是出版界的里程碑。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出版业发展史、一本书是怎么诞生的,以及出版人这个职业究竟是干什么的。每一本书背后,都藏着出版人的身影和心血。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信息铺天盖地,看书的人越来越少,纸质书读者更是快成了稀缺动物。在这种大环境下,传统出版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纸质出版业会消失。纸质书的内容策划、内文排版、封面设计、宣传推广,每一环节都渗透着人的智慧,纸质书是有温度、有情怀的。如果哪一天真的再也没有了纸质书,那只能是我们人类的悲哀。

书,是文化传承的最好载体。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那么,珍惜你手里的每一本纸质书吧,而珍惜的最好方式,就是立刻拿起它,开始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