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变老的哲学》读后感锦集

《变老的哲学》读后感锦集

《变老的哲学》是一本由[奥地利] 让·埃默里著作,三辉图书/鹭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变老的哲学》读后感(一):可怖的活在当下

老去是人只能活在当下,一般语境下的活在当下,是人通过忘我进入世界和生命的时间中,而衰老则是被从中逐出,世界和未来也不再对人敞开,人只能真切的活在此时此刻。 过去认识理解世界的文化符号系统失效,世界变得陌生和无法理解,这也被简单称为过时落伍。失去符号系统的折射,世界呈现一片混沌和无序,“他不再理解世界,他理解的世界已不存在,他被逼迫着理解无法理解的东西”。人被迫缩回身体里,面对这具日渐陌生、失控、长满皱纹和病痛不断的身体。因身体的不适,人真切的感受到身体的各器官。衰落和病痛隔绝着世界。人被一步步的还原到身体里。 衰老还是一连串的自我解体。看镜子时,老人看到的是面孔和身体都是陌生的,在从年轻时带来的精神自我坚决否认着镜中人,接受自我成了自我否定。衰老还意味着社会的弃绝,过去的社会认同、身份判断、被凝视下构建的自我形象,在被从社会运转中逐出后都成了无依之物,职业生涯和社会性知识也成了无用物。 在对过往自我的陌异下,自我认同的同一性也消失了,仅剩的只有身体和感官。关节疼痛时刻提醒着身体就是真实自我,但这疼痛也提醒着这是世界对其的否定,死亡和人同处在身体里。 有个现代神话,如果人的种种束缚都消失了,人被还原到极简后将获得自由。但如果并不存在人的本质呢,或许只是在不同的情景中存在着人,甚至这令人厌恨的世界居然是人离不开的迷幻剂,遮蔽着可怖的虚无。

《变老的哲学》读后感(二):抛砖引玉

看到这本书0评论,我就有些担心别人看到我的评论会来说我写得很烂,连小学生的作文都不如,嗨,不如就不如吧,我心态好,大家愿意说我什么就说我什么吧。不过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大家一看我写的就都会有信心写评论了(写得这么烂都敢放出来,那我还担心个什么劲),权当抛砖引玉吧(反正我的脸皮就这么厚,写出来了反正是看的人难受,我又不难受的。)

我是一个死板的人,一本书看下来我会把这本书上所有的字都看一遍(除了开头一页或最后一页的出版信息),包括腰封、作者简介和封面文字,还有随书捎带的广告推送。所以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先看了腰封上的推荐语,“奥斯维辛”、“记录了一个才华横溢却受尽折磨的灵魂”。对于奥斯维辛,我的了解不多,只知道是二战时期的一个战俘集中营,集中营里的人遭受了很多非人的待遇,也就仅此而已。看完腰封我便想到了一个词,“感同身受”。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说我对你的遭遇或者处境感同身受。是吗?每个人对一件事的反应都是不同的,我的感受你怎么可能同身受呢?就如同手指不小心被割伤了,我看到别人被割伤了我感觉疼的感受怎么可能和我确实被割伤了疼的感受一样呢?“感同身受”这个词是为了表达“我关心你,我们关系好”还是为了表达说话人的心理安慰呢?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庄子·秋水》中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的回答很有哲理,但在我看来更像是抬杠。

啰啰嗦嗦说了一些无关于此书的话,现在开始进入正题了(我感觉我说的无关的话会比正题更通顺、更有意思

《变老的哲学》读后感(三):当我面对老人的时候

当我面对老人的时候,我在面对着什么?

很可能是一些消极的,甚至是负面的东西。这种感受很多人已经写过,他们视年老为洪水猛兽,但又无可奈何,只能悻悻地发出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但是,我却不喜欢这样的想法,当我面对老人的时候,看着他们脸上的皱纹与老年斑,听着他们从容不迫的谈吐,摸着他们胶原蛋白所剩无几的脸,我感受到春风拂面,万物生长。

村上春树在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及过他对变老的看法,人老心不老的他始终坚持”到死都是十八岁”。我可以理解为其实一个人到了十八岁后他为人的全部要素都已经全部备齐。剩下的时间都只是在机械性地重复与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一些经验,方法。但内在的一些东西就已经完全固定了下来。

当我面对老人的时候,我感到温和平静,仿佛看到了许多年后那个或许儿孙满堂,满面红光,或许孑然一人,但精神矫健的我。无论今后何种处境,但是我衷心希望我的老年生活,能够安宁,平静,和谐,安康。

到我年老时,我希望我能不拖累子女,有一位从一而终的老伴,有一间属于我和她的院落,养点鸡鸭,喝喝茶。带带孙子,儿女来看望时,只是聊聊天,谈谈心,提供建议,分享看法,不强求,不奢望。

当我面对老人的时候,我在他们混浊的眼眸里,清晰地看见了我自己。

《变老的哲学》读后感(四):让这短暂的人生,翻滚吧!

当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变老的哲学》时,内心是深深触动的,一个妙龄未婚老青年,变老?不存在……嗯……不承认!但是不管怎么嘴硬,身体和思想还是很诚实的在反抗与放弃中挣扎徘徊。

封面上那苍老混沌的眼睛,灰暗的色调使人不得不肃然面对这个沉重的话题。没有人能逃脱时间赋予我们的痕迹,但是我们有权利选择怎样老去。

哲学书,晦涩难懂仿佛是共通点。小小的一本啃了很久,从译者的代序开始,就想着放弃,毕竟容颜老去对于我来说还算遥远,就来译者也表示“最初上手,觉得埃默里的文字并不艰深,有时候有些干瘪,显得啰嗦”,显然想放弃的不是我一人,好在坚持下去,好在难啃的背后是人生哲理,“随着翻译的深入,越发觉得他的文风颇合我的脾性:冷峻,硬朗,不带丝毫的温情,一个句子写下来就像一个拳头会出去。”所以,如果是你拿到这本书,请一定要珍惜!

本书有五个部分组成:此在与时间消逝;变成自己的陌生人;他人的目光;不再理解世界;与死共生。每一个部分都与变老息息相关,那什么是变老?

“变老是纯粹内时间意识中的绵延,用物理,数学描述的客观时间与此毫无关系,它不是能用客观的时间单位度量的过程,甚至从外在角度描述的身体变化也只是对变老最浅层的揭示。”

未完待续……

《变老的哲学》读后感(五):关于如何变老

罗素强烈建议老年人建立热烈而广泛的兴趣,去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那样一来,就没有理由在乎自己是不是年老,那仅仅是个统计数字而已。我自己想说,最好的变老的过程,就是“没空在乎自己是不是已经年老”,就想罗素说过,他希望自己死在工作的时候。

罗素说一个年轻人害怕死亡,比如在战场上怕死,这是有情可原的,因为那等于剥夺了生命里剩下的美好事物。然而一个老人已经经历了悲欢离合,也发挥过了自己的天赋,再去怕死,那就说不过去了,显得有点儿卑微可怜。

直到今天我渐渐想明白一件事:人生本不应该只用用喜剧和悲剧来二元化,它本质是由一系列的故事和亲密关系所定义的,重要的是建立有质量的亲密关系,并为每个故事赋予意义。人该如何变老呢?有很多种,但绝不应该等待着被社会抛弃,提前对死亡妥协等待那一天的来临吗。

年轻时,奋斗,灿烂就是意义。到老了怎么为它赋予意义呢?年轻时从小到大听过许多长辈将关于各种老人晚年的故事,最打动我都是那些倔强的结尾,一点都不卑微的那些。

贾行家老师在这本书的读后感里有一段精彩的人生比喻,我斗胆扩充了一下: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就像一条河流,源头是细小的,夹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的,蜿蜒,颠簸。你觉得很苦,无力改变,而总被改变。

渐渐地,河流会变宽,你变得汹涌,令人赞叹,被人欣赏,也享受一路风景无限;你被他人汇入,也不忘记泽被苍生。

最终,水流宽阔到看不出边界,也平静得不起波澜,直到最终汇入大海,然后平静的死亡,毫无痛苦地失去个体的存在。

如果一个老人能这样看待生命,那他就不会被死亡的恐惧折磨,因为他所珍视和为之努力过的事物,还会继续存在下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