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1000字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1000字

《健全的社会》是一本由[美]弗洛姆 (Erich Fromm)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一):将健壮的精神思想作为生命的锚固点

从“爱的艺术”和“逃避自由”两本书认识了弗洛姆。这位心理学家/哲学家的书中遍布着知识与智慧“清喜的水泽”,是不能囫囵过去的。于是这次放弃了快速阅读的方法,又拿起笔在书上写写画画。慢吞吞的阅读体验,却收获了像一块海绵贪婪吸水的满足感。 阅读这类书籍时,我总是很小心的。他们虽然是世界上闪耀过的人类最顶级的头脑与思想,却因为所处时代的限制,难免思想有其局限性。如果完全跟随作者逻辑,将其思想照单全收,是很容易被引导形成自我的偏激的想法。(阅读的顺序也蛮重要的,一个人先读施韦泽还是先读尼采是完全不同的。)而弗洛姆没有采用“单一连续逻辑论证”的论证方法,而是将该问题的其他观点也一并捧出来。这种“非强制观点输出”的论证方法会让你渐渐卸下“批判性阅读思考”的防备。 在本书的前七章中,作者利用“人本主义精神分析方法”探讨了现存社会制度的合理性,“健全”或者“异化”的人类的不同社会需求及其合理性,以及有关社会的病理研究。第八章的内容,围绕给未来社会“开药方”,确实超出了弗洛姆的“社会与人互动关系研究”的专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读哲学书,是健壮自己的精神思想,是在找一个生命的“锚固点”。在清楚认识到生活与快乐的力量源泉是什么之后,个人思想的“鲁棒性”随之提升。人也变的更加轻盈洒脱,更少受外部压力,诱惑的影响。“入竹万竿斜”的大风中,也可信任来自自身思想的力量,做到“清风拂山岗”。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二):异化了的我们,异化了的社会

颠覆了我的认知,从小被教导,你要去适应社会,无论是明规则也好,潜规则也好,适应不了社会,你就该被淘汰,你就是loser,从来没有想过,可能不全是我的问题,不一定是我病了,有可能是社会病了,让我有点震惊了!

——异化,把人工具化

从来没想过为什么要“工作”?因为从上学开始,无论家长或者学校都会跟你说,好好学习将来找份好工作,感觉生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而这份工作并不一定因为热爱,更多的是适应市场,更容易就业等等……人成为了“工具”,最好还要是“价格高的工具”!

所以很多时候会听到说:爱能当饭吃?理想能当饭吃?等等……一切在金钱面前好像都不重要!

《爱的艺术》,《逃避自由》,还有这本《健全的社会》都看完了,我也并不知道真正健全的社会该是如何建立,或许我只能着眼于自身,我的胸怀并没那么广阔,只能想到如何做好自己,如何从自己出发去实现自己想象中的理想社会。寻回爱与创造力,学会如何去爱,爱家人,爱朋友,爱身边的人,爱人类。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去做的事情,然后为之而努力,同时保证自己的生存能力。

想起韩国电影《熔炉》结尾的那句台词: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三):所思已超越时代,但现实并没有太大改变

弗洛姆所设想的健全社会是一种乌托邦的存在,在那里,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每个人都能有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兴趣爱好、家庭美满幸福,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很美好的想法,所以他对于现代社会是十分的不满:社会十分冷漠无趣,每个人都在重复着可替代的工作,精神极度匮乏,茫然而无趣,他也指出宗教似乎成了一种逃避,也成了资本的一种手段;工资成了单调的激励……他所渴望的兹有是一种乌托邦,正如共产主义所希望的自由: 1、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 2、社会和谐,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 3、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 4、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自由是什么?我们现在所宣传的自由是言论自由、身体自由、交友自由……一切都好像是从自身出发。学生渴望生活自由,希望不再受到父母严厉的控制,可惜父母觉得只是矫情,所以好多学生自残、跳楼,但在别人口中却成了不懂事的行为,因为他们不知道学生的心理已经出现了问题;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无性生活或者肆意放纵,前者理性到了冷淡,后者放纵到了极致,实际上也是因为社会现状而导致的心理问题,这并不是说出现什么精神问题,而是因为社会的种种现状的压迫而导致的一种反抗:比如说不婚、丁克、独居、结婚率低而离婚率高、新生儿出生率低等。在我国施行的二胎开放和离婚冷静期其实并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经济压力的过大导致结婚、育儿的成本过高。本质上还是经济的本末倒置。 只是可惜,知道社会问题在哪里也没法做出任何措施,弗洛姆早早地提出惊醒,却也没办法让政府做出任何的措施。就像我们明明知道问题所在,但是人微言轻,没办法做出太大的改变。弗洛姆所推崇的社会主义应该是共产主义的最高阶段,所以他对苏联的社会主义有所质疑:人是目的,而非手段。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四):三部曲中仅有的异化批判与第三条路-复归空想社会主义的新机会主义

一般。三本看下来所谓“现代人的异化批判三部曲”很不恰当,现代性反思和异化问题的集中批判有且仅有这一本(《自我的追寻》中的篇幅微小、展开微弱)。

立场和方法依然延续前两本:二战与冷战背景下的应激反应、西方自由社会的明确意识形态倾向、批红批白以图第三条路-一种新的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文化景观与鲁滨逊式举例、不严谨的明确预设指向实验、心理学内部貌似分析实则捏造与创作。

按内容可分三部分:1,大量重复前两本已有的特色内容。如《逃避自由》中的“挣脱封建束缚但复归现代新依附”和“自由极权二元对立”、《自我的追寻》中的“心理学穷举与样本组合对号入座”;

2,批判现代资本主义中的异化问题。囊括政治、经济、心理、文化、消费等多方面。 但各自普遍不高不低,要么是对其中某一方面的历史和运行机制停留在表面新现象的“跟踪报道”和学科浅薄碎片化认识;要么只是他人观点的挪用与再表述,比起引用他人新成果以融合和再推出个人观点,其实更像公共知识分子的经典文章范式:东引西引只为站台背书与增添信服力,核心观点或者没有,或者一两句,更多当当搬运工。 因此看似主题多元其实都是不系统的认识碎片的粗糙拼凑(如现代经济处尤其明显,论及股票的加入、工人的分化等新变化,但都也只是中途插入的现象指出的浅尝辄止,或如《金融资本》中的更细密历史追溯和机制演变分析、或如实证主义的心理驱动机制论完全没有);

3,对苏联基于其并非理想社会主义实践的批判前提,阐述作者针对上述问题的解法-第三条路。 对苏联批判的意识形态化呈现表现在一切貌似能够支持而不察其方法论和逻辑的观点如无政府主义所谓预言、单一认识的卢森堡等都可直接拿来用。 解法则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相对具体的措施阐述。虽比起同样提供解法的《逃避自由》中的最后突然讲起计划经济进展了不少,但较“2”中的拿来主义其实更甚。 作者貌似既没理清、也没内化,便大段大段地直接摘抄“这几年又东西读了哪些新玩意儿”,如倒退到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夺取生产资料不再是重点的机会主义号召参与企业管理、更改教育内容(很具体)、500人公民团开会规则等。空想社会主义的曾经一套再提一遍。

“英国工党不好,苏联也不好,第三条路提了口号但我也不知道,还是翻翻手头的书吧”。毫无发展。

《健全的社会》读后感(五):精神病患者视角下的社会

对于弗洛姆,我总是抱着一种天然的失语症。B站有一篇弗洛姆的采访,记者对弗洛姆连珠炮似的发问,他一直不紧不慢,好像在说,瞧,又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在当下的社会,我们会拿着一套标准的规则去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精神障碍,而精神病人眼中的我们又是以另外一套规则去生活着,而我们却以这套看似正常的规则去判断他的不正常。

如果一个人生理生病了,医生可以治得好也可以治不好,如果治不好,那我们的医术还有待提高;同理,如果一个人心理生病了,社会也是存在治不好的情况,而这一点特别容易和个人的问题混为一谈。“你这样想是不对的”,“你看别人是怎么处理的”,语言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发语者已经在不停的用语言来规训个体的差异化了。如果个体的差异化是合理的,那我们的社会也是有待于提高的。

村上说“世界这东西委实含有各种各样的简言之即无限的可能性,惟其如此才能得以成立,而对可能性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则是由构成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来决定的。所谓世界,便是由浓缩的可能性制成的咖啡桌。”我们每天在格子间里工作,抽屉式的住宅楼里生活,我曾经在这样的生活中反复痛苦,我的时间去哪里了,我所谓自由的思想又是如何在“抽屉式”的空间里磨灭的(我甚至一度认为抽屉式也是由某个公众号灌输给我的限定词),和不同的人交流,和特定的人碰出思想的火花到底是那个人带来的还是因为我们在手机里受到了某一篇公众号的煽动非自然产生的想法。

“喜欢漫威还是DC?”

“漫威”

“啊,我也是”

那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别的东西喜欢了呢?

当然我们喜欢的不只是这些,我拥有的电视机占据了一整片墙来抽离我和现实的羁绊,我拥有的书占据着一整块阳台来保持我和社会的客观。

我喜欢太阳带给皮肤的灼热感喜欢小红带给身体的失重感。我在《荒原狼》的舞会开心的大笑,在午夜修勾老板的夜店里蹦迪。

诚然,我也是一个适应力极强的人,选择躺平,冲一杯白茶心安理得的选择去接受这一切。我可以在挤地铁的时间阅读,可以逃离城市去追逐山间的蝴蝶,看着上弦月变成满月,用心的去爱周围的人,等待着“我没有别的东西喜欢的一天”,等待着世界慢慢变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