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马德里画稿读后感精选

马德里画稿读后感精选

《马德里画稿》是一本由[墨]阿尔丰索·雷耶斯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德里画稿》读后感(一):作浓浓密密会跳舞的词者

——读《马德里画稿》印象

《马德里画稿》是墨西哥作者阿尔丰索·雷耶斯写西班牙马德里见闻的散文集。他22岁在大学里写出了专著《美学问题》,《马德里画稿》写于25至27岁流亡欧洲期间。24岁那年他的父亲因卷入反对独裁的政变战死,他不得不被迫流亡。事实上,幸运的是,在马德里,雷耶斯找到了他流亡生活的渴望——自由。他的散文轻松愉快,浮想联翩,文如泉涌,思路清晰、深刻。他用活泼的艺术语言改造了现实主义的文风,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充盈在《马德里画稿》字里行间的高雅情趣,美学的高级创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字面下的思想是文字美的本质,对待人事物的态度、方法渗透着他的睿智和深度。年轻的时候,他就学会了正确的治学方法:博览群书与学有专攻结合,高度重视事物的复杂性、变异性,拒绝线性思维和简单、片面、偏激、极端的表现方式,重视人文科学之间的渗透的关系,等等。他的博学是在二十几岁知识库就已经系统建立了起来。倘若没有对真理的追求,静态的完美不足以成就他的才华。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对探求真理的热情使他区别于平庸的作者。

读一读他的意象和基调朴实无华、优美动人的词句,或许有助于理解他的艺术色彩。譬如,“我从来没有见过毕加索的画面上、在飞舞的黑色披风中间有凶悍和狂喜的表情凸显在丘陵与明亮的高原之上”。还有这段,“在那个最最智慧、或者说最最贫穷的寓言里,郊区那个男孩,借助那颗遗传的火星,把破礼帽戴得很低,双腿插入衬衫袖子里,浑身裹着一块乞讨来的破布,一路跳动,来回转圈,最后来到狂欢节的草原上。”这句“面具后面,一双双罪恶而欢乐的眼睛在窥视你们。”简直将人类的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还有譬如是“天气宣告了春季的来临”,与我们的常识好像完全相反,但又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最令人难忘的是《黎明之歌》这篇,讲爱抚孩子的女邻居的柔情。拂晓时分,村里街道传来态度粗暴生硬的厌烦孩子的声音里,这位与众不同的女人,百分之百的甜蜜蜜。她柔情满满,胸腔无法容纳,爆发成一曲歌谣。作者称其是西班牙最美的歌声。有几句歌词作者听得格外分明,里面有会舞蹈的副动词和浓浓密密的关系词……她在唱,她那亮亮的声音在唱。阳光下有几只苍蝇在跳舞呢。

作者说任何艺术品都是雌雄同体。他的洞见当然不止于此。回到他的书本去重温那严丝合缝的美吧,用一双脚走在无尽的路上——美妙的乡间小路上。

《马德里画稿》读后感(二):用文字绘画的诗人

写于文前:序言对于正文理解有很大帮助,建议看完正文在回头读一下序言部分,收货会很大。

《马德里画稿》全书只有17个短篇,不到100页的内容,序言占了三分之一。雷耶斯短小精悍的文字描写了在马德里生活所闻所见,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马德里如每一个城市一样也经历过迷茫彷徨和痛苦还有它作为西班牙首府的繁华和喧闹。

雷耶斯的文字如诗如画,运用极多的隐喻和象征,着实需要细品才行。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及的戈雅以及贡戈拉,明显感受作者受西班牙浪漫主义画派以及黄金时代的诗人的影响颇深,他的文字犹如寥寥数笔的速写,故事鲜明,色彩丰富, 笔触奔放 ,线条流畅。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的代表作【 裸体的玛哈 】与【 着衣的玛哈 】

1914-1917年的马德里画稿,写于作者流亡西班牙初期,对马德里的观感。也有作为一个外乡客的迷茫痛苦,以及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却又深知难以回到故乡的矛盾,走遍马德里的小旅馆却不知身在何处。

盲人的地狱,乞丐们的荣耀,怪物理论前几篇仿佛是对西班牙意象描写,抽象简单,身深处痛苦而不自知,街道上的独臂人点烟乞讨,老太婆轻佻的歌谣,单纯的乞讨者,乞丐们的荣耀来自于虽然乞讨的行为是一种社会堕落的现象,但也是道德意义上的改邪归正。高级的流氓用谎言和无赖对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把失明当做一株绝妙的恶之花。悲观情绪的蔓延,彼此之间相互嘲笑,却还要嘲笑彼此之间的鄙薄,“生存本身越来越有了悲惨世界的样子,线性的生活出了怪相,世界变得十分丑陋”。即使是狂欢节在作者笔下也充满了黑白色的严肃与堂而皇之的伪装,不过是戴上了面具便可以随心所欲肆意妄为。

曼萨纳雷斯河与瓜达拉马山,有两篇短文是写西班牙的自然风情,也是人文主义关怀,关于曼萨纳雷斯河为马德里人带来交通的诸多不便,瓜达拉马山钻石般的高峰,理应造就西班牙人对知识不屈的探索精神,而非愚昧的一味沉浸于过往的辉煌。

接下几篇是对对马德里的哲学,文化,经济,以及柏拉图式的爱情的思考的。作者用批判的态度讽刺的文字写到“没有什么地方的道德说教能比西班牙更地道,更传统的了”。用发疯来替代各个层面的创新精神,倡导个性与自由,思考行为经济与财富的关系。

阅读雷耶斯对于了解拉美文学及欧洲文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唯一的遗憾是翻译有点不完美,文中有些地方语句不是特别通顺,希望译者能在此方面多用些心。

第一稿:2019.02.24

《马德里画稿》读后感(三):黄昏中的男男女女

二十文章惊海内。读此书前,我对拉美,对墨西哥,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学艺术都不甚了了。在我的印象中,这里没有四大文明古国的辉煌,有的只是愚昧、贫穷、罪恶。尽管《马德里画稿》没有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但是它写出了一位年青人对祖国、对世界的最初认识。

有哲学深度的书从来都是不同凡响的,迥异于当代鸡汤文的哗众取宠,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穿越到百年之前,看到满目疮痍的场面时,你的内心还能保持平静吗?如果不能,那么“不平则鸣”则是必须的。在生与死、名与利、善与恶之间,我们总归要坚持着自己的立场。当雷耶斯流亡至马德里时,他才25岁,不过他的笔下却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敏感如斯,可以看出他的心浮气傲,我们为什么总是逃离不了卑微的人性,为什么还抱有幻想,通过一己之力去改变外在的世界。当然对于中国读者,特别是非拉美文学专业的读者而言,我们读懂的更多层面是“热闹”,而不是“门道”。

作者的观察力与表达力是无与伦比的,在《悍妇狮吼》中,她对那些不可一世的女人是嘲笑的,正如文字间流露出的不屑,让我们知道了无论在和平年代,还是在动乱时期,女人的喜怒哀乐总会影响着社会的风气,正如他将女人比作是陀螺、是双耳细颈水罐,她们的神色凝重,并不是害怕没有水喝,而是担忧自己的夫君能不能每夜都能回到自己的身边。沙哑的声音、枯黄的眼神,这寓示着无精打采的年代里,我们行同蝼蚁,活着活着就失去了信心与力量。

与大部头的书相比,这只是一本很薄的书,或者说是言简意赅,由于我们对那个时代太久远了,或者对拉美这片土地太陌生了,所以阅读时充满着艰难,不过这本书的益处是打破了我长期以来所认定的“诗与远方”,其实在远方也有着欲说不休的“苟且”。死对于个体而言,不是最为重要的,但是对于一个民族却是很关键的,我们无须从人类学、生物学的角度去探究民族的优劣性,只需要将自己假想于一个极其普通、平凡之人。在风雨飘摇的街区,你我即使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已经看不到任何有生机、有希望的事物,请相信作者笔下的马德里只是欧洲断垣残壁的缩影,在黄昏下颤颤发抖。

《马德里画稿》读后感(四):畅游马德里

大学即将毕业的我,其实不管什么爱好都是三分钟热度,唯独喜欢艺术是一直坚持下来了的。只是天生就对于艺术没有天赋,很多时候,看的展览也好,书籍也好,依旧不懂所表达的内容。但是为了更好的理解,一直在坚持学习了解各国文化。

正好有同学在学西语,在朋友圈更了一些书单推荐。我选择的是这本《马德里画稿》。最吸引我的无非是马德里三个字。马德里,不似巴塞罗那那般五颜六色,不比伦敦历史悠久,更没有巴黎的无限繁华,然而马德里却以其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美食的诱惑,深深的吸引着我!

阿尔丰索·雷耶斯流亡到马德里时,年仅二十五岁,在马德里这段期间,他经常逛街,看到了许许多多宏伟的建筑,看到了乞丐,流浪汉,残疾人,看到了这残酷的社会现实。在这段边走边想的日子里,他一直在不停的思考饥饿,贫困,愚昧等现象背后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而在此同时,他也想到了自己的故乡墨西哥。

《马德里画稿》就是在这段时间他所写的散文集。这个时候的雷耶斯,心气高傲,对于周边的环境特别敏感,也许是有一颗细致的心。他学识渊博,无论是西班牙文学艺术,还是英法文学艺术,都信手拈来,让人惊叹!

《马德里画稿》薄薄的一本书,不过70多面,却用诗意的文字描绘了马德里,让人直接感受到他所传达出的和平、宁静、和谐的社会氛围,以及马德里让人羡慕的活跃生命力。文中中也流露出了他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之情。

在西班牙马德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应该是自由与奔放。而这一特性在这本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马德里画稿》这本书中金句频出,如要饭的源头可能来自疲倦的流氓。个性在于选择。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墨西哥的时候,发言词中也曾引用过雷耶斯。

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个性在于选择。这句话真的瞬间打动了我。的确,选择意味着多样性的存在;意味着在分叉路的路口处,面对着不一样的方向与道路,究竟该如何去选择。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很讨厌其他人从外部加诸于我的各种标签,好像提到我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但其实我一直很不愿意变成这样。感觉自己仿佛一个木偶,没有任何个性,属于我自己的特征。

上大学之后,我开始追寻我自己的内心深处。开始疯狂的追寻新习惯:唱歌不好,就疯狂练歌;肢体不协调,就多练习...到后来,他们看到我说,你现在唱歌好听了,你跳舞也不错诶...

坚持旧的好习惯是件好事,但是,我也觉得不断的找寻新的习惯更是一件好事。通过不断的选择,找寻属于我自己的个性。

《马德里画稿》读后感(五):那个个子不高还微胖,带有酒窝的老男孩~

阅读这本书,可以说源自于一个美丽的误会,当然这其实也是一个极具遮掩性,很冠冕堂皇的“遮羞布”!众所周知的达芬奇有一份手稿实在1966年发现在西班牙马德里国家图书馆,所以以发现地作为名字是一贯的。与其说出于对达芬奇的崇拜,其实也是附庸风雅的想了解一二,所以才会有了阅读《马德里画稿》的机会!

感谢这个美丽的误会,让我结识了一位20世纪的文学大师,再次感受到散文的魅力,在他的文字中感受到生命的活力、艺术的美感和附着于建筑上内容与意义。我很喜欢音乐,尤其喜欢肖邦的音乐,因为在他的音乐中感受的到藏于瘦弱的身躯中,流淌于血脉中的铿锵和血性;虽然自己的字自从小学二年级之后就没有长进过,却非常喜欢颜真卿的笔墨,在那雄秀端庄,饶有风骨隐蔽锋芒的笔画中,蕴藏着刚正不阿,忠君爱国以死明志的气节;这也是为什么在看完阿尔丰索·雷耶斯的散文之后会喜欢的原因,在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了对祖国墨西哥的深爱,和对人类命运的人文关怀。

在看了阿尔丰索·雷耶斯的散文之后,你会爱上他文字中的诗情画意,“清风梳理着岸边的高莎(梭)草,制造出一片静悄悄的水雾,闪现出银样的光辉。”有时读着读着会觉得这个浪漫、细腻而又严谨的人,很难想象他会是墨西哥人。然而,在他的文字中也能体会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对战后满目苍夷后的绝望叹息和叩问。《马德里画稿》的创作时间是在他的父亲在战死之后,阿尔丰索·雷耶斯不得已的流亡生活的开始的作品,此时正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造成的失业浪潮和经济拮据,用他自己的说法是“贫困交加,自由自在”。贫困只是肉体上的,而真正获得自由的是思想与精神,这正是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来源与支柱。

其实对于外国文学作品,当然能够看原文最能体会到原汁原味,然而外语水平的有限只能望而兴叹,好在有优秀的译者做媒介,翻译这些优秀的作品,让我们没有错过这部集智慧、才干和艺术水平的作品。译者是北大西语系教授与博士班研究生导师的赵德明教授,他也是最早把秘鲁/西班牙双重国籍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的作品译成中文,介绍欸中国读者的中国西班牙语文学研究者。

最后,虽然书中有阿尔丰索·雷耶斯的照片,但是还是去网上找到了语言文字的描述:“阿尔丰索·雷耶斯留着墨西哥式的小胡子:平直、两端下弯,与热烈而顽皮的眼神以及常常露出笑颜的两腮酒窝十分和谐。那是他还个子不高、微胖。我以为他会永远这样下去,永远是个顽童,永远是个年轻的小伙子,但他已经很老练,而且很有名气……”(取自胡安·拉蒙·希梅内斯《三个世界的西班牙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